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和尚逃荒 > 第82章 请君入瓮

小和尚逃荒 第82章 请君入瓮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6:39:08 来源:小说旗

贾牍见惹了大祸,吓得不轻,父母催促他赶紧逃命去。其实贾牍本不想走,大不了跟官家一斗,凭他的功夫,县衙那群人,根本不是对手。但父命难违,父亲把仅有的几两银子塞给他,催促他:“儿啦,你惹祸了赶紧逃命去吧,我们全家都躲了。”

在风高月黑里,贾牍连夜逃出家门,也不管那么多,沿着小路走,从黎明到黄昏,看到这里好山好水,就地搭建了一个草棚子安营扎寨,靠着狩猎维持生计。

后来,听说那糊涂县官被人告发,被朝廷革职查办。

再后来,朝廷内乱,皇帝被赶出宫廷。

在这一方风水宝地上,贾牍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没事就卧在大石头上看书或睡觉,饿了就射一只飞鸟烤了吃。

贾牍时不时到附近的小镇,拿着兽皮和山珍换得米面油。

这天上午,他刚换得一褡裢生活必需品,正欲回家。忽然听到孩子的救命声,就警觉起来,循声跑过去,却看见一座高大的青楼大门前,一个身着粉色绸缎的小女孩,被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反绑着,一个妇人欲抱她走,女孩大哭大叫拼命挣扎,满脸大胡子的土匪扬言要一刀剁了她,女孩毫不畏惧,伸长脖子:“你们砍吧砍吧,死了也比在这里受辱强”。

见小女孩如此性烈,那妇人迟疑着,就瘪瘪嘴把拿出来的银子又放回衣袖中,然后快步回去了。

一个匪徒举起大巴掌欲抽女孩,女孩闭上眼睛,身子却瑟瑟发抖。恰在这时,贾牍如一阵风奔过去,也不说话,举起大刀朝土匪砍,明明是一群土匪,却斗不过贾牍一人,只见他手起刀落,三下五除二,没几下功夫,地上就躺了两个断胳膊缺腿的匪徒,其他人一看,慌忙 逃命去了。

贾牍问女孩家住哪里,女孩说很远很远,她只知道住在城里的高楼里,城叫什么名字真不知道。这女孩不过四五岁年纪,但生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见土匪逃跑了,就紧紧抱住贾牍的大腿,哭着说:“哥哥,你既然救了我命,那就好人做到底,送我回去吧。”

回哪里去?

小女孩不知道,贾牍也不知道。

但小女孩记得,她家十分富有,佣人和家丁成群,因为叛军占领了她的家园,她跟家人失散了,由奶妈带着逃跑,逃到深山里,奶妈一不小心掉在悬崖下生死不明,她被土匪发现后,见她生得乖巧可爱,就绑了她跟青楼做交易,要把她卖给鸨儿。

贾牍救下小女孩后,找不到她的家人就不找了,只好把她带回自己的住处。

女孩虽小,但懂得感恩,小小年纪帮着大哥哥做饭,哥哥教她识字,她认真学。

小女孩眉心正中有颗朱砂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长越大,如一朵玫瑰。

贾牍在房前屋后种瓜果小菜和粮食,女孩也跟着锄草施肥,还做了个大陶罐酿酒,他酿的酒口感特别好。

贾牍问她,如此小小年纪,怎么会酿酒?

女孩答道:“这是奶妈的绝活,看她酿酒的次数多了,就跟着学。”

当然,小女孩姓甚名谁,贾牍不知道,权当自己多了个妹妹。

女孩渐渐长大了,成了一位大美女,顺理成章做了猎人贾牍的夫人,他们依然过着男耕女织的简单日子,不问外面世界的是非,男人有酒有美女作陪,还有一对乖巧儿女,感觉这日子赛神仙。

贾牍做了个噩梦,好像他们的房子被埋了,他拽着妻子和子女的手,逃啊逃,逃到一座石屋里,那石屋如舟船,在风雨中游荡。

妻子说梦是反向的,别信。

贾牍却信了,他买了錾子和铁锤,不分白昼凿巨石。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凿洞避祸。

女人说你想多了吧。但男人依然一点一点凿石洞,经过数年的开凿,终于凿出一孔高大的石窟,令他不解的是,石窟里冒一股清流,女人用这泉水酿酒,味更醇更可口。

某一日,来了一位老者,青布长衫短筒靴。一看到女孩就目不转睛的盯着,但他不动声色,只是说去县城迷路了,想在此处借一宿。

贾牍好客,让妻子做了好吃的,他则陪着老者喝酒。

不曾想,老者一嗅酒的醇香,就吃惊不小,轻轻地对猎户妻子叫一声:“蝶儿。”

女人一惊,手中的菜肴砰然落地,再看看老者,突然一头扑过去,大哭道:“父皇,我就是你的蝶儿啊!”

好半天,贾牍才搞懂,他救下的女孩,如今成了他的妻子,是当今皇上的爱女,也是三公主。

皇上告诉她,经过三年平叛,如今他还是皇帝,他只是心血来潮想微服私访,就一个人来到这里,没想到与爱女相逢。

此前,皇上爱喝三公主奶妈酿的酒,奶妈失踪了,他再也吃不上美酒,很是失落。如今公主酿的酒,比奶妈酿的味醇。

皇上让公主回宫里,但蝶儿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直言相告父皇,她不想再回去了,就对皇上说:“父皇,如今我已嫁人做了他人妇,成为他人母,就此安身立命吧,或许这就是命。”

皇上本来就不迷信命运,一听闺女说这是命,心里很不爽滋味。什么也没有说,吃完饭就告辞了。

贾牍担心父皇遭到意外,就尾随着悄悄把他送出山外。

待父皇离去,蝶儿感觉不踏实,心里总是忐忑不安。

她的这种不安在半月后得到印证,父皇下了一道诏书,令她立马启程回宫,来迎接她的是朝廷命官和大内高手,如今别无选择。

当然,父皇还是很人性化,允许贾牍和子女随行,老太监给她交底:“你父皇明示,要加封你的夫君为驸马,只要你回去,公主该有的权利你都有。”

虽然贾牍有千个万个不愿意,但他不敢抗旨不遵,正准备启程时。却遭遇天公不作美,总是细雨绵绵,这让贾牍有了蹭蹭磨磨的借口。

一群朝廷命官被风雨留在此地,贾牍把最好的房屋让给他们居住,而他和公主及子女,却临时住进了巨石下凿的岩洞里。

当年晚上,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每一声雷鸣,大地就哆嗦一阵,人如同在小舟里飘荡。

次日早上风停雨住,贾牍一看傻眼了,巨石下怎么成了一片汪洋?再一看,天啦,他们的房屋被两边的高山拦腰崩塌下来被掩埋了,脚下是一个堰塞湖。

而朝廷来的人,除了老太监哭丧着脸,其他人都不见了。

贾牍送老太监回朝廷复命。

皇上一听,突然一拳砸在龙案上,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蝶儿啊蝶儿,天命不可违,父皇认了。”

于是,皇帝御驾亲启,当他看到这堰塞湖时,眼睛都大了,只见一汪湖水幽蓝,竹林与青山,皆倒映在水中,如同一幅水彩画。

公主把亲手酿的酒,斟了满满一杯献给父皇,皇上觉得这酒太醇了,就一杯喝了还要,一口气喝了八大杯,醉眼迷蒙中,就伤心得大哭不止:“我儿从小受到折磨,是父皇亏欠你啊。”

公主跪在父皇面前,垂泪道:“能与父皇再次相逢,乃上天恩赐,今后我就多多酿酒,让父皇喝这佳酿,长命万岁吧。”

皇帝抹一把泪水,在巨石上御笔亲书“公主泪”,然后抛在湖水里,自言自语道:“皇姑酒,醉父皇,人生哪得不惆怅。”

此后,皇上派人保护这一方水土,贾牍带人把石窟精心打磨,弄成了瑶池,每到暑热天,皇上就来贾家庄度假。

张涛就调侃贾老爷:“原来你祖上还是驸马爷,难怪这里仙气飘飘。”

看着张涛眼神熠熠生辉,贾老爷就小声说:“和尚徐志城的大将张浪在攻打洪都。”

张涛一听吃惊不小,暗忖:“张浪攻打洪都肯定是假象。”

但他没有说出口,他明白有些话,谁也不能说的。

而徐寿涛却什么也不在乎,有美人陪着他,在这清凉的深山里,悠哉乐哉,就这样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已经半月有余。

张涛对徐寿涛说:“大人,立秋多日,估计山外已经退暑了,我们该回去准备战事吧。”

徐寿涛把脑袋一拍,突然想起:“我们是该回去了,看我已经乐不思蜀了。”

却说徐寿涛正欲告辞离去,珍珍却站在一旁,眼巴巴的看着他,蹙眉低头,嘴唇动了动。男人忍不住,也看了看珍珍,就说:“感谢多日的照顾,后会有期。”

珍珍眸子里满是泪水,别过脸去。

贾老爷看在眼里,就憋住笑调侃道:“英雄总被美人恋,将军满心是喜欢。大人,就带走她吧。”

徐寿涛摇摇头:“贵府经过千选万挑得来的美人,我岂敢带走了之?还是让她留下吧。”

珍珍就咯咯一笑,两行泪水潸然而落,这模样让徐寿涛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就朝珍珍挥挥手,然后跨上高大的枣红战马。

贾老爷抓住缰绳,劝道:“将军一生南征北战,四海为家,就让珍珍随你吧,她挺会照顾人的。”

徐寿涛摇摇头,轻轻一拍马背,那枣红战马就扬蹄撒欢,而他们背后,珍珍却白袍白马,踏风尾随,如一朵云絮飘过。

贾老爷别过脸去,嘀咕道:“兄弟,我能做的都做了,就看你的造化了。”

待徐寿涛回到平江县城时,虽然风清气爽,但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徐志城重兵把守着金陵,另一支由张浪率领的两万大军,据守着青江城,与洪都遥遥相望,随时会对洪都发动进攻。

面对这个局面,徐寿涛恨得牙痒痒的,横目冷对张涛,也不说话。

张涛笑了笑:“区区两万人马又能如何?要不让我去拿下清江,再图驿城和惠阳?”

徐寿涛沉吟不语,低声细语道:“凭将军能力,拿下清江城不在话下,只是为了一座小城去耗时间,定会误我大事?”

张涛坦言道:“将军,我看还是按原计划行动,派重兵沿江直上,先拿下驿城作为基地,然后进行大扫荡,保证灌城惠阳唾手可得。”

徐寿涛收回冷峻的目光,自言自语道:“我若重兵攻取沿江城池,谁来守城?又让谁来做先锋?”

周滨道:“让公子徐旾守城,水军上将刘让统领战船,随军征讨和尚,我跟张涛打先锋如何?”

徐寿涛一听,大喜,遂拍案叫好:“两位将军只管带兵冲锋,我本人亲率大部队垫后,关键是,必须一举拿下驿城。”

周滨张涛双双跪下:“主公放心,我等将拼死拿下驿城!”

当天晚上,由周滨与张涛被封为左右先锋率水军三万,战船五百艘,连夜出发。

好在天随人愿,逆流风起,战船张满帆,朝着驿城方向快速进发。

驿城守将正是陶冶,早有探子来报,徐寿涛派出大将周滨和张涛做先锋,扬言要荡平长江两岸,与脱脱大军会师,为朝廷平叛建功立业。

陶冶心里明镜似的,水战他玩不过周滨,但他们若来攻城,是占不到半点便宜的,况且在小鱼洞还有水军元帅姚彤的大军。

得到周滨攻打驿城的情报后,陶冶派人火速向军师徐志城求援。

徐志城听说徐寿涛亲率水军夺取驿城,再图灌城惠阳等城池,突然仰天大笑:“我见猪向刀尖撞,漫炖一锅三鲜汤。”

然后提笔给陶冶回信,吩咐他“请君入瓮”。

陶冶一直在琢磨“请君入瓮”是何意?

一旁的小将马尧提醒他:“将军,会不会让我们弃城诈败?”

陶冶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点头,再仔细看书信,还有一行小字:“出城守白壁坡,备足铁牛和弹药。”

这下,陶冶终于明白,军师让他“请君入瓮”的真实目的。

于是,陶冶连夜派人在驿城外的半山腰上,将铁牛跟铁蛋送入阵地,城内所有精锐将士,全部转移,只留下五百老弱病残军士守城。

再说周滨让张涛率三千精兵试探性攻打驿城。只见城楼上旌旗招展,城门却敞开着,平民百姓来去自如,一点也没有大战来临的紧张气氛。

张涛冲城楼上的守军喊话:“让陶冶出城迎战,否则我们将杀进城来,提他脑袋献给朝廷。”

张涛的话音刚落,就见城内一白衣白银甲,骑白马的小将飞奔而来,一声大吼:“贼将勿要狂妄,马尧奉命拿你脑袋。

张涛二话不说,提刀打马迎敌。只见马尧银枪飞舞,唰唰几枪直取张涛。张涛挥刀就砍,二人枪来刀往,各不相让。

见自己单枪匹马难以取胜,马尧卖个破绽,调转马头从斜刺里逃跑。

张涛也不追赶,只是哈哈大笑道:“穷寇莫追,进城去。”

有偏将提醒:“将军,小心埋伏。”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