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直击人性 > 第34章 欺软怕硬是家族本性

直击人性 第34章 欺软怕硬是家族本性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4:54:21 来源:小说旗

“人心齐,泰山移。”遥想人类的进化长途,合作与互助始终是闪耀的星辰,照亮了种族前行的道路。在远古那弱肉强食的洪荒时代,自然环境的严苛超乎想象,洪水猛兽随时可能终结个体的生命。彼时,孤立的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唯有抱团取暖、携手共进才是生存之道。

就像原始部落里,青壮年男子集体出动狩猎,他们凭借彼此的配合与默契,才能将猛犸象这样的巨兽制服;妇女们则共同采集果实、照料部落的起居;老人们将生存的智慧与技艺口口相传,幼童们在众人的呵护下成长。这种紧密无间的合作模式,历经岁月的磨砺,深深镌刻在人类的基因图谱之中。

审视人类道德与伦理的发展长河,我们看到的是无数智者与先驱为善良、公正、怜悯等崇高价值而不懈努力。从古老的儒家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基督教宣扬的博爱精神,这些伟大的思想体系如同灯塔,指引着人们的行为方向。

在良好教育环境的滋养下,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教导要尊重他人、关爱弱小。例如,在温馨和睦的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对邻里友善相助,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同情与帮助他人。

学校里,老师通过讲述英雄事迹、开展品德教育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面对强者不会阿谀奉承、卑躬屈膝,面对弱者更不会恃强凌弱、肆意欺凌,因为他们心中的道德准则如同坚固的堡垒,抵御着不良行为的侵蚀。这充分证明,后天的教育与社会环境是塑造人性的巧手巨匠。

现实生活的画卷中,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辉煌时期。朝堂之上,魏征以其刚正不阿而闻名,他虽身为臣子,却敢于直言进谏,丝毫不惧触怒龙颜。

面对唐太宗在一些决策上的失误或可能存在的偏袒,魏征总是引经据典,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劝诫君主公正处事,关爱百姓。

唐太宗虽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并未因魏征的直言而怀恨在心,反而能虚心纳谏,因为他深知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追求公平正义,而非凭借权势打压忠臣。这一君臣佳话,正是后天的品德修养与政治理想战胜权势威压的典范,彰显出人性中对正义与公正的追求并非遗传所能左右,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与政治环境中得以培育和彰显。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性的黑暗面却如同瘟疫一般蔓延开来,并被无限地放大。那些曾经隐藏在心底深处的丑恶与自私,如今已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堂而皇之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特别是在面对强者时,这些人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可一旦遇到弱者,他们便会立刻露出狰狞的面目,肆意欺凌、压迫对方。这种欺软怕硬的行为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代代相传的本能,每一代人都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老一辈到年轻一辈,这种恶习非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让人不禁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里,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的街道见证着人们匆忙的脚步和快节奏的生活。在这充满竞争与压力的职场世界中,有一家规模颇大的公司。这家公司里有一名特殊的员工,名叫小王。

说起小王进入这家公司的方式,那可真是让人有些侧目。原来啊,他竟然是通过走后门这种不光彩的途径进来的。而且,那位帮他打开公司大门的所谓“上面的领导”,其实跟他只是有着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远亲关系。

然而,尽管凭借这样的手段获得了职位,但小王自身却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才华和学识。每天到了公司之后,他完全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别人都在埋头苦干、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的时候,他呢?要么就是偷偷溜出去找个地方吃喝玩乐,享受悠闲自在的时光;要么就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地玩手机、看视频,消磨时间。对于分配给他的任务,他总是敷衍了事,草草完成就算交差了,根本不管质量如何。

久而久之,同事们对他的行为越来越不满,而他自己却依旧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还常常在办公室里炫富,故意显摆自己新买的昂贵手表、限量版手机等,还对那些靠努力奋斗的同事指手画脚。

他以职位高低和财富多寡来评判他人,对那些职位比他低或者家境普通的同事总是投以势利眼,看不起他们,甚至故意给他们安排繁重且无意义的工作。

有一次,公司接到了一个重要项目,需要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小王凭借自己的关系,强行加入了这个团队,并且在团队讨论方案时,对一位经验丰富但职位不高的老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嗤之以鼻,仅仅因为他觉得老员工穿着朴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强行推行自己那套毫无根据的方案。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施工现场一片混乱,工人因为错误的指令不知所措,设备也因不合理的调配频繁故障。他却一味地推诿责任,对着那些努力补救的同事大发雷霆,说他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但公司里也有一些正直的骨干员工,他们并没有因为小王的后台而选择忍气吞声。他们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在工作中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小王的那些不合理要求难以得逞。

他们在深夜的办公室里,挑灯夜战,重新制定方案,优化流程,带领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地赶工。同时,他们也在合适的时机向更高层反映小王的不良行为,呼吁建立公平公正的职场考核机制,以抵制这种靠关系走后门而破坏职场生态的现象。

在学校里,也有这样的事例。有个校园小霸王,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又和校外一些不良青年有往来,就在校园里横行霸道。他经常在课间休息时,抢夺其他同学的零食和文具,如果有同学稍有反抗,他就会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推搡。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瘦小的新同学在操场角落独自玩耍,便故意走过去挑衅,将新同学辛苦制作的手工模型一脚踩碎。

新同学委屈地红了眼眶,他却哈哈大笑,还威胁说如果敢告诉老师,就让校外的朋友来收拾他。然而,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对他的恶行敢怒不敢言。有几个正义感爆棚的同学,他们虽然也害怕被报复,但看到新同学的遭遇后,决定团结起来。

他们一起向老师详细地报告了小霸王的所作所为,并且在班级里发起了一场“反对校园欺凌,守护校园和谐”的倡议活动,鼓励大家勇敢地站出来,不要被恶势力吓倒。

老师得知情况后,也高度重视,加强了校园的安保措施,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品德教育课程,教导同学们要相互尊重、友爱互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霸王逐渐被孤立,他的行为也有所收敛一点!

再把目光投向宫廷深处,那是一个充满权谋与争斗的后宫。丽妃仗着家族在朝中的势力,又深得皇上宠爱,在后宫中飞扬跋扈。

那些出身低微、无依无靠的宫女和小嫔妃们便成了她欺辱的对象。有一位新进宫的常在,性格温婉柔弱,因偶然在御花园中被皇上多瞧了几眼,便被丽妃视作眼中钉。丽妃故意在赏花宴上,以常在不懂宫规为由,当众呵斥她,命她在烈日下长跪。

常在心中委屈,却不敢反抗,只能默默流泪。周围一些趋炎附势的妃嫔们,见丽妃得势,也纷纷附和,对常在冷嘲热讽,尽显欺软怕硬之态。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畏惧丽妃的权势。娴贵妃一向端庄稳重,她虽不屑于后宫的争风吃醋,但看到丽妃如此欺凌弱小,也决定出面制止。

娴贵妃联合了几位德高望重的太妃,向皇后陈述丽妃的恶行,指出后宫应秉持公正和谐,不应让如此恃强凌弱之事破坏宫闱秩序。

皇后本就对丽妃的嚣张有所不满,在众人的压力下,开始对丽妃进行约束。同时,一些心地善良的宫女们也暗中互相扶持,她们为常在送去防暑的草药和点心,给予她精神上的安慰。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丽妃又想故技重施,刁难常在。娴贵妃挺身而出,以巧妙的言辞化解了危机,并暗示丽妃若再如此行事,必将失去皇上的宠爱和众人的支持。此后,丽妃的气焰有所收敛,后宫中的风气也逐渐有所改善。

再把目光投向一个小村庄,那里有个小小的村长,本应是村民的服务者,却仗着自己那点微末的官威,在村里为虎作伥。

村里分配扶贫物资时,他将大部分优质资源都悄悄挪到自家和与他亲近的人家,而真正贫困的村民却只能得到寥寥无几的残羹冷炙。有村民稍有不满前去理论,他便瞪大了眼睛,拍着桌子,利用自己的权势威胁恐吓,声称要让对方在村里没有立足之地。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的儿子在学校里也有样学样,仗着父亲的地位,欺负那些家境普通的同学,抢他们的文具,嘲笑他们的穿着。

有一次,一位同学勇敢地向老师告状,他儿子不仅毫无悔意,还在放学后纠集了几个受他“蛊惑”的孩子,将告状的同学堵在角落里,推搡打骂。

他那平日里在村中妇女群体里可谓是嚣张至极、横行霸道的妻子,一旦与邻里之间产生些许摩擦或争执,瞬间便会如同一头发狂的猛兽一般,不管不顾地开始撒泼耍赖,甚至直接躺在地上翻滚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冒出各种恶毒难听的话语,让人避之不及。

每当村里组织各类集体活动时,这位悍妇更是将其自私自利的本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她总会毫不犹豫地冲向那些最为优越的位置,然后凭借自己的蛮横无理强行霸占下来,同时还要尽可能多地夺取各种资源。

倘若此时有旁人胆敢对她这种行为表示出一丝一毫的不满或者提出异议,那么迎接他们的将会是这女人震耳欲聋的哭喊声。

只见她双手叉腰,扯开嗓门儿放声大哭大闹,丝毫不顾及周围人的目光和感受,一直要闹到对方无奈妥协退让为止。

然而,村庄并非是黑暗笼罩的绝望之地,正义的力量也在悄然汇聚。村里的老支书,虽已退居二线,但在村民心中仍有极高的威望。他看不惯村长的所作所为,决定站出来制衡。

老支书联合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他们不顾村长的暗中打压,多次奔走于镇里的各个部门,详细地反映村长在扶贫物资分配上的不公,呈上一份份村民们联名签字的申诉材料,铁证如山,让镇里的领导不得不重视起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时,村里有一位从大城市返乡创业的青年,他有见识、有魄力,也有着强烈的正义感。他利用自己在外面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为受到村长儿子欺负的孩子们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还自掏腰包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耐心地为孩子们疏导内心的恐惧与创伤。并且在村里发起了一场关于公平与正义的宣传活动,他在村头的大槐树下,摆上桌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向村民们讲述着公平公正对于村庄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村民们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长的行为受到了约束,村里重新进行了扶贫物资的合理分配,村民们的生活也逐渐走上正轨。

诚然,我们不能忽视个别现象中存在的欺软怕硬的家族遗传行为。但深入探究,会发现这些行为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成因。或许是其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的失衡,父母过度溺爱或过于严厉,导致他们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或许是在特定的社会压力与不良竞争环境的的双重夹击下,他们迷失了自我,妄图通过欺凌弱小来获取心理上的慰藉与利益上的满足。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欺软怕硬都是一种人见人厌的行为,是对人类本性的亵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