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 第30章 抓鱼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第30章 抓鱼

作者:青舟梦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9:06:08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

夏舟舟还是伴随着口哨声起床。

等洗漱完毕,夏舟舟把自己的洗澡盆拿出来,放在主屋院子的空地上。拿上水桶,挑了两次水,才把洗澡盆装满。

没错,晒热水。

夏舟舟吸取了昨天下工的教训,干脆晒上水,中午回来直接可以用。

每天泡两次澡,皮肤肯定不会再缺水了吧!

夏舟舟实在是受不了下了工还要穿着汗湿的衣服。

等衣服一点点变干,那种汗味更加浓郁了。宁愿每天洗两次衣服,能清爽一点是一点。

石柔看到夏舟舟这个好主意,也心动了,照本宣科,她的力气一次就能挑满。

吃早饭的时候,夏舟舟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其他知青,有需要的可以准备。

没想到大家都挺讲究的,都行动了起来。但是前天只有陆笑笑跟许冠玉买了洗澡盆,其他男知青没办法,只能挑上两桶水晒着。

好家伙,各处院子里瞬间摆满了桶跟盆,哈哈~

今天吃得简单,玉米面馒头,一碗红薯汤,配各种咸菜。

等大家都吃完,收拾好,第三次口哨才响。

晒谷场。

知青们顺利找到各自的队伍,排队等人满了,从仓库拿上工具,开始新的一天的上工。

今天跟昨天的安排一样,拔草,浇水。

夏舟舟依旧分在三小队副队长旁边。早上还比较凉快,夏舟舟打算先拼命干,等太阳大了,再慢悠悠的,跟昨天差不多就可以了。

等中午下工的时候,夏舟舟比昨天进步了,上午拔了一块田,第二块也开始拔了一小半,有四工分。

三小队副队长姓吴,让夏舟舟叫她吴婶。

吴婶在工分员那里,打听到其他女知青上工情况。

没想到,发现夏舟舟看着不起眼,似乎比不上其他两个女知青,居然还懂得一点农活的事。

看她拔草也很熟练了,除了昨天上午刚开始,还不太适应,之后的速度跟她们这些常年地里忙活的妇女不差多少了。

吴婶满脸笑容,急切的跑向田边的夏舟舟,好奇开口问道:

“夏知青,没想到你居然之前就会啊!我看你这速度,不比我们差了。你不是大城市来的吗?城里人也需要拔草吗?”

夏舟舟羞涩的笑了笑,

“吴婶,我高中的时候,学校也是要参加劳动的,每年都给学校拔草呢!

我报名下乡以后,回了老家专门跟亲戚简单学了学,所以简单的都知道。

不过,平时还是要靠吴婶多提点了!”

夏舟舟不太能跟陌生的长辈聊天。

平时干活,周围妇女聊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夏舟舟总是一个人埋头苦干,小个子又蹲着,三小队的队员们经常忘记了她。

连讨论知青都忽略了她也在,还说了很多赵家村的八卦,反正夏舟舟不在意,默不作声全都听了个遍。

吴婶看夏舟舟比较胆小,没有农村女孩的爽朗大方,满足了好奇心,也失去了跟她继续聊天的兴趣。

干脆跑去跟三小队长打听一下另外两个男知青。

三小队队长是个二十多岁的壮劳力,名叫赵兴。

赵兴队长看吴婶过来了,还以为有什么事情,就让身边的人替他负责一下,跟着吴婶去树荫下交流。

“怎么了,吴婶?是不是你管的那个女知青干活不行?”

吴婶一听,白了他一眼,

“你才不行呢!

夏知青好着呢,每天的工分都不差,昨天七个工分,今天上午就挣了四工分,说不定今天能有八个工分呢!

我今天问过她了,原来她专门回老家学过,你可不能看不起我们女同志啊!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呢!”

赵兴吃了瘪,也不敢反驳吴婶,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那你下工不回家吃饭,跑来仓库干嘛?”

“我这不是想问问你,其他两个男知青,怎么样吗?

可不能让他们拖我们三小队的后腿,我们本来一直是村里三个队工分最少的,等秋收分粮多分一个人就比以前更少了!

你是队长,你可得上心,不能吃亏懂不懂啊!

你个缺心眼,要不是看我们两家是亲戚,我才不来指点你呢!

等分粮的时候,你看队里那些人能不能放过你,怪不怪得上知青!”

吴婶越说越生气,看赵兴也越来越不顺眼。

“吴婶,你就放心吧!

这两男知青,肖知青有一把子力气,别看他长得好,也是能干活的,每天能有八个工分呢!

说不定等秋收时节,也能顶个壮劳力。

许知青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他有股韧性,虽然每次看起来马上就要不行了,但他硬是坚持下来了。

现在每天挣七个工分没问题,再练练应该也能有八个工分!”

吴婶一听乐了,那看来我们小队这次赚大发了,多一个人,工分就多一些,这样跟其他小队差不多了!

“行了,那我们就好好教他们,争取让他们更能干一点,哈哈哈……”

知青点。

中午吃完饭,洗完澡,夏舟舟顺手把衣服洗了晾着,等会起来可以直接穿。

聂楼这边,中午没有歇晌,邀着肖青河一起去赵大爷家买几个鱼篓和鱼叉。

赵大爷家。

赵大爷不用去上工,每天都在工棚里忙活,吃完饭也没休息,聂楼他们一去,果然在那里找到了人。

肖青河火急火燎地上前询问,

“赵大爷,我们想买三个鱼篓,两把鱼叉,多少钱?”

赵大爷一看是财神爷的知青来了,乐呵呵的回复道:

“鱼篓一个五分钱,鱼叉你们是要铁头叉,还是竹头叉?铁头叉一把3块,竹头叉一把两分。”

肖青河转过头,跟聂楼小声商量了一下。还是铁头叉好一些,不容易坏,竹头的怼到石头上,一下子坏了。

聂楼也赞同,把钱给了六块一毛五。

肖青河又问了问赵大爷,这里还有没有什么铁质干活的工具。

赵大爷表示,铁质工具得去公社买,这个铁头叉还是他去公社买的叉头,自己回来装的。乡下哪来的铁,都是公家的。

聂楼也知道肯定没有,只能找机会去公社买了。

“赵大爷,这河里的鱼多不多,我们能叉到吗?”

赵大爷一听,瞬间来了兴趣,拉着他们两个说了半小时的经验。

第一点双手紧握叉竿叉尖尽量贴近水面;

第二点视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方向和速度预留一定的提前量,尽可能地叉向鱼头与鱼身接触部位;

第三点下叉时要做到稳准狠,在看到河中的鱼时要做到心不慌手不抖。

说了半天,两人总算懂了赵大爷的意思,叉鱼的时候,不能叉看到鱼的像,而是叉看到鱼像的正下方。

肖青河、聂楼跟赵大爷道别,就兴冲冲跑去了河里。

等到上工的口哨声吹响,肖青河跟聂楼都有收获,一共一条大鱼,三条小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