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直击人性 > 第41章 莫以全心付人心

直击人性 第41章 莫以全心付人心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4:54:21 来源:小说旗

在古老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伯的老工匠。他精通木工手艺,其制作的家具精美绝伦,每一件都仿佛是艺术品,故而备受镇民的敬重与喜爱。李伯为人善良且热心,一生秉持着“有求必应,全力相助”的信念。

年轻的学徒阿强慕名而来,拜入李伯门下。起初,阿强家境贫寒,李伯不仅不收他分文学费,还时常留他在家中吃饭住宿,将他视如己出。

李伯从最基础的木材识别、工具使用教起,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步骤,手把手地纠正阿强的操作。阿强犯错时,李伯也总是温和地鼓励,从不呵斥责骂。

夏日里,酷热难耐,阿强在工坊中练习雕刻,汗水湿透了衣衫,李伯见他辛苦,便亲自去井边打来凉水,递给他说:“阿强啊,歇一歇,擦擦汗,别中暑了,这手艺得慢慢练,急不得。”

阿强接过水,感激地回应:“师傅,您对我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冬日时,寒风刺骨,工坊里冷飕飕的,李伯又会早早地生好炉火,让阿强能暖和地干活。还把自己的厚棉衣拿给阿强披上,关切地说:“天冷,可别冻着了,身子暖和了,手才能稳,这木工活讲究个精细呢。”阿强裹紧棉衣,心里满是温暖。

有一回,阿强生病卧床,李伯心急如焚,亲自上山采药,熬成药汤喂他服下,还守在床边一夜未眠,时刻关注他的病情变化,嘴里念叨着:“阿强啊,你可得快点好起来,师傅还等着你一起做活呢。”阿强病好后,对李伯更是敬重有加,发誓要报答师傅的恩情。

随着阿强手艺的逐渐娴熟,他内心的**开始悄然膨胀。从人性的角度来看,阿强长期处于被帮助的地位,起初的感恩源于对自身困境得到改善的感激。然而,当他接触到外界的诱惑,尤其是看到那笔丰厚的订单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时,内心的平衡被打破。

他开始渴望更多的财富与地位,而李伯的存在不再是他敬仰的对象,反而成为他获取至高成就的阻碍。于是,他在学习过程中,开始偷偷留意李伯那些尚未外传的绝技和客户资源,眼神中时常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急切与贪婪。

当阿强自认为已将李伯的大部分技艺学到手后,便开始在镇民中散布谣言,声称李伯的手艺已大不如前,且在制作家具时常常偷工减料。

不明真相的镇民们开始对李伯产生怀疑,李伯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订单也日益减少。

而阿强却趁机低价接下许多订单,用从李伯那里学来的手艺,制作出相似的家具,以次充好,赚取了不少钱财。

李伯得知此事后,痛心疾首。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全心全意教导的徒弟,竟会如此忘恩负义,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诋毁自己。

他想起曾经有一位同行老张,也曾遭遇类似的事情。老张收了一个徒弟,不仅将手艺传授给他,还在生活上给予诸多照顾。可徒弟学成后,却在背后使坏,抢走了老张的客户,甚至还诬陷老张违反行规,导致老张被行会处罚,最终心灰意冷地离开了小镇。

这时,李伯又遭遇了一件让他心寒至极的事情。镇上有一个无赖叫王二,李伯看他可怜,曾多次给予他帮助。最初,李伯只是偶尔给他一些食物和旧衣物,王二对李伯感恩戴德,见人便说李伯的好。后来,李伯见他无以为生,便教他一些简单的木工活,让他可以勉强糊口。

有一回,王二干活时不小心弄伤了手,李伯赶忙找来草药,细心地为他包扎,还叮嘱道:“这手可得小心养着,这几天别沾水,要是有啥不舒服,赶紧跟我说。”王二连连点头称谢。

可时间一长,王二渐渐习惯了李伯的帮助,在人性的弱点中,习惯与依赖逐渐滋生出贪婪。他开始要求李伯给他更多的工钱,还埋怨李伯教给他的手艺不够精湛,不能让他过上富足的生活。

有一次,李伯因自己手头也不宽裕,减少了对王二的接济,王二竟恶语相向,在镇上四处散播谣言,说李伯是个伪善之人,以前的帮助都是为了利用他。

李伯的遭遇也让镇上的其他工匠们深感惋惜与愤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叹道:“人性复杂难测,这‘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在咱们这行里也不是头一回发生了。全力帮扶他人,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心寒。正如古人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在施善援手时,真得多个心眼。”

从那以后,李伯不再轻易收徒,也不再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他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善良与帮助需要有尺度,不能盲目地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他人。

当面对他人的求助时,需先洞察其品行与目的,对于那些心怀善意、懂得感恩之人,适度地给予帮助;而对于那些居心叵测、欲壑难填之人,则要保持距离,保护好自己。

在这个充满复杂人性的世界里,我们应以李伯的经验为鉴,莫让自己的善意成为他人伤害自己的利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守护好自己的心灵与利益。

正如《论语》所讲:“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我们要做明辨是非的君子,而非被人利用的愚者。唯有如此,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保持一份清醒与安宁,让善良与正义得以真正地延续与弘扬。

在繁华都市的一家广告公司里,有一位叫乐清的资深且极具才华的设计师。她心地善良,对待同事总是热情友好,常将“大家有缘共事,就该相互帮衬”挂在嘴边。

新同事丝丝入职后,很快就与乐清熟络起来。由于两人住所相近,丝丝便开始频繁搭乘乐清的车上下班。

起初,乐清觉得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反正自己也要开车,多一个人也无妨。

丝丝第一次搭车时,乐清还热情地说:“以后上下班可以一起走,方便。”

丝丝笑着回应:“那太好了,乐清姐,你可真是好人。”

可渐渐地,丝丝不仅心安理得地享受免费搭车,还常常在车内提出各种要求。有一次,丝丝说:“乐清姐,我想喝那家咖啡店的拿铁,你绕路去买一下呗。”

乐清有些为难:“我怕绕路会堵车,上班要迟到了。”

丝丝却不依不饶:“就一会儿工夫,不会迟到的,你就帮我一下嘛。”乐清无奈,只好照做。

有一回下雨了,乐清还特意把车开到丝丝家门口,按喇叭提醒她,丝丝慢悠悠出来,上车后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嫌弃地说:“乐清姐,你这车里有点闷啊,下次开点窗呗。”乐清心里虽不舒服,但还是没说什么。

在公司里,每到午餐时间,丝丝总是跟着乐清。乐清若选择去餐厅点餐,丝丝就会在一旁挑选昂贵的菜品,从不主动提出分摊费用。

若是乐清带了自己亲手做的便当,丝丝也会毫不客气地凑过来。有一回,丝丝吃了几口便当后说道:“乐清,你下次可得做点好吃的,今天这个味道一般般。”

乐清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笑着说:“我厨艺不精,你就凑合吃点吧。”

随着工作项目的推进,乐清凭借出色的创意和设计能力,在公司里备受领导赏识,接连拿下几个重要项目。

丝丝表面上对乐清夸赞有加,实则心怀嫉妒。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丝丝的嫉妒源于自身的虚荣心与对他人成功的不平衡感。她渴望得到同样的认可与成就,却不愿付出相应的努力,于是将乐清视为眼中钉。

丝丝在背后和其他同事窃窃私语:“哼,乐清那设计创意说不定都是从网上抄的,谁知道她怎么拿下的项目,说不定和领导有什么不正当关系呢。”

同事有些惊讶:“不会吧,乐清姐平时人挺好的。”

丝丝挑了挑眉:“人不可貌相,你们可别被她骗了。”

乐清得知这些谣言后,既气愤又委屈。她找到丝丝质问:“丝丝,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你为什么要在背后诋毁我?”

丝丝却装作无辜:“乐清姐,我没有啊,可能是别人误会了我的意思。”

乐清怒道:“你别狡辩了,你说的那些话别人都告诉我了。”

这让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一位朋友小琪的遭遇。小琪在一家企业工作时,带了一位新同事小陈。小琪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客户资源分享给小陈,甚至在小陈犯错时,还主动帮他承担责任。

可当有一个晋升机会摆在面前时,小陈却在领导面前抹黑小琪,将小琪的失误无限放大,自己则将小琪的成果据为己有。

小琪找小陈理论时,小陈还理直气壮地说:“职场就是这样,你太天真了。”最终小陈获得了晋升,小琪却只能黯然神伤。真是应了那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乐清还想起了自己的邻居张姐。张姐是个热心肠,看小区里的保安小王收入不高,经常给他送些吃的用的。有一次,小王因为工作疏忽被投诉,张姐帮他向物业求情,才保住了他的工作。

可后来,小王却在小区里造谣说张姐对他有意思,那些送的东西都是别有用心。

张姐找小王质问,小王恶语相向:“你自己愿意送的,我又没求你。”张姐得知后,气得大病了一场。

在职场中遭遇这样的事情后,乐清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她不再让丝丝随意搭车,对丝丝说:“丝丝,以后我可能没办法载你了,我有其他安排。”午餐时也委婉地拒绝了丝丝的蹭饭行为。

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别有用心接近自己的同事,她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再轻易分享自己的创意和资源。她深知,人性复杂,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利益纠葛的职场环境里,不能毫无保留地对他人付出,必须先看清对方的人品和目的,保护好自己,才能在职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后来,公司有一个重要的合作项目,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乐清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丝丝也在项目团队之中。

丝丝试图再次利用乐清的善良,在项目讨论会上,丝丝提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后说:“乐清姐,这个方案就靠你了,你经验丰富肯定能做好。”

乐清当着团队成员的面,冷静地分析:“丝丝,你的想法虽然有创意,但可操作性不强,我们需要更实际的方案,并且每个人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丝丝见势不妙,又想私下找乐清求情,拉住乐清说:“乐清姐,你就给我安排轻松点的任务吧,我最近身体不太好。”

乐清直接拒绝道:“我们都要为项目的成功负责,你也不例外。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无原则地帮助你了。”

项目进行过程中,丝丝工作出现了失误,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她本以为乐清会帮她掩盖,可乐清按照公司规定,如实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丝丝被领导批评后,找到乐清抱怨:“乐清,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你就不能帮我一次?”

乐清严肃地说:“丝丝,这是工作,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你自己的失误要自己承担。”丝丝因此对乐清更加怨恨。

丝丝不甘心,又找其他同事说:“乐清就是故意针对我,她早就看我不顺眼了,这次就是想让我出丑呢。”

可其他同事大多都明白事理,一位同事回应道:“丝丝,这次确实是你自己工作没做好呀,乐清也是按规定办事,你别太偏激了。”

但丝丝根本听不进去,还是执意要联合一些对乐清不满的同事,想要在公司内部发起对乐清的联名投诉,丝丝蛊惑道:“乐清平时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这次项目她管理一团糟。”

然而,乐清在项目中的出色表现和专业能力有目共睹,大多数同事并没有被丝丝蛊惑。

最终,丝丝的阴谋没有得逞,反而因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在公司里逐渐被孤立。

有同事私下议论:“丝丝这人太不知好歹了,乐清以前对她那么好,她还这样,以后可得离她远点。”丝丝听到这些话,心里又气又恼,却也无可奈何。

乐清通过这次事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明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里,都不能毫无保留地对他人付出。只有保持适度的距离和警惕,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让真正值得帮助的人得到应有的支持,让善良与正义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平衡的位置。

在之后的工作中,公司又有了新的项目招标,乐清凭借自己的能力和良好口碑,争取到了参与机会。丝丝看到后,酸溜溜地说:“哼,有啥了不起的,说不定又是靠关系呢。”乐清只是淡淡一笑,不予理会,专心准备项目方案去了。

而乐清在准备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同事小宇,小宇对乐清很是钦佩,主动来请教问题。

乐清本想谨慎对待,但看小宇态度诚恳又虚心好学,便耐心地给予了一些指导,同时也提醒小宇:“咱们做设计这行,要靠自己努力,也要多和靠谱的人交流学习,可别像有些人,只想着走歪路呀。”

小宇连连点头说:“乐清姐,我明白的,您放心,我肯定会好好努力,不会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事儿。”

乐清看着小宇,心中感慨,她知道这世上虽有复杂难测之人,但也总有心怀善意、懂得感恩的人值得去帮助,只要自己把握好尺度,善良依然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绽放光彩,而自己也能更好地守护住内心的那片纯净与安宁,继续在这纷繁复杂的职场与生活中稳步前行。

又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组织了一次团建活动,要求员工分组完成一项创意任务。乐清所在的小组里有丝丝,丝丝本想在活动中继续给乐清使绊子,但小组其他成员都清楚丝丝的为人,纷纷选择与乐清合作,主动忽略丝丝的一些不合理提议。丝丝见状,心中更加恼怒,却也只能干瞪眼。

活动过程中,乐清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创意灵感,带领小组顺利完成任务,赢得了大家的赞誉。

这让丝丝越发嫉妒,她试图在领导面前贬低乐清在小组中的作用,但领导对整个过程了如指掌,并未理会丝丝的谗言,反而对乐清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后,乐清在公司里的地位愈发稳固,她也更加谨慎地对待身边的人。而丝丝因为自己的种种不良行为,不仅在同事间口碑极差,在领导眼中也逐渐失去了价值,工作上处处碰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