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驻村第一书记林小满 > 第2章 “这村里的有些事,你外来的年轻人不懂,别瞎掺和。”

第二回 晒谷场中权被夺,壮志未酬成秘员

晨光熹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青山村的晒谷场上已渐渐热闹起来。林小满早早来到这里,他听说村里有重要事务要讨论,满心期待能参与其中,为村子发展出谋划策。

晒谷场的一角,赵建国正和几个赵姓的族老们谈笑风生。看到林小满走来,赵建国的笑容瞬间淡了几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林小满满脸热忱地走上前打招呼:“赵主任,各位大爷,今天讨论啥大事呢?我可得好好学习学习。”

一位头发花白的族老瞥了他一眼,闷声说道:“这村里的事儿,有些你个外来的年轻人不懂,别瞎掺和。”

林小满尴尬地笑了笑,却没有退缩,找了个位置站定,准备听大家发言。

不一会儿,村民们陆陆续续到齐了。赵建国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要商量下村里那片果园的承包事儿。”

听到这话,林小满眼睛一亮,赶忙掏出笔记本,准备认真记录。

这时,一位年轻村民举手站起来:“赵主任,我听说邻村承包果园都是公开招标,咱村能不能也这样,让大家公平竞争?”

赵建国脸色一沉,不耐烦地回道:“咱村有咱村的规矩,公开招标多麻烦,还不一定能找到靠谱的人。我已经和几个人谈过了,他们经验丰富,肯定能把果园管好。”

林小满忍不住开口:“赵主任,我觉得这位兄弟说得有道理。公开招标能让更多人参与,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案,也能增加村里的收入。”

赵建国转过头,冷冷地看着他:“林干部,这农村的事儿和你在城里想的不一样,你刚来,先多了解了解再说。”

周围几个赵姓村民也随声附和:“就是,赵主任心里有数,别瞎指挥。”

林小满只觉一股怒火涌上心头,但还是强忍着,耐心解释:“我不是瞎指挥,这是有成功案例的,公开透明的竞争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对村子长远发展有好处。”

然而,他的话被赵建国直接打断:“行了行了,今天主要是通知大家一声,不是来听你讲大道理的。就按我说的办,下周就签合同。”

林小满还想再争辩,却发现周围的村民大多沉默不语,偶尔有几个想开口的,被旁边人悄悄拉了拉衣角,也闭上了嘴。

讨论很快结束,林小满满心愤懑地回到村委会。他实在想不明白,明明是对村子有益的建议,为什么赵建国完全听不进去。他决定找赵建国再好好谈谈,争取改变他的想法。

来到赵建国办公室,林小满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赵主任,我还是觉得果园承包的事儿,公开招标更合适。这关系到村子的利益,也关乎公平。”

赵建国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点燃一支烟,慢悠悠地说:“林干部,你还年轻,有些事你不懂。这村里的人际关系复杂,公开招标,到时候各种亲戚朋友都来找我,我怎么应付?再说了,我选的人都是信得过的,不会坑村里。”

林小满着急地说:“可是这样做,其他村民会觉得不公平,容易引起矛盾。而且,不经过公平竞争,怎么能保证承包方案是最优的呢?”

赵建国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别操心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要是真闲得慌,就去把上个月的会议记录整理整理,别在这儿瞎操心。”

林小满无奈地走出办公室,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挫败。他意识到,在这个村子里,赵建国的权威根深蒂固,想要改变现状,远比他想象的困难。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满渐渐发现,自己被彻底边缘化了。村里的大小事务,赵建国都不再和他商量,重要会议也常常不通知他。他每天的工作,变成了整理文件、写会议记录,偶尔帮忙起草一些无关紧要的报告。

一天,林小满在整理文件时,发现了一份几年前的村子发展规划。他仔细翻看,发现里面有很多想法都很有前瞻性,但因为各种原因,大多没有实施。

他拿着这份规划,找到赵建国,兴奋地说:“赵主任,你看这份规划,里面很多点子现在还能用,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重新制定村子的发展计划。”

赵建国接过规划,随意翻了几页,就扔在桌子上:“这些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别折腾了。”

林小满不死心:“可是里面关于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部分,还是很有价值的。我们可以结合现在的政策,再做调整。”

赵建国皱着眉头:“你怎么这么固执?我说了不行就不行。你要是想干出点成绩,就好好把我交代你的活儿干好,别整天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林小满走出办公室,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刚来青山村时的豪情壮志,本以为能大展拳脚,为村民谋福祉,没想到如今却被当成一个无关紧要的文字秘书。他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内心深处,那团想要改变青山村的火焰,却依然在燃烧。

为了找到突破口,林小满决定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了解村子的历史和现状。他走访村里的老人,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研究村里的土地、人口、产业等数据,试图找出一条适合青山村发展的道路。

一天傍晚,林小满在河边遇到了一位正在钓鱼的老人。老人名叫张大爷,是村里的老住户,对村子的大小事情了如指掌。

林小满主动和他攀谈起来:“张大爷,您在这儿钓鱼呢?”

张大爷笑着点点头:“是啊,小伙子,你最近在村里过得咋样?”

林小满苦笑着说:“不太好,感觉自己想为村子做点事,却处处碰壁。”

张大爷叹了口气:“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是个好娃。这村子里,赵家人说了算太久了,很多事儿都不是按规矩来。不过你也别灰心,慢慢来。”

林小满好奇地问:“张大爷,您觉得村子要发展,关键是什么?”张大爷放下鱼竿,认真地说:“依我看,一是要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要找对路子,不能光靠老一套。”

林小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张大爷,您说得对。我一直在想,咱们村有这么好的自然条件,为什么不能发展乡村旅游呢?”

张大爷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啊!咱村山清水秀,还有一些老房子、老习俗,要是开发好了,肯定能吸引不少游客。”

林小满和张大爷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告别张大爷后,林小满回到宿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不管赵建国态度如何,他都要先把乡村旅游的方案做出来,说不定能找到改变现状的契机。

接下来的几天,林小满查阅了大量资料,参考其他成功的乡村旅游案例,结合青山村的实际情况,开始撰写乡村旅游发展方案。

他废寝忘食,反复修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推敲。他知道,这个方案可能是他打开青山村发展大门的钥匙,也可能是他与赵建国之间矛盾的导火索,但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只想为青山村的未来拼一把。(未完待续,请看下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