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智慧乡村展新颜,协同发展谱新篇
随着青山村产业升级的稳步推进和人才的不断汇聚,林小满和苏雨桐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打造智慧乡村。他们深知,在数字化时代,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
一天,林小满在镇政府参加了一场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研讨会,会上展示的一系列成功案例让他深受启发。回到办公室后,他迫不及待地拨通了苏雨桐的电话。
“雨桐,今天的研讨会让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可以把青山村打造成智慧乡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乡村治理、丰富村民生活。”林小满兴奋地说道。
苏雨桐听后,眼前一亮:“小满,这主意太棒了!不过实施起来肯定有不少困难,我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挂了电话,林小满和苏雨桐开始收集资料,研究其他地区智慧乡村建设的经验。他们发现,要实现智慧乡村,需要从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
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计划引入智能农业设备,实现对茶园、农田的精准监测和管理。比如,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监测站,实时收集土壤、气候等数据,根据数据精准灌溉、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张叔,以后咱们茶园就能靠这些高科技设备管理啦,不仅能省不少力,茶叶的品质也能更上一层楼。”苏雨桐向一位老茶农介绍智能农业设备的好处。
老茶农半信半疑:“这能行吗?咱种了一辈子地,可都是靠经验。”
苏雨桐耐心解释:“张叔,这些设备能给我们提供更准确的数据,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施肥,比经验更科学。而且操作很简单,我们会组织培训,教大家怎么用。”
在乡村治理方面,林小满和苏雨桐打算建立一个智慧乡村管理平台,整合村务公开、村民诉求、治安监控等功能。村民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村里的事务,反映问题;村干部则能通过平台及时处理事务,提高工作效率。
“林主任,这个平台建成后,我们的工作就能更透明、更高效了,村民也能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一位村干部说道。
林小满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我们要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主人。”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林小满和苏雨桐四处奔走,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企业的投资。他们参加各类招商会、项目推介会,向外界展示青山村的发展潜力和智慧乡村建设规划。
在一次招商会上,林小满向一家科技企业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青山村的情况:“我们村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现在希望借助贵公司的技术力量,打造智慧乡村。这不仅能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能为贵公司开拓新的市场。”
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这家科技企业最终决定与青山村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同时,上级部门也对青山村的智慧乡村建设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和技术的保障,智慧乡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施工团队进驻青山村,开始铺设网络线路、安装智能设备。林小满和苏雨桐每天都在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师傅,这个传感器的位置再调整一下,要保证能准确监测土壤湿度。”苏雨桐对施工人员说道。
随着项目的推进,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部分村民对新设备和新技术存在抵触情绪,担心自己学不会;一些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故障,影响了施工进度。
面对这些问题,林小满和苏雨桐没有退缩。他们组织了多场技术培训,邀请技术人员为村民讲解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积极与设备供应商沟通,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问题。
“李婶,您别着急,我们慢慢教您,肯定能学会。您看,只要按这个按钮,就能知道土壤湿度了。”苏雨桐手把手地教一位村民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智慧乡村建设初见成效。智能农业设备让茶园和农田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农作物产量提高了,品质也更优;智慧乡村管理平台让村务管理更加便捷透明,村民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村里还安装了智能路灯、智能垃圾桶等设施,提升了村民的生活便利性。
“这智能路灯可真好,晚上出门再也不怕黑了。”一位村民高兴地说道。
在智慧乡村建设的同时,林小满和苏雨桐还注重加强与周边村庄的协同发展。他们组织召开了周边村庄座谈会,共同商讨区域协同发展的策略。
“我们可以整合周边村庄的资源,打造一条乡村旅游环线,让游客能一次游览多个村庄的特色景点。”林小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随后开始制定具体的合作方案。在林小满和苏雨桐的推动下,周边村庄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天,林小满和苏雨桐来到新建成的智慧乡村管理中心,看着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数据和信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小满,真没想到我们能把智慧乡村从一个想法变成现实。”苏雨桐感慨地说道。
林小满轻轻握住她的手:“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探索,不断完善智慧乡村建设,让青山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林小满和苏雨桐漫步在青山村的小路上,看着智能路灯照亮的村庄,听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知道,乡村振兴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乡村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