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诸天日记本从四合院开始 > 第84章 满级号出新手村

诸天日记本从四合院开始 第84章 满级号出新手村

作者:小宝不哭不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4:54:37 来源:小说旗

回到北平之后,在陪媳妇儿复习的时候,他也就顺便提交了去香港的申请,这个时候是可以通过的,因为?派的帽子已经快要被摘了,都开始尝试引进外资了,再加上他的理由是为了看望父母,这个自然没有任何问题,谁叫他名声大呢!

等着朱琳考完高考之后,他刚好在1978年前往香江,不耽误事情。等到高考一个月之后,朱琳有了确定的消息再行出发,1977年考试后一个多月后,通过电台(加急电报)发放录取通知,并通过邮政向所在街道或者社区公社寄出录取书。这个时间段尽可能的要有人,因为在这个年代,当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录取书被他人撕毁或者侵占的事情确实存在过。

也就是在一个月后,朱琳收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录取书,(这里我做了修改,人家招生是一九七八)北京电影学院当年参与招生的表演系、导演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系五个系一共录取了159人,报录比将近40:1,当时的北京电影学院刚刚恢复重建(北京电影学院曾经被撤销),不是在今天北三环的蓟门桥,而是在五环外远郊区的昌平沙河的朱辛庄。

是比较偏僻的一个地方,路程很远,需要住校,带有教职来去的公交车,还算是比较方便的,因为1978年已经开始的原因,课程比较紧,需要即刻报到。许大茂也是陪伴朱琳进入学校的。

许大茂是一个名人,虽然他的照片不被别人熟知,但他的名声却是很多文化圈子里传播,自然被学校的一些老师拉起来聊了一会天,在这里,他还看到了,未来的陈凯歌,演皇阿玛的张铁林,还有通过走关系进来的张艺谋,也算是名人云集了。

这一群大男人中间朱琳也算是鹤立鸡群了,尤其是朱琳报的是导演系,她的端庄秀气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的目光,但当打听到朱琳的丈夫是许大茂之后,也就偃旗息鼓了,挖不动,真的挖不动,朱琳也就在这里开始了学习,许大茂择是转去了香江。

1978年的香江,已经度过了战争时期的人口暴增引起的混乱,再加上这些年逃港产生的人口,和70年代西方产业大转移,香江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并且是自由港口,也吃到了工业转移红利。

东方之珠,金融中心等响亮称谓更是无人不知,纺织行业也做的不错,尤其是许大茂曾经布局的电子行业和家电行业,更是东南亚地区的王牌存在。

这个时候的香江已经是遍地高楼大厦,处处一派现代化气息了,这让很多人忽视了香港本身住房面积不足,很多人挤在廉租屋里的事实。廉租屋和棚户区也是香港很多居民居住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香港火灾的重灾区。

粤语和英语的双语种环境在这里已经形成了规模,游客没有以后多,麻将桥牌却十分流行,休闲的地方随处可见的打麻将的人,香港本身是一个赌性很大的城市,更接近于西方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炒股热一直高居不下,十个人里面有七八个在炒股,当然,基本上也是充当韭菜的命。

原时空中1978年的许冠杰,被称为香港当代流行歌曲的鼻祖。他创造的以香港口语演绎法开创了香港本地歌曲的新纪元,对粤语歌的流行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这个年代有了许大茂在1955年唱响的众多国语歌曲,国语流行音乐也很繁华。

1978年许冠杰的经典大碟《半斤八两》,正在香港市场火热推广,这也标志着香港粤语流行歌的市场正式形成,许冠杰在这个年代算是一位音乐奇才,他的歌曲雅俗共赏,借打工仔之口,道出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苦,能唱婉约歌曲也能唱抒情歌曲,是这个年代,香港不折不扣的天王巨星,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无线五虎什么事。

但温拿五虎谭咏麟、钟镇涛、彭建新、陈友、叶志强,已经开始发力。他们开始以英文歌为主,后来以英美流行曲的风格为基础填上粤语歌词,唱起粤语歌。他们青春、前卫的造型赢得了当时年轻人的效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七十年代中后期的一代香港青年,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也影响内地的所有人。

也是在这个时候,有报纸上传出了许大茂前往香江的消息,这仿佛变成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猛然投入到一片风平浪静的湖面上,瞬间激起了千层浪花,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但凡接触过许大茂作品的人,无不对这个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年纪轻轻却荣誉加身,璀璨无比却甘于平凡,他的事迹曾被很多人传唱。

许大茂前来香江的消息是被海关的某些人透露出去的,报纸把这条消息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传送到了整个香港地区。间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许大茂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许大茂是从55年代开始在在香江地区红火起来的,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产品。先从海外红的发烫,到了1955年来到香江之后,在香港本地发表了一系列作品。

那些出自许大茂手的小说,通过许大茂精心编制,精彩绝伦的小说世界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不管是海内的还是海外?也不管是华人还是外国人,都很迷恋他的小说。并且在那个年代许大茂还唱响了国语歌曲,很多人是听着许大茂的那些国语歌曲长大的。

甚至很多人心目中,许大茂应该是死亡的,因为他的作品出名的时间很早。按照正常人的理解,能写出这些作品的肯定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年作家,这么些年早已死亡是肯定,但其实许大茂确确实实活生生在别人眼前。

街头巷尾的很多人在讨论他的小说。有人讨论他的歌曲,有很多人在讨论这20多年他在内地过的怎么样?对于一个当时正当红的人来说,抛开所有回国是不理智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舍身报国虽然我不会去做。但别人做了,我也不会少了敬佩,在这种事上是没有人吝啬的。

由于许大茂年少成名,因此才会让很多人对他的年龄产生时空错乱的错误感觉而已。

而国外的各大媒体也毫不吝啬对许大茂的赞誉之词,将他誉为“世界着名作家”、“着名音乐家”以及“着名翻译家”等诸多闪耀头衔集于一身的超级巨星。

如今请问他再次出现在香江,不管是对他作品版权有兴趣的公司,还是全球范围内喜爱他的粉丝和书友,都迫不及待地纷纷涌向香港,只为能够近距离的和许大茂交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