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直击人性 > 第55章 恨你有,更笑你无

直击人性 第55章 恨你有,更笑你无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4:54:21 来源:小说旗

在偏远的山村里,“恨你有,笑你无”的风气,如隐匿于阴暗中的藤蔓,肆意缠绕着村民们的生活,扭曲着人与人之间本应淳朴的关系。

阿强和阿明,曾是穿开裆裤时便玩在一起的发小。阿强脑子灵活,对新鲜事物充满敏锐的感知。当电商的浪潮席卷而来,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其中,在网上卖起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

起初,这条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他遭遇了客户的不信任、物流的难题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四处碰壁。

但阿强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日夜钻研电商运营技巧,精心挑选农产品,耐心回复每一位客户的咨询。

无数个夜晚,他在昏黄的灯光下,对着电脑学习、规划,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坚持。就这样咬牙坚持,摸爬滚打数年,他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不但买了锃亮的新车,那辆车在阳光下闪耀着梦想成真的光芒,还把家里的老房子翻修成了气派的小洋楼,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吃电商螃蟹的成功范例。

而阿明,依旧守着那几亩薄田,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靠着微薄的收成勉强维持生计。望着阿强日益红火的生活,嫉妒如同一颗毒瘤,在他心中疯狂生长。

一天,阿强兴奋地找到阿明,手里挥舞着一份厚厚的订单,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说道:“阿明,你瞧瞧,这是今天刚接到的大订单,现在电商可火了,咱这农产品在网上可受欢迎了,你也跟我一起干,保准能赚钱!咱们一起把这事儿做大,改变咱这穷日子。”

阿明却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双手抱胸,脸上写满了不屑:“你那一套我可学不来,指不定咋回事呢,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啥猫腻,别到时候坑了我。我看你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指不定哪天就赔得血本无归。”

等阿强一走,阿明就跟旁边的人嘀咕:“阿强那小子,肯定是走了歪门邪道才发财的,还想拉我下水,我可没那么傻。说不定啊,他就是想找个垫背的。自己赚了钱,就来显摆,还假惺惺地拉我一起,哼!”

就像培根说的,“嫉妒心是荣誉的害虫”,阿明被嫉妒蒙蔽了双眼,看不到阿强背后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付出,只看到了他表面的风光,进而心生怨恨。

村里菜市场,张婶和李姨的菜摊紧挨着。张婶为人勤快,每天天不亮,当整个村子还沉浸在梦乡中时,她就提着菜篮,扛着锄头,摸黑走向菜地。她精心照料着每一株蔬菜,采摘最新鲜的菜品,回到摊位后,又将它们打理得井井有条,水灵灵的蔬菜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吸引了众多顾客。

李姨的生意却因此冷清,顾客寥寥无几。她不仅不反思自己的菜品不够新鲜,摊位杂乱无章,反而心生怨怼。见张婶忙得不可开交,李姨撇撇嘴,阴阳怪气地说:“哟,张婶,你这菜咋就这么多人买呢,是不是有啥秘诀呀?该不会是偷偷给菜打了啥药,看着好看吧。或者是给那些顾客便宜占了,才把人都哄过去了。”

张婶笑着回应,笑容中带着无奈:“哪有啥秘诀,就是菜新鲜,咱做生意得讲良心。每天起早去摘菜,就为了让大家能吃上新鲜的。我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买卖,靠的是诚信。”

李姨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双手叉腰:“哼,我看啊,指不定用了啥见不得人的手段,把人都哄过去了。说不定啊,私底下给顾客塞好处了。大家可别被她骗了。”

张婶听了,心里委屈得直掉泪,停下手中的活,无奈地说:“李姨,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你咋能这么说呢?我一直本本分分,靠的就是这新鲜的菜和实在的价格。咱们都不容易,应该互相帮衬,而不是互相诋毁呀。”

李姨却不屑地转过身,嘴里嘟囔着:“装什么装,谁信啊。我看她就是想把生意都抢了,哪有这么好心。”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李姨正是陷入了这种狭隘的思维,被嫉妒冲昏了头脑,才会无端猜忌,说出如此伤人的话。

学校里,晓妍是个热爱学习的女孩,她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仿佛一块干涸的海绵,不断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每天清晨,她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背诵课文、做习题;夜晚,当同学们都已进入梦乡,她还在宿舍的台灯下,钻研着难题。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和出色的发挥,为学校捧回了不少奖杯。然而,她的优秀却成了被孤立的缘由。

课间,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其中一个阴阳怪气地说:“晓妍整天就知道学习,也不跟我们玩,真是个书呆子。就知道自己埋头学,也不帮帮我们,真自私。她肯定是想自己考得好,好让老师表扬她。”

另一个附和道:“就是,就知道死读书,以后出了社会也没用,哪像咱们会享受生活。说不定啊,她就是想在老师面前表现,好讨老师欢心。她就是假正经,装模作样。”

这些话传到晓妍耳中,就像一把把利刃,刺痛了她的心。她满心的热情渐渐冷却,笑容从脸上消失,变得愈发沉默寡言。

有一次,晓妍鼓起勇气对其中一个同学说:“我不是不想和大家一起玩,我只是想多花点时间学习,咱们一起努力不好吗?我们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呀。”

那同学却白了她一眼,轻蔑地说:“得了吧,你就是想自己出风头,别假惺惺的。你以为你考得好就了不起啊,以后还不知道咋样呢。”

萧伯纳说:“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这些同学因嫉妒而孤立晓妍,实则是在自寻烦恼,他们没有看到晓妍背后的努力,只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狭隘。

在这个重男轻女观念仍残存的村子里,“没有儿子”也成了被人嘲笑的理由。阿芳和丈夫思想开明,他们一心扑在女儿的培养上,注重女儿的兴趣爱好和全面发展。女儿也很争气,聪明伶俐,在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她的画作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一次村里妇女聚在一起聊天,王婶瞅了瞅阿芳,脸上带着一丝优越感,说道:“阿芳啊,你家姑娘是挺聪明,可再聪明以后也是别人家的,还是得有个儿子才行。你看我家儿子,多有出息,在城里找了个好工作,以后我就等着享清福了。女儿再好,终究是要嫁人的,哪能指望得上。”

阿芳皱皱眉,耐心地解释道:“王婶,现在都啥年代了,男孩女孩不都一样嘛。女儿也能孝顺我,而且我女儿有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她以后肯定会有大作为。她的绘画天赋很高,以后说不定能成为大画家呢。”

王婶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撇撇嘴,提高了音量:“你可别犟,等你老了就知道了,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养老送终。女儿再好,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你现在不打算再生个儿子,以后有你后悔的。到时候你就知道还是儿子靠得住。”

阿芳心里像被刀割一样难受,尽管她知道这种观念陈旧又荒谬,可在这充满偏见的环境里,却感到无比压抑。她忍不住反驳:“王婶,您这观念太老套了。现在社会,男女平等,女儿也能撑起一片天。我培养女儿,不是为了她以后依靠谁,而是让她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她有自己的人生,我相信她会过得很精彩。”

王婶却不耐烦地打断她,挥挥手:“行了行了,你爱咋想咋想,到时候有你苦头吃。你就等着看吧,等你老了没人照顾,就知道后悔了。”

伏尔泰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这种陈旧观念的蔓延,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对其听之任之,不愿意去改变,使得像阿芳这样的人承受着无端的压力。

逢年过节,亲戚间的聚会本应是温馨欢乐的时刻,却也被“恨你有,笑你无”的氛围搅得变了味。

阿辉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摄影的热爱,毅然投身这个行业。初期,他四处奔波寻找拍摄机会,收入不稳定,没有车也没有房,只能租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屋里的陈设简陋,只有一台他视为珍宝的相机。

家庭聚会上,表叔夹着烟,吐着烟圈,瞥了一眼阿辉,阴阳怪气地说:“阿辉啊,你搞那个摄影,也没见拍出啥名堂,到现在车房都没有,以后可咋办哟。我看你就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摄影能有啥前途,还不如找个正经工作,踏踏实实赚钱。”

阿辉尴尬地笑了笑,眼神坚定,试图解释:“表叔,摄影是我的梦想,刚开始确实不容易,但我相信坚持下去会好的。现在很多摄影师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我也想试试。我想通过镜头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传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姨妈在一旁也跟着附和,皱着眉头:“梦想能当饭吃啊?你看看你表哥,在大公司上班,车子房子都有了,你也该努努力,别整天瞎折腾。你这就是不切实际,早点找个正经工作才是正事儿。别到时候一事无成,还让人笑话。”

阿辉心里一阵刺痛,却只能强颜欢笑:“姨妈,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我真的热爱摄影,我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表叔却不屑地哼了一声,弹了弹烟灰:“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看看你,啥都没有,还谈什么机会。别到时候一事无成,还拖累家里人。你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

阿辉虽面临亲戚的质疑,却依旧坚守梦想,他深知追求梦想的道路充满坎坷,但他愿意为了心中的热爱勇敢前行。

村里还有个叫阿珍的女人,遭遇了婚姻的变故,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她柔弱的肩上,本就身心俱疲的她,还要面对村里一群妇人的冷嘲热讽。

一天,阿珍带着孩子在村里的小路走着,孩子紧紧拉着她的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害怕。迎面碰到几个妇人,其中一个妇人故意提高音量,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哟,阿珍,这离婚带着孩子,以后可咋整啊?没个男人,又没个靠山,日子可不好过哟。我看你还是赶紧再找一个,不然这孩子以后都没爹疼。你一个女人,带着个拖油瓶,以后的路可难走咯。”

阿珍咬着嘴唇,抱紧孩子,眼神坚定,试图维护自己的尊严:“我自己的日子我自己能过好,不劳你们操心。我会靠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我有手有脚,一定能把孩子养大,让他过上好日子。”

另一个妇人撇撇嘴,双手抱胸:“就嘴硬吧,等以后遇到难处,有你哭的时候。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能有什么出息。说不定啊,过不了多久,你就得灰溜溜地回娘家。你以为你能撑多久,别自不量力了。”

阿珍强忍着泪水,快步走开,她的背影显得那么孤独而又坚强。她知道,在这个村子里,自己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难,但为了孩子,她只能默默承受。

有一次,阿珍在地里干活,累得直不起腰,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又碰到这群妇人,她们又开始冷嘲热讽:“阿珍啊,你说你这离了婚,还带着个孩子,哪个男人还会要你啊?别白费力气了,还不如把孩子送人,自己重新开始。你这样下去,只会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阿珍愤怒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怒火,大声说:“我的孩子我不会送人,我也不需要你们在这里说三道四。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做主。我会靠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幸福,不需要你们在这里指指点点。”

那群妇人被阿珍的气势吓了一跳,但还是不依不饶地小声嘀咕着。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阿珍虽身处困境,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她决心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恨你有,笑你无”如同毒瘤,无情地侵蚀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美好。它让邻里间的和睦不再,朋友反目成仇,同学间充满猜忌,亲戚情分也变得淡薄。人们被嫉妒和狭隘蒙蔽了双眼,看不见他人背后的努力与付出,丢失了善良与真诚。

正如林肯所说:“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只有摒弃这种扭曲的心态,学会为他人的成功鼓掌,对他人的困境伸出援手,山村才能重归温暖和谐,人们才能在阳光下坦诚相待,共同迈向美好的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他人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去鼓励,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社会环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