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 第165章 食堂经典菜系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第165章 食堂经典菜系

作者:青舟梦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9:06:08 来源:小说旗

自从李大刚跟肖青河他们合作,其他人都挣到一两百块钱,而李大刚靠着打猎的手艺,不仅收了学费,还每次打猎都是收获最多的。

知青点之前几次买的熏肉寄回去,都是从李大刚手里买的。

山上都是他布置的陷阱,几次大收获的猎物群,他都是比肖青河他们多两三倍。

更别说肖青河他们上月休息的两天,李大刚都是整天在山上打猎的。

肖青河估计,除开药钱,李大刚现在至少还有三百多块钱。

李大刚送两人出门的时候,又另外拿出一些钱来,想跟肖青河换了一堆布票、糖票、棉花票……各种各样的票据。

肖青河秒懂李大刚的打算,他们家不适合拿钱出来修缮房子,光土炕的话,冬天翠花婶只能躺在床上休息,离开炕就会受凉生病。

李大刚肯定是想偷偷去买些布和棉花,让翠花婶给自己做一套新的棉衣。

肖青河收了钱,答应月底之前给李大刚送过来。

肖青河不打算一步到位帮忙买材料,他们知青条件好,即使能从商城直接买这些东西,也可以让人以为是家里寄过来的。

李大刚要是想要正大光明地给翠花婶用,还是需要走明面上购买比较好,反正马上就秋收分粮了,村里的工分和粮食也可以直接换钱的。

李大刚跟聂楼、肖青河三人背着三个背篓,又一人挑两筐熏肉,才一次把所有的熏肉都搬回知青点。

送别李大刚后,聂楼找来袁新,直接在院子里,就分配好了各自的熏肉。

袁新加入的时间晚,射箭技术还不太熟练,平时有收获的时候不多。

只有发现兔子洞和大家一起围堵的分成,和几次遇见大型猎物群,在李大刚的帮助下的收获。

所以袁新只拥有六只熏兔肉又跟肖青河买了一些。

还跟聂楼还了垫付的制作费用和手工费,又从聂楼处拿到了自己的皮靴。

大只的猎物大家都是卖去黑市的,剩下这些留下来的鹿、狍子和山羊,都是肖青河和聂楼存下来的。

两人分好后,依旧用筐装好,放在杂物间里,等明天问问其他知青还买不买。

聂楼又把皮料都给了肖青河,让他明天交给夏舟舟。

肖青河回到房间,也顾不上洗澡水不热了,直接在院子里冲洗起来。

许冠玉正在房间画图,听见外面的声音,连忙打开房门,

“肖青河,你回来了?

我这有一壶热水,你要不要掺进去,晚上温度还是比白天降了一些的。”

肖青河一边抓着头上的泡沫,一边哈哈大笑道:

“没事,我现在正热着呢!”

许冠玉无奈的摇了摇头,

“那好吧!你洗完早点休息!”

许冠玉说完就关上房门,准备收拾好桌面,睡觉了。

等肖青河洗完一边擦头发一边进房间,发现许冠玉已经熄灯睡觉了。

肖青河回到房间,跟系统闲聊了一会,等头发干透了,也熄灯睡觉了。

………………………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大家按照惯例,吃完早饭就在打谷场集合,等待新分配的任务。

大队长依旧拿着大喇叭,简单说了几句鼓励大家好好干活的话,就给每组划分好了干活区域,众人领了工具,各自分开。

知青点这次分配的也是收割大豆,会计给他们分发工具后,带着众人去到一小片最偏僻的黄豆地。

会计给大家讲解一遍大豆的收割,又亲自演示一遍,等确认大家都明白才放心下来。

割黄豆就是几棵大豆拢到一起,割完了就放到陇上,后面的人打成捆,扛到拖车上,运去打谷场。

地上落的大豆也要全部捡起来,装进藤筐里上交。

会计说这块地不太规则,让他们自己划分,等完工了再去找他记录工分。

大家还是按照之前的分组,五人收割,两人负责捆绑运送,最后再一起捡掉落地上的的大豆。

大家忙忙碌碌又干了四天,除了收割大豆的三天,之后还收了绿豆、红豆这些少量的豆类一天。

九月剩下的日子,村里人和知青忙碌在一一大片的玉米地和红薯地里。

大家掰玉米,挖红薯,一直没有停歇过,打谷场也被玉米棒子和红薯占满了。

除了收粮食,大家还需要将地里的红薯藤,玉米杆子之类的庄稼晾晒干了收起来。

村里的牛,冬天就靠这个掺些糠皮、干草和挑出来的干瘪豆子填肚子和取暖呢!

稻草剁村里人都堆在牛棚附近一起,留着明年修补房顶,搓草绳,编草席和围牛棚和养猪场。

月底大家依旧休息了一天,给打谷场时间装粮食入仓。

月底这天肖青河一个人去了一趟镇上,专门包了一辆牛车,替大家拿回来一堆的包裹和信件。

秋收期间送信员是不会来村里送信的,怕耽误村里秋收,各处学校也纷纷放秋收假。

所以大家一个整个九月没有跟家里联系上,连包裹也没时间去取,每天牛车也要负责运送粮食的。

这次肖青河带回来整整十斤猪肉、两斤大骨棒和一副猪小肠,大家除了当天吃了两斤,其他全做成川省那边的腊肠,留着以后慢慢吃。

而其他知青这次如愿去山上捡板栗去了。

女知青一天扒了二十斤板栗带下山,男知青三十斤左右,肖青河由于只去了半天,也有十五斤左右。

相对于这边板栗林,他们一天估计才能带回去一小块面积的板栗,地上还有很多掉落的板栗球,树上还有更多没掉下来的。

可惜夏舟舟她们时间不多,只能等秋收过后再来了。

李大刚也傍晚来到知青点,给大家送了两斤的豆腐,说是前几天带翠花婶去镇上医院检查,医生说翠花婶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就是大病初愈,要注意多休息多补补。

要是到明年开春再检查没问题的话,那她就完全痊愈了。

所以这次他们从镇上回来,翠花婶让李大刚送来两斤她已经做的豆腐,让大家今天尝尝。

李家村跟赵家村秋收期间,休息时间不同,大队长都是按照各村秋收进度来安排的。

夏舟舟她们谢过李大刚,又给了一斤中午做的腊肠,让他带回去自己吃,翠花婶还吃不了这么辣和油腻的食物。

知青点晚上就吃上了新鲜的豆腐鱼汤,红烧肉等菜。

猪大骨是肖青河特意买回来给大家补钙的。只要早上起来炖上,中午和晚上回来就不用喝食堂没营养的菜汤了。

反正骨头汤不怕炖,越炖越香。

夏舟舟吃了一个月食堂,除了吃了一两次味道还不错的东北大乱炖、酸菜炖粉条、地三鲜等炒素菜。

其他时候都是清汤寡水的菜和各种噎嗓子的馒头窝窝头,要不就是吃多了光放屁的红薯干饭、红薯粥,再或者是吃得人发绿的野菜。

除了知青们偷偷各种加餐,其他村民都吃得挺香的,毕竟能每天吃饱三餐就不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