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驻村第一书记林小满 > 第36章 “各位来宾,欢迎来到我们的农业文化节。”

第三十六回 文化铸魂促农兴,青春筑梦谱新篇

农业产业升级的浪潮在林小满和苏雨桐的推动下,让青山村和全县的农业发展踏上了新的台阶。但在忙碌与收获之中,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靠技术的革新,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它是农业的灵魂所在,赋予农产品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林小满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份份农产品销售报告和产业发展规划,陷入了深思。如今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保障,可如何让它们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和高附加值的品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苏雨桐在青山村,看着村里年轻人依旧寥寥无几的现状,心中满是忧虑,农业后继无人,发展又怎能持续?

傍晚,林小满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苏雨桐已经做好了晚饭,林雨晴像一只欢快的小鸟,扑到林小满怀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温馨的氛围却未能驱散林小满和苏雨桐心中的愁绪。

“小满,我觉得咱们得想想办法,把咱们这儿的传统农耕文化宣传出去。那些古老的种植方法、节气习俗,都是咱们的宝贝,要是能和农业产业结合起来,说不定能打造出不一样的品牌。”苏雨桐率先打破沉默。

林小满微微点头,放下碗筷说:“你说得对,雨桐。我也一直在想这个事儿。现在市场上的农产品同质化太严重,我们必须找到差异化竞争的优势。可怎么把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还得好好琢磨。”

“还有,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搞农业,这是个大问题。”苏雨桐接着说,“咱们得让他们看到农业的前景和乐趣,不然以后这地谁来种?”

两人商量许久,决定先从挖掘青山村的传统农业文化入手。第二天,苏雨桐便在村里四处走访,拜访村里的老人,收集古老的农事谚语、传统的种植技巧和独特的节气习俗。

“李大爷,您给我讲讲以前咱们村是怎么种水稻的呗,有没有啥特别的讲究?”苏雨桐坐在李大爷家的院子里,虚心求教。

李大爷磕了磕烟袋,慢悠悠地说:“那讲究可多了去了。以前啊,播种前得先祭天,祈求风调雨顺。插秧的时候,讲究个间距均匀,这样稻子才能长得好……”

苏雨桐认真地记录着,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与此同时,林小满在县里组织了一场农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研讨会,邀请了文化学者、品牌策划专家和农业企业代表共同参与。

“各位,我们县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品牌优势,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点。”林小满在会上开门见山地说道。

一位文化学者发言:“我认为可以从农产品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入手,挖掘背后的文化故事,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比如,我们可以把传统的农耕仪式融入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作为品牌宣传的亮点。”

品牌策划专家也提出:“在包装设计上,要突出文化元素,采用传统的艺术风格和符号,让消费者一眼就能感受到产品的文化底蕴。”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林小满和苏雨桐决定以青山村的有机蔬菜为试点,打造一个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他们将传统的农耕文化融入到蔬菜的种植、包装和宣传中,设计了带有传统农耕图案的精美包装,讲述每一种蔬菜背后的种植故事和文化寓意。

在解决品牌建设问题的同时,林小满和苏雨桐也在为吸引年轻人投身农业而努力。他们与当地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了“青春助农”计划。

“王校长,我们希望贵校能组织学生来我们县参加农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农业的魅力,了解农业的发展前景。”林小满在与高校校长沟通时说道。

王校长表示支持:“林局长,这是个好主意。我们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很快,一批大学生来到了青山村,参与到有机蔬菜的种植和品牌推广工作中。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与村民们一起,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创新。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品牌推广过程中,他们发现市场对这种文化型农产品的接受度需要时间培养,销售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而且,部分大学生在农村实践一段时间后,由于条件艰苦和对未来发展的迷茫,出现了动摇的情绪。

面对这些问题,林小满和苏雨桐没有气馁。他们加大了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农业文化节、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文化型农产品的魅力。

“各位来宾,欢迎来到我们的农业文化节。在这里,您不仅能品尝到新鲜的有机蔬菜,还能了解到我们传承千年的农耕文化……”林小满在农业文化节上热情地向游客介绍。

为了留住大学生,林小满和苏雨桐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让他们看到在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

“同学们,农业是国家的根基,也是充满机遇的领域。在这里,你们的知识和才华将得到充分的发挥,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苏雨桐在与大学生的座谈会上鼓励道。

经过不懈的努力,文化型农产品品牌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销量稳步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吸引到农业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一个丰收的季节,林小满和苏雨桐站在青山村的田野里,看着一片金黄的蔬菜地和忙碌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小满,我们做到了。”苏雨桐靠在林小满的肩头,感慨地说。

林小满轻轻搂住她:“是啊,雨桐。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农业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卷。林小满和苏雨桐知道,乡村振兴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只要他们坚守初心,不断探索创新,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