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老辈人讲的鬼事儿 > 第74章 阴童借书

老辈人讲的鬼事儿 第74章 阴童借书

作者:孤城倒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1:14:47 来源:小说旗

靠山屯蜷缩在群山的褶皱里,几垄瘦田倚着土坡,炊烟总比别处升起得早些。李老六蹲在自家门槛上拍打裤脚的泥点子,日头刚滑过西山尖,风就裹着槐树叶往他后脖颈钻。村头那株歪脖子老槐树簌簌抖着,枝桠间漏下的月光碎成满地银鳞。

陈大眼的梆子声从井台荡过来,三长两短。这老更夫总爱蹲在槐树根上抽旱烟,烟锅里的火星子忽明忽暗,活像蹲了只红眼睛的夜枭。

\"六子,来听古?\"烟袋锅在石头上磕出闷响,陈大眼那只外凸的右眼映着月光,倒真像庙里的泥塑金刚。他裹着褪成灰褐的羊皮袄,袄襟上沾着经年的烟油子。

李老六搓着皴裂的手掌挨过去,青石板上还留着白日里的余温。\"眼叔给说段新鲜的?前儿刘二狗讲城里有铁皮车会放屁,您给说道说道?\"

\"嘁!\"陈大眼从鼻孔喷出两道白烟,烟袋杆虚点着东南角,\"要说奇,还得是咱屯子里现成的。瞧见没?\"烟杆头颤巍巍指向黑黢黢的轮廓,那是半截露出荒草的青砖墙,\"王家老宅的阁楼子,昨夜里又亮灯了。\"

风突然打着旋儿掠过脚边,卷起几片枯黄的纸钱。李老六缩了缩脖子,后槽牙却咬得更紧:\"不就是闹鬼么?这些年也没见真...\"

\"你懂个屁!\"陈大眼突然压低嗓子,喉头发出痰音般的咕噜声,\"四十年了,那哑巴崽子的怨气比井水还凉。\"他佝偻着背往前倾,烟袋锅里新填的烟丝烧得噼啪作响,\"想听真章就闭上鸟嘴,老子给你揭这桩阴司账——\"

月光正巧被云翳吞没,老槐树的影子倏地漫过两人头顶。梆子声不知何时停了,屯子深处传来几声狗吠,叫到半截又生生咽了回去。

那还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靠山屯那时还有个私塾,就在村头那座老宅里。教书先生姓王,大家叫他王先生,是个书呆子,满脑子都是书,宝贝得跟命根子似的。私塾不大,几间破屋子,里头坐着十来个孩子,摇头晃脑地念“人之初,性本善”。王先生有个帮手,是个哑巴学徒,十五六岁模样,瘦得像根竹竿,不会说话,但眼神灵得很。他是孤儿,被王先生捡回来,平时烧火、扫地、收拾书,啥活都干。

“先生,这字咋念?”那天,哑巴学徒拿着一本《三字经》,指着“性本善”三个字,比划着问。王先生正埋头抄书,头也没抬,随手在纸上写了个“善”字,哑巴学徒盯着看了半天,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像明白了什么。

“行了,别老问,干活去。”王先生挥挥手,哑巴学徒就默默退到灶房,蹲下来生火。灶膛里的柴噼啪作响,火星子跳出来,落在干草上,谁也没在意。

可那天,风大得邪乎。灶火烧得正旺,突然蹿出一团火苗,点着了房梁下的稻草。火势眨眼就大了,黑烟呛得人睁不开眼。王先生正在阁楼上整理藏书,听见动静,探头一看,脸都白了。

“我的书!我的书!”他大喊着冲下来,眼里只有那个藏书箱。那箱子是他半辈子的心血,里头全是抄了又抄的经史子集。火舌舔着房梁,屋里乱成一团,孩子们哭着往外跑,可哑巴学徒还在灶房里,拼命拍打火苗,想把火扑灭。

“先生,救我……”哑巴学徒张着嘴,发不出声,只能挥手。他满脸黑灰,衣服烧得破破烂烂。王先生却像没看见,抱着藏书箱往外冲。到了门口,他回头看了一眼,火已经封住了路,哑巴学徒被困在里头,眼神满是绝望。

“书要紧,书要紧……”王先生咬着牙,猛地把门锁上,转身跑了出去。外头的人只听见一声闷响,房梁塌了,火光冲天。哑巴学徒没出来,活活被焖成了焦炭。

“先生,你咋不救他?”第二天,村里人围着王先生,指着那堆废墟骂。他低着头,手里还攥着藏书箱,嘴里嘀咕:“书没事就好,书没事就好……”没人理他,村里人都说他疯了。

没过多久,王先生病死了,私塾也荒了。那座老宅从此成了禁地。可怪事来了——每到子夜,阁楼上就传出读书声,低低的,像有人在念“人之初,性本善”。村里人说,那是哑巴学徒的魂在念书,想学完《三字经》好投胎。

“后来呢?”李老六插了一句,声音有点抖。

陈大眼瞪了他一眼,继续讲:“后来,有人胆大,跑去老宅借书。借的都是《三字经》,可一回家,翻开书,扉页上夹着焦黑的纸钱,像是从火里捡出来的。借书人的名字,写在纸上的,被血指印抹得一塌糊涂,谁也看不清。”

“血指印?”李老六倒吸一口凉气。

“对,还有更邪的。稻田里,半夜总有人影蹲着烧书,黑乎乎的,像个小孩。有人壮着胆子去看,啥也没瞧见,只剩一堆灰。”陈大眼顿了顿,声音更低了,“村里人都说,那是哑巴学徒的冤魂,烧书是为了报仇。”

“报仇?他咋不找王先生?”李老六问。

“王先生死了,魂早散了。哑巴学徒找不到他,就缠着老宅,谁碰他的书,谁倒霉。”陈大眼吐了口唾沫,“所以啊,老六,别好奇,那地方去不得。”

“知道了,我不去。”李老六嘴上答应,心里却像长了草。

“后来...”陈大眼继续回忆。

陈大眼喉结滚动两下,烟袋杆在月光下抖出细碎光斑:\"那年七月半,屯子来了个挂单和尚。青布僧袍补丁摞补丁,草鞋露着大拇哥,偏生那双眼睛亮得吓人——分明是瞧见了槐树底下那团黑气。\"

\"老和尚敲着木鱼念往生咒,绕着老宅转了三圈。子时梆子刚响,阁楼窗纸突然透出青光,哗啦啦的书页翻动声惊飞满树乌鸦。\"陈大眼突然抓住李老六手腕,指甲掐进肉里,\"你猜咋着?那哑巴崽子就悬在梁上,浑身焦黑淌着尸油,手里攥着本烧剩的《三字经》!\"

回忆中的画面在烟雾里扭曲变形:老和尚袈裟鼓荡如风帆,念珠甩出三十六道金光。哑巴鬼童嘶吼震落瓦片,火舌从七窍喷出化作赤链蛇。供桌上的清水突然沸腾,映出王先生鬼魂跪在火中不断磕头,藏书箱里的经书烧成灰蝴蝶。

\"孽障!\"老和尚禅杖顿地,青砖裂缝里涌出梵文金咒,\"王施主盗取你的阳寿续写经书,如今在地狱受拔舌之刑。你且看——\"袈裟拂过处现出孽镜台,镜中王先生被铁钩扯着舌头,正往火海里拖拽。

哑巴鬼童突然僵住,焦黑手指在地上划拉。陈大眼当时躲在门后看得真切,那歪歪扭扭写的是个\"善\"字——正是当年王先生教他的那个字。

老和尚长叹一声,从怀里摸出一物:\"痴儿,你守着执念四十年,可还记得这是何物?\"鬼童空洞的眼窝淌下血泪,那物件正是本《三字经》,鬼娃又看了眼自己手里焦黑的,王先生往日教诲在他鬼脑浮现。

子时三刻,槐树无风自动。老和尚盘坐诵《地藏经》,哑巴鬼童身上的焦皮片片剥落,露出白玉般的童子身。藏书阁火光转为金色,无数灰烬重组成完好经书,扉页上\"性本善\"三字格外清晰。

\"后来呢?\"李老六发现自己的衣襟已被冷汗浸透。

\"后来?\"陈大眼掀开羊皮袄,贴身藏着半片焦黄书页,\"那孩子往生时冲我笑了,比庙里菩萨还好看。老和尚说怨气已消,却留了句话——\"他模仿着僧人浑厚的嗓音:\"人间痴念最难量,莫叫善意变业障。\"

月光重新漫过井台时,远处老宅的轮廓似乎柔和了许多。陈大眼把烟袋锅往青石板上磕了磕,飞溅的火星子在空中划出转瞬即逝的弧线,像极了那夜超度法事中散落的功德金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