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 第63章 建房准备

六零年代之悲情女二做知青 第63章 建房准备

作者:青舟梦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09:06:08 来源:小说旗

八月一号。

赵家村。

清晨,二大爷家吃过早饭后,伴随着上工口哨声,兵分两路,男丁在二大爷的带领下,五人一起朝着赵成周家走去,女眷们依旧去上工,顺便由二大娘出面,跟大队长请假。

知青们按时到了打谷场上工,才发现打谷场不似往日的平静。

各小队议论纷纷,场面一度跟上次村民们,知道肖青河独资修水井一样火爆。

夏舟舟看排在自己前面的吴婶,正满面红光,跟四五个隔壁队的大婶,热切的讨论着。说到激动处,还唾沫乱飞,可想而知,赵家村人是有多么喜欢八卦了。

夏舟舟第一次主动凑过去,竖着耳朵听了一会,除了各种讨论赵成周家多有钱的话题以外,真正热闹全场的大事是,今天是赵成周家建房子的日子,听说还是要建的砖瓦房。

农村建砖瓦房的人本就不多,这以前靠着村里人各种接济才活命的人家,居然已经能建砖瓦房了,都纷纷羡慕赵成周能去当兵的运道。

正所谓,一人成道,鸡犬升天嘛!村里人都觉得,赵家三房靠着赵成周年少离家,当兵报国才有如今的日子。

说实话,夏舟舟听了这么久,发现赵家村人,确实都很不错, 这些大婶大娘们,没有一个人是嫉妒、不满的情绪,全部都是感叹,凑热闹的心思。

通过最近这段时间的观察,在夏舟舟眼里,赵家村人团结、勤劳、善良和听话,虽然有些八卦,但无伤大雅。

最主要的是,赵家村的干部们,都是做实事的人,管得住村里人,大家都尊重爱戴。

上次解决肖青河的八卦,虽然送礼了,但这是人情世故。从大队长说过话以后,村民们就没有再去骚扰过夏舟舟他们了。

今天上工的内容是女的翻红薯藤,男的浇水。

翻红薯藤不需要工具,吴婶带着三小队妇女们,朝着划分给她们的红薯地里干活。

吴婶一边走,一边还给夏舟舟讲解,红薯滕的节点很容易生根并长出小红薯,这样会吸取过多的养份,影响红薯的生长,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把红薯滕翻一遍,以避免节点生根。

等到地方,大家一人领了块地,就埋头干了起来。

吴婶在教导夏舟舟干活这方面,特别有耐心,先自己示范一遍。

不仅要把红薯藤翻个面,要把地里的杂草清除掉,还要把多余的红薯藤掐掉。

等夏舟舟照着做了一遍,才放心回到自己的红薯地里。

夏舟舟还是按照老习惯,早上拼命干,等累了再磨洋工。

……

赵成周家。

农村建房子之前,先要准备好各种材料,二大爷按照昨天跟赵成周商量好的,一一安排所有人的工作。

赵家村有老习惯,各家都会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种树。

等孩子成年了,不管是打家具,还是建房子的木材,或者是房梁都是早早就安排好的。

这些虽然山上都有,但这是属于村子集体的财产,也是不能随便砍伐的。没有树的人家,要是需要,只能跟大队出钱买。

二大爷让三伯五伯去山上砍树,准备木料,两位堂哥负责做土坯,赵成兴赵成旺兄弟俩就去找些做地基的石头等。

二大爷围着赵成周家的老房子旁边转悠着,等大队长过来划分好新的宅基地。

二大爷是计划就在土坯房子旁边新建砖瓦房,跟老房子相连,这样老房子不用拆,之后还可以放东西。

刚好赵成周家左侧是李婶家,右侧有一块空地,差不多能建三间砖瓦房,家里三人一人一间。

本来二大爷是计划是建四间房的,但赵成周考虑到他常年不在家,没必要多花冤枉钱,他回来就住几天老屋就可以了。

赵成周离家八年,家里已经没有他的房间了。

他回来还是赵成兴让出自己的房间,他这几天去跟赵成旺挤一起睡的。

大队长从打谷场赶过来,赵成周站在门外看见了,赶紧主动打招呼道:

“大队长,你来了!”

大队长步伐矫健,对着赵成周点头示意,很快跟着走进了院子。

周素娥听见动静,从厨房出来,给大队长送了杯茶。二大爷也从后院迈着老年步,慢悠悠走出来。

大队长很尊重长辈,看到二大爷,就赶紧上前搀扶他坐下后,才跟二大爷问候道:

“水生叔,你也来帮忙啊?

我听花婶说,赵成周家要划分宅基地建房子?让我过来看看情况。”

二大爷高兴的一拍大腿,摸着胡子说道:

“哈哈…这我们赵家三房的大事,我怎么能不来呢!

大队长,当初我三弟,建这房子的时候,就已经把右侧空地留出来了。

为的就是以后扩建的,这宅基地批下来,村里应该没什么意见吧!”

赵大队长这一脉跟大二爷他们这一脉,祖辈上就是一个村的人。虽然以前没多大关系,但通过这么多代的嫁娶,多少是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

赵大队长还是非常尊重村里的老人的,对于村里以前的各种习俗,都是了解的。

赵大队长理解的点点头,满口答应道:

“没问题!就把这块划分到成周家做宅基地,村里的文书档案我会准备好的。”

大队长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

“成周啊!我听说你家要建砖瓦房,那材料你得自己想办法啊!大队出面去订购的话,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去了!”

赵成周了然的回答道:

“好的!只要大队长帮我开封介绍信就行了。”

赵成周看大队长都答应了,于是跟大队长熟络的客套起来。

让大队长一定要答应建成的时候,来他们家暖房,一起吃一顿饭,热闹热闹。

二大爷也出言挽留,让大队长到时候来陪他这个老头子喝酒。

等说得差不多了,留下二大爷在院子里坐会,喝茶休息。

赵成周带着大队长去右侧院外,拿出石灰跟线,大队长亲自圈定好面积,又把买材料的介绍信写好,交给赵成周,才匆匆离去。

赵成周送大队长离开,回到院里,跟二大爷和娘交代清楚,就出发去镇上订材料。

农村若要建砖瓦房,不止得提前去砖厂,瓦片厂、水泥厂预定,还得排队,能不能买到东西,什么时候送货,还得看个人的关系。

赵成周在镇上有当兵认识的战友,也是通河镇人,退伍后被分配到通河镇工作,如今是镇党委部门的领导。

赵成周准备去镇政府找他走走关系,看能不能今天就批下来他需要的材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