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直击人性 > 第160章 软骨头都是鸡鸭成群

直击人性 第160章 软骨头都是鸡鸭成群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4 02:17:09 来源:小说旗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脊梁骨仿若生来就是软的,在面对善良的弱者时,如同狡黠的狐狸,尽显欺凌之态;而一旦站在有权有势者的面前,却又瞬间化作谄媚的哈巴狗,摇尾乞怜。

周末清晨,热闹嘈杂的菜市场里人来人往,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新鲜蔬菜。李大爷的摊位在菜市场角落,他的菜都是自家菜园种的,绿色又新鲜。

李大爷为人老实憨厚,不善言辞,只是默默守着自己的摊位。这时,王二带着几个游手好闲的人晃悠过来。

王二伸手随意翻弄着菜,扯着大嗓门喊道:“你这菜看着可不新鲜呐,这价儿也太贵了,当我们是冤大头呢!”

李大爷赶忙解释:“我这菜都是今早上刚摘的,可新鲜了,价格也实在啊。”

旁边的赵三立刻附和:“别听他说,昨天隔壁张婶儿卖的可比你便宜多了,还水灵着呢。”

孙四也跟着起哄:“就是,你这价格得降降,不然谁买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哄笑声不断。

李大爷满脸窘迫,粗糙的手不停地搓着衣角,嗫嚅着想要解释,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嘈杂声中。

王二不依不饶,故意挑出几片有点蔫的叶子:“就这还新鲜?便宜一半,不然我们可就走了。”

李大爷无奈,想着早点卖完回家,只能忍痛降价。看着王二等人得意洋洋地离开,李大爷只能默默叹气。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这是典型的恃强凌弱心理。在群体环境下,他们互相壮胆,责任分散,让个体的道德约束降低,欺凌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同时,他们通过贬低弱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势,填补自身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方面的自卑空缺,满足自己扭曲的自尊心。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他们这种行为是一种低成本的“情绪获利”行为。通过言语打压弱者,付出极低的成本,就能收获情绪上的满足,如同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在他们的价值衡量体系里,这种行为是“划算”的。

有一回,社区里的李寡妇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小区公共区域晾晒衣物。李寡妇的丈夫去世得早,她一个人拉扯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王二和他的那帮狐朋狗友路过,看到李寡妇,便起了坏心思。

王二阴阳怪气地说:“哟,这不是李寡妇嘛,在这晒衣服呢,也不看看这地方是不是你能随便用的。”

李寡妇一脸疑惑:“这公共区域,大家不都能晒吗?”

赵三在一旁帮腔:“你说能用就能用啊,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带着个拖油瓶,还占着公共地方。”

年幼的孩子被吓得躲在母亲身后,李寡妇紧紧护着孩子,委屈地说:“你们别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我们也没做错什么。”

王二却不罢休,上前就把晾衣绳扯了下来,衣物散落一地:“我说不能用就不能用,赶紧收拾东西滚蛋。”

李寡妇又气又急,眼眶泛红,却又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捡起地上的衣物,带着孩子匆匆离开。

而王二他们则在一旁哈哈大笑,享受着这种肆意欺凌的快感。这种对孤儿寡母的欺负,更是将他们人性中的恶暴露无遗,利用弱者无处伸冤的困境,来满足自己扭曲的控制欲和虚荣心。

职场上,性格温和、不善言辞的陈宇是个勤恳努力的员工。最近部门接到一个重要项目,在分配任务时,张阳眼睛一转,满脸堆笑地对陈宇说:“小陈啊,你年轻有冲劲,这项目里最关键、最繁琐的实地调研和数据整理就交给你了,好好干,这可是个表现的好机会。”

陈宇有些犹豫:“张哥,这部分任务量很大,时间也紧,我怕……”

张阳打断他:“怕什么,年轻人就是要多锻炼锻炼,你要是连这点任务都完成不了,以后还怎么在公司发展?”

可实际上,这部分工作不仅难度大,还容易出错,吃力不讨好。而张阳和其他几人则揽下了轻松又容易出彩的方案策划部分。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陈宇日夜加班,四处奔波收集数据。好不容易完成任务,在项目汇报会上,张阳却抢先发言:“这次项目能有这样的成果,主要是我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制定了详细计划,才让项目顺利推进。”

一旁的赵莉连忙点头:“没错没错,张阳可是出了大力,不像有些人,好像什么都没干。”说着,还斜眼瞟了瞟陈宇。

陈宇试图开口说明自己的工作:“我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了一些关键问题,对方案进行了调整……”

张阳立刻打断:“你那部分不就是按计划执行嘛,没什么特别的。”

这时,另一个同事刘梅也跟着帮腔:“就是,小陈,你就别争了,大家都看在眼里呢。”众人哄笑,陈宇只能咽下委屈,默默承受。

不仅如此,在日常工作中,张阳还经常把一些额外的、不属于陈宇职责范围内的杂活丢给他,美其名曰“锻炼新人”。

有一回,公司要举办大型活动,张阳故意把准备活动资料、布置场地等又累又繁琐的活儿全推给陈宇,自己却躲在一旁偷懒,还在其他同事面前说风凉话:“陈宇年轻力壮,多干点是应该的,我们可得享享清福。”

这背后反映出职场竞争的畸形一面,一个充满内耗的团队,难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无法高效达成组织目标,长此以往,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从公司领导刘总平时雷厉风行,说一不二,在公司里威望极高。每次刘总来视察工作,张阳总是第一个发现,立马满脸堆笑,小步快跑迎上去,眼睛眯成一条缝,那笑容仿佛是用胶水粘上去的,怎么看都透着一股虚伪。

刘总随便说一句话,他便立刻点头哈腰,赞不绝口:“刘总您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真是让我们茅塞顿开啊!”

有次刘总在会上提到:“我们要注重团队协作,不能各自为战。”

张阳马上接话:“刘总您说得太对了,之前我就一直想跟大家强调这个问题,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还是您高瞻远瞩,一下就抓住了关键。”

为了讨好刘总,他还经常在下班后约刘总去高档餐厅吃饭,抢着买单,鞍前马后,就盼着能从刘总那里得到一点赏识和好处。

有次刘总无意中提到喜欢书法,张阳立马四处打听,花高价买了一幅名家书法作品,找了个机会送给刘总,满脸谄媚地说:“刘总,我知道您喜欢书法,这幅字我找了好久,就盼着您能喜欢。”

刘总看了看书法,微微点头:“嗯,费心了。”

张阳笑得更灿烂了:“不费心不费心,只要刘总喜欢就好。”

在等级分明的组织架构中,他们明白权力掌握着资源分配、职业发展等关键要素。通过讨好领导,他们期望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比如晋升机会、更好的项目分配等,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权力的盲目崇拜,放弃了自我价值的独立判断。

从文化层面分析,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权力被过度神化,导致他们认为接近权力就能获得一切,从而不惜抛弃尊严去迎合。

一次行业交流晚宴,业界大佬林总出席。张阳得知消息后,早早便精心打扮,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名牌西装,还特意喷了昂贵的香水。

一进宴会厅,他就像猎犬嗅到猎物一般,迅速锁定林总的位置,迫不及待地凑上前去。“久仰您的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啊!您在业界的成就,那可是无人能及,我们都对您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林总的脸色,还不时递上自己精心准备的名片,就怕错过任何一个表现的机会。

林总礼貌性地笑了笑:“过奖了。”

在交流过程中,林总提到自己最近在关注某个新兴领域,张阳根本对此一窍不通,却装作很懂的样子,夸夸其谈:“是啊是啊,这个领域前景广阔,我也一直在研究,和您的观点不谋而合。我觉得未来这个领域肯定会有大发展,我们公司也正准备往这方面布局呢。”

林总微微皱眉:“哦?那你说说,目前这个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阳一下子愣住了,支支吾吾地说:“这个……这个嘛,主要还是技术和市场的平衡问题,您觉得呢?”

林总没有回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这背后是严重扭曲的价值观在作祟,他们将财富和权力等同于成功和地位,认为只要与权贵建立联系,就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完全忽略了个人品德、才能和努力才是赢得尊重的根本。

从社会阶层流动理论来看,他们试图通过攀附权贵来实现阶层的跨越,却忽视了这种方式的不可持续性和不正当性。真正的阶层提升应该依靠自身的奋斗和积累,而不是投机取巧。这种趋炎附势的行为,不仅让他们失去了自我,也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的秩序,滋生出不良的社会风气。

这些软骨头们自认为高人一等,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空洞又自卑。他们不敢直面真正的强者,只能将欺凌弱小当作自己强大的证明;他们将尊严廉价出卖,只为换取那一点点虚假的权势和利益。

在他们眼中,权力和财富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却不知,真正的高贵在于内心的善良和正直,在于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

他们就像跳梁小丑一般,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表演着自己的丑态,殊不知,旁人眼中,他们不过是被人唾弃的可怜虫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