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和尚逃荒 > 第1章 和尚命不该死

小和尚逃荒 第1章 和尚命不该死

作者:四川吴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06:39:08 来源:小说旗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断粮后所有僧人都得逃命去,但一场大雪封山了,若继续待在小破庙子里只会等死。

小和尚真不想被活活饿死,就背了师兄们独自寻找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外面白雪皑皑,透风的破屋子墙上,挂着一条条如银蛇的凌冰。

夜深了,又冷又饿。

小和尚强迫自己好好睡一觉,天明后还得踏雪寻活路去。

虽然是饥馑岁月里,但一点不影响他做梦,而且还是个春梦,灿灿白日下他牵手一个大脚姑娘,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孔,但她的体香如茉莉香的味道,裸露在阳光下的胳膊和腿,白得更像茉莉花开。

那**的身段和白白的大脚板,令他垂涎欲滴,他欲一把抱住她细柔的腰身,却被一阵刺骨寒风把他吹醒。

现实告诉他,自己正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渡劫,哪还有什么美女?

小和尚蜷曲着单薄如一片枯叶的身子,寒风刮一阵他就哆嗦一阵,地上早已铺满一层厚厚积雪,如一床棉被把大地覆盖。小和尚流着清清冷冷的鼻涕,他不知将去何处,饥渴与寒冷令他几近绝望,冰天雪地他能去哪?他渴望地上的积雪是面粉或是一床厚厚棉被,他吃着香甜可口的馒头,再钻进棉被里美美地睡一宿。

年迈的师傅面色凝重如铁板,看着这群衣衫褴褛营养严重不良的弟子,提着破烂行李走向风雪中,泪水在他眼眶里打着漩儿。但他没办法,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因为旱灾连连,粮食总是欠收,官府刮地皮似的一层层刮,当地百姓早已断炊,扶老携幼逃荒去了。

饥馑如影随形,寺庙里的粮食被饥民抢空了,作为住持,已别无选择,只得把大家遣散,各自找活路去吧。他看着蜷曲如一条丧家之犬的小和尚,一声叹息,晃了晃瘦骨嶙峋的脑袋,招手让小和尚过去。

小和尚双手抱紧身子以抵御寒风,心酸酸苦苦无比凄凉孤独,拖了沉重腿脚走到师父跟前,低头不语,任凭泪水飞洒,鼻涕撒着欢儿般一滴一滴落下。

师父为他擦去鼻涕眼泪,哽咽着问他:“徒儿,你为何还不走?我们已经断炊,在这里也是等死啊!”

小和尚抹一把眼泪:“师父,我家兄弟姐妹多,爹把我送庙子就是想减轻家里负担。让我不挨饿受冻,我不知去哪里的?”

师父心里一阵阵抽紧,脸上如鞭抽棒打,早已老泪纵横。他翻箱倒柜好半天,才从一个漆黑铮亮的小匣子里拿出一颗拇指大的银粒儿,并修书一封:“徒儿,你到淮南找蜈蚣寺老住持可元,他已经百多岁了,从不收徒的,我看你双目发亮,蕴藏着智慧和远大的志向,或许他会收你为徒的,即便不收留你,也会让你住下度过难关。你只管投奔他去,也许 你想要的可元师父都会给你。”

小和尚不会问得太多,师父看穿了他的野心,让他去找谁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他给师父深深地鞠躬数次,说声师父多保重,然后挥泪依依别去。

还没走出三里地,小和尚发现前面有人影晃动,相传五峰寨有响马出没,看来这里是行不通的。

在这万山老林子里,五峰寨是唯一的出入口,不走此路又能怎样?他决定无论死活,都得闯过去。

背上的破竹席裹着破被子,他壮着胆子大步往前走。

林子里果然闪出几个凶神恶煞、手拿钢刀的匪徒,一声大喝:“和尚,把值钱的留下走人,我们不杀你!”

求生的**让小和尚心生一计,就向匪徒打恭道:“几位大爷莫要伤害我,我是响潭庙的和尚,刚才看见一群官兵追杀叛军,我本不走这个方向,是绕了个圈子,拼命跑来给你们报信的。”

领头的匪徒把袄子一紧,收起钢刀看了看小和尚,满面变得和颜悦色,问道:“有多少官兵?”

“很大一群人,我劝几位大爷快离开,以免被伤害。”小和尚昂起头来,见一个匪徒拿着葫芦喝酒,感觉肚子里的五脏六腑在打架,咽了咽口水,欲大踏步闪过去。

“站住。”匪徒首领叫住他。

小和尚一哆嗦,差点吓尿,愣愣地看着他们又扬起钢刀,感觉世界末日来了,就闭上眼睛,只等那一刀了却这凄苦的烂命。

那匪徒头领突然哈哈大笑,从旁边一个土匪手里抢过酒葫芦,抛给小和尚:“拿去暖暖身子。”

“谢过大爷!”小和尚打躬作揖,然后接过葫芦,往怀里一塞,那匪徒头领一声招呼,所有喽啰跟着他跑了。

小和尚这才发现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逃也似的离去。

就是靠着这葫芦烈酒,小和尚沿着山间小道,踩着冰雪朝蜈蚣寺的方向走。一双破鞋早就冻的脚板麻木僵硬,天快黑了却不见人烟,晚上不被冻死才怪呢。

他一边走一边四下打望,哪怕有个岩洞也好,但除了风夹雪飘什么也没有。

小和尚正在绝望之际,突然闻到烟火味,再一看丛林里好像有炊烟袅袅。小和尚心头一阵惊喜,再仔细看,炊烟当空飘过。于是他朝着飘烟处奔跑,映入眼帘的果然是一栋小房子。

这时天色已晚,小和尚敲门很久,屋子里的人好像耳背,就是不理睬他,又使劲敲门并苦苦哀求:“好心的爷啊,你借我一宿吧,我只是个逃难的和尚!”

好半天,门才吱嘎一声打开,一个穿兽皮的人面无表情,极不情愿把他让进屋子里。

小和尚感恩戴德,兽皮人不说话,一指树桩做的凳子。小和尚笑笑,也不客气,就坐在火堆旁,暖烘烘的屋子,让他抓住了救命稻草。

兽皮人把火堆上悬挂的鼎罐盖子揭开,咕嘟咕嘟冒热泡泡。

那人拿来两个粗糙的大碗,用葫芦做的瓢,舀起煮烂的老南瓜和红薯,递一碗给了小和尚,自己吃一碗。

火光中看不清兽皮人胖瘦,无语也无表情,两个人狼吞虎咽。

吃饱喝足了,身子也暖和着,小和尚极度疲乏,双手捧着脑袋打盹儿。

兽皮人拿一块燃得正旺的柴块欲出门,拍拍他肩膀。小和尚明白,让他跟着出门,兽皮人跨出门外,又指了指门前的石板,意思是让他搬开。小和尚搬开石板后,只见黑咕隆咚一个陷阱,吓得一哆嗦,大叫饶命:“大爷啊,你不要害我性命!”

兽皮人开口了:“不要你性命,夜半杀狼逮野猪。”

说罢抓着他回屋里烤火。

兽皮人从火堆里掏出几个烧得透红的拳头般大的麻砂石,夹起来放入一个有水的石盆子里,那石盆子里的水就咕嘟咕嘟冒热泡泡。

小和尚懂了,这是兽皮人让他烫脚。他嗫嚅说:“爷啊,你先烫脚吧。”

兽皮人还是不开口,指指石盆子又指指床,从嘴里蹦出几个字:“我等狼和野猪。”

小和尚似乎明白了,兽皮人想吃肉,平时一个人不敢下手,如果狼或野猪跳进陷阱,他可以搭把手。

于是他放松了警惕,人家不跟他多说话,小和尚尽量小心翼翼地看着兽皮人把木棒子床上的被子揭开,又朝他一指:“你就睡这里。”

小和尚明白着,兽皮人不会伤害他这个落魄鬼,就感激地冲他笑,把破棉袄一脱,钻进被窝里就响起了呼噜声。

一觉醒来,兽皮人还没睡,棒子柴火燃得更旺,小和尚过意不去:“爷啊,你也上床睡吧。”

“不。”兽皮人吐出一个字,摆摆手继续加柴,火光映红兽皮人半白半黑的脸。

这小屋子太暖和了,小和尚继续入梦。

人说和尚不贪色,但小和尚的梦里总是花飞蝶舞,好看的女人冲他暧昧的哂笑。

天亮了也不曾醒来,小和尚睡得太沉,兽皮人把他叫醒,还是老南瓜和红薯煮,甜甜的很好吃。

再看看门外的陷阱,却什么也没有。

小和尚想走又不舍,这里温暖又不愁吃喝,兽皮人也没催促他走的意思。

天上的雪花如秋风扫落叶,把林木压得东倒西歪。兽皮人又指了指门外开口说话了:“如果有响动了叫我。”

他这才发现木棒子床还有麻布蚊帐,兽皮人放下帐子钻了进去。

这人真是太神秘的,大冬天的干嘛还放下帐子?小和尚趿拉着已经烘干的破鞋,双手捧着脑袋看小窗外雪花飞舞。

这个奇怪的兽皮人,好像睡觉都睁着眼睛在看他,蚊帐里时不时有响动,但小和尚不敢去看蚊帐,就缩在火堆旁捧着脑袋打盹儿。

突然门外有“扑通”声响起,接着传来野兽的咆哮。小和尚蹦出屋子,果真看见一头满嘴獠牙的黑色野猪在陷阱里扑腾着挣扎着。

兽皮人拿着铁叉子走出来,不慌不忙对准那野猪扎下去,不偏不斜正好扎在它脑袋上。任它要死要活地嚎叫。

兽皮人让小和尚给石盆子里加水,自己则夹火堆里的麻沙石,水咕嘟咕嘟地煮红烧麻石。

兽皮人拿绳 子跳进陷阱,把那头已经断气的野猪拴牢固,让小和尚在上面拉。

烫猪拔毛开膛破肚,多肥实的一头野猪,只可惜他是和尚不能开荤的。

炖了一大罐子香喷喷的野猪肉,和尚看着流口水,兽皮人说:“吃嘛,还管他什么清规戒律,活下去要紧。”

小和尚也顾不得那么多,就端起一碗,大口大口咬。两个人美美的饱食了一餐,吃得满嘴流油。

兽皮人的话少,小和尚没话找话说:“这官府太**了,我们得找机会造反啊。”

兽皮人笑了笑,又问:“和尚沾不沾女色?”

小和尚羞得脸红脸白,好半天才回答:“不近女色的。”

兽皮人突然把身上的兽皮扒开,露出一对鲜活的**来。

一个俊俏的女人啊,看得小和尚懵圈,不知如何是好。

女人话多了:“你敢不敢?”

小和尚说:“敢。”

小和尚像一个在战场上挥戈杀敌的英雄,把女人抱起来,轻轻放在床上。

女人说:“花和尚,看来你是个没开叫的公鸡。”

事后,女人告诉他之所以独守住在这万山老林子里,是因为她男人参加红巾军起义后,蒙古人把她一家人给灭了,她是逃出来的,如今在寻找男人的部下,待到机会成熟她要报仇雪恨。

小和尚感同身受,自己的亲人也被蒙古人糟蹋过。

女人有一张俊俏的脸蛋,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慧慧,于是小和尚叫她慧姐。

临别时,慧姐送他一双筒靴和一兜煮红薯,还有野猪肉。

小和尚只要了红薯和筒靴:“和尚不吃肉,留给慧姐吧。这里到蜈蚣寺不远,我会经常来看你的。”

从小和尚的眼神里,慧慧看出来了,这不是个普通的和尚。

为了感谢慧姐,小和尚把师父给他的银粒儿,塞进慧姐兜里,然后亲亲女人的红唇,说声后会有期,然后大不离去。

却说蜈蚣寺坐落在淮河边的小山下,庙子虽不大,却是风光独好,造型奇特,天然的石岩大洞,能工巧匠在石壁上凿了几尊小菩萨,依托岩洞修建了青瓦红墙的大雄宝殿。最令人惊奇的是,大殿正中的菩萨高三丈,却是一个**着身子的调皮娃娃造型,娃娃开口大笑,双手举头顶拍着,露出一口白牙;更奇的是,肚脐下的小**,一股小指头粗细的清清冽冽泉水,从小**里喷得老高,还真像娃娃撒尿。

人们把这娃娃雕塑叫作“灵官”菩萨。淮北大雪纷飞时,这里却无霜无雪,苍松翠柏把青瓦红壁的庙子包围,这里似乎离饥馑和寒冷很遥远。

小和尚历尽千辛来到时,已是深夜,天上挂着一轮毛毛残月,饥饿与劳累折磨得他奄奄一息,小和尚已无力叫门了,他重重地摔在庙门外不省人事。

真是小和尚命不该绝,摔地时撞响了门框,就那晃铛一声响。老和尚惊醒了,忙叫徒弟悟焕开门看看。悟焕是个三十来岁的微胖和尚,他拉开庙门看到,地上的小和尚一身破烂衣衫,一动不动,气若游丝,忙将他背进屋子里。老和尚给小和尚翻翻眼皮,看他单薄褴褛的衣衫,就自言自语:这不是什么病症,乃饥饿所致。忙叫徒儿悟焕烧锅做饭,他自己则生火加柴,火苗儿欢快地燃烧,烤得小和尚苍白如纸的瘦皮儿脸红泛几许,身子微微动了动。

喝了姜汤,吃了大钵饭菜,小和尚精神了许多。可元师父对小和尚说:'蜈蚣寺的规矩是,老和尚满百岁后才收徒弟,只收一个弟子,悟焕是我五年前所收,其后不再收徒儿了,你师父既举荐你来我处,就破例收下。老衲给你取个法名,就叫悟焰,再给你和悟焕立个规矩,你负责打扫院子,他做饭。但不用诵经学佛,但必须熟读《四书五经》和《孙子兵法》等书籍,必须练字,必须跟悟焕学拳脚功夫。

小和尚求之不得,连连点头称是 。

没事的时候,小和尚总爱骑寺庙里唯一的一匹枣红马兜风,扬鞭催马,两耳风声呼啦响。

听说有红巾军在附近活动,小和尚又想起了慧姐,她是否还在那个小屋子里?他想去看看她,又听说官兵到处追杀红巾军。

慧姐给了他做男人的豪情壮志,再见时她又是什么样子呢?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