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项目推进多波折,齐心协力破难关
晨光熹微,薄雾还未散尽,青山村的土地上便已热闹起来。生态茶园项目正式启动,村民们干劲十足,可从一开始,各种问题就接踵而至。
林小满站在规划好的茶园土地旁,眉头紧锁。眼前的土地高低不平,想要大规模种植茶树,平整土地是首要任务。
这时,王二虎扛着锄头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些许疑惑:“小林,这地看着不太好弄啊,咱就这么干挖吗?”
林小满叹了口气,说:“王大哥,靠人力效率太低了,我本想着租几台大型机械设备,可一算费用,远超预算了。”
正说着,村里的老会计急匆匆赶来,手里挥着账本:“林干部,这账可不好算啊。买茶苗、请技术人员,到处都要钱,资金缺口实在太大了。”林小满接过账本,仔细查看,每一项支出都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心头。
就在大家发愁时,一位村民气喘吁吁地跑来:“不好啦,那些准备用来种茶树的优质土壤,被邻村的人说是占了他们的地,不让运!”林小满一听,心急如焚,赶忙带着王二虎等人前往现场。
到了现场,只见两拨人正对峙着,气氛紧张。邻村的一位中年男子双手叉腰,大声说道:“这土就在我们村边上,一直都是我们在用,你们说挖就挖,不行!”
林小满赶忙上前,满脸诚恳地说:“大哥,您先别激动。我们是为了发展青山村的生态茶园,这对两个村子都有好处。以后茶园发展起来了,游客多了,也能带动你们村的经济。”
中年男子却不为所动:“别跟我说这些,反正这土不能挖。”王二虎急了:“你这人咋这么不讲理呢?这地又没明确划分,凭啥不让我们用?”双方情绪愈发激动,争吵声越来越大。
林小满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大哥,要不这样,我们一起找村里的长辈和相关部门,大家坐下来,把土地界限重新明确一下。如果确实是你们村的,我们愿意补偿。要是划分后这土属于我们,还请您高抬贵手,让我们用。您看这样行不?”
中年男子听了,沉默片刻,说:“行,那就按你说的办。要是划分清楚是你们的,我也不拦着。”林小满松了口气,连忙安排人联系相关人员,准备解决土地纠纷。
解决了土地纠纷,资金问题却依然棘手。林小满决定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扶持资金,他连夜整理项目资料,详细阐述生态茶园项目的前景和对青山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第二天,他带着厚厚的资料,前往县城。
在县政府办公室里,林小满向负责扶贫项目的领导详细汇报了项目情况。领导认真听完,微微点头:“你们的项目思路不错,但是申请资金的村子很多,竞争也很激烈。你这份资料里,还需要补充一些市场调研数据和风险评估分析,这样获批的可能性会更大。”
林小满回到村里,马不停蹄地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研。他们走访茶叶市场、询问专家、分析竞争对手,终于完成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再次提交申请后,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消息。
与此同时,村里的年轻人对茶园的管理模式提出了不同意见。在一次讨论会上,年轻的村民小李说:“林干部,我觉得我们可以采用股份制,让大家都成为茶园的股东,这样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另一位年轻人小张却反对:“股份制太复杂了,管理起来难度大,还不如按传统的承包模式,简单直接。”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其他村民也分成了两派,现场气氛热烈。
林小满耐心地听着大家的发言,等大家争论稍歇,他缓缓说道:“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股份制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但管理难度确实大;传统承包模式简单,却可能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我们能不能综合一下,一部分土地采用股份制,让村民参与管理和分红;另一部分土地承包给有经验的人,保证茶园的稳定运营。”
大家听了,纷纷陷入思考。过了一会儿,王二虎说:“我觉得小林这主意不错,这样既能照顾大家的利益,又能把茶园管好。”其他村民也陆续表示赞同,茶园管理模式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几天后,好消息传来,青山村的生态茶园项目申请的扶持资金获批了!村民们欢呼雀跃,林小满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地。有了资金支持,机械设备顺利租到,土地平整工作迅速展开。看着茶园一点点有了雏形,林小满和村民们都充满了信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小满带领村民们一边学习茶树种植技术,一边完善茶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小问题,但大家齐心协力,都一一克服了。青山村的生态茶园,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