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直击人性 > 第66章 重男轻女是禁锢的现实

直击人性 第66章 重男轻女是禁锢的现实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4:54:21 来源:小说旗

在现代社会的明亮表象下,重男轻女的阴霾依旧顽固盘踞,成为一种亟待破除的禁锢现实。它如一张无形的网,无情地束缚着无数人的命运,扭曲家庭关系,阻碍社会进步。

这种现象由来已久,“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如《列子·天瑞》中提到“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行为。

诚如波伏娃所说:“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在资源分配上,女孩往往被忽视。教育机会首当其冲,一些家庭认为女孩迟早嫁人,读书是浪费,早早让其辍学,剥夺了她们改变命运的可能。

在一个偏远山村里,有户人家,家中的女孩自小就展现出极高的学习天赋,成绩在年级里始终名列前茅,她满心憧憬着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

然而,当她以优异成绩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时,家庭的一场会议,彻底打破了她的梦想。

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气氛压抑。父亲吧嗒着旱烟,打破了沉默,一脸无奈又坚决地说:“孩子,你也知道咱家的难处,你弟弟眼瞅着也要上学了,家里实在供不起两个孩子念书。女孩子嘛,早晚是要嫁人的,读再多书也没啥大用,出去打工还能帮家里减轻点负担。”

女孩手中的筷子“啪嗒”一声掉到地上,她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泪水瞬间夺眶而出,苦苦哀求:“爸、妈,我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了,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就让我继续读书吧!我可以每天少吃点饭,也不要新衣服,只要能让我上学就行。”

母亲坐在一旁,叹了口气,劝道:“闺女,这都是为了你好。你瞧瞧村里哪个女孩子不是早早出去打工,以后找个好人家嫁了。你弟弟才是咱家的顶梁柱,得把钱花在他身上,供他读书才有指望。咱们家就这么个条件,你得懂事啊。”

女孩哭着跑到自己房间,用被子蒙住头,哭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凉。

而弟弟在一旁,看着父母和姐姐的争吵,懵懂地问:“爸妈,姐姐为什么哭啊?我不想姐姐哭。”

父亲摸了摸弟弟的头说:“儿子,你别管,好好读书,以后出人头地,让爸妈享福。等你考上大学,爸爸给你买新书包,带你去吃好吃的。”弟弟听了,开心地笑了,又跑去玩自己的玩具。

生活中,女孩承担更多家务,为家庭付出,却得不到同等关爱与尊重。

在一个普通城镇家庭里,女孩每天放学回家,就像被按下了忙碌的开关。放下书包便直奔厨房帮妈妈做饭,一家人吃完饭,又得收拾碗筷、打扫房间,随后还要辅导弟弟做作业。

这天,女孩在学校参加作文比赛获得一等奖,满心欢喜地拿着奖状一路小跑回家,期待得到父母的表扬。一进家门,她就兴奋地喊道:“爸妈,我作文比赛拿一等奖啦!老师还说我的作文有机会发表呢!”

母亲正在厨房忙碌,只是探出头来,淡淡地说:“哦,知道了。女孩子会写作文又怎样,还是要把心思多放在主科学习上,别整这些没用的。你要是把这精力放在数学上,成绩也不至于总上不去。”

女孩的笑容一下子僵在脸上,她不死心地说:“妈,这也是我的努力成果呀,您就不能鼓励我一下吗?写作文也能锻炼我的思维能力,对其他科目也有帮助的。

父亲坐在沙发上,头也不抬地看着报纸,不耐烦地说:“你是姐姐,要懂事。弟弟最近学习成绩下降了,你多花点时间辅导他,别总想着自己的事。你弟弟要是成绩提不上去,以后可怎么办?”

女孩委屈地说:“我每天都有辅导弟弟啊,我自己也有学习任务。这次作文比赛我准备了好久,查了好多资料,费了好大劲呢。”

母亲擦了擦手,从厨房走出来,一边走一边说:“行了,别顶嘴。你看你弟弟,以后是要撑起这个家的,你多帮衬着点。你一个女孩子,差不多就行了,别总想着出风头。”

这时,弟弟从房间跑出来,拿着游戏机,兴奋地说:“爸妈,我游戏通关啦!我是不是很厉害?”

父母立刻露出笑容,夸赞道:“儿子真厉害!比你姐姐强多了。走,爸爸带你去买冰淇淋吃。”

女孩看着这一幕,默默地转身走进房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总是得不到认可,而弟弟玩游戏却能得到父母的赞扬。

重男轻女还严重影响家庭关系和谐。兄弟姐妹们因父母不公平对待心生嫌隙。被偏爱的男孩易养成自私、依赖性格,缺乏责任感;不被重视的女孩对家庭失望,成年后与原生家庭关系疏离。

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从小对儿子宠爱有加,对女儿却总是忽视。儿子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稳定工作,整天在家打游戏,还经常伸手向父母要钱。

一天,女儿回家,看到儿子又在玩游戏,忍不住说:“你都毕业这么久了,不能总这样游手好闲,该出去找份工作了。你看看你,整天无所事事,以后怎么养活自己?”

儿子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爸妈又没说我,你别管闲事。我现在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再等等呗。而且爸妈养我是应该的,你别在这教训我。”

父母听到争吵声,从厨房走出来,母亲立刻护着儿子说:“闺女,你别总是说你弟弟,他刚毕业,找工作哪有那么容易,给他点时间。你当姐姐的,应该多体谅他,别总是挑他毛病。”

女儿着急地说:“妈,就是你们太惯着他了,他才这样。你们看看,他整天玩游戏,也不出去找工作,以后怎么办?你们不能一直养着他吧。”

父亲瞪了女儿一眼,生气地说:“我们怎么惯他了?他是我们儿子,我们不疼他疼谁?你一个女孩子,少管家里的事,有空多想想怎么找个好婆家。你弟弟的事不用你操心。”

女儿气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说:“在你们心里,是不是只有弟弟才重要?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你们从来没关心过我。一回来就是让我帮弟弟,我也是你们的孩子啊,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说完,女儿转身走出家门,她对这个家已经失望透顶。

走在大街上,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正如冰心所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可在这个家庭里,女性的价值却被如此轻易地忽视。

在社会层面,重男轻女阻碍社会发展。人力资源是社会进步关键,女性才华被压抑,意味着大量潜能未被挖掘。在就业市场,女性因性别受歧视,同等条件下,男性更易获机会。

在一场大型企业的中层管理岗位竞聘中,一位女性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创新的管理思路,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她在面试过程中,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以及针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赢得了在场多数评委的认可。

面试结束后,这位女性自我感觉良好,满心期待能得到这份工作。几天后,她接到了公司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语气有些尴尬地说:“您好,非常感谢你参加我们公司的面试,你的表现很优秀,但经过综合考虑,我们决定录用另一位男性应聘者。”

这位女性愣住了,她不解地问:“为什么?我在面试中展现出了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岗位。而且我的规划和方案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帮助,为什么不选择我?”

hR犹豫了一下,说:“是这样的,这个岗位需要经常出差,工作强度大,我们认为男性可能更能适应这种工作节奏。而且,呃……公司以往的中层管理大多是男性,大家可能更习惯和男性同事合作。”

这位女性据理力争:“我在面试中已经明确表示,我可以接受出差,并且我过往的工作经历也证明了我有很强的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性别不应该成为决定是否录用的关键因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正如玛丽·居里所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我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胜任这份工作,而且多元化的团队更有利于创新和发展,女性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也能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

hR无奈地说:“女士,这是公司的决定,我们也很遗憾。可能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女性确实会面临更多困难,这也是公司考虑的因素之一。我们需要确保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不会因为家庭原因影响工作进度。”

这位女性气愤地说:“这根本就是性别歧视!能力和性别没有必然联系,你们这样做不仅对我不公平,也可能会错过一个优秀的人才。你们仅仅因为这种偏见,就否定了我的努力和能力,这对公司的发展也是一种损失。”然而,电话那头只是沉默,最终这位女性无奈地挂了电话,她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愤怒。她知道,自己又一次因为性别而失去了一个宝贵的机会。

在科研领域,一位女博士一直专注于一项前沿课题的研究,她的研究成果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的研究有望为该领域带来重大突破,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申请科研项目资金时,却屡屡受挫。

女博士拿着精心准备的项目申请书,满怀期待地来到科研资金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的一位成员看着申请书,皱眉说:“你的研究计划确实很有前景,但我们担心你作为女性,可能会因为家庭因素,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毕竟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你能保证不受家庭影响吗?”

女博士着急地解释:“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规划,家庭方面不会影响我的科研进度。我和家人也沟通过了,他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而且科研工作需要多元化的视角,女性的思维方式也能为项目带来新的突破。在很多领域,女性科研人员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我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就像屠呦呦,她为了科研事业付出了巨大努力,最终发现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我也希望能像她一样,为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位成员却摇摇头说:“话是这么说,但以往的经验表明,女性在科研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家庭琐事分心,导致项目进展不顺。我们还是觉得把资金给男性科研人员更稳妥。而且,男性在体力和精力上可能更有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科研中的各种挑战。”

女博士感到无比委屈和无奈,她激动地说:“你们不能因为这种偏见,就否定我的努力和能力。这对科研事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损失。科研不应该有性别歧视,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如果仅仅因为性别就被剥夺了科研的机会,那会有多少优秀的科研成果被埋没?”

但评审委员会最终还是没有通过她的申请,女博士的科研项目因此陷入了停滞。她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申请书,泪水忍不住流下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还要受到性别的阻碍。

更有甚者,在某些地区,重男轻女观念荒谬至极。有一对夫妻,接连生了八个女儿,仍执着于生儿子,仿佛只有儿子才能延续家族香火。母亲为了生儿子一次次怀孕,身体每况愈下,家庭也因不断生育陷入经济困境。

一天,大女儿实在忍不住了,对父母说:“爸妈,别再生了,妈妈身体都快垮了,家里也没钱了。我们这么多姐妹,也可以孝顺你们啊。您看妈妈,每次怀孕都那么辛苦,身体越来越差,再这样下去,会有生命危险的。”

父亲生气地说:“你懂什么!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没有儿子,我们家就绝后了。你们女孩子迟早要嫁人,都是别人家的。就算你们孝顺,能跟儿子一样吗?”

母亲虚弱地躺在床上,有气无力地说:“闺女,你别劝了,你爸的脾气你还不知道。我们一定要生个儿子,这样咱家才有指望。我身体没事,只要能生个儿子,一切都值得。”

大女儿无奈地看着父母,她知道自己无法改变他们的想法,只能默默地流泪。而八个女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受不到关爱,只有被忽视和嫌弃。

她们从小承担繁重家务,照顾妹妹,上学也常受影响。每天天不亮,大女儿就要起床做饭,然后照顾妹妹们穿衣洗漱,送她们上学。

放学后,又要赶紧回家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而父母一心扑在生儿子上,对女儿们的生活和未来毫不关心。

不仅如此,一些家庭还“卖女求荣”。当女儿到了婚嫁年龄,父母便索要高额彩礼。

有一户人家,女儿谈了个男友,两人感情深厚,到了谈婚论嫁时,父母竟索要50万彩礼,还称这是“行情”。

女儿焦急地对父母说:“爸妈,50 万彩礼太多了,他们家拿不出这么多钱。我们是真心相爱,能不能少要点?他是个很努力的人,我们以后会好好过日子的。”

母亲坚决地说:“不行!这是最低标准了。你弟弟马上要结婚了,得靠这笔彩礼给他买车买房,不然他怎么成家?你要是不把彩礼要回来,你弟弟的婚事就黄了,你就等着被人戳脊梁骨吧。”

女儿哭着说:“你们就只想着弟弟,那我的幸福呢?这样会把他逼走的。我不想因为彩礼失去他,我们可以一起努力,以后慢慢帮衬弟弟。”

父亲不耐烦地说:“你别管那么多,我们养你这么大,要点彩礼也是应该的。你要是真为家里好,就劝劝你男朋友,赶紧凑钱。不然的话,这婚就别想结了。”

女儿感到无比绝望,她不明白为什么父母把自己当成了交易的筹码。她试图和男友商量,男友虽然很爱她,但面对如此高额的彩礼,也感到压力巨大,四处借钱却仍然凑不够。两人陷入了痛苦的抉择,感情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考验。这种行为,让女儿对原生家庭彻底心寒。她看着父母,仿佛从未认识过他们一样。

要打破重男轻女的禁锢,教育是关键。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性别平等教育,让孩子从小树立平等观念。媒体也应发挥积极作用,传播性别平等理念,营造尊重女性的社会氛围。

正如宋庆龄所说:“男女平等,是人类历史上妇女的伟大胜利。”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方能挣脱重男轻女的禁锢,拥抱平等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