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和尚逃荒 > 第16章 风声鹤唳

小和尚逃荒 第16章 风声鹤唳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6:39:08 来源:小说旗

好像在一夜之间,天降无数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在马家庄的各个角落里安营扎寨,这让马老爷心生不安。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这个弹丸之地的上空。

他们要吃要喝,拿着破碗上门讨饭,一拨一拨来,使马家庄再也没了往昔的安宁。

随后,流寇和难民,伤兵和游勇也不断涌入,这里似乎成了避难的天堂。

就这么个不足万人的小镇子,一天涌入几百人,当地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欲赶走他们,却是有心无力。

就算赶走一拨,又会涌进一拨。

朱煮感到束手无策,就与老丈人商量对策。而此时,令马老爷喜极而泣的是,他的大公子马源竟然单枪匹马逃了回来,他带来的消息让所有人惊愕:脱脱的百万精锐之师,被各路义军厮杀得四分五裂,他们各自为阵,各奔逃生,脱脱现在也是下落不明。

马老爷最为关心的是,他的长子马源是如何虎口脱险?

马源不愧是朝廷将官,他被郭子兴的义军团团围住在一个小小山头,其手下的人投降的投降,战死的战死,而他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身边的亲信劝他:“将军,大势已去,咱们投降吧,兴许还能捡回一条烂命来。”

马源心情极度糟糕,无可奈何之下,把两眼一闭:“危急关头,大家各自逃命去吧。”

作为主将,马源明白当俘虏没好下场,就脱了笨重的铠甲,换上破旧的士兵服装,提着长枪欲冲出重围。

因为寡不敌众,最终还是成了俘虏。好在义军没有为难他,有人给他治疗伤病,还说降兵可以参加起义军,也不追究过往。

马源以治伤的名义,让官医给他包扎伤口,然后趁着黑夜悄悄逃跑了。

但逃亡的路非常艰辛,后面有人骑着快马狂追,他虽然带伤逃跑,但英雄就是英雄,人家举着火把在明处,他一忽儿就闪进树林子里,待追捕他的大队人马过去后,马源瞅准最后一匹战马,飞身跃上去,把那个人一脚揣下去,然后打马朝斜刺里狂奔。

恰好夏日里,月光给他指引逃生路。

那是一匹有灵性的好马,它驮着马源朝着有路的地方奔驰,天刚蒙蒙亮,马不想走了,站在一户人家的小院外,说什么也不肯再跨出半步。

而此时,马源突然感到人困马乏,就饮马小溪,然后信马由缰,任它自个儿啃食青草裹腹,他自己则坐在院子外打盹。

许是伤痛加剧,马源晕厥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早就躺在床上了,还有人在给他治疗,疼痛难耐的伤口敷药后,凉幽幽的,四肢还扎了针灸。朦胧里看见一个白发老者跟一个白衣小女子忙得满头大汗。

老者见他醒来,终于长吁一口气:“壮士啊,你活过来就好。”

马源欲坐起来谢恩,却又感觉身体被掏空了,软得像一根下水的面条,本能地两手抱拳道:“多谢恩公救命!”

老者忙按住他身子:“别动,你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又听那女子说:“大哥,你就安心养伤吧,在这荒野之地,没人前来捉拿你的。”

马源这才发现一个秘密,蒙古人的治下,不允许宋朝人留下的黑白服装,但这父女俩还是宋朝人的衣着打扮,说明蒙古人的法令在这里无效,于是他心里增添几分慰籍。

后来那小姐姐告诉马源,她爹是宋朝遗留下来的四川抗蒙名将张珏的部下陈蠡之后代,这里山高林密,地名陈家拐,因为地势险要,是官府遗忘的角落,他们至今还沿袭着宋朝国民的穿戴和生活习俗。牢记着先人的遗愿,等待时机灭掉蒙古王朝。

那个让人看了感觉春意阑珊的小姐姐,还半开玩笑说:“哥哥幸好是汉人,如果你是蒙古人肯定玩完了。”

马源说:“国难当头,遇到漂亮姐姐真是好福气。”

那姐姐莞尔一笑:“看来大哥也是我汉家之精英,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马源总算明白了,人家的话里有话,说汉家人当然没把他当外人,意思是提醒他,不管他是官家的人还是义军,别忘了蒙古人的残暴统治。

小姐姐生得眉清目秀,活泼的眼睛令他心动,每天按时给他伤口敷药,给他的穴位扎针灸,给他做最可口的吃喝。

当然,马源也不会白吃白喝,他勉强可以下地行走时,就帮着他们父女俩拔草助地,把房前屋后的庄稼侍弄得生机盎然。

马源每天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小日子,空闲时还可以跟小姐姐谈天说地,虽然清贫但也不失宁静安逸。他真想守着这片黑土地就这样慢慢老去,但这父女俩明显不欢迎他长住下去,老者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为国家出力平定天下,枉为男儿本色。”

私下里,那小姐姐问马源是否有家室,马源自然不敢隐瞒有妻子儿女,更不刻意隐瞒他喜欢有救命之恩的小姐姐。

小姐姐生性耿直,调皮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马源:“我叫陈铁锤,哥哥不要笑话的。”

马源忍不住哈哈大笑:“铁锤一砸大地抖,汉家江河成逆流。”

这铁锤小姐姐惊诧不已:“你也会哼这句掉脑袋的民谣?”

马源坦言:“我华夏儿女,谁个不会?”

铁锤真正喜欢上了这个壮若铁塔的男人,他虽然有家室,但并不妨碍她对他的爱慕之情。她说她虽然是女儿身,但她可以随时提刀上战场,若能早日推翻蒙古人的政权,还大宋人的江山,足矣。

男人说姐姐的眼睛太美了,就一把抓住她的小手,吻了吻她的红唇,说要带她回马家庄成亲。

铁锤迎合着男人的吻,摇摇头说:“大哥我现在还不能跟你走,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

“何时再见面?”

“到时候你来找我,一定给你惊喜。”

“姐姐能否透露什么样的惊喜?”

铁锤依然笑而不语:“大丈夫别问将来事,你若再三追问我也不会说的。”

就这样两人私定了终身大事,临别时铁锤送了马源一口不足二尺长的宝刀,并再三叮嘱他:“哥哥见刀如见人,关键时刻,它会保你身家性命的。”

马源把身上藏匿了很长时间的一根金条,留给了铁锤。

马源在天黑前上路,他怕出意外,基本上昼伏夜出,不几日就回到了马家庄,他隐瞒了艳遇陈铁锤的情节。

马老爷不想让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军搞乱朝纲,他认为这些泥腿子大多是投机客,他把希望寄托于自家姑爷朱煮身上,要求长子马源配合着。

虽然红巾军在全国各地蔓延,但缺少统一指挥,说白了大多数是乌合之众,他们为了利益而战,更是一盘散沙,比三国时期还混乱。

蒙古人的百万精锐不敌各地义军的轮番围剿,这大元王朝还能苟延残喘多久? 没人说得清楚。

不久,有探子向朱煮汇报,脱脱手下大将王源虽然被郭子兴的红巾军打败了,但他还有万多精兵,如今没有容身之地,正一路向东,离马家庄不到百里。

王源的路意图,应该是投奔灌城的小王爷,而马家庄是他的必经之道。

朱煮派出的探子不断来报,王源的军队一路走一路抢劫,所到之处皆是关门闭户,部队行动缓慢。

看来他们一定会驻军马家庄,祸福不定,躲不掉避不开。

马家庄只是个弹丸之地,郭子兴不可能千里迢迢派重兵围剿这群官兵。他们若不路过马家庄,就是是万分幸运,若来了算马家庄倒霉。

马老爷很是着急,朱煮更着急,万多精兵,不把马家庄踏平才怪?

马源本欲跟朱煮商量,让他去搬救兵吃掉这股蒙古军队,但他感觉不踏实,就趁着月色,单枪匹马找铁锤去。

只见那马源快马加鞭,轻车熟路来到陈家拐。

这时候太阳还没下山,而陈家拐在斜晖里一片灿烂。马源本欲直接面见老者,又觉不妥,还是等待时机单独与铁锤见了面再说下文。

等到日落西山后,他悄悄来到小屋子外面,还没来得及敲门,就听这父女俩议论此事,铁锤问老父亲:“爹爹,蒙古人的队伍快要到马家庄,我们是不是派兵跟马源内外夹击,一举消灭他们?”

老者摇摇头:“还不到火候。我们不要干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傻事。”

铁锤也很着急:“爹爹,我们若不出兵马家庄,他们也是无力抵抗的。”

老者突然哈哈大笑:“如果他们连自保的本事都没有,我们还能指望他马源干什么大事?要相信马家的能人多。”

铁锤说:“爹爹说得有理,但我心里很难受,蒙古人的军队真不是善茬。”

马源听到这里,心里莫名的慌乱,预感大祸临头。但他又在猜测,那王源的官阶不比他高,只是仗着手握残存的兵马。

马源不知如何是好,自己前来搬救兵,人家精着呢,才不会去白白送命。看来铁锤父女俩早就想好下一步何去何从,至于朱煮怎么打算,应该自有安排。

马源拖着沉重的步子,悄然离开陈家拐,他责怪自己醒悟太晚,若是早知如此,不如当初直接造反?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