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辈人讲的鬼事儿 > 第33章 无头新娘

老辈人讲的鬼事儿 第33章 无头新娘

作者:孤城倒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1:14:47 来源:小说旗

靠山屯的雾气总在黄昏时分漫上来。李老六踩着湿滑的青石板往村东头走,布鞋底碾过石缝里新冒的苔藓,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他怀里揣着半斤炒得焦香的花生米,粗陶酒壶贴着胸口发烫——这是要往灯笼匠元大英家去的礼数。

村西头到东头不过百步,雾气却把路抻得老长。李老六经过老槐树时,树影里突然窜出只黑猫,绿眼珠子在雾里烧出两团鬼火。他啐了口唾沫,摸到元家门前时,檐角铜铃正被山风吹得叮当乱响,像吊着串笑岔气的嗓子。

";元叔!";李老六拍门板的手停在半空。门缝里漏出的火光忽明忽暗,把个佝偻人影投在糊窗纸上,活似皮影戏里的无常鬼。纸糊味混着陈年桐油味钻出屋来,熏得他鼻头发痒。

门轴";吱呀";一声,元大英举着油灯探出半张脸。灯影顺着嶙峋的颧骨爬上眉弓,在眼窝里蓄出两汪浓墨。他指节上层层叠叠的茧子被灯火映得发亮,像缠着无数道褪色的红绳。

";又来找死?";沙哑的嗓音裹着喉间的痰音。灯笼匠侧身让出条缝,墙上二十盏未点亮的红灯笼突然齐齐一晃,铜铃铛撞出清越的响。

李老六把花生米往炕桌上一撒,琥珀色的酒液在粗瓷碗里荡开涟漪:";您给说段带劲的,就讲您那灯笼引魂的手艺......";话音未落,屋外山风骤紧,檐角铜铃发了疯似的乱撞。元大英往火盆里添了把黄纸,腾起的青烟里,他指间未愈的伤口渗出血珠,正正滴在刚糊好的灯笼骨架上。

";五年前中元节......";灯笼匠喉咙里滚出个古怪的笑,";我接了桩要命的买卖。";他枯枝般的手指抚过灯笼上蜿蜒的血痕,纸面突然显出个模糊的人形,转瞬又被跳动的火光吞没。

五年前,村里来了个外乡人,自称是绸缎商,姓马,要订一批红灯笼,说是给远房侄女出嫁用。元大英接了活儿,连夜赶制,扎了二十盏大红灯笼,红得像血,绸面光滑,坠着铜铃铛,风一吹“叮叮当当”响得喜庆。那商人留了定金,说好三天后在荒野边的小庙交货。

第三天晚上,天黑得早,雾气重得像锅盖压下来,村里静得瘆人,连狗都不叫。元大英背着灯笼,踏上通往荒野的小路。那路偏僻,穿过一片乱葬岗,草深得能淹膝盖,风吹过“呜呜”响,像人在哭。村里人都说那儿不干净,早年战乱时死过不少人,尸骨埋得浅,夜里常听见怪声。元大英不信邪,手艺人胆子大,啥没见过?可那晚,他心里总发毛。

刚进荒野,雾气裹得他喘不过气,灯笼的光照出去也就一丈远,周围黑乎乎的,草丛里窸窸窣窣,像有东西爬。他走了半里路,忽然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像他灯笼上的铃铛,可又不对劲儿,夹着股低低的哭声,断断续续,像女人在哼唧。他站住脚,喊道:“马老板,是您吗?”没人应,可那声音越来越近,雾里还飘来一股怪味,像血腥气混着胭脂香。

他壮着胆子往前走,雾气里影影绰绰露出一个红点,像灯笼的光。他眯眼一看,吓得魂儿飞了一半——雾里站着个女人,穿着大红嫁衣,红盖头遮着脸,手里提着盏红灯笼,摇摇晃晃,像飘着走。元大英心想:“兴许是马老板的侄女,提前来取灯笼?”他喊道:“姑娘,是来拿灯笼的吗?”

可那女人没答,慢慢走近,元大英定睛一看,腿肚子直打颤——她没头!红盖头下是空的,脖子上平平整整,像被利器削过,黑血凝成块,粘在嫁衣上。她手里的灯笼,光是暗红的,照得周围草地一片血色。元大英大喊:“鬼啊!”转身就跑,可雾大路滑,他摔了个狗啃泥,背上的灯笼砸地上,铃铛散了一地,火光灭了,四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元大英爬起来,回头一看,那无头新娘近了,红嫁衣飘得像血雾,手里的灯笼晃悠悠,照得他脸一阵冷。他喊道:“俺不认识你!别缠俺!”可她没停,飘得更快,嫁衣下摆拖在地上,草丛里留下一串黑血迹。他撒腿跑,可荒野没路,草刺扎得他腿生疼,雾气裹得他喘不过气。

跑着跑着,他踩进个泥坑,摔得七荤八素,坑里堆着几根白骨,骨头上挂着破布条,像嫁衣的碎片。他吓得喊:“这是啥地方?”抬头一看,无头新娘飘到坑边,红盖头无风自动,像在盯着他。她伸出手,手指瘦得像枯枝,指甲长得像刀刃,泛着青光,指尖挂着血丝,低声说:“灯笼……给俺……快”声音沙哑得像锯子拉木头,带着股怨气。

元大英吓得魂儿都没了,喊道:“灯笼给你!别杀俺!”他从泥里抓起一盏摔坏的灯笼,扔过去,可那新娘没接,灯笼砸在她身上,穿了过去,像砸在雾里。她低声说:“不够……全要……快”嫁衣一卷,裹住他胳膊,冷得像冰针扎肉。他挣扎着爬出坑,跑了几步,回头一看,她提着灯笼,飘在半空,指甲伸得更长,像要掏他心窝。

夜枭的啼叫陡然撕裂浓雾,一声破锣般的鸡啼从山坳里炸响。天边渗出的灰白色像掺了骨粉,正一寸寸啃噬着墨色苍穹。无头新娘的指甲突然痉挛起来,青紫色的甲片";咔咔";蜷缩回指骨,仿佛被火燎的毒蛇归洞。嫁衣下摆的赤金流苏簌簌抖动,在血锈味的雾气里甩出半圈残影:";明...日...";那声音像是锈刀刮着陶瓮,震得草叶上的露珠都在跳,";再...来...";

红灯笼";噗";地爆开一朵幽火,鬼新娘霎时碎成千万片猩红纸屑。元大英瘫在泥沼里,喉头泛着铁腥气,指甲缝里嵌满带血的草根。他手脚并用地爬过乱葬岗时,坟墓间的磷火正巧舔上东方鱼肚白,把残雾烧成灰烬。村口老槐树的枝桠戳破晨光,枝头还挂着半截褪色的红绸——昨夜那顶染血的盖头。

元大英跑回家,锁上门,缩在炕上不敢动。他寻思着,那商人兴许是个幌子,灯笼是引他撞鬼的。可他没证据,手上的伤口还在,血迹斑斑,咋也解释不通。第二天,他硬着头皮去找马老板交货,可小庙空荡荡的,没人来,地上却多了个红手印,冷得像冰。他心里发毛,背着剩下的灯笼回了村。

可怪事没完。那晚,他挂在屋里的灯笼全亮了,红光渗出血丝,铃铛“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像有人摇。他吓得拿棍子去砸,可灯笼砸不烂,反而越亮,屋里一股血腥味。村里人也慌了,赵二狗说夜里看见个红影子在村口晃,孙铁柱说炕头多了个红手印,钱二婶说听见女人哭声,凄厉得像要命。

第三天晚上,元大英坐不住了。他寻思着,这鬼兴许跟灯笼有关,得去荒野了结。他带上家伙——一根铁棒、一把剪刀,还有几盏没染血的灯笼,叫上赵二狗和孙铁柱,壮着胆子往荒野走。俺爷爷也跟去了,说是怕他回不来。

他们到荒野时,雾气比上次还重,铃铛声在前头响,可咋走都走不到。元大英咬牙往前冲,忽然脚下一空,掉进个深坑。赵二狗他们下去拉,可坑里啥也没有,元大英像是被啥拽走了,连声都没留。等他们爬上来,雾气散了些,露出一道红影子——无头新娘飘在半空,嫁衣红得滴血,脖子上的平茬渗着黑血,低声哭着:“灯笼……全要……”

元大英被拽进坑里,摔进一个地下墓穴,里头黑乎乎的,地上散着几具白骨,骨头上挂着破嫁衣。他喊道:“救命!”可没人应。他摸出火折子,点亮一看,墙角坐着个女人,穿着红嫁衣,手里抱着个头,头上的脸白得像纸,眼珠子浑浊,嘴角裂开,露出一排尖牙。

元大英吓得喊:“你是谁?”女人低声说:“俺是马翠兰,三十年前嫁到这儿,男人嫌俺丑,砍了俺头,埋在这儿。他拿俺陪葬的灯笼卖钱,俺魂不散,要拿回来……”元大英一愣:“马老板是你男人?”女人摇头:“他死了,魂被俺吃了。可灯笼散了,俺找不到路……”她哭着说:“你是灯笼匠,俺闻着味儿找你,扎灯笼引俺回家。”

元大英明白了,这无头新娘是马翠兰,被丈夫杀害,怨气化鬼,缠着他要灯笼。他咬牙说:“俺帮你扎!”女人点头:“扎满二十盏,挂在坟前,俺就走。”元大英爬出墓穴,跑回村,连夜扎灯笼,手指扎得血淋淋,终于凑齐二十盏,挂在荒野坟头。

纸灯笼在坟前晃出猩红的光晕,元大英蜷着血肉模糊的手指退后三步。最后一盏灯笼坠地的刹那,二十簇幽火";唰";地窜起三尺高,火舌舔过纸面蜿蜒的血痕,竟凝成个完整的女子轮廓。

雾气里传来丝绸撕裂的脆响,马翠兰的嫁衣自颈部开始褪色,碎成片片灰蝶。那颗抱在怀中的头颅突然睁开眼,浑浊瞳孔映着火光:";匠人的血...融了怨结...";声音像淬过月色的井水,清凌凌荡开在荒野。

元大英尚未回神,掌心旧伤突然迸裂。血珠凌空飞向灯笼群,在每盏灯笼骨架上点出朱砂痣般的印记。女鬼脖颈断面生出肉芽,捧着头的双臂渐渐透明:";且留一盏...镇着...";话音未落,十九盏灯笼齐齐炸成火流星,唯剩东北角的灯笼悠悠飘落,灯笼罩纸上赫然显出血字——";元";。

三日后,靠山屯每户门楣都悬起染血灯笼。李老六蹲在元家窗根下搓烟叶,瞥见屋里那盏孤灯无风自动,灯影投在墙上的分明是个梳髻女子的剪影,正对着铜镜描画并不存在的眉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