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和尚逃荒 > 第80章 张涛献计

小和尚逃荒 第80章 张涛献计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6:39:08 来源:小说旗

只见周滨的人马,潮水般涌来,大有不活捉徐志城誓不罢休的阵势。

徐爷却安坐大白马上,立于山峰,嘴角挂一丝诡笑,不惊不诧,单手举一柄关公大刀,仰天大笑道:“来嘛,一万两银子就是你们的。”

那些军士如打了鸡血般,疯狂地杀过来。

徐爷依然举着大刀,如一尊雕塑般纹丝不动。

冲在最前面的军士愣住了,那把关公刀上缠着红丝带,在阳光泛着殷红的光芒,如同血流长空。

突然一声炮响,正在林子里守株待兔的张浪,率先杀出来,如洪水猛兽般扑向周滨。

一个措手不及,让周滨懵了,这是从哪里来的大队人马?难道这和尚有撒豆成兵的本事不成?

只见山顶上的徐爷一挥大刀,另一个方向又杀出一队人马来,霎时杀声震天,反而听到了“活捉周滨有重赏”的吼声。

周滨正欲挥军厮杀,

有探子来报,和尚的援军到了,约有十多万人马,已经驻扎在金陵城外。

周滨身子一哆嗦,又闻得杀喊声震天,刀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冲天煞气。尽管在烈日下,周滨感到不寒而栗。

张浪的先锋部队,士气正旺,铺天盖地杀过来。

见敌众我寡,周滨赶紧传令,朝康桥镇方向跑,往平江县城撤退。

傍晚时,红霞如火,把七里沟燃透,漫山遍野通红。

战争结束后,俘虏敌军多达两万,周滨与张涛带着残兵败将,从康桥镇逃脱,守将唐三奎也跟着逃跑了。

那娃责怪徐爷:“军师,丛将军劝你别重用降将你不听,这下后悔了吧。”

徐爷就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嘴巴:“怪就怪我太相信人了。但当时已经无将可用了。”

那娃欲说:“不是有我还有丛骢吗?”

但她咧咧嘴,终是没说出来,就自我安慰:“军师也是人,他不是神啊。”

看着那娃这个尴尬表情,徐爷脸上挂着不易被人发觉的诡笑。

好半天,徐爷才冒出一句:“放虎归山还归我,百万王师振山河。”

那娃听得一愣一愣的,感到莫名其妙,暗地里冲徐爷瞪眼睛。

却说那周滨吃了败仗,狼狈不堪逃回平江县城

徐寿涛的大军由西向东欲进七里沟峡谷受阻,被唐硕跟张翼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又退了回来。

又见周滨大败而归,徐寿涛气得眉毛倒竖,遂拍案而起:“他妈的,一个小小七里沟,就可阻止我数十万大军么?”

徐寿涛看也不看周滨,突然喝道:“左右,给我把周滨拉出去砍了。”

两个腰圆膀阔的刀斧手,抓住周滨绑了就往外推。

那周滨一声长叹:“天要灭我,我当去也。”

而左右的文武官员,齐刷刷跪在徐寿涛面前:“大人啊,刀下留人。如今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际,不能杀大将啊。”

“可怜我几万精锐之师,就被他这样败光。”徐寿涛暴跳如雷,“那和尚才多少兵力,为什么不在七里沟消灭他?为什么?”

参将张涛斜眼看了看徐寿涛,欲说却无语,终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还是唐三奎壮着胆子来到徐寿涛面前,轻声辩解:“大人啊,我们刚进入七里沟就遭到了暴风雨,根本来不及交战,很多军士死在风雨中。就算是大雨天,我们也在跟那和尚打仗,死了不少军士。周将军带着我们可是死里逃生,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如让我们再去冲锋一次吧。”

其实,徐寿涛压根儿就不想杀周滨,见众将为其求情,就顺坡下驴,让人为周滨松绑,慢慢走过去,当即抽出佩剑,一指周滨:“你再带三万精兵给我冲锋,我不信老子数十万大军就干不掉这个和尚。”

周滨再次带着数万精兵,直冲宋家嘴,却被山上的唐硕跟张翼,当头砸下檑木滚石,进攻的士兵尸横遍野,但他们依然如同蚂蚁上树,一拨一拨往上冲。

徐寿涛亲自带兵督促敢死队朝山上冲锋。大喝一声:“遍地开花,务必拿下宋家嘴,夺取金陵城。”

那些兵卒在刀枪的驱赶下,如洪水猛兽般往绝壁上爬,又被上面的人枪挑刀砍,一个个连同滚石,带着尘土跌落谷底,惨叫声不绝于耳。

而占据险要隘口的张翼,看着大军黑压压冲锋时,嘴角挂一丝冷笑,小声对唐硕道:“他们在蚂蚁上树,而我们也不能太仁慈了,该是送他们上路的时候了。”

唐硕眼眶里潮起泪花,不忍目睹的是敌军在血火中挣扎,惨叫声不绝于耳。

张翼背过脸去,把大手一挥,只见一支火箭拖着长长的焰火,直入云霄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霎那间,山上滚石如山洪爆发,轰隆隆的一路飞泻直下,尘土翻滚,烽烟漫漫,砸得进攻兵卒血肉横飞;更要命的是,数百门铁牛突然怒吼,黑铁炮管吐出带红红火焰的大铁蛋,密密麻麻的劈头落下,周滨的大军阵脚大乱,见死伤惨重,徐寿涛慌忙传令鸣金收兵,他自己则一马当先逃命去了。

见主帅这般狼狈,其他军士也跟着逃窜,人仰马翻,烽火连天,斜刺里又见追兵大吼:“贼将哪里去?”

徐寿涛暗叫不好,在左右的力保下才逃回平江城。

见部将们垂头丧气,徐寿涛明白,自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但他又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败了。

因为见证了红巾军的勇猛,吃过亏的徐寿涛,再不敢轻易进军,急得在帐前转圈儿,而他手下的文武百官,大多摇头不语。

当然,他将失败归依归罪于周滨,作为先锋部队,应该在第一时间消灭和尚,如今援兵到了,已经错失了夺取金陵的良机。

周滨不敢顶撞,只是说:“主公啊,天不灭和尚,我奈其何?”

徐寿涛正欲发怒,恰在这时,一参将向徐寿涛施礼道:“大人,徐志城跟我是同乡,我知道此人诡计多端,要拿下金陵,肯定不易,必须跟他斗智。”

徐寿涛细看,这参将名叫张涛,原为徐辉的爱将,徐寿涛杀了徐辉后,文武兼备的张涛明哲保身,没有显露其实力,夹着尾巴做人,仍然做他的参将。只是,徐寿涛对以前跟徐辉走得近的将官,有着天生的敌意,所以没有重用他们,在紧要关头,还是听听他的高见再做处理吧。

张涛道:“这徐和尚得到高僧真传,我们不可小觑,再加上其手下谋士战将众多,要想吃掉他们,必须智取。”

“ 智取?”陈谅看着这个一脸诚恳的参将,“说来听听看。我纵横江湖几十年,还没听说过这徐和尚呢。”

张涛指着地图:“主公你看,这江南大部分地盘皆被徐和尚揽入了囊中,而我被夹在他们中间,固守洪都也不是长久之计,唯有与脱脱大军会师,才是我们的活路。”

徐寿涛心里一惊:“你是说整个江南都丢失了?如果我们跟脱脱会师谈何容易?他如今远在湖南,相隔上千里之遥,况且还在跟红巾军苦苦作战。”

当然,徐寿涛的小九九,张涛何曾不知?他本欲手握重兵占据江南,坐山观虎斗,待到时机成熟再收拾残局,攻河南取河北,欲一统天下,成为当代赵匡胤,没想到这和尚棋高一着,竟然拿下了金陵,这就打乱了他的部署。

张涛进一步分析:“我们有水军优势,在陆路上斗,这徐和尚很难缠,但水上他们肯定不是对手。窃以为,水军开道,从平江出发,扫清长江边上的城池,这样就很容易跟脱脱连成一片了。”

而另一偏将唐三奎则插嘴道:“主公,如果沿江归我,何愁大业不成?”

张涛接着唐三奎的话题:“我们有二十万水军,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该让水军大显身手之日了。你看驿城、惠阳等城池都是富庶之地,一旦收入囊中,就切断了和尚的粮仓。再让你家公子徐管镇守洪都,这样万无一失。但是……”

徐寿涛听后频频点头,真后悔没有早日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 ,关键时刻敢担当重任,方为英雄好汉,就舒展愁眉。

见张涛欲言又止,徐寿涛示意他继续说。

张涛则环视左右,不语。

徐寿涛把大手一挥:“所有人暂且退下。”

待其他人等离去,张涛给徐寿涛打恭施礼道:“我主可知,和尚的虎将吴铭离洪都最近,他极有可能攻打洪都,虽然打不下,但至少可牵制我们,给我们心理上增加压力。而我们可以调转矛头,直驱他老巢灌城,据说,哪里有八百佳丽,还有金发白面的洋妞,更有无数金银和钱粮。我们一旦捣毁他老巢,和尚则元气大伤。

陈谅频频点头,突然眼睛豁亮,一拍脑袋:“我咋没想到?”

这徐寿涛不仅贪色爱财,还贪恋权势,接受蒙古皇帝的招安,目的非常明确,享受皇帝的俸禄,然后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成熟,如今各地诸侯占山为王,而他的水军正愁给养不足,一旦拉出去跟和尚决战,不仅解决了给养难题,还可以一睹洋妞的风情。

张涛还告诉徐寿涛一个秘密:“小和尚朱煮被师兄徐志城坑过,他们之间一定有间隙,别看徐和尚有勇有谋,但在关键时刻,小和尚朱煮有可能会落井下石,如果趁机除之,岂不两全其美?”

徐寿涛沉吟半晌:“如此说来,敌人也不是铁板一块?”

张涛哈哈一笑:“主公,俗话说人不自私天诛地灭,那小和尚更狠,只是时机未到。”

徐寿涛有些不解:“这小和尚为何让他重兵在握?”

张涛又哈哈一笑:“主公岂不闻,利用人之长?徐和尚乃人中龙凤,小和尚怎么不好好利用一把?”

徐寿涛越听越兴奋,就拍拍张涛肩头,竖起大拇指:“有将军这般忠勇,我何愁不破强敌?”

正值这酷暑,张涛忙给徐寿涛摇扇子,边摇边说:“连日行军累了主公,不如我带大人去个好地方避暑,也可宽心玩玩?”

恰在此时,只见一白面妇人打街上走过,妇人着一袭蓝色长裙,撸起长袖,露两条雪白的胳膊,高耸的**在裙子里晃动。

徐寿涛忘记了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跟了过去,其手下会意,二话不说,将那妇人抓来。

妇人见一群当兵的拿着刀剑,吓得面色苍白,忙求情道:“军爷啊,我家还有一个刚满月的幼子正待喂奶,你们饶了我吧。”

徐寿涛还是傻傻地看着妇人胸前湿了一片,明白那是妇人奶胀,虽然连日的鞍马劳顿,对那方面不行,但还是春心荡漾。

妇人哭丧着脸苦苦哀求:“军爷,求求你们吧。”

张涛冲那些抓着妇人如狼似虎的军士挥挥手:“放了她吧。”

然后小声对徐寿涛说:“大人,我带你去个好地方,老爷是我的发小,美女众多,皆是没开瓜的小仙女。”

徐寿涛脸一红,很快镇静下来。

张涛说:“大人何不趁机休养几天,养好精神然后出兵长江水路?”

徐寿涛这才想起,这张涛曾经做过平江县的守军头儿,在这里待了多年,他更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

且说这徐寿涛心花怒放,传令严防平江县城,他自己则跟张涛换上便衣,一人一骑,出城到了一处绿竹成荫,白泉潺潺的山庄。

目所能及皆白雾袅袅,清风徐来,竹楼时隐时现。

徐寿涛不禁感叹:“好一个风水宝地。”

马踏石板路,蹄声得得,转一个弯,便见高大青砖楼房耸立,两棵参天古树绿荫匝地。

一书童见了张涛,忙给二人施礼,另一下人飞跑过来牵马,书童大喊一声:“贾老爷,你故友张将军带贵客到。”

话音刚落,就见穿一位着白褂子白短裤的中年男人走出来,满脸堆笑着,冲张涛和徐寿涛打恭行礼:“不知将军等贵人驾到,有失远迎。请进请进。”

徐寿涛细看,此人眉目清秀,既像读书人又似乡绅,就还礼道:“打扰了,失敬失敬。”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