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 第191章 分粮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第191章 分粮

作者:青舟梦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9:06:08 来源:小说旗

夏舟舟跟肖青河到餐桌上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坐好了!

一看到夏舟舟纷纷站起身,异口同声喊道:

“夏舟舟生日快乐!”

夏舟舟笑容满面,欢欢喜喜的说着谢谢。然后拿出今天买来的酥糖,分给大家,又把两把木梳递给陆笑笑和石柔。

气氛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肖青河拿出两瓶果汁,一一倒在大家的茶缸里。

陆笑笑微笑的站起来,主动给大家介绍今天的菜。

“首先,感谢肖青河提供的钱票,我们才能借着舟舟的生日,大家一起庆祝。

前天中秋,大家太累了,没有精力去好好准备。

今天休息,我专门去跟村里人学做东北菜,才准备了一大桌的硬菜。

中间那一大锅就是东北最有名的铁锅炖大鹅,边上还糊了玉米馍。

然后还有溜肉段、红烧肉、酸菜汆白肉、拔丝地瓜、黑白菜还有小鸡炖蘑菇。

今天锅里还有大米饭,肯定让大家一顿吃好吃饱!

大家赶紧尝尝,这小鸡可是我们自己养大的,特别嫩!”

肖青河听见这话,立马拿起夏舟舟的碗,给她弄了一碗鸡汤,让夏舟舟先喝汤再吃饭。

夏舟舟中午就吃了一顿大餐,这会不像其他人那么馋肉,索性就一边喝汤一边尝菜。

大家边吃边聊,讲一些小时候各自家乡过中秋的趣事。

大家饱餐一顿后,男知青去收拾洗碗,女知青坐在树下赏月。

陆笑笑还拿出公社供销社买的月饼,切成几块,每人分一块吃。

夏舟舟只喜欢豆沙馅的月饼,可惜,公社卖的是五仁馅的,也不太新鲜了。

大家也没计较,月饼毕竟是细粮做的,又是油又是糖的,贵得很。

夏舟舟只好一口塞进了嘴里,囫囵吞枣般吃完了。

这时候村里传来口哨声和敲锣声,大队长还安排一位十三岁左右的小伙子,打着火把跑来知青点喊人。

“聂知青,你们快去打谷场集合,村里今晚开始分粮啦!

对了,大队长说让你们记得带拖车和麻袋。”

小伙子说完就想跑,夏舟舟赶紧从身上摸出两颗水果糖递过去,感谢他过来传话。

这会天已经黑了,不过月亮很圆很亮,即使没有火把也看得清路。

知青点众人被陆笑笑和石柔提醒过,早有准备,回房拿上钱票和手电筒,拉着拖车就赶去打谷场集合。

打谷场已经被一圈火把照得亮堂堂的,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年的收获就看今天。

下午村里人都去山上采山货,但大队长带着赵会计等干部,忙碌一下午,计算完今年赵家村的粮食、钱和工分。

害怕之后会下雨,连夜就准备把粮食分发给大家。

今年赵家村风调雨顺,田地又多,交完了公粮,剩下的粮食算一算,光人头粮一人就能分到三百六十斤毛粮了,再加上工分粮,基本上能满足村里的**成的温饱了。

剩下的部分就得靠村民的自留地种出来粮食瓜菜,以及秋收后,山上寻摸的山货了。

赵家村人虽然多,但大家齐心协力,再加上知青也都干活不错没有拖后腿,大家今年能过个好年了。

来年开春还有山上的野菜和蘑菇,精打细算之下,一大家子人基本都能吃饱。

最让大家满意的是,今年知青贡献出来的钱。

自从知青来了以后,先是公社补助就有一大笔钱到账,再是修缮房屋、建水井赚了钱,最后购买知青点又是一笔开支。

村里除了出一些材料和粗粮,剩下的全算大队的收益。

而且,刚才大队长开会通知说,今年一工分值八分钱。

并且考虑到知青们才来两个多月,赚的工分有人多有人少,经过大队部讨论,允许知青拿钱顶工分,再用工分换粮食。

大队长这一公布,村里人又欢呼了起来,这又是一笔收入进账,大家工分更值钱了。

底下一阵一阵欢呼,大家也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太好了,今年工分真值钱啊。”

“幸好我们家壮劳力多,工分多。”

“唉!早知道今年工分这么值钱,就不偷懒了。”

“是啊,谁说不是呢。我上工光唠嗑去了!”

聂楼他们知青也很满意,毕竟要是去粮站买粮,你还得有粮票才能买粮,黑市那边价格高,李家村那边也只能偷偷摸摸地换一点细粮。

而拿钱抵工分换粮又不要粮票,而且还光明正大,村里人以后也不会关注他们吃的粮哪里来的,所以,算是皆大欢喜。

大队长让知青们先来,等她们买完再给村民分粮分钱。

知青下乡是从七月十五号到现在十月份,女知青基本有六百四十工分左右,男知青也有七百六十工分左右。

夏舟舟他们七人,于是走到仓库门口排起队,会计提前把账算好了,按人七劳三发放,让他们核对一下,确定无误签字就行。

夏舟舟有六百三十四工分,一工分八分钱, 相当于五十块七毛二分钱。

村里粗粮玉米粒一斤九分,高粱一斤八分,红薯一斤要七分钱,小米一斤一毛四分,细粮稻米一斤两毛,小麦一斤一毛三。

但现在粮仓里的粮食,只是简单地进行了粗加工,除了糙米和红薯已经可以直接下锅煮,其他要吃的话,还得拉到大队磨坊里进行加工。

这些粮食价格自然便宜很多,毕竟加工也要收费的。

夏舟舟的工分全换成粗粮也有五六百斤了,除去糠皮、石子等,最后估摸能剩下四百多斤。

够吃是够吃一年,但夏舟舟也不想亏待自己,果断选择最大限量的换成稻米和小麦。

赵会计一通计算后,告诉他们细粮都交了供销粮,剩得不多,最多一个人只能换三成的细粮,其他都得是粗粮。

不过,知青们有政策补贴,基本粮比社员多一百斤,所以大家可以多买一些。

夏舟舟一通计算后,选择买一百斤稻米,七十斤小麦,小米五十斤,玉米粒两百斤,红薯一百五斤。

夏舟舟给赵会计补了十三块八毛八分的差价,其他人也或多或少补了一些钱,反正大家都按着最大限度买细粮。

这些粮食足够夏舟舟吃一年了,自己一天一斤粮绰绰有余。

赵会计让人把他们分到的粮食搬到一边去,聂楼他们四个负责运粮,夏舟舟三个留在打谷场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