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直击人性 > 第5章 遭遇不公时,成佛还是成魔

直击人性 第5章 遭遇不公时,成佛还是成魔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4:54:21 来源:小说旗

人生之路,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长河,其间既有风平浪静的美好时光,也不乏波涛汹涌的艰难险阻,而遭遇不公平对待,便是那最为汹涌且令人揪心的浪涛,常常将我们卷入纠结挣扎的漩涡之中。

当不公如阴霾般骤然笼罩心头,我们便站在了命运的岔道口,面临着一个艰难且深刻的抉择:是要怀揣一颗如佛般宽容、慈悲的心,以平和的姿态去化解那满腔的怨恨,还是任由内心的怒火肆意燃烧,进而化作那“魔”,以激烈乃至极端的手段去抗争、去报复呢?

这一抉择,绝非简单的行为考量,它背后实则牵扯着内心深处复杂纷繁的情绪涌动与思想博弈,每一个瞬间的心理变化都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曹德旺,这位在商界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回首往昔,也曾在年少时遭遇过刻骨铭心的不公,那段经历犹如一道深深的伤痕,刻在了他的记忆深处,也成为了理解这一艰难抉择的生动注脚。

那是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午后,蝉鸣在枝头聒噪地叫着,仿佛要将这闷热的空气搅得更加令人烦躁。

曹德旺像往常一样,拉着装满水果的板车,沿着村里那坑洼不平的小道,缓慢而吃力地往集市方向走去。他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后背上,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可他顾不上擦拭,一心只想着能早点赶到集市,把水果卖个好价钱,多换些钱补贴家用。

就在他路过村子里的那棵老槐树时,几个平日里游手好闲、总爱滋事的年轻人正聚在树下乘凉闲聊。

他们看到曹德旺拉着板车过来,先是互相交换了一下狡黠的眼神,然后便不怀好意地围了上去。

“哟,这不是曹家那穷小子嘛,拉这么多水果,能卖几个钱啊,我看你这穷命啊,再怎么折腾也还是个穷光蛋。”其中一个穿着花哨、头发乱糟糟的男子阴阳怪气地说道,话语间满是轻蔑与不屑,其他人听了,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曹德旺本就因生活的重压和这酷热的天气而身心俱疲,此刻听到这般无端的羞辱,心中自是愤懑不已。

在曹德旺的认知里,自己虽出身贫苦,但靠着辛勤劳动努力生活,本应得到他人起码的尊重,然而这些人的冷嘲热讽却如一把利刃,直刺他内心最敏感的地方,打破了他对公平对待的基本期待,所以愤怒情绪瞬间被点燃。

他停下脚步,抬起头,眼神中带着倔强与不甘,紧握着板车的把手,试图为自己辩解几句:“我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不偷不抢,有什么可丢人的,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你们别狗眼看人低!”

然而,他的这番话却彻底激怒了那几个蛮不讲理的家伙。那个穿花哨衣服的男子脸色一沉,二话不说,猛地扬起手,朝着曹德旺的脸狠狠地挥出了一拳。

那一瞬间,曹德旺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脸上传来火辣辣的剧痛,整个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力量打得向后趔趄了几步,若不是身旁的板车支撑着,恐怕就要摔倒在地。耳朵里嗡嗡作响,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嘴里也泛起一股血腥味,他下意识地用手捂住脸,只感觉脸颊已经迅速肿了起来。

而此时,曹德旺心里除了脸上的疼痛,更多的是无尽的委屈、愤怒与不甘。委屈源于他长期以来在贫困生活中所积攒的压抑情绪,明明自己一直安分守己、努力劳作,却总是被他人因为家境而歧视、欺负,这种不被认可且无端受辱的感觉让他内心充满了委屈,仿佛所有的辛苦都被他人无视,只剩下无尽的心酸。

愤怒则是因为对方毫无缘由地对自己动手,严重侵犯了他的人身权益,践踏了他的尊严。

在曹德旺心中,公平和正义是他一直渴望却在当下没能得到的东西,这一拳打破了他对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秩序的认知,让他觉得自己的世界里充斥着不公,所以愤怒如同燃烧的火焰,在心底熊熊燃起,急切地想要喷发出来。

不甘更是源自他内心深处那股想要改变命运、不再被人如此轻视的强烈渴望,他深知自己不能一辈子困在贫穷和被人欺负的境地,一直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而这次的遭遇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让他越发觉得必须要挣脱现状,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知道自己绝不是可以随意欺凌的对象。

在那短暂的片刻,曹德旺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愤怒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完全淹没,他真想立刻冲上去,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以牙还牙,让他们也尝尝被打的滋味,此刻的他,已然站在了“成魔”的边缘,那股想要报复、想要让对方付出代价的冲动在心底疯狂滋长。

从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本能的“攻击性”反应,当个体感受到自身权益受到极大侵害时,会启动这种自我保护机制,试图通过反击来重新找回心理上的平衡和安全感,让对方也感受到同等的痛苦,以此来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怒和委屈。

可是,在怒火燃烧的同时,曹德旺心底深处仍留存着一丝清醒。这一丝清醒源于他相对成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现实情况的理性判断。他深知,在这个贫穷且观念守旧的小村庄里,如果自己真的以暴制暴,和对方大打出手,或许当下能出一口恶气,但后续可能会陷入更加麻烦的境地。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析,他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势单力薄,一旦与对方发生激烈冲突,很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那些人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说不定还会叫上更多的人来找自己麻烦,这样不仅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中,还可能连累家人,使家人陷入危险和担忧之中。

而且,从长远来看,即便打赢了这一架,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更难以改变整个贫穷又充满不公的现状,只不过是图一时之快,却可能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与他想要改变命运、追求更好生活的长远目标背道而驰。

经过这一番内心的挣扎与权衡,曹德旺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咬着牙,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那剧烈起伏的胸膛。

他选择了克制,选择了咽下这口气,尽管这无比艰难,那股屈辱感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默默地拉着板车离开了,每走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而那份不公带来的痛苦,他默默地深埋在心底,化作了日后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

这种将痛苦转化为动力的心理过程,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代偿”机制。曹德旺通过把当下所遭受的不公和屈辱当作激励自己前进的“催化剂”,将负面情绪引导向积极的行为方向,让自己更加坚定地去追求成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实现内心对自尊和公平的渴望,从这个角度来看,曹德旺在遭遇这般不公时,虽有过“成魔”的冲动,可最终还是凭借着强大的自我克制与长远的考量,走向了“成佛”的心境,以宽容眼前的不公,去追逐更长远的改变与成就。

于东来的经历同样令人揪心,也深刻地展现了在极端不公面前的挣扎与抉择,其内心的心理变化更是跌宕起伏,值得细细剖析。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阳光透过胖东来超市的玻璃门洒在光洁的地面上,店内顾客穿梭,店员们各司其职,热情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日用品区,年轻的女店员正专注地整理着货架,她认真摆放着商品,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悄悄靠近。

这时,一个穿着邋遢、满脸横肉的男子晃晃悠悠地走进了超市,他眼神游离,透着一股痞气,一进来就盯上了女店员。

男子大摇大摆地走到身边,先是用不怀好意的目光上下打量着她,随后便嬉皮笑脸地开口道:“哟,小姑娘,长得挺俊啊,陪哥哥聊会儿呗。”说着,竟伸手想去摸人家的脸。

女店员被吓得花容失色,赶忙往后退了几步,声音颤抖地说:“你别乱来,我在工作呢!”

可那男子却变本加厉,又凑上前去,嘴里吐出些不堪入耳的下流话,还动手拉扯起女店员的胳膊,试图将她拽到角落里。

女店员又惊又怕,拼命挣扎着呼救:“救命啊,来人啊!”她的喊声在超市里回荡,引起了周围顾客的侧目,但大家都忌惮那男子的流氓行径,一时没人敢上前制止。

正在办公室核对账目、规划超市后续运营事宜的于东来,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心中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快步朝事发地点走去。

当他看到那男子正对店员肆意调戏的场景时,顿时怒从心头起,脸色变得铁青,眼神中满是愤怒与威严。

从心理学层面来讲,于东来此刻的愤怒,一方面源于他对员工的保护欲,在他的经营理念里,员工是超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有责任保障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尊严,看到自己的员工受到如此公然的骚扰,就像自己珍视的东西被他人侵犯一样,触发了他强烈的情绪反应。

另一方面,这也是他内心正义感受到冲击的表现。他秉持着正直善良的价值观,认为在自己所营造的超市环境中,绝不容许出现这种违背公序良俗、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本能地想要制止这种不公的发生,维护超市内的正常秩序和道德准则。

“你干什么呢!放开她!”于东来一声怒吼,几步上前,用力地将那男子的手从晓妍胳膊上扯开,一把将店员拉到自己身后保护起来。

那男子被这突如其来的阻拦吓了一跳,待看清是于东来后,他歪着脑袋,露出一副嚣张的模样,恶狠狠地说:“你谁啊?少管闲事,小心我连你一起收拾!”

于东来毫不畏惧,他挺直了身子,目光如炬地盯着男子,义正言辞地说道:“我是这儿的老板,在我的地盘,绝不允许你欺负我的员工!”

男子听了,先是一愣,随后觉得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恼羞成怒,指着于东来骂道:“哼,老板了不起啊,今天我就让你知道多管闲事的下场!”说着,便挥起拳头朝着于东来打来。

于东来早有防备,侧身一闪,躲过了这一拳,紧接着顺势抓住男子的手臂,用力一扭,将男子推了个踉跄。

男子稳住身形后,更是暴跳如雷,嘴里骂骂咧咧地威胁道:“你给我等着,有种别走!”随后,带着满腔的愤恨离开了超市。

于东来赶忙安慰受到惊吓的店员,让她先去休息室平复一下心情,并安排其他店员多留意周围情况,以防那男子再回来闹事。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想到,这只是一场噩梦的开端。

当天夜里,超市已经打烊,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路灯洒下昏黄的光。

突然,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群凶神恶煞的混混模样的人朝着胖东来超市气势汹汹地走来。他们手里拿着棍棒、刀具等凶器,嘴里叼着烟,眼神中透着凶狠,正是白天那男子找来的同伙,当地臭名昭着的黑恶势力。

“就是这儿,敢得罪咱们兄弟,今晚非得把这地方砸了不可!”为首的一个光头混混大声叫嚷着。

他们来到超市门口后,便开始疯狂地打砸起来,棍棒挥舞间,超市的门窗玻璃瞬间破碎,货架也被推倒在地,商品散落得到处都是,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于东来和几个留在超市做收尾工作的保安听到动静后,迅速赶了出来。看到眼前这一幕,于东来又惊又怒,大声喊道:“你们住手!光天化日之下不敢怎么样,现在来搞这些小动作,还有没有王法了!”

混混们听了,哄堂大笑起来,那光头混混吐了口痰在地上,不屑地说:“王法?在这儿我们就是王法!谁让你白天多管闲事,今天就是来教训你的!”说着,一挥手,混混们便朝着于东来和保安们冲了过来,双方瞬间扭打在一起。

于东来他们虽然奋力抵抗,但对方人多势众,又手持凶器,很快就占了上风。

保安们有的被打倒在地,受了伤,于东来身上也挨了几下棍棒,可他依然咬牙坚持着,试图阻止混混们进一步的破坏。

就在这时,一个混混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桶汽油,他狞笑着将汽油浇在了超市的大门和周围的墙壁上,刺鼻的汽油味瞬间弥漫开来。随后,那混混掏出打火机,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点燃了汽油。

刹那间,大火熊熊燃烧起来,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眨眼间就将整个超市吞没了进去。

于东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超市被大火无情地吞噬,心中满是愤怒、绝望与自责,恨不得立刻将这些作恶之人绳之以法。

在那一瞬间,于东来的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恨不得立刻找到那些作恶的人,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让他们血债血偿,此刻的他,心中“成魔”的冲动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那股想要报复的怒火几乎要将他的理智完全吞噬。

这是一种极端情绪下的“应激反应”,当个体遭遇极大的伤害和不公,且感到自身的力量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去维护权益、惩罚作恶者时,就容易产生这种以暴制暴的冲动,试图用最直接、最激烈的方式去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公正的回归。

然而,在怒火燃烧的同时,于东来心底深处也尚存一丝理智。这理智来自于他对法律和道德的敬畏,以及对后果的清醒认知。

他深知,如果自己真的被愤怒冲昏头脑,以暴制暴去报复那些黑恶势力,或许能解一时之恨,但这不仅可能让自己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还会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而且逝去的超市和员工也无法再挽回了。自己不能就这样被仇恨蒙蔽双眼,让更多的悲剧发生。

从社会角色和责任的角度来看,于东来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企业家,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角色,更应该以身作则,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不是采取极端行为破坏社会秩序。

同时,他也考虑到家人、朋友以及那些支持他的人的感受,不想因为自己的冲动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痛苦和麻烦。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与权衡,于东来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配合警方,通过合法的途径让那些作恶之人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同时还要想办法重建超市,照顾好受伤的员工,让胖东来重新站起来。

于是,他选择了克制,把这份不公带来的痛苦和愤怒深埋在心底,化作了日后重建超市、维护正义的力量。

这种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行动的心理转变,体现了于东来强大的心理韧性和积极的心态调整能力。他把遭遇的不公当作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通过这种“挫折升华”的心理机制,将愤怒、悲痛等消极情绪转化为重建和进取的动力,促使自己更加坚定地去追求让超市恢复往日辉煌、让正义得以伸张的目标,

从这个角度看,于东来在遭遇这般极致的不公时,虽有过强烈的“成魔”冲动,可最终还是凭借着强大的内心定力与对大局的考量,走向了“成佛”的心境,以宽容当下的苦难,去追求更长远的正义与恢复。

从心理学角度深入剖析,当遭遇不公选择“成佛”时,往往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定力和卓越的自我调节能力。

要克制住本能的愤怒情绪,并非易事,这需要主动站在他人角度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缘由,哪怕那些缘由并不能成为不公的借口。

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心理的升华”,通过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动,比如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用爱去感化对方等,让自己在精神层面得到成长,内心也会收获一种宁静与坦然,不会被怨恨所纠缠,始终保持心灵的纯净。

而想要“成魔”的瞬间,多是出于自我保护和对公平的强烈渴望。觉得只有通过激烈

而想要“成魔”的瞬间,多是出于自我保护和对公平的强烈渴望。觉得只有通过激烈的对抗,才能扞卫自己的权益,让不公得到纠正。

可一旦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很容易陷入情绪的漩涡,被仇恨蒙蔽双眼,做出冲动过激的行为,不仅可能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麻烦之中,事后往往又会陷入懊悔自责的情绪里,内心备受煎熬。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遭遇不公是这修行路上的重重关卡。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在“成佛”与“成魔”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守护内心的善良与正义,又要敢于对不公说“不”。如此,方能在这坎坷的人生旅途上,穿越阴霾,让心灵始终沐浴在阳光之下,书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成就一个既刚正不阿又心怀慈悲的人生。

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公,可能是在感情中遭受背叛,在合作中被人算计,又或是在社会交往中遭遇歧视等等。

但每一次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们都可以回顾前人的经历,汲取他们的智慧,在那一瞬间的冲动与理智之间,做出最恰当的选择,让自己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始终坚守住内心的那片纯净之地,向着光明不断前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将那些不公化作成长的阶梯,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且有意义。

当我们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不公或许不再只是痛苦的回忆,而是成为了我们修炼内心、塑造品格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能够以更加从容、豁达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也能以自己的故事去启发更多的人,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波澜时,同样懂得如何在“成佛”与“成魔”之间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让世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怨恨与纷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