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 > 第122章 刘邦:老爹也得听我的!

“哦,你想在老家要什么待遇?”

嬴高一笑说道,“让县令对你恭敬有加,唯命是从?这并不难。”

“陛下,微臣现在并没有回家的想法。”

刘邦说道,“微臣只想说,要是微臣有一天不情愿了,那微臣老父亲那一个爵位,能不能就凭微臣的一句话给他收回来,微臣可以再赐给别人?”

我特么?

听到刘邦的话,嬴高一愣,随即一笑,“不愧是你呀。”

他点头说道,“好,这个爵位,是因你的功劳而起的,你想给谁就给谁。”

“那就多谢陛下啦!”

刘邦这才满意一笑。

嬴高也知道,刘邦这家伙说出这样一段话来,那必然是想要好好的拿捏拿捏他这个老父亲。

毕竟,他现在是商人,地位不太高,老父亲虽然因为自己就直接有了爵位,但是万一他到时候再倚老卖老以贵卖贵,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

自己手里,必然得有能够威慑老父亲的手段。

而且,刘老爹以前对刘邦非打即骂,非常看不上眼的样子,让刘邦仍然有些耿耿于怀,他现在反而帮助老爹得到了这么好的好处,他得让老爹知道,老头你错了!

更得让他老爹知道,老头啊,你不要太狂,因为我你才有这个狂的资格,所以你更没有资格对我狂。

当然,只要刘邦拿捏住了他父亲刘老爹,那自然也可以拿捏住整个家族的人,免得这帮人因为自己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利好,最后反而来看不起他的一个当商人出身的人。

刘邦表示,我对人好不好坏不坏,我到底是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不光看你们之前对我怎么样,也要看接下来你们会对我怎么样。

而对刘邦这样的性情,嬴高却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陛下,治粟内史尉缭求见陛下。”

就在这时,外面宦官来禀报说道。

“哦?尉缭来了?”

嬴高对此,似乎也并没有意外,点头说道,“既然这样,刘邦你先退下吧,让尉缭进来。”

“诺。”

刘邦听了转头告退,而宦官就把尉缭给宣了进来。

“陛下有令,宣,治粟内史尉缭面圣。”

“微臣尉缭,拜见陛下。”

尉缭被带到嬴高的面前,躬身行拜。

“尉缭,不必多礼。”

嬴高抬手,让尉缭免礼起身。

“陛下,微臣,是来谢罪的。”

尉缭躬身道,“尉缭过于粗浅,竟然如此不相信陛下的这些筹划,实在是惭愧。”

刘邦的每一次交易,尉缭派去的人,都是紧盯着的,所以,对于刘邦一口气卖出这么多钱的事情,尉缭自然能知晓的比较及时,也比较详细。

其实,在卖产业这件事情一开始有所传播的时候,尉缭就已经有所预料了,他能感觉得到嬴高让刘邦这么做,应该是能够大赚一笔的,也会趁此机会收割不少的财富。

只不过,最后收割的程度竟然能够如此夸张,是让他没想到的。

经过尉缭的手下的统计,嬴高让人经营的产业,短短半个月,差不多就已经凑集到了一万万的目标。

一万万啊!

本来以为给他一年都未必完成,没想到也一个月都不到,准确的说连半个月都没到。

这也太夸张了一些!

“尉缭说的是刘邦手里,已经筹集到差不多一万万的钱了吧?”

嬴高笑问。

“陛下圣明。”

尉缭说道,“现在,陛下已经完成了约定,是尉缭太过于蠢笨了,尉缭觉得,以尉缭的眼光,实在是有愧于帮助陛下承担要职,故而,前来请罪。”

“呵,只不过是弄了一些特殊手段罢了,也没有什么可值得说的。”

嬴高笑着说道。

“陛下,这并非是什么特殊手段。”

尉缭躬身说道,“在这些产业对外售卖转卖之前,细流桥的那些产业,收益就已经是节节攀升了,照此下去想要一个月内完成一万万的目标,那也不是问题。更何况,经商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买卖,没有什么特殊不特殊的,不管是卖什么都是经商。”

没错,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尉缭就已经觉察到,新皇陛下的目标,应当已经不是问题了。

没想到,嬴高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还骚操作了一把,直接把这一进程用如此特殊的方法提前走完了。

当然,尉缭对此,一开始还是有那么些不理解的。

毕竟这些产业那么赚钱,一下想要完成目标不是问题。既如此,陛下为什么放着这么多的钱不赚,反而把这样的好处去交给那些贵族们?

难道说只是想着提前把钱弄到手心里才是安全的吗?

又或者说陛下觉得像这样的东西,别人钻研探索出来方法,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迟则生变,不如提前给自己找好后路?

“朕,并不是因为谦虚才这么说的。”

嬴高看着尉缭说道,“这些产业,本就不可能一直保持优势,而且,朕想要让人经营的,也绝非是只收割,一次赚一万块钱就完了的事情,朕想的是让整个大秦可以创造出真正的财富,更多的财富,而不是钱从别人的腰包里转到朕这里面就完了。

老秦的权贵们,虽然,朕要削弱他们庞大的势力,但并非一定要通过打压的手段,来逼迫他们强行接受重新分配。

只要能有更合适的方法,不会引起那么大的变动和冲突,为什么又不做呢?”

“陛下圣明!”

听到嬴高的话,尉缭重重点头。

他的确也是明白了,嬴高这么做,老秦权贵们,自认为得到了利好,那当然是愿意欣然接受的。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嬴高的确是达到了暂时收割财富的目的。

既能把事情办成了,又不至于得罪很多人那是再好不过的。

“当然,朕还是那一句话,朕要做的不是一些短浅的事情,而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

嬴高说道,“朕之所以把这些产业交出去,那是因为他们的难度不大,让别人知道是早晚的事情,所以不如趁这个机会,打包出去算了。朕现在要开始做的,才是更重要的。”

哦?

听到嬴高的话,尉缭心中一动,这也是他心中的那些疑惑。

“微臣愚钝,还请陛下圣训。”

尉缭躬身问道。

“大秦,要有真正的产业。”

嬴高说道,“这些产业不光是能够利于民间,更要利于大秦对外的征战,这才是大事。”

“对外征战?”

尉缭诧异,“陛下,能够完成赋税,这本身对于朝廷对外征战就已经是十分利好的事情了。”

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只要钱粮服务的多,那打起仗来也有底气,也更有胜算。

“光有钱粮不够啊。”

嬴高摇头说道,“我们的综合实力要升级,军备上面,也要上得去才行。”

“可……请恕微臣,斗胆直言。”

尉缭说道,“军备之事,莫非陛下是想要借助于商贾之事来完成吗?这么做的话会不会有些不太适合?”

没错,经商的事情可以被允许,这个没问题,但是如果商人和商业,过多的染指到军队方面,那是不是就太危险了?

而且,肯定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

“朕没有说,要让民间的人来直接经营,也没有说,接下来会直接跨步到经营发展军备。”

嬴高笑道,“朕,只是定了一个长远的方向罢了。以后,不管大秦到底开拓了多么大的疆土,朝廷的手里终究是要有真正的优势的,否则的话就算打下来也未必能够受得住。”

“陛下圣明。”

尉缭听了,深以为然的点头,对于嬴高能够明白这样的道理,他心里还是十分欣慰的。

打天下打天下,只要你手头的兵力有优势,你扩充地盘可能不是问题,但是扩充之后你能不能完全的把地盘守得住,让它消化得了,才是问题,才是相当重要的。

大秦之前,步伐就稍微有一些快了,导致现在,六国的遗留问题,成了不小的隐患。

就如同一块硬肉,吃了之后,卡在了喉咙里,上不去又下不来,又不可能让他一直这么卡下去。

“朕,首先会让人去经营一些手工产业。”

嬴高说道,“目的嘛,当然是进一步的增加民间财富,国富民强,朕看,国家强盛,也可以从民富这一条路走下去。当民间的财富真正的多起来,朝廷的财富也会更加的多,到时候想要以朝廷的力量发展军备和扩充储备,自然更不会有问题。”

没错,这其实和商鞅变法的目的有着一致性,商鞅变法通过改变民间的一系列的规则,来达到一定程度富民的效果,然后,通过赋税的机制,收取民间财富,那朝廷的可用资源,自然也就更多了,到时候整个朝廷运作的空间也就自然大起来了,对外征战还是对内控制,也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陛下圣明。”

尉缭点头说道,“商君改制,目的也是增加农户们的所产,继而,让朝廷有更充足的钱粮储备,可以对外征战,微臣认为,这方法,是可行的。”

“这只是其一。”

嬴高笑道,“当下,大秦的隐患,是闲人太多了点,不管是贵族们还是民间的人,因为闲着的人太多,所以他们都可能会酿成各种各样的问题。

只有让所有人都忙活起来,都充实起来,朝廷才可以化解各种潜在的危机。比如,父皇当初发配那么多的戍卒兴修长城,兴修灵渠,还有各地的关卡要塞,这些百姓们在农忙的时候才会需要回去,而在农闲的时候要是都呆在家里,时间长了,难免会有各种矛盾冲突,不如,让他们都有事情做。而且,他们做的事情,如果是能为天下增添更多的财富,对朝廷也是好事,他们自己手里有些存储,应急的储备也会多一些,朝廷用来赈灾和安抚的地方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陛下圣明!”

听到嬴高这一番话之后,尉缭更是连连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你是治粟内史,这些事情,当然需要你了解,你多多和萧何配合配合,我们先在关中把事情做起来,然后再推广到全国。”

嬴高说道。

“诺!请陛下放心,微臣必然会尽心竭力,以能为陛下分忧。”

尉缭重重点头说道。

而与此同时,嬴政那里,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贵族们花重金购买产业的消息。

“老四确实是会盘算啊。”

嬴政笑道,“朕听说,他现在手里已经筹集到了一万万的钱,已经提前完成目标了,这才半个月啊……”

“四弟果然是厉害,先让这些产业出现暴利,然后,把这些转手一卖,那别人自然会心动。”

扶苏也是感叹说道,“半个月之间竟然能够筹措这么多的钱,对外打仗的事情,就有眉目了!不过……”

说着,扶苏却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儿臣却没想到,如果他不把这些产业给卖出去,那岂不是也能够持续赚钱吗?如今只想着完成一万万的目标,那是不是接下来的事情,反而,不好解决了?难道,他这也是在给贵族们示好,而让贵族们,接下来继续支持他?”

“有这个原因,但如果只是这个原因的话,应当也是不可能。”

嬴政听了,摇头说道,“老四不会这么短视,他这一次次一桩桩的事情都已经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这么短视的人。”

“陛下!”

就在这时,内史腾匆匆来报,“刚才,我们从刘邦好那里得到了情报,四公子召集萧何和刘邦密会,说的是这些产业并没有多少秘密可言,别人知道也是早晚的事情。他要让刘邦,接着发展新的产业,说是有纺织,工车,陶瓷,还有印刷这几个产业。”

“哦?他果然是有所预料有所准备的。”

嬴政听了一笑说道,“不过,纺织工车陶瓷和印刷,能让老四主动放弃当下的这些利益,想必,这些东西,带来的利润,也会不容小觑啊。”

“四弟找到了能一直牟利,为分封制提供钱粮的方法,那实在是好。”

扶苏笑道,“而且,他现在做的这样的事情,也能让贵族们更愿意接受,这也是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