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88章 馅饼又砸,好事我要闭眼做

王冬麦和秦容找上门的时候,陈氏心说,这当真是瞌睡有人递枕头啊。

陈氏嫁到秦家,布匹的生意就没有再参与了,只一心打理秦家的一些产业。

所以她大女儿秦悦棉嫁到县城李家,也没有陪嫁布匹铺子,只有个秦家的干果铺子。

小女儿倒是跟着外祖母学了好几年的针线活,不光手艺了得,对布的种类和质量也有一些心得。

陈氏娘家是隔壁端阳府四宝县人。四宝县跟当河县接壤一部分,当河县属于梁阳府最北边的县,过水镇又是当河县最北的镇。

过水镇东北方走半天,就到了端阳县境内的四宝县。

秦家跟陈家能结亲,主要还是老秦秀才跟陈氏爹年轻时候的交情。

陈家在四宝县是种麻大户,对于麻的利用可以说有着自己独特的记忆,四宝县中的一宝,就是这陈家的麻布。

所以陈家做布匹生意,那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光麻布,其余的棉,丝,陈家均有所涉猎。

不过他们基本朝端阳府和江南一带开拓,梁阳府相比端阳府有些穷,就没有开设铺子。倒是梁阳府内的一些布商会去四宝县批发回府内售卖。

陈氏把娘家家底一漏,屋内的刘家众人就被惊得不说话了,就连秦红花这会子也满脸满眼的吃惊。

刘小冬内心狂吐槽:所以她这是遇到了个宝?为啥不早点遇到呢?

吐槽完想了想又觉得现在知道也不晚啊。

原来这陈氏是深藏不露啊,果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的程度。

不过陈氏倒是谦虚,只说家族房门众多,她爹跟两个兄弟,也没办法掌握到布庄的核心生意。

简言之就是,她娘家在四宝县陈氏家族里没啥地位。

搞不好以前是没地位庶子呢。

好家伙,刘小冬立马就脑补出了一处古代大家族里的嫡庶之争。

啧啧啧,她有点好奇了怎么回事。

不过好奇归好奇,今天请陈氏母女和秦红花过来是要谈论正事的呢。

刘礼秋把杜贞念这两天熬赶出来的羽绒样衣拿给几个人看。

陈氏看这种款式又轻便的冬衣着实没见过,就问:“这是冬衣?为何要做这么款式?”

刘礼秋回道:“是冬衣,但是袄子。”

陈氏再上手仔细试了试富,难以置信道:“这袄子填得什么?这么轻便?能保暖吗?”

刘礼秋便仔细向她解释道:“羽绒,与芦花相似,但比芦花保暖很多,比棉花轻便,又比棉花易得。”

陈氏几人面面相觑,她们没听过羽绒啊!!!

但从字面判断,应当跟鸟羽有关系。

秦悦苗问道:“可是鸟羽?我早年听外祖母说过,北地有人用鸟羽织衣,穿上后一整个冬季都不觉得冷。”

刘礼秋对她莞尔一笑,摇了摇头:“倒不是鸟羽,我们用的是鸭和鹅的里绒。最保暖的那一层绒毛。”

她这一说,众人立马恍然大悟,原来是鸭绒和鹅绒。

她们也知道鸭子和鹅就算冬天河水结冰,也可以自如在冰水上游动,一点不在乎水凉冻坏身子。

这最里层的细绒,保暖能力一流,就是难得又稀少。

一只成年大鹅,最多也就出不到一两鹅绒,鸭绒虽多些,但也就一两多,而且鸭绒的味道冲,比鹅绒更难清理。

但无论如何,两者都是不多得不易得之物,要不然她们家早就做出来了,哪里还需要每年打芦花就着碎棉花缝袄子呢?

刘礼秋又把清洁好的鸭绒和鹅绒拿上来给她们看,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缝制。

几个人都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方法做出来的羽绒服,穿起来再舒服不过,而且还考虑到袄子的清洁问题,两个贴身的外罩随时可以拆下来清洗替换。

冬天穿着这个羽绒服,外头再罩上一个外衣,简直不要太舒服。

陈氏爱不释手,立马就想到了这个羽绒服的大妙处,而且也预感到了它今后的需求量。

不过她还是忍住激动,问了下刘礼秋:“可是你们做出来了?”

刘礼秋摇了摇头,对她说道:“这才是刚试出来的,眼下我们所收集到的绒子不够多,而且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所以今日才把各位都请了过来。”

她这话一说,陈氏母女和秦红花,立即心花怒放。

话都这么说了,看来是要拉人入伙了啊。

不管是投钱还是投人,她们都要投,跟着房家洼的路子走,就绝对不会错。

尤其陈氏,自家的商队第一次赚了多少,那她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啊。

要是这个羽绒服作坊开起来,那不光是她家商队,就连四宝县的娘家,估计也会因此再次飞黄腾达。

她可太想这样了。

好日子谁不想过啊。

于是刘礼秋,杜贞念,王冬麦,秦容四个人陪同陈氏母女三人和秦红花,商量起了合作的事。

不过虽说合作,但刘礼秋也说了今年是第一年试行羽绒服装,所以虽然所有的前期投入都需要准备,但也不会大张旗鼓。

目前刘家有了第一批羽绒,按刘小冬给的比例,杜贞念算过之后,这些羽绒能做成年羽绒服两百件,若是改成尺寸大小不一的,可以做多些。

考虑到她们这次售卖的对象客户,杜贞念打算六成对口府城和县城的富贵人家,其余的就对口各镇中的地主和小商户家人。

而且还专做一部分针对老年人的服装,坚决抓住第一批羽绒服急需人群,然后等第二年再扩大市场。

当河县冬季有将近四个月,最冷的十二月和一月,是最难熬的,所以,这批羽绒服会赶在最冷的十二月也就是腊月来临前上市,争取一举打响名头。

中午的时候,几个人留下吃了顿饭,饭桌上,出现了第一次上桌的卤鸭,鹅块。

几个人再一次赞不绝口,秦红花吃了不少盐水鹅块,还说都想以后没事来刘家蹭饭,被王冬麦的手艺折服了。

刘小冬听了这话,对自己的这个作品满意度加了一分,等过两天,她还会得到当河县义母送回来的反馈,若是也如此这般夸奖,那这卤鸭鹅,盐水鸭鹅,和后续要开发的酱鸭,甚至烤鸭都会陆陆续续研制出来。

她争取不浪费每一个食材,而且把每一个食材都发展到老百姓的饭碗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