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 > 第381章 化装进入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 第381章 化装进入

作者:乌托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3:04:21 来源:小说旗

豫省与冀省交界处的安洋地区。

一堆堆的难民,挑着箩筐,越过边界,到达了这里。

魏小勇穿着土布衣服,沿着小路,朝安洋城里进发。他走的非常悠然,就像在自己家后院。

就在国人以为魏小勇见死不救豫省时,他早就派人渡过冀豫边界,源源不断的进入豫省。

而魏小勇所在的,其实只是特战师和警卫团部队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第一军战士,除了重型装备部队,已经全部进入豫省。

因为鬼子占领的地区太大,而国内舆论虽然中伤魏小勇,可实际上也承担了掩护的作用,所以,第一军这种大规模的行动,表面上看,反而成为了难民的逃难行为。

安洋,便是第一战。

这个地方,有着古老的殷墟,是我们民族的文明源地之一,决不允许鬼子再待下去。

一会儿,宋雪翎跑了过来,她现在成了魏小勇的传令兵,因为她懂多国语言,文章写得好,又会护理,所以,俨然成了魏小勇的秘书。

蓝盈盈此刻在正定的第一军司令部,应付各种记者提问什么的,所以,国人都以为第一军的主力在冀省。

魏小勇让蔡杰打开地图,略微看了看问:“咱们军区的三个纵队,现在什么方位?”

副参谋长高豹韬带着狗耳朵帽子,上前说:“都在驻地没动,咱们的装备包括歼零、武直都都没有起飞,鬼子肯定想不到,咱们会舍弃装备优势,突然袭击。”

魏小勇点点头说:“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鬼子在豫省各个城市的部队,只不过是些留守部队,他们的主力集中在大城市和交通线,所以,我们在小城市的攻击,就以特种作战为主,各个部队秘密前进,然后同时攻击,一旦我们攻击,让航空师立马起飞,对鬼子的主要基地进行轰炸和打击,让马晓帅记住,一轮攻击下来,就要干掉鬼子所有的重型装备。”

“是!”高豹韬认真的说,然后立马去传令了。

很快,前方出现了座小县城,那便是安洋了。

此刻,魏小勇所在的特战师和警卫团部队的先头,已经绕过县城,朝前走去。

魏小勇摸了摸腰间,鲁格手枪已经上膛,而宋雪翎拿着支柯尔特,那是大平洋战场时,詹姆斯上校送给魏小勇的。

詹姆斯上校已经在攻击贝里琉岛的战役中牺牲,如果魏小勇不走,那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逝者已矣,魏小勇只能接着朝前走。

其实,大量的民兵和第一军部队,已经将豫省北部地区视为战场,部队全面展开。

而这里,少不了滚滚商社的作用,不少战士是化装为滚滚商社的雇员,押送物资,进入豫省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不给鬼子和国府任何反应的时间,鬼子倒还在其次,魏小勇是不给姜某人和一些道德战士机会,如果第一军煌煌而来,那**有可能立马变得生龙活虎起来,抢夺胜利果实。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便是不少**将领的真实写照。

快到安洋了,而城里只有鬼子的一个步兵中队,毕竟对鬼子而言,这里是他们的占领区,是“绝对安全”的。

城门前,还有鬼子的一个小分队在盘查行人,魏小勇知道,大摇大摆的进去,立马就会被发现。

于是,他带着指挥部的几个成员,到达城外的一片柳树林子,在这里进行最后的通联工作。

实际上,进军路上,电台一直是关闭的,这样才能避免鬼子的无线电侦察。

魏小勇躺着,宋雪翎忙前忙后给他准备吃的东西,可最终,发现军粮只有几个土豆了。

魏小勇看着着急的宋雪翎说:“土豆好啊,我早年曾经流浪在外,救了我的命的,就是地里的生土豆,也是在豫省境内,不过后来被少林寺的师傅救了,这次苏嵩山,我还得见一见他老人家才好。”

然后,看了看表,问高豹韬说:“小高,怎么样,部队是否达到了指定的攻击位置。”

高豹韬已经和各支部队通讯完毕,说:“还有川军团没到地方,他们现在是山地师,师长龙文章跟我说,他们到达了新乡地区,但已经和鬼子的留守部队遭遇。”

这次化妆潜入,当然不被发现最好,但如此大规模的行动,直到现在才被发现,也算是不容易了。

完美的军事行动是不存在的,除非在艺术中。

川军团改为山地师,是魏小勇最近的决定,此刻的第一军具备了平原的机械化突击能力,但毕竟我国地形复杂,尤其山地分布广泛,所以,山地师是一定要组建的。

简单的说,目前第一军的正规军是航空师、舰队、特战师、坦克师、火炮师、三个机步师和一个山地师和战斗保障师。

这九个师加一支舰队,便是敌人的噩梦。

魏小勇立马说:“既然已经暴露,那就不要藏着掖着,告诉部队,立马夺取城池,同时航空师起飞,对鬼子的机场等设施轰炸,得手后,所有部队继续推进,城市由民兵占领。”

高豹韬立马传达命令。

魏小勇给旁边的蔡杰一个眼神,两个人同时起身,宋雪翎也站起来,魏小勇示意她不要动。

魏小勇弯着腰,和蔡杰走到安洋城门口。

鬼子正在盘查,魏小勇却一定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警卫团的几十把狙击枪,都盯着门口了。

魏小勇慢慢走过去,就见一个二鬼子,神气活现的命令老百姓:“站住,干嘛的?”

一个老人牵着毛驴,上面驮着两个筐,互为平衡,里面放着什么。

二鬼子上前,解开筐上的蒙布,然后喊道:“太君,是粮食!”

听到粮食,鬼子的一个伍长走过来,点点头说:“吆西,上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