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 第199章 磨坊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第199章 磨坊

作者:青舟梦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9:06:08 来源:小说旗

夏舟舟百忙之中,才想起来,拜托肖青河去种子站买些药材、蔬菜等种子。

“花花,你现在能联系上小八吗?”

夏舟舟一边守着碾米机一边问道。

“宿主,可以呀!”

夏舟舟笑了起来,赶紧让花花跟小八联系。

后院的洗澡间已经盖得差不多了,聂大哥去木匠赵大爷家买木梁和冬天扫雪的木梯和扫雪工具,现在就差瓦片了。

陆笑笑刚回来磨坊还跟夏舟舟说,她顺便让聂大哥帮忙买一个下面有出水口的洗澡桶,她们三个女孩子一起用。

夏舟舟自然没有意见,以前是房间太小,洗澡桶需要水多,现在有了水泥地的洗澡间,当然是泡澡更好啦!

……………………………

肖青河被小八提醒,才想起来,洗澡间的瓦还没换呐,而且厕所最好也换成瓦片的,不然冬天雪太厚容易压垮茅草屋顶。

肖青河匆匆去了种子站,买了一大堆各种种子,婉拒了种子站热情推销的新式化肥和农药。

这都快冬天了,让人买这些不是把人当傻子对待嘛!

种子站销售人员真是为了业绩不择手段。

肖青河又去了一趟瓦片厂,送礼让门卫大爷帮忙买了些库存积压的旧瓦。

等肖青河跟着送货车到村口,已经下午三点了。

村里人看见送的一车瓦片,一边帮忙搬运一边笑着询问道:

“肖知青,你这买这么多瓦干嘛呢?”

肖青河安排大家把瓦片堆在厕所附近,才好脾气的解释道:

“哈哈,谢谢大家帮忙了!这不是马上冬天了嘛!之前光顾着装修房子,忘记厕所了。

这几天休息,我们就想着把厕所这个茅草顶换了,免得冬天雪太厚厕所压塌了!”

“没事没事,我们就是顺手,你们赶紧开始干,需要帮忙就叫我们,我们这冬天雪可厚了!”

“是啊是啊!你们年轻人做事就是顾头不顾尾!”

“不行,大家散了吧!”

肖青河挥手跟热情的村民告别,然后又匆匆跑去通知大队长。

大队长今天也休息,所以肖青河是跑去他家里找他的。

院门大开,大队长正坐在客厅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

肖青河走了进去,一边走一边喊道:

“大队长,你在家吗?”

大队长放下报纸,抬头一看是肖青河,赶紧招呼他进来坐。

肖青河自来熟的接过茶杯,应承几句道:

“刘大娘、刘婶她们都不在啊?”

大队长现在只关心交给肖青河的任务完成没有,哪有心思跟他闲聊。

“她们去上山了!我让你办的事怎么样了?能不能弄来?”

肖青河一口气喝完一杯菊花茶,才笑嘻嘻地说:

“我办事,大队长你还不放心嘛!对了,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我已经替咱们大队,物色了一位好校长,镇中学的蔡校长,大队长应该知道吧!”

大队长听见事情成功了,也有兴趣闲聊了。

“到底什么情况?肖知青,你好好跟我说说!”

肖青河于是把他跟蔡校长的谈话都告诉了大队长,最后还无辜地调侃道:

“大队长不怪我自作主张就行!

我们这样买东西便宜多了,而且蔡校长的为人,我也跟学校周围的居民打听过,他确实是个好校长。

我们现在帮了他一把,不怕他来了我们这,不尽心尽力工作。

蔡校长当了那么多年镇中学的校长,还有有些人脉的,他愿意调到农村来,教育局肯定会同意的。

有他在,也不用担心公社随便安排个人来做校长,破坏村里的团结。”

大队长强忍脸上的笑容,故作严肃,拍拍肖青河的肩膀,夸奖道:

“我怪你干什么,只要能为村里好,我都没问题!

肖知青,你这次帮了大忙了,本来我还想等学校建成了,再拜托战友们帮忙,介绍个好一点的人来做校长。

蔡校长的为人我也是听说过的,他愿意调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得赶紧让富贵赶牛车送我去镇上,蔡校长还等着我呢!”

大队长匆匆忙忙起身,从房间拿出一顶草帽带上,拉着肖青河出门。

“大队长,你别忘了带公章和钱,还有我这一背篓的粉笔给你放拿啊?”

肖青河无奈的跟着跑,等到了大队办公室,把粉笔交给会计后,才发现大队长早就不见了。

赵会计好奇探头往外瞧,直到看不见了,才回转头,盯着肖青河,八卦道:

“什么情况?大队长赶去哪里啊?这么着急,一点不稳重,不像我,你说是不是,肖知青!”

肖青河也不解释,打哈哈说道:

“好事,你等大队长回来再问吧!我先回去了!”

会计还没来得及拉住肖青河好好问清楚,肖青河就像个泥鳅一样,从门口溜走了。

“这小子,我平时对他多好啊!问他点事,还不告诉我,哼!”

会计没好气的摇摇头,又坐回了办公室。

等夏舟舟她们从磨坊回去的时候,许冠玉已经把晚饭弄好了,厕所和洗澡间也已经竣工了。

大家洗了手,就大口的吃了起来,今天一天都没闲着,实在是累得够呛。

磨坊里不少,幸亏她们排队比较早,占了一台水磨坊和一台碾米机。

赵家村人多,石墨就比较多,村里的牛都用上了,有些人等不及还自己动手推磨。

有些村里人想吃一口今年的新粮,磨得不多,有壳的粮食才保存时间长。

当然也有很多村里人不凑这热闹,反正之后农闲时,慢慢磨也不耽误事。

还不如趁着休息去山上多捡些山货。

赵家村在村尾靠近旱地有一条引流过来的小河沟,两头跟知青点那条河相连,村里在河沟挖了一个大水池,再在水池上面建了一排水磨坊。

平时水池可以蓄水,留着浇灌田地,用的时候,打开闸门,水就会推动水磨的大水车,上面大磨盘很快就能带动。

早上袁新他们还以为要亲手推磨,没想到管理仓库的赵大爷把来的早的人带到了这里。

还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使用石墨磨面,玉米粒和小麦要用清水浸泡一会,特别是玉米粒用温水浸泡,捞出来晾干再上石墨。

袁新和许冠玉也不懂,老老实实按赵大爷说的来。

据赵大爷说,这样磨出来的面粉不会那么干燥,口感更好,速度也快。

还有柴油碾米机,速度快,就是柴油味道难闻。

夏舟舟她们下午就是负责把上午磨好的稻米、小米放进风车,吹走杂质。

他们知青点也就把一半细粮跟少部分粗粮磨了,红薯也都拿来跟磨坊换了一部分的红薯粉条,凑够一冬天的量就没继续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