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辈人讲的鬼事儿 > 第3章 阴兵借道

老辈人讲的鬼事儿 第3章 阴兵借道

作者:孤城倒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1:14:47 来源:小说旗

俺叫李老六,靠山屯这疙瘩村的土坷垃汉子。村子不大,百十来户泥坯房,好似山神爷随手撒在沟岔里的黄豆粒,稀稀拉拉,风一吹就抖三抖。俺家住村西头,三间瓦房破得跟叫花子窝似的,后墙外头往西迈不出三十步,便是老赵家祖坟的青石界碑,风化的字迹早模糊了,那股子阴气,隔着墙都能钻进骨头缝里。

那晚,暴雨来得邪门,天如同破了个窟窿,雨点子砸得檐角的铁马叮当乱撞,好似有人拿棍子敲丧钟。我蜷在炕角,裹着那床打满补丁的破棉被,盯着窗纸上的雨痕一条条淌下来,心慌得跟啥似的。“奶!”我扯着嗓子喊了一声,瓦片被雨砸得噼啪乱响,跟鬼敲门似的,“上回爷爷不是说民国三十七年闹过冥婚吗?新娘子脚脖子上系着铜铃铛,走一步响一声……”话没落地,张桂兰——俺奶奶——手里的麻绳“啪”地绷断了,半截麻丝飘进煤油灯罩,火苗“嗤”地蹿起三尺高,差点没把灯罩烧炸。我吓得一哆嗦,差点从炕上滚下去。

老太太裹着件褪了色的靛蓝袄子,眼窝深得像嵌着两粒烧焦的煤核,灯焰一晃映得她脸上的皱纹跟刀刻似的。她慢悠悠摸出鼻烟壶,在炕沿上磕了磕,青筋暴起的手背映着火光,活脱脱像坟头纸扎的童男女,风一吹就能飘起来。“小崽子嫌命长啊?”她冷不丁开口,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用缺了指甲的拇指捻着断绳,眼神瞟过来,阴恻恻的,“今儿不讲冥婚,讲‘阴兵借道’——暴雨夜,山路上死人行军的事儿……”

话没说完,一道雷劈下来,震得房梁簌簌掉灰,灰土里夹着股陈年香灰味,呛得人鼻子发酸。奶奶咳了两声,嗓子干得像风吹过枯草,顿了顿,开始讲了。

那事儿得追溯到五十多年前。那时候,奶奶还是个小媳妇,刚嫁给爷爷没俩月,脸上的红晕还没褪干净。靠山屯有个老猎户,叫赵黑子,他是俺老太爷的拜把兄弟,生得五大三粗,胆子大得能徒手掐狼脖子。年轻时他上山打过狼,左胳膊上留了道疤,长得跟刀刻似的逢人就掀开袖子显摆,总说是跟狼王搏斗留下的勋章。那年夏天,雨下得邪乎,连着十几天没停,山沟里的水漫上来,淹了村口的小桥,泥石流眼瞅着要冲下来,村里人吓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夜里,雨大得像天塌了,风裹着雨点砸在窗户上,哗哗作响,感觉像有啥东西在拿指甲挠玻璃,急促得让人心跳都跟不上趟儿。赵黑子那天喝了二两烧刀子,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扛起猎枪,非要去山上瞅瞅他设的套子,怕被雨冲跑了。他媳妇王翠兰急得直跺脚,扯着嗓子劝:“这天儿,山路滑得跟抹了猪油似的,你可别去送命啊!”那赵黑子倔得跟头老驴似的,瞪着眼骂:“老子打了三十年猎,还能让这点破雨吓趴下?少啰嗦!”说完,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提着盏马灯就踹门出去了,脚步声踩着泥水,渐行渐远,不一会背影便被雨吞了。

山路窄得要命,只能并排挤一个人,两边黑压压的树林跟鬼影似的,树枝被风吹得乱晃,好似无数只爪子在半空抓挠,风声呜呜咽咽,听着像哭。雨水顺着山坡淌下来,泥泞得一脚踩下去陷半寸,鞋子粘在泥里,拔出来“吱吱”响,声音就像是在嚼啥东西。赵黑子走了没半里地,马灯的光晃得跟鬼火似的,风大得差点把灯吹灭。他骂了句脏话,找了棵老松树底下躲雨,打算抽口烟喘口气。烟丝在手指间抖得点不着,他咬着牙点了三回,火光一闪,照得他满脸雨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沙沙沙”,整齐得吓人,就如同纸人在地上拖着发出的声音。可这声音不对劲,太闷了,像裹在棉花里,又像是从地底下闷出来的,带着股阴冷劲儿,直往人骨头缝里钻。赵黑子眯着眼往山下瞅,雨雾蒙得啥也看不清,马灯的光照出去也就几步远,隐约瞧见山路上有一队人影,黑压压一片,排着队往山上爬,影子被雨拉得老长,活脱脱一条条黑蛇在蠕动。

“谁他娘的大雨天还赶路?”赵黑子嘀咕了一句,酒劲上头,壮着胆子喊:“喂!哪村的?报个名儿!”声音喊出去,雨里飘散得没影儿,可没人应他,那队人影还在走,脚步声“沙沙沙”没停,仿佛压根没听见。他心里一咯噔,酒醒了一半——这山路上哪来的大队人马?再说,这雨天走路,咋一点泥水声都没带?踩下去不得“啪叽啪叽”溅一身吗?但这脚步声干干净净,发明是在晒干的土路上踩出来的,邪门得要命。

赵黑子拎着猎枪,借着马灯的光往前凑了几步,想看个明白。雨水砸在他脸上,冰得刺骨,马灯的光晃过去,他终于看清了——那不是活人,是一队死人!他心跳“咚”地一沉,汗毛根根倒竖,浑身从头到脚像是被针扎了。

那队人影穿着破烂的军装,有的缺胳膊,有的少腿,脑袋歪得跟断了似的,走路僵硬得像提线木偶,关节“咔咔”响,骨头在互相磕碰。领头的是个高个子,叫李大头,村里民国时死的一个兵痞。当年他跟土匪干仗,被一刀砍了脑袋,尸体扔在山沟里喂了三天苍蝇,后来村里人看不过去,拿草席裹了埋了。现在他走在前头,脖子上空荡荡的,手里提着个破灯笼,灯笼里燃着一团绿幽幽的火,照得他肩膀上的血迹黑乎乎的,瘆人的很。

后面跟着的,有个叫孙瘸子的,生前是个乞丐,死在村口,没钱埋,被野狗啃了半边脸。现在他腿断了半截,走路一瘸一拐,愣是没掉队,脸上挂着烂肉,眼珠子吊在眼眶外头,晃晃悠悠,随时要掉下来一样。还有个叫陈寡妇的,生前吊死在自家房梁上,听说男人死了三天她就上了吊。现在她脖子上套着麻绳,绳子另一头拖在地上,仔细看像拽着啥东西,走路时嘴里“咯咯”作响,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咽气。

赵黑子吓得腿一软,差点没跪地上,猎枪“哐当”砸进泥里,溅了一身泥水。他赶紧捡起来,手抖得跟筛糠似的,枪管在雨中闪着寒光。那队阴兵越走越近,他闻到一股子腐臭味,夹着泥土和血腥气,有点坟地里刨出来的,熏得他胃里翻江倒海。他壮着胆子又喊:“你们是啥玩意儿?给个话!”声音颤得像筛子,那队人影压根不搭理,脚步声“沙沙沙”继续响,整齐得像敲鼓,震得他耳朵嗡嗡直响。

突然,李大头停下了,慢慢转过身——没脑袋,赵黑子觉得有啥在盯着他,一双无形的眼珠子嵌在空气里。那盏绿火灯笼晃了晃,照得赵黑子脸上一片惨绿,感觉被鬼火烧过。接着,孙瘸子和陈寡妇也停下来,齐刷刷“看”过来。孙瘸子的眼珠子吊在脸上,晃得像钟摆,陈寡妇咧开嘴,露出一排黑牙,嘴里吐出一串黑水,顺着下巴滴下来,落在泥地上“嗞嗞”响。

“借道……别挡路……”一个低沉的声音从李大头那边飘过来,如同从地底下挤出来的,每个字都裹着阴风,刺得赵黑子耳朵生疼,骨头缝里直冒寒气。赵黑子吓得魂儿都没了,转身就跑,可脚下一滑,摔进泥水里,满嘴泥巴,呛得他咳了半天。他爬起来回头一看,那队阴兵已经走过去了,背影在雨雾里若隐若现,脚步声“沙沙沙”还响着,好似敲在他心口上,每一步都让他喘不上气。

赵黑子跌跌撞撞跑回家,门都没顾上关,一头栽在炕上,喘得跟拉风箱似的,脸色白得像刷了层石灰,汗水雨水混一块,分不清是冷汗还是啥。王翠兰吓得脸都绿了,赶紧拿毛巾给他擦脸,哆嗦着问:“你这是咋了?撞邪了?”赵黑子抖着嗓子说:“阴兵借道,俺差点没命回来!”声音里带着哭腔,宛如受了惊的孩子。他抓着王翠兰的手,抖得停不下来,眼神空得像丢了魂。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里人听说这事儿,几个胆大的扛着锄头去山路上看。路上没脚印,只见泥土里散落着几块烂布条和碎骨头,黑乎乎的,像被火燎过,还有股子怪味儿散不掉,是烂肉味儿混着土腥气。有人说是阴兵走过的痕迹,活人碰不得,有人说是赵黑子喝多了眼花,那味道,谁闻了都得皱眉。从那以后,每逢暴雨夜,村里人总能听见山路上“沙沙沙”的脚步声,像鬼敲门,没人敢出门看。有人说,那是死去的兵魂,借着雨夜回村,走不完的路,过不去的道,永远在山路上晃荡。

奶奶讲完,屋里静得吓人,雨还在下,砸得窗户“啪啪”响,像在敲丧钟。俺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问:“奶奶,赵黑子真见着阴兵了?”她瞟了俺一眼,咧嘴一笑,露出缺了牙的牙床,阴恻恻地说:“老六啊,这世上有些东西,见不得,也躲不过。那晚俺也听见了脚步声,可没敢掀窗帘看!”说完,她拄着炕沿起身,脚步踩得木地板“吱呀”响,回了里屋,留下俺一个人,盯着窗外黑漆漆的夜发呆。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风声呼啸,像无数鬼魂在嚎。俺缩在炕上,裹紧被子,我心里还是发毛,总觉得窗外有啥在窥着俺。奶奶那句“见不得,也躲不过”像根刺,扎在心头,挥之不去。俺瞪着窗纸,雨痕一道道淌下来,像眼泪,又像血,脑子里全是李大头那盏绿火灯笼,晃得俺眼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