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和尚逃荒 > 第58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小和尚逃荒 第58章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6:39:08 来源:小说旗

更让顾爷感到脸上熠熠生辉的是,县令杨福通当着顾爷街坊邻居的面叫他师爷,一再对他说:“师爷,你老人家担子重啊,既要负责灌城的财税收取,还要负责全县的水利设施修建,一切从头开始。”

顾爷抱拳施礼:“大人言重了,这区区小事包在我身上。”

顾爷因祸得福,这是龙山镇乡民的普遍认知。他都年过花甲了,还有机会当官,有人问师爷属于几品官?顾爷大大咧咧地回答:“八品官啊。”

县令杨福通摇摇头:“既不是九品也不是八品。”

有乡民懵了:“难道是七品?”

杨福通还是笑而不答。

当地乡民对这位“九品”芝麻官,刚开始不接受,但随着顾爷的诸多坏习惯改掉后,人们又在反思,说他欺负人其实没有欺负过谁,只是抽烟的时候很霸道,打伤了不少乡民。但他家的佃农,对他评价极好,原因是大多出佃农租用地主的土地,秋收后五五对分丰收果实,顾爷却是三七分,劳动者得大头,顾爷得小头。

这么想着,乡民们就释然了。

有人又说:“你看你看,顾爷这才是格局,古代的公孙弘老来当官,这顾爷不也一样吗?”

又有人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顾爷真的是好人哦。”

新官上任三把火,顾爷也不例外,他以师爷的身份,带着几个公家人走在灌城全县的官道上,每个镇都得去走走,发动乡绅们给红巾军送军粮,家有一百石粮食者,至少交军粮五十石,只能多不许少。

各个地方催缴的军粮,源源不断的运送到灌城,看着一车车粮食入库,军师徐志城心里乐开了花。如今,他不需要仓促跟鞑子兵交战夺取粮食了,难民也可得到妥妥的安顿,顾爷的力量如此大,这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更令他感到高兴的是,这顾老头子,竟然发动各地乡亲给将士们打草鞋做过冬的鞋子,棉花缺少,他们就漫山遍野寻觅带绒的花絮,比如芦苇花比如蒲公英,都可以填充到被桶子里。

这让徐志城更为感动:“何以解忧?唯有老头子顾爷。”

当然,作为回报顾爷,军师不仅在灌城请他喝酒,还时不时来龙山镇,找最好的酒店请他喝酒。

这让顾爷非常有面子,他无论见着谁都是一副谦谦君子形象,面带慈祥的笑容。

那娃私下对军师说:“和尚,你真是一员福将,你缺什么好像上天就安排人帮你解决什么,一切就像做梦一样。”

军师的所有顾虑被顾爷给打消了,这让他一想起就感慨万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看来这个冬天,他的将士不会有忍饥挨饿了,他也可以睡个安稳觉的。

徐爷突然发现,自己没有那么累了,放手几位元帅去打仗,他可以在这个冬天轻松一下了,好好当个耕夫,还可以当个好丈夫。

军师跟那娃种下一畦大白菜,菜秧子却瘦瘦的黄黄的,一副营养不良的病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的一蓬蒲公英,嫩叶肥厚茂盛,生得蓬蓬勃勃,看看就觉得很养眼。

那娃有些奇怪:“为什么种蔬菜如此瘦弱?那野草却生机盎然?”

徐爷看了看那蒲公英,就赤着脚丫子刨开看,只见地上拉满了一颗一颗的兔子屎,就自嘲道:“兔子拉屎土地肥,一畦白菜尽憔悴。”

但那娃又困惑了:“兔子喜欢吃蒲公英,如此鲜嫩的美味,它干嘛不吃掉?”

徐爷却哈哈一笑:“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那娃恍然大悟:“兔子就在这附近?”

纳娃又想起了她曾经看到过的兔娃,就对徐爷说:“我的亲亲,那天我们看到的兔娃是不是已经长大了?”

徐爷也想起来了,就掐指一算:“也就一个多不足两个月的光景,估计成了半大兔娃,那兔妈妈应该又下崽了。”

纳娃一脸惊喜:“兔子繁殖力有这么强?”

徐爷告诉她,兔子跟老鼠一个类型,它一年可以下十窝八窝崽,基本上每窝崽的数量维持在三到四只。”

那娃嘟起小嘴:“不能把兔子跟耗子比,一个是蹦蹦跳跳,活泼又可爱,你看那老鼠,贼眉贼眼的,非常丑陋不堪。”

纳娃不甘心,就在树洞里找兔娃,但兔窝还在,却没有兔娃的影子。

正当纳娃在失落中发愣时,军师突然一声惊叫:“娃子,我好像又看到了兔洞,还有兔毛呢。”

纳娃大喜过望,一蹦老高奔过去,果然看见徐爷锄头下的兔洞,还有兔妈妈留下的毛和精细的草绒。

纳娃抢过锄头小心翼翼的刨着,心里一阵激动:“兔妹妹,我都想死你了。”

但她刨着刨着就泄气了,已经挖到兔洞的尽头,还是没有看到兔娃,就撅着小嘴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徐爷戳戳她的高鼻子,小声安慰她:“可遇不可求,我们继续垦荒嘛。”

虽然那娃爱耍点小脾气,但她任性一会儿,又眉开眼笑的拿起笨重的锄头继续挖土,她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垦荒一点也不能松懈,她跟军师分得的那块荒地,跟着男人一锄头一锄头挖,已经开垦了大部分出来,他们每天坚持挖一块,挖着挖着,纳娃竟然又挖到了一窝兔仔,三只一模一样的小精灵,看到这对男女,小精灵们吓得瑟瑟发抖,但兔宝宝睁开了红若珠宝的眼睛,浑身也长出了茸茸的白毛,如同三只小棉球。

那娃也不客气,兔妈妈虽然跑了,她就把兔仔关在早就备好的秸秆笼子里,在天黑收工时,那娃提着兔子,蹦蹦跳跳地往家里走。

夕阳透过兔笼,照在这些烦躁不安的小精灵身上,它们耸着鼻子,渴望逃出这囹圄外,但无论怎样挣扎都是徒劳。

那娃觉得好玩,拔了很多野草做它们的美食。

徐爷说,这些草不是它们的菜。就顺手拔了几棵蒲公英,有白色的浆液粘在他手上。那些小兔崽子,好像闻到了美食的味道,就伸出小脑袋,张嘴想尝尝。

那娃给它们一棵一棵喂嘴里,兔崽子鼓着腮帮,吃得津津有味。

那娃高兴得手舞足蹈,深秋的风撩起她的金色发丝飞扬,而她的心情一如这晚风,跟着飞扬。

男人就笑话她:“你不怕小宝宝在肚子里闹腾吗,如果他也跟着你蹦跶,你是受不了的。”

那娃拍拍肚皮,白了一眼男人,小声说:“我好像感觉不到他的存了,肚皮没见长大多少呢。”

男人正欲阻止她转着圈儿傻笑,那娃却悲剧了。

也许是是乐极生悲,她突然一脚踩虚,被重重地摔在地沟里,痛得脸青面黑,张大嘴巴好半天叫不出声音来。

徐爷情知不妙,吓得大叫:“娃子娃子,你怎么啦?”就手慌脚乱地掐住她人中穴,但那娃还是没有缓过气来,直翻二白眼,呼吸急促。

官医把脉后,给她疏通穴位,那娃才一声大叫:“痛死我了。”

徐爷这才发现,她的裤子上流了很多血水。

官医无不遗憾地说:“军师,夫人已经流产了。”

这晴天霹雳让那娃欲哭无泪,她傻傻地看着丫鬟给自己擦身子换衣服,两行清泪淌下,一口气缓不过来,再次陷入了昏迷中。

徐爷流着泪小声呼唤:“娃子,娃子,你不要太脆弱了,孩子没了就没了。你得给我好好活着,快乐每一天。”

但是,无论他怎么说怎么呼唤,那娃依然没有说话,嘴唇苍白,气若游丝。

官医小声对徐爷说:“军师,她这是昏死状,一喜一悲,让她承受不了,只能等她缓过气来,这需要时间。”

徐爷也算懂点医学常识,所谓缓过气来,万一她缓不过气来,有可能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清醒,更不会说话了。

一想到“植物人”这个名词,徐爷头都大了,他默默祈祷:“娃子啊娃子,你千万千万要给我挺住,更要给我醒过来,我说话算话,要打到草原和沙漠那边去。”

最让人难受的是,她的下身一直在流血,无论吃什么药,都没有缓解的迹象。几个官医给她扎银针,配制药方,忙得满头大汗。

看着心爱的人正在跟阎王爷做生死较量,徐爷真想大哭一场:“娃子啊娃子,为什么命运总是跟你作对?”

有人拿来了民间偏方,好像依然没有效果。

官医安慰他:“军师,病治有缘人,夫人不会有大问题的。”

那娃已经昏迷了一天一夜,仍然没有醒来的迹象,不仅军师着急,所有将士都着急了。

但徐爷没有忘记将那几只小兔子,就交给丫鬟,叮嘱她好好为夫人管着,说不定她一觉醒来,看到兔子们,病就痊愈了。

令丫鬟感到奇怪的是,军师的门前,总出现一个穿戴怪异的大男人,一直走来走去,时不时向门里面打望。

这就引起了丫鬟的警惕,小声对侍卫官梁栾说:“你看这个人是不是鞑子的探子,我觉得他行迹可疑。”

梁栾探头一看,果然看到一个穿着破旧褂子的男人,头上裹了一块发白红巾,看样子满脸焦急。

梁栾就叫他过来:“干什么的?你是那部分的人?”

那人一见到梁栾,神色慌张,欲拔腿就跑,却被另一个侍卫给逮住了。

被抓住的男人战战兢兢地说:“听说夫人昏迷了很久,我是来献秘方的。”

梁栾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就快步跨进屋子里,对徐爷说:“军师,外面有个人说,他来给夫人献秘方治病,要不要让他进来看看?”

徐爷正愁那娃醒不来,忙说:“快去请他进来啊。”

献秘方的男子,脸上贴着一片膏药,手里捧着一个大葫芦,一看到那娃,眼睛瞪得大大的,嘀咕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徐爷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就给他介绍病情:“你看嘛,已经过去了一天多,她下身还在流血,只是量少了,就是无法止住。”

那男子自我介绍:“我本山野郎中,听说夫人昏迷,特地赶了几十里路,配制了一些药丸,应该是有效果的。”

军师说:“先生辛苦了。”

那郎中就从葫芦里倒出一堆药丸,叮嘱丫鬟:“你把这药丸掰开,用开水溶化了让夫人服下。如果明天还不醒来,我再给她换个方子。”

而后,郎中站在那娃病榻前,默默地看了她许久,嘴唇动了动,但他没有说出声来。

丫鬟问他:“先生你在说什么?”

郎中笑了笑:“我在唱歌,你听不懂的。”

但他的眼睛依然盯着那娃看,丫鬟拿出一包散碎银子来,问郎中多少钱,郎中不说话,只是摇摇头,然后收起葫芦,临走时又回眸看了看那娃,好像对丫鬟,又似对那娃说:“寒冬已去也,醒后满春色。”

说罢,那郎中快步离开将军府。

不为钱,却走了几十里路,他只是为了给人治病?丫鬟感到有些奇怪,就把这事给军师说了。

徐爷看了看药丸,又看看昏迷中的那娃,也觉得奇怪:“这人不像坏人啊,他为什么不收钱呢。”

那娃的眼睛好像动了一下,丫鬟一脸惊喜,轻声唤道:“夫人,夫人,你睁开眼睛来看看吧,小兔子乖乖的,它们可爱呢。”

她的眼皮儿只是动了一下,好像已经止住了流血。

徐爷非常着急:“这么大个人,不吃东西怎么行?”

丫鬟说:“寒冬已去也,醒来满春色。这是什么意思?”

军师沉吟不语,总感觉这个人有些面熟,但又不知道在哪里见过,怪只怪自己当时只顾着那娃的病,没有来得及问他。

“严寒已去也,醒来满春色。”军师也重复着这句话。

为了不让那娃手足变形,官医给她扭动手脚的关节,扭着扭着,却看到她眼角有泪水流出来。

军师叫了一声:“娃子”。

突然看见吴扬匆匆走过来,小声对他说:“军师,不好啦,慧姐被敌军包围了。”

军师吃惊不小:“她怎么被敌人包围了?吴铭呢?”

吴扬说:“就是吴铭派信差来说,他们正在跟鲁拉德决战。”

听吴扬这么说,军师有些着急:“究竟是怎么回事?两个大元帅围着鲁拉德打,难道还被人家反包围了?鲁拉德有这个实力吗”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