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直击人性 > 第156章 老好人最会伪装

直击人性 第156章 老好人最会伪装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4 02:17:09 来源:小说旗

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老好人总是以一副人畜无害的面孔示人,可实际上,他们或许是最擅长伪装的群体。他们看似处处与人为善,实则暗藏心机;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盘算。

老好人的伪装,首先体现在他们对所有人、所有事毫无原则的赞同。在公司的项目讨论会上,产品经理小张在台上激情澎湃地展示着自己熬了几个通宵做出来的项目策划:“这个方案主打高端路线,虽然前期投入成本高,但一旦成功,利润空间巨大,预计在半年内就能占领市场份额的20% 。”

老好人小李坐在台下,率先鼓掌,大声说道:“张经理,你这方案太牛了!这思路,这格局,肯定能大获成功,我全力支持!”

一旁的同事小王忍不住提出疑问:“张经理,高端路线的话,目标客户群体会不会太窄了?而且半年内要达到20%的市场份额,难度很大啊。”

小李一听,立马反驳:“小王,你这就是缺乏想象力了,张经理肯定都考虑过这些,要相信专业嘛!”

从人性角度深挖,这背后是自我保护本能与虚荣心理的交织。小李害怕提出反对意见,不仅会得罪手握权力的张经理,还可能被贴上“刺头”标签,影响自己在公司的生存。同时,他也想借支持张经理,展现自己与“强者”站在一起,塑造自己紧跟领导思路的形象,满足虚荣。

从社会心理学层面看,这是典型的从众行为,老好人在群体中为了获得接纳和安全感,轻易放弃自我判断,随波逐流,体现出人性在群体压力下的脆弱与短视。

项目推进到第二个月,资金吃紧,进度滞后,领导召集大家开会问责。小李低着头,一声不吭。

领导看向他,问道:“小李,你之前不是很支持这个方案吗?现在出了问题,你说说看法。”

小李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就是觉得张经理的想法挺好的,谁知道会这样呢,市场变化太快了,这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呀。”这一番话,把责任全都推得一干二净,充分暴露了他毫无原则支持背后的自保心态。

在日常的社交场合中,老好人的伪装也暴露无遗。周末,几个朋友约着一起聚餐。赵刚提议:“我知道有家川菜馆,味道特别正宗,他家的水煮鱼和毛血旺一绝,咱们去那儿吧。”

老好人孙明马上响应:“川菜好啊,我就爱吃辣,辣得过瘾!就去这家,我都迫不及待了。”

这时,周悦皱着眉说:“我最近上火,不太能吃辣,要不咱们去吃日料吧,清淡些。”

孙明立刻笑着改口:“日料也不错呀,生鱼片新鲜又营养,周悦你想得真周到,就听你的。”

赵刚有些疑惑地问:“老孙,你不是最爱吃辣吗?怎么日料也行?”

孙明尴尬地挠挠头:“哎呀,我这人不挑食,吃啥都行,主要是大家开心就好。”

从人性角度看,孙明的行为反映出他对归属感的极度渴望,这种渴望源于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能。他害怕因表达不同意见被群体孤立,所以不断压抑自己真实的喜好和需求,通过附和他人来维系与群体的联系。这背后是自我认同的缺失,他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之上,在自我与他人之间艰难摇摆,逐渐迷失真实的自己 。

老好人的伪装还在于他们善于推卸责任。在学校的小组作业中,大家共同负责一份关于历史文化研究的报告。小组里的刘辉总是偷懒,资料收集不积极,导致进度滞后。

报告提交后,成绩不太理想,老师把大家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老好人陈宇率先开口:“老师,大家其实都很努力啦,可能是这次的主题太复杂,资料又不好找,时间也有点紧,每个人都有难处,不能怪谁。”

同学李瑶忍不住说:“可是刘辉很多资料都没按时收集,这对报告影响很大啊。”刘辉一听,有些心虚地低下头。

陈宇却打圆场:“李瑶,大家都是一个小组的,就别互相指责了,下次我们再努力就行。”

从人性的黑暗面来看,这是怯懦与自私心理作祟。陈宇害怕得罪刘辉,更怕承担责任后遭受老师批评和同学指责,损害自己的形象。于是,他用看似宽容的言论掩盖自己的怯懦和不想惹麻烦的自私心理,将责任模糊化,牺牲团队公正来维护个人利益和形象。

更不可思议的是,社区组织了一场大型公益义卖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筹集物资。老赵主动请缨,负责最重要的财务账目管理。

活动当天,现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活动结束后清点善款时,却发现少了一大笔钱。众人十分震惊,开始调查原因。

这时,老赵却站出来,一脸诚恳地说:“大家先别慌,肯定是哪里出了误会,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会出错呢?说不定是统计的时候有遗漏,大家再仔细找找。”

可随着调查的深入,种种证据都指向了老赵。原来,他早就盯上了这笔善款,利用自己管理账目的便利,偷偷挪用了一部分去还自己的赌债。

当证据摆在他面前时,他还试图狡辩:“我也是一时糊涂,我本来想着先挪用一下,等有钱了再还回来,没想到会被发现。而且我平时对大家都那么好,这点小错,大家就不能原谅我吗?”

从人性角度分析,老赵的行为是贪婪、侥幸与道德失范的集中体现。贪婪让他被金钱诱惑,忽视公益事业的神圣性和他人的利益;侥幸心理使他心存幻想,以为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察觉;而他最后的狡辩,则是长期伪装下道德底线崩塌的表现,他试图用往日的“好形象”掩盖罪行,暴露了人性在利益面前的堕落。

有一次,几个朋友计划一起出游,共同制定行程。在讨论具体景点时,阿强对每个提议都点头称是。朋友林浩说:“我想去海边,吹吹海风,看看日出日落,多惬意。”

阿强马上附和:“好呀好呀,海边肯定很舒服,我也喜欢。”

另一个朋友苏然说:“我觉得去山区也不错,能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

阿强又笑着说:“山区也挺好,反正跟大家一起,去哪儿我都乐意。”

可当行程确定,苏然因为临时有事需要调整时,阿强却面露难色,小声嘀咕:“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怎么又变了。”

林浩听到了,有些生气地说:“阿强,你之前也没说自己的想法啊,现在倒抱怨起来了。”阿强尴尬地抿抿嘴,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阿强的做法反映出人性中矛盾的一面:既渴望融入群体,又难以压抑自身情绪和真实想法。他在前期附和是为了融入集体,而后期的抱怨则是被压抑情绪的爆发,体现出人类在人际交往中想要维持和谐关系,却又难以完全忽视自我需求的挣扎 。

有一回,小区里组织业主投票决定是否更换物业管理公司。老好人阿珍在投票前,对支持更换和不支持更换的业主都说尽了好话。她对支持更换的邻居说:“你们说得对,现在的物业确实服务不到位,早该换了,我肯定支持你们。”

转头又对不支持更换的邻居说:“其实现在的物业也不容易,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我跟你们想法一样。”

等到投票那天,阿珍却故意缺席,还在事后装作无辜地说:“哎呀,我那天临时有事没赶上投票,不过不管结果怎样,大家都是为了小区好嘛。”

阿珍的行为背后,是害怕得罪任何一方的心理,这源于她对人际关系过度敏感和对冲突的恐惧。她试图通过讨好两边来维持表面的良好关系,却失去了真诚和原则,体现出人性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时的投机取巧和虚伪。

老好人的伪装并非无害。他们的行为不仅让真诚变得廉价,也阻碍了问题的解决和个人的成长。

在团队中,缺乏真诚的反馈和建设性的意见,会导致错误得不到纠正,问题不断积累;在个人关系中,老好人的虚假友善无法建立起真正深厚的情感连接,一旦伪装被识破,反而会让人更加失望和愤怒。

老好人其实就是带着面具的唐僧,对谁都有慈悲心怀,可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真正卖的是什么药!

我们应该认清老好人的伪装,鼓励真诚和坦率的交流。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直面问题,才能建立起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