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和肺结核症状相似。”云瑶摊开银针,“能治,不过需要比较长时间。”
云瑶给车石娘扎完针,又写了两个药方。
“这张是你娘的,这张是你的,这些药材都比较常见的,供销社有。
以后我会定期来扎针。”
车石捏着药方,眼眶一热,“嫂子,泽哥,太谢谢你们了!
我们前几天去卫生所,那个新来的男医生还说俺娘没救了……”
他抓了许多年的药,这药方一看他看知道和以前那些医生开得都不一样,云瑶嫂子给了他家生的希望。
俞泽皱眉,“亏他还是医生,真是不配,哪有这么说话的。”
生病的人,最怕就是听到这种消极的话,所以医院里很多医生都隐瞒病人他们的重病,只和家属说。
有时候,重病的人活着就靠心里的那根弦。
你一句没救了,心里的那根弦断了,就真的没救了。
车石娘听到云瑶说她能治,身体猛地一震,那双原本黯淡无光的眸子添上了生机,嘴唇开开合合,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缓了好一阵子,她才找回自己的声音,“俞泽……这是真的吗?真能治?”
隔着蚊帐,俞泽回答道,“真的大娘,你就放心吧,你好好的,石头还等着你看他娶媳妇呢!”
车石娘肩膀颤抖着,大颗大颗的泪珠顺着脸颊,她抬手胡乱抹了一把,“好啊,真好,我都以为没指望了……这,这我可咋感谢你们呐!”
车石也心潮澎湃,“娘,你就安心治,治好了我这辈子都跟着我泽哥报答他!”
俞泽偷笑,“你跟着我干嘛,我有媳妇了,你跟着你媳妇就行。”
车石娘跟着一脸笑意,“俞泽啊,你真是娶了个好媳妇,嘎嘎幸福啊。”
“哈哈,是啊,石头跟着我,蹭蹭我的喜气。”
云瑶笑意晏晏,“大娘,有俞泽做我丈夫,我才是最幸福的。”
车石娘乐了,“哎呀你们小两口,甜死俺了,车石,等娘病好了,你快点给我找个儿媳妇!”
云瑶和车石母子聊天的功夫,俞泽偷偷的走到院子里,往车家水缸里注入了一些灵泉水。
灵泉水虽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对疾病恢复还是有很大益助的。
……
出了车家,走在路上,云瑶对俞泽道,“要是有人参就好了,车石他娘气虚也很严重。
人参山上肯定有,就是难遇上。”
人参是个好东西啊,俞泽心想,他得去山上寻一寻,等云瑶生产的时候,如果没有力气,含片人参,喝口灵泉,绝对轻轻松松把娃生出来。
俞泽云瑶走路刚回到家,有个邮递员就骑着自行车停在他们面前,他打开军绿色的大袋子,“俞泽,有你家的信和包裹!”
包裹是来自京市的,信是来自县城的。
“媳妇,你的包裹,好大一个啊,谁给你寄的?”
云瑶凑过来看,包裹上有寄信人地址。
“是我姑姑给我寄的。”
云瑶看着包裹沉思,上一世,她姑姑也经常给她寄东西来着。
若不是两个孩子走了对她打击太大,靠着她姑姑时不时地物资接济,她也不会到轻生的地步。
这包裹包得里三层外三层的,云瑶光是打开都扒了好久。
打开包裹,里面放着有一袋子腊咸肉、两袋卷子面和炒麦粉、一包绵白糖、一件的确良衬衫,一顶草帽。
另外还有一个裹了好几层的小布包,打开里面是二十斤全国粮票还有五十块钱。
包裹的最底下,还有一封牛皮纸信封,左上角印着红色印刷体“为人民服务”,地址一看就是姑姑的字迹,邮票还是工农业建设的图案。
俞泽看着云瑶拆出这么多东西,感叹道,“媳妇,你这姑姑你对真好啊,寄这么多东西。”
云瑶看着一件又一件的东西,鼻子有些发酸,“是啊,我姑都还不知道我结婚了。”
云瑶把信拆开,俞泽凑过去看——
“瑶瑶,见字如晤。
衬衫是按照你旧衣服的尺寸放宽了半寸,劳动的时候穿脱方便,的确良料子虽然没有棉布吸汗,但胜在抗皱。
听说东北夏天的太阳也毒,你干活的时候一定记得戴草帽,别晒中暑了。
你一声不吭下了乡,我们都很担心你,姑姑有很多话想问你……
你和村里的知青、乡亲们相处得怎么样?他们可还喜欢你?有什么委屈都写信告诉姑姑。
下乡不容易,但锻炼人,无论遇到什么事,你都记住,有我们呢,我们希望你在那边一切都好!
盼你回信。
姑姑。”
信的内容真挚极了,云瑶忍不住呜咽抽泣起来,肩膀也跟着一颤一颤的。
俞泽搂住云瑶,“媳妇,你哭什么?”
“我想姑姑了……”
她因为父母独自下乡,但姑姑也是爸爸的姐姐,她又何尝不想弟弟呢。
但信却不能提一字一句关于爸爸的事,姑姑心里肯定也很难受吧。
俞泽拍拍云瑶的肩膀,“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聚,媳妇,以后我们一起去看姑姑。”
云瑶吸了吸鼻子,情绪渐渐平复下来,语调轻柔,“好。”
她要好好写一封回信给姑姑,告诉她自己结婚了,过得很幸福!
“咦,这另外一封信是秀儿的,快看看。”
她可太担心小姑子近况了。
俞泽展开信件——
“亲爱的哥哥嫂嫂。
李满仓已经被我打进了四次医院,现在闹着要和我离婚,还要家里把彩礼和买工作的钱退回来,我该怎么办?
如果方便,能否来镇上一聚。
俞秀。”
云瑶揉了揉眼睛,确定信件上写得是“四”这个数字,她诧异极了,“我的天,妹妹太厉害了,她怎么做到的!”
俞泽捏紧了信纸,“秀儿应该是担心这信内容会被人看到,所以写得很简短。
那我们就去趟镇上吧,看看是怎么回事。”
俞泽思忖,如果这次能把婚离了,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