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炒股致富法门:韭菜成长史 > 第245章 悲苦人生

炒股致富法门:韭菜成长史 第245章 悲苦人生

作者:胡老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7:09 来源:小说旗

繁华落尽即是沧桑,短暂的几天相聚之后就是各奔东西;又是长时间的分别。大年初三一早张万牛就携妇将雏告别父母亲人直奔丁紫老家。

几个小时后来到丁家村,见到丁父丁母丁弟后,又和隔壁邻居左邻右舍打过招呼,张万牛感觉气氛有点压抑,于是问丁紫的弟弟丁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感受不到过年的气氛呀?”

丁浩叹气道:“三伯大年夜上吊自杀了。”

张万牛惊道:“哪个三伯,你爸爸不是老大么,怎么大年夜自杀呀?”

丁浩道:“三伯是我的堂伯,他爷爷和我爸爷爷是亲兄弟;猜测是因为太过孤独吧,几年了,都是一个人过,平时还好,大家都各忙各的,各过各的日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所以感受不到什么问题,过年了,看着各家欢聚团圆张灯结彩,其心中的落寞和悲伤也都可以想想的到。”

阿紫补充道:“三伯好像还有病吧,查出来有癌症,病痛的折磨也不好受,一个人又没有人照顾,确实挺难熬的。”

张万牛问道:“一个人?三伯没有结婚么?”

阿紫道:“结婚了,三伯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考上了清华,一个考上了武大,当时多风光呀,整个县都轰动了,刚开榜的时候,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三伯和三伯母整天笑得合不拢嘴,都称赞教子有方,养了一对好儿子,又孝顺又会读书,定能光宗耀祖。都视为全村的榜样,我们上学时老师天天拿他们举例子,说他们多认真多聪明,成绩多好一定大有出息;现在呢是有出息了,一个在美国当教授,一个在广州当老板,都发展的不错,都挺有钱的,可惜就是对父母不管不问的。”

丁浩道:“现在确实是光宗耀祖了,全县这样的家庭也没几个,双双考起名牌大学多不容易,而且现在也很有出息的,老大是教授,老二是大老板,可对父母确实管的少,她妈在世的时候还经常回家,她妈去世五六年了,就很少回家了,我记得就是大前年老二回来一次,老大就没回来过,这几年都是三伯一个人过,无论是过年过节都一个人,你说多寂寞多伤感呀。看着外面繁花似锦,各家团圆欢聚,一个人孤苦零丁。这种落差确实难以接受。”

张万牛道:“你三伯能供养两个大学生,很不容易的,他是做什么的?”

阿紫道:“理发的,没有一门手艺是供不起两人上大学的,我们全村的理发基本都是他包干,一年还是能赚不少钱的,其实现在他也不缺钱,老大老二也会寄钱回家,可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一个快七十岁的老人要钱干什么?又不缺吃的不缺穿的。”

丁浩道:“三伯也去广州和老二一家住过一段时间,可待不习惯,整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还不时有人嫌弃。”

张万牛道:“哎,孤寡老人确实难过呀,一个人在家么,没人管没人问,去儿子家么又被人嫌弃,问题是两个儿子过年都不回家确实有点不像话了,看着万家团圆,把老父一个人留在老家,也不知道这书是怎么读的,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阿紫道:“书读多了,就越来越精明越来越自私了,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老大在美国过年不回来还可以理解,毕竟风俗不同,他们可能还要上班什么的,可平时也不回来一场,听说听到噩耗后,老大也不回来,老二到是回来了。”

张万牛忍不住叹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儿子出息了,却飞了,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悲哀。”

丁紫道:“人生悲苦呀,子女天天在家么又老挨骂,说没长进没出息,不赚钱不干点正事甚至老婆都讨不到,更别说抱孙子了。可太又出息了也麻烦,翅膀硬了,乌鸦变凤凰了,可也够不着了;对生养的父母不管不顾了。”

张万牛叹道:“我记得一个哲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人的**是无限的,可能得到的却是有限的,小孩成长时希望能出人头地,当自己年老时,有希望儿孙绕膝;而就算**得到满足,快乐也是刹那,烦恼时常伴随;大部分人都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彷徨。”

阿紫道:“大过年的,就别悲伤了,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吧,丁浩,你都大四了,工作开始找了么?”

丁浩道:“开始找了,还没有理想的单位,所以还没签下来,现在有两家比较有意向。”

阿紫道:“有那两家,给我说说看?”

丁浩道:“一个浙江的做摩托车的,规模挺大,工资也给的挺高,就是是私营企业;另外一个是国企,规模也很大还是上市公司,只是待遇差点。”

张万牛道:“国企有国企的好处,私企有私企的好处,但摩托车终究是短期产品,你看欧美国家私人开的基本上都是汽车,以后国内也都将是汽车统一天下,所以说汽车更有发展前景。”

丁浩道:“我也这么想,而且汽车企业是在省会城市,摩托车企业是个小城市,虽然工资高,但有钱都可能没处使。”

阿紫道:“真有钱了还怕没处使,关键还是钱不够,行业前景还是很关键,掌握一门技术才能立足于世界。万牛说的对,汽车更有前景,你就去车企吧,工资是暂时的,只要你足够牛,工资从来不是问题。”

丁浩道:“进车企前面几年很苦的,要下车间当学徒,一年的试用期,工资又低,估计就够混口饭吃,要不我跟你们去上海吧,或者去你们公司上班也可以。”

张万牛道:“我公司你想来随时可以来,可你学了四年的专业一下就这么放弃了就太可惜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把你专业的事学好做好,熬个一两年,学出名堂了,到时候有的是大展其才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