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明皇之子 > 第40章 文化碰撞下的无奈坚守

明皇之子 第40章 文化碰撞下的无奈坚守

作者:极目汉山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06:38:56 来源:小说旗

罗越站在剧组忙碌的现场,周围是一片喧嚣与忙碌,各种肤色的工作人员穿梭其中,不同的语言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场全球化的狂欢。然而,他的内心却被一种难以言说的纠结所笼罩。

在这个关于《楚明皇》影视项目的筹备中,以神之视角俯瞰世界的概念虽然充满创新与宏大的叙事魅力,但罗越心中始终有个疙瘩。他深知这一概念的背后,是一种深深符合西方人心理的设定。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神高高在上,主宰着世间万物,人在神的旨意下生存、发展,这种神与人的关系是西方宗教和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对人类命运的操控,到基督教中上帝的全知全能,西方文化里神凌驾于人之上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而在中国,情况则截然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人定胜天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古老的神话故事中就能看出端倪,夸父逐日,他以自己的力量去追逐太阳,虽最终倒下,但体现的是人类对于未知和强大力量的挑战精神;后羿射日,面对天空中肆虐的太阳,不是祈求神灵的庇佑,而是凭借人类自身的能力去解决危机。在中国的哲学体系里,儒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通过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来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道家虽然讲究顺应自然,但也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性,而非将命运完全交托给一个高高在上的神。

罗越出生于中国澳门,这个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地方。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因子,他既是这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深深感受到这种交融背后的矛盾与挣扎。作为《楚明皇》的创作者,这部作品就像是他的孩子,他希望能够将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可是现在,面对剧组里弥漫着的一种崇洋媚外的风气,他却感到无能为力。

在剧组的会议上,当讨论到这个神之视角以及神与人的关系设定时,西方的编剧和制片人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这种设定的美妙之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让故事更具深度和神秘感,可以吸引更多西方观众的目光。而一些中方的工作人员,或许是出于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追捧,也纷纷点头称是。罗越坐在那里,嘴唇几次欲张又合。他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这种设定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可能存在的问题,但看着周围人的态度,他又犹豫了。

他知道,如果自己站出来反对,可能会被视为不识时务,破坏剧组的和谐氛围。毕竟,这个项目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很多决策都是基于西方市场的考量而做出的。而且,在这个时代,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巨大,很多人都认为只要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就能够取得成功。

可是,罗越的内心是痛苦的。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中国澳门的生活,街头巷尾弥漫着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每年的春节,舞龙舞狮的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人们在庙宇里祈福,祈求的不是神的恩赐,而是家人的平安、来年的丰收,这种祈福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努力的一种激励。他还记得自己读过的那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论语》中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强调的是人的道德和精神的自主性;《孟子》里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下”,更是对人的高贵品质的一种歌颂。

在这个剧组里,他就像一个孤独的行者。他看着演员们的排练,不同人种的演员们在按照西方的设定去诠释角色,那些本应该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些西方的思想内涵。比如在一个场景中,原本应该体现中国古代君臣之间相互尊重、以礼相待的情节,却被改编成了臣民对君主的盲目崇拜,就像西方信徒对神的崇拜一样。罗越看到这一幕时,心中一阵刺痛。

随着筹备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场景的搭建也开始出现类似的问题。为了迎合西方观众对神秘东方的想象,场景被设计得过于奇幻和夸张,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含蓄、典雅的美感。古老的宫殿被建造成了西方城堡的模样,只是在表面添加了一些中国元素的装饰,看起来不伦不类。罗越试图与美术团队沟通,他拿出自己珍藏的中国古代建筑画册,向他们解释中国建筑的对称美、空间布局的哲学意义以及建筑装饰背后的文化寓意。可是美术团队的负责人却无奈地表示,这是按照西方投资方的要求来设计的,他们也很为难。

在角色的服装造型方面,同样出现了偏差。中国古代的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文化内涵,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身份有着不同的着装规范。可是在剧组里,服装设计师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西方观众眼中的“东方韵味”,将各种朝代的服饰元素胡乱拼凑在一起,甚至加入了一些西方服饰的剪裁风格。罗越看到演员们穿上那些奇装异服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作为一个混血儿,他一直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他曾经以为,通过《楚明皇》这样一部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的作品,可以找到一种平衡,一种让两种文化和谐共处的方式。但现在,他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在这个崇洋媚外的大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似乎被边缘化了,而他却无力改变这一现状。

在一次私下的聚会中,罗越与一位资深的中国文化学者交流了自己的困惑。这位学者听后,长叹一口气,说道:“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文化凭借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迅速传播,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它的魅力是无穷的。你作为《楚明皇》的创作者,虽然面临着很多压力,但你有责任保护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内涵。”

罗越听了学者的话,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团小火苗。他决定采取一些行动。他开始在剧组里悄悄地组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型讲座,邀请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工作人员参加。他从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入手,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开始,参加讲座的人并不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

在这些讲座的影响下,一些工作人员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演员们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中国文化背景,试图在表演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美术团队也重新调整了场景设计的方案,在保留西方创意的同时,更多地融入了中国建筑的精髓;服装设计师也开始重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规范,对服装造型进行了优化。

然而,罗越的这些举动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一些西方的工作人员认为他这是在破坏项目的原有风格,是在强行灌输中国文化。他们向投资方告状,投资方开始对罗越施加压力。罗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的内心再次陷入了挣扎。

但是,他没有放弃。他深知,如果在这个时候退缩,那么《楚明皇》将会彻底沦为一部西方文化视角下的东方故事,失去其真正的价值。他开始与投资方进行深入的沟通。他向投资方阐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他拿出一系列的数据和案例,说明那些成功融合了本土文化与全球视野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优异表现。

投资方开始重新考虑罗越的建议。他们意识到,虽然西方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但中国市场同样不可忽视。而且,如果能够将《楚明皇》打造成一部真正融合东西方文化精华的作品,或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大的成功。

在罗越的努力下,剧组的氛围开始逐渐发生变化。大家开始更加平等地对待东西方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寻求一种真正的平衡。虽然仍然会有一些分歧和矛盾,但大家都愿意坐下来,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罗越看着剧组里的这些变化,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楚明皇》这部作品,依然在艰难的创作之路上前行,但它已经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文化灵魂。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罗越相信,只要坚守自己的文化信念,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部既具有全球视野又不失本土文化特色的伟大作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