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和尚逃荒 > 第2章 人去屋毁

小和尚逃荒 第2章 人去屋毁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6:39:08 来源:小说旗

在这衣食无忧的地方,小和尚特别想女人,想慧姐的温柔,更担心她的安全。

小和尚从此悄悄练习骑马术,他掐着指头算了算,从蜈蚣寺到淮北两百里路程,骑快马也得花一整天时间。他不敢告诉师兄悟焕,他怕他笑话他是花和尚。

每天早上他都会被师兄从梦里吼醒,然后各自挺一杆长枪,在坝子里操练刺杀本领。

师兄让小和尚叫他徐哥,一起熟读兵书和操练本事,是为了有一天可以赶跑蒙古人。

小和尚喜欢徐哥的种种,譬如他骑马射箭百发百中,譬如他挥舞银枪如风影电光,譬如他非常讨得女人欢心……总之,徐哥就是他的偶像。

之前他对贪恋女色还有几分愧疚,自从发现徐哥跟庙子外的刘寡妇有往来后,小和尚就坦然了。

小和尚发现徐哥跟刘寡妇的秘密是在一个月夜,他打了个盹儿,朦胧里好像看见慧姐,她不再身裹兽皮,而是一袭粉色丝绸的长裙,露着胳膊和长臂,白肉如剥壳的葱头,冲他直抛媚眼。他追过去拽她的一双白白小手,突然一阵风吹来,小和尚醒了。

四下打望,却看见师兄身轻如燕,一跃而起稳稳站在墙上,学了声鸟鸣,与庙子只有数十丈的刘寡妇家,也响起鸟声。

徐哥一转眼就不见了人影,小和尚欲探个究竟,尾随徐哥身后。

刘寡妇家是土夯的房子,茅草盖顶。

只听吱嘎的开门和关门声,小和尚透过泥墙的破洞,黯淡的桐油灯下,徐哥扒了自己的衣服,刘寡妇也扒光了衣服,男人跟女人抱作一团。

平时,刘寡妇穿着粗布斜襟衫,脸蛋白白的,他没觉得她有多美。

如今脱光衣服,那可是一条素白的身子,还有一双勾魂的媚眼。

徐哥把她放倒在床上,两个人缠绵着,女人的欢悦声令小和尚浑身燥热,不忍直视。

只听那刘寡妇说:“花和尚,感觉你是个有文化的人,干事情也懂得多。”

和尚就调侃自己:“你没听说吗?有文化的流氓最讨女人喜欢。”

“听说红巾军势大,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到这里来。”女人突然问他。

和尚说:“闭嘴吧你,让我好好看看你。”

小和尚觉得无趣,就无精打采回庙子里。后来他才得知,刘寡妇的男人在新婚之夜,被闯进门的蒙古人给杀了,新娘吓得大呼救命。蜈蚣寺的和尚徐哥听见后,跑过来三刀两刀就把蒙古人摆平了,然后跟新娘一起掩埋了蒙古人。

报仇雪恨后,新娘却成了寡妇,外界没人知道真相,只是听女人说,男人被蒙古人杀了。但便宜了徐哥,新娘子自然委身于他,白捡了个娘们,他不敢名正言顺,但可以暗度陈仓。就这样两个人做了露水夫妻,女人敬佩男人是英雄。

这样的幸福日子不长,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和尚刚心满意足离开,还没躺下就闻听刘寡妇一声惨叫,两个骑马的人,提着寡妇的脑袋,消失在黑夜里。

和尚也不是吃素的,打马追赶提头人,一直追到三十里外,挽弓搭箭,把那两个提头人给射杀了。

从此和尚颓废了几许,被师父戳着他脑袋骂:“你报仇雪恨了,还想不通吗?”

说明师兄的所作所为皆被师父掌握,只是他此前不想明说。

和尚突然重重跪在师父面前:“师父,我保证从今以后不再贪恋女色!”

师父说:“有志者不在嘴上,就看你造化了。”

当和尚不是徐哥的终极目标,而是想活下去,更是他在万不得已时,暂时避难而已。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小和尚跟师父撒了个谎,说他要外出两天,借马一用。

师父什么也没说,把大手一挥,小和尚跨上枣红马,两腿一夹,那马就奋蹄奔跑。

马踏尘土,鞭扬长风,脚下如有神助,在夕阳西下时,小和尚来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

他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他想慧姐脱下兽皮后,应该是个风情万种的小女人。

当他牵马走过那段林间小径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废墟,那栋小房子被焚烧殆尽,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这一刻小和尚悲从心底起,忍不住泪水直涌。

小和尚跪在废墟前磕头作揖,甩一把浊泪,牵着马一步一回头,走向落日余晖中。

正闷闷不乐往回走,突然一个牧童挡住他的去路。

那牧童施礼问道:“师傅可曾找慧娘?”

小和尚回礼应声:“鄙人正是找她。”

牧童告诉他,慧娘跟红巾军走了,走之前留下书信一封,让牧童交与和尚。后来官兵前来捉拿慧娘,因为不见其人,就纵火焚毁这栋小屋子。

小童说罢离去,小和尚拆开信封一看:“驱除鞑虏,复我华夏江山!慧姐去也,后会有期!”

慧姐不在,从此小和尚断了念想,回到蜈蚣寺后,小和尚郁闷了一段时日,心里千百遍叨念着:“驱除鞑虏,复我华夏江山!”

在这里衣食无忧,小和尚更加勤奋,起早贪黑读书练功夫,见了前来求佛许愿的漂亮姑娘,总是忍不住拿眼多看几眼。

他又想起老家的邻居妹妹婉儿,婉儿小他两岁,他十四岁出家时,婉儿已十二岁。婉儿很美,如灯笼般亮闪闪的大眼睛,总是忽闪忽闪地,看他的瘦尖如猴的脸庞。

他不敢碰婉儿如闪电的眼睛,他自认为其貌不扬,丑陋贫穷如小猫小狗,自卑伤心却又无可奈何,他被逼无奈做了和尚,虽然是和尚,但他也是个大男人了,看见漂亮姑娘就心痒痒的慌慌的,夜半三更时泪水飞扬。他喜欢漂亮女孩,然而,如今他已经出家,只能是空喜欢一场。婉儿与众不同的是,不仅是眼睛闪亮脸蛋漂亮,还有一双大脚板,夏天里,其她女孩裹着小脚穿着小鞋走路颠颠簸簸,婉儿却赤了两片脚丫子到处疯跑,泡在溪水里白嫩如鱼。

打记事起,他就发现蒙古人的统治残暴而愚昧,怕汉人反抗,任何人家里不许有铁器铜器,甚至种地锄草,耕田犁地所用农具,也是几家人共用,一把菜刀共用,谁也不敢私自制作铁器。一旦有人告密,轻则坐牢,重则砍头。更让小和尚愤怒的是,最好不去有蒙人的地方,在那里,蒙古人就是天王老子,他们看汉人不顺眼,说打就打,说杀就杀,叫汉人做牲口,你必须是牲口。

蒙古人可以与蒙古人之间买卖汉人,汉人就值一匹马一头牛的价格,蒙古人看到汉人女子漂亮,如牵绵羊,随手就牵走,不许反抗。

小和尚的爷爷就是当作牲口卖了,那时他的父亲还小。小和尚八岁那年,他年仅十四的姐姐,因为漂亮,被蒙古人当面奸淫,然后,让她光着身子暴晒,姐姐在烈日下被活活晒死。

那一刻,仇恨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里发芽,他立志做强者。待蒙古人走后,父亲呜呜哭泣:儿啊,你要做个有血性的汉人,要用智慧赶走残暴无道的鞑虏,还我们汉人一片生存空间!

他点点头,切齿咬牙,小拳头紧握,似乎要捏碎一堆魔鬼的骨头,泪水在他眼眶里打漩儿,一个声音恍若天外飘来,飘进他脑海:“”驱逐鞑虏!驱除鞑虏!复我华夏江山!“”

先活下来才是道理,小和尚心里千百遍叮嘱自己。

其他地方正闹饥荒,恰蜈蚣寺的香火正旺,十里八乡,百里十县因为没有受灾,一派祥和安宁。附近的善男信女,抱了香蜡钱纸,提了清油雄鸡,跪求于灵官菩萨,有求治病的,有求升官发财的,还有求子的。小和尚只看有姿色的女人,不看那些有头有面的大小男人。

在蜈蚣寺,不愁吃喝。但小和尚很愁闷,他已经二十岁了,想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每每看到,身上就不自在,就有一种莫名的躁动。总是魂飞魄散,悄悄尾随着看,看女人的笑模样,看女人红红火火的嘴唇,看女人左右晃动的大屁股,看女人凸凸的胸脯在颤动,他想那里面是什么呢?是不是有两只小鸟展翅欲飞呢?

掐指一算,如今的邻家妹妹婉儿已经初长成,是不是嫁人了?胸脯上是不是也有两只小鸟在撒欢?

师父可元对他慈爱有加,没有寺庙的清规戒律,教他读书习字,教他习武练功,更注重的是熟读《孙子兵法》。虽然枯燥了些,却也不失乐趣。

对师兄悟焕就不一样了,清规戒律很严,容不得一丝马虎。

再严格的清规戒律,也无法约束师兄徐哥的色胆,他依然背着师父夜半翻墙出入找女人。他对小和尚坦言:“当和尚不是最终目标,待机会成熟,三妻四妾总会有的。”

其实,师父就是一个小老头,虽然已经一百零六岁,秃顶的头上几颗戒疤仍然鲜亮,长眉下垂,美髯在胸前飘逸。

师父耳聪目明,牙齿雪白,真是返老还童了。蜈蚣寺是个奇怪的寺庙,每个和尚都是高寿,最长寿者活了一百二十岁,最小也是一百零五岁。不满百岁不许收徒,百岁后可收徒,仅收徒一个,师父圆寂后,徒儿孤身一人打理蜈蚣寺,在孤独里潜心修炼,无私心杂念,成天念经读书,所以长寿。

庙子里有很多很多的书籍,光是兵书就是一大堆,小和尚习惯了与书为伍的日子。

庙子里为何只有一尊娃娃菩萨,为何香火如此旺盛?

师父告诉小和尚一个小秘密,传说在很多很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高大的岩洞,洞里兀立一根石笋,高三丈,在石笋腰部冒出一股甘冽泉水,路人渴了,就进洞里歇歇脚,喝口凉水,神清气爽。于是,人们就叫这岩洞为石笋洞。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一樵夫担着沉重的柴块路过此地,微微疼痛了半年多的右脚腿,此时疼痛加剧,肚子也莫名其妙的一阵阵绞痛, 口干舌燥,雨也下大了。

樵夫无奈,只得进岩洞避雨,忍不住饥渴 ,就张大嘴巴对着石笋喷泉一阵猛灌,泉水咕噜咕噜流入他进肚子,他感觉肚子里一阵咕噜咕噜的翻江倒海,疼痛突然减轻,片刻间就消失殆尽。

樵夫想感到奇怪,神了,这泉水还可以治病啊,莫非是神水?右脚的莫名疼痛令他两眼一亮:若是神水,这病腿也可洗洗,说不定会很快痊愈呢。这么想着,就卷起裤腿,脱了草鞋,任凭那泉水淋在疼痛的腿上。

奇了怪了,就一袋烟功夫,他的右腿不但不疼,还反而轻快许多。樵夫对着石笋跪下,一脸虔诚:“救苦救难的菩萨啊,我没有钱财为你修庙镀金身,但我可以提了公鸡来谢你。”

樵夫担着柴块,感觉轻松无比,很快就回家了,他右腿再也不疼痛。石笋洞里神水能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凡有头疼脑热的大人小孩,就前来求神水喝,其效果很好。

据说,一难产妇女喝了神水,娃娃很快下地了。

却说离石笋洞不远处,有个梁老爷,有家财万贯,七房姨太都没给他生下一男半女,听说石笋洞的神水很灵验,梁老爷就携了七个姨太,跪在石笋前,杀了六畜祭拜一番,许愿道:“救苦救难的菩萨啊,你保佑我们儿孙满堂,我给你修庙镀金身。”

此后不久,梁老爷几房姨太相继凸起了肚皮。欢欣之余,梁老爷说话算数,当即拿出一大堆银子,大兴土木,依托有利地形,修建庙宇。本来,他是想在岩壁上雕塑一尊观音菩萨,意为送子观音。

却不如他愿,石匠们一动手,石缝里就哗哗啦啦掉出很多蜈蚣来,一只只蜈蚣,铁钳似的两个触角,对石匠们张牙舞爪发起攻击。石匠们吓得跑光了,有人建议,还是利用石笋雕刻一尊菩萨吧,这样更好。主题还是送子观音,结果还未动手,洞顶就哗哗啦啦,又掉了蜈蚣一地,甚至工匠在敲打錾子时,多数是敲偏了,打在手背上,血肉模糊。

梁老爷没辙了,该怎么办?正当他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有工匠建议:干脆在外面雕刻一尊菩萨运来安放此处,既省时又省钱。梁老爷摇摇头,不语。

看来,这庙子是无法修建了,梁老爷一声叹息。既许愿了,不能半途而废。冥思苦想,到底该咋办?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