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抗日:民国大医生 > 第39章 亚历山大的建议

抗日:民国大医生 第39章 亚历山大的建议

作者:大橘小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1:45:30 来源:小说旗

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不仅是一种炫耀,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打广告。

陈知文在几天的时间里就写好了一篇新的论文,他打算将这篇论文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美国医学会杂志》是亚历山大给陈知文推荐的,他作为国际有名的医生,常年与国际接轨,在知道陈知文打算将新的论文投递给《柳叶刀》之后连忙阻止了陈知文。

“朋友,虽然《柳叶刀》这本杂志很有名,但是对你来说绝对不是最合适的存在。”

亚历山大是法国人,可能对英国人的东西天生就带有一些偏见。

“如果你投递给美国医学会,你不仅会得到名声上的增长,还会得到更加丰厚的奖金。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之后,你将会得到加入美国医学会的机会。”

这确实是陈知文的知识盲区了,他只知道《美国医学会杂志》也是最顶尖的医学期刊,但是他不知道这几个期刊之间有什么差别。

“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现在的医学发展要比我们欧洲要好。”

亚历山大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大战之后,好多人才都逃离欧洲前往美国,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医学人才。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美国不管是面积还是人口,和我们欧洲相比都不逊色,但是他们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整个国家都是英语文化。”

欧洲现在的医学界虽然也很发达,但是语言上的隔阂阻碍了医学的交流。

“《柳叶刀》现在还是老大,但是我认为他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削弱,美国佬的影响力已经开始超过英国佬。”

在亚历山大的建议下,陈知文将论文送给了《美国医学会杂志》,而且很快就收到回复。

“尊敬的陈知文先生,您的论文我们已经收到,很高兴地告诉您,经过我们专家委员会的讨论,您的论文将会在下一期的杂志上刊登。同时我们还诚挚地邀请您加入我们美国医学会,成为我们的会员。”

随着电报被送过来的居然还有两百美元的稿费。

由此可见,人家确实是财大气粗,对于作者更是毫不吝啬。

现在的美国确实是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经济上超过英国,所以在不断地吸纳人才。

再一次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之后,陈知文觉得自己将肿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要是陈知文研究的还是普外科的话,现在虽然也会有一些成就,但是绝对不会像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发表两篇论文,而且还是在国际顶级的期刊上。

这次论文发表之后,最开心的不是陈知文而是亚历山大,因为医学院终于有了能够拿出手的科研成果。

让陈知文很惊讶的是,医学院这边给自己破格提拔成为副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最大的差别就是自己以后的工资将会多一百块钱。

亚历山大找了个机会鼓励陈知文,“你要好好干,以后教授的位置我们也会给你留着。”

民国的副教授位置可不是随便评选的,有很高的含金量。

陈知文现在在文华大学评上副教授,在其他学校那就至少要给他副教授以上的待遇。

二十四岁的副教授,这在当时也是没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的。

陈知文对于这些所谓的职称并不关心,他比较关心的是自己以后的待遇问题,每个月多拿一百块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亚历山大先生,感谢你对我的支持。”

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结果亚历山大给陈知文拿出一份邀请函。

“这是美国医学会给你的邀请函,他们希望你可以前往他们的年会上并且发表一篇演讲。”

去美国?

陈知文现在还没有这个想法。

要是在后世,去一次美国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但是在现在,去一次美国要花掉自己一个月的时间。

一想到自己两个月的时间都要这样浪费在船上,陈知文就连忙拒绝了这个邀请。

“哦,先生,你不会不知道美国距离这里有多远吧?您想一想,你去一次美国,光是往返的路程就需要我花掉两个月的时间。”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说不定你会想去呢,毕竟现在的美国可是繁华的象征。”

我还是回一封信,感谢他们的邀请吧。

美国自己是可以去的,但是不是在这个时候,而是要等到以后民用航空发展比较完善之后,自己坐飞机过去。

陈知文其实对于去美国发展是很向往的,但是要知道现在的美国还不是他这种人的天堂。

等到珍珠港事件之后,那些在美国的日本人就遭殃了。

他们会被要求加入有色人种部队,实际上就是敢死队,在战场上执行最危险最累的任务。

陈知文要是现在前往美国发展,凭借自己现在日本人的身份,估计也不会有好下场。

陈知文不知道的是,虽然他不去美国,但是美国找上了他。

如果现在你问医生,有谁能够治疗自己孩子的疾病,那些医生们都会推荐现在人在远东的陈知文。

约翰·维恩现在遇到一件让他非常苦恼的事情,自己的孩子才一岁,但是现在生了一场怪病。

约翰带着孩子去纽约最好的医院去看病,得出来的结论让他瘫坐在地上,他的孩子得的是肿瘤。

如果约翰还有机会要一个孩子,他或许也就放弃治疗,不让孩子受苦,但是这个孩子偏偏是约翰唯一的儿子。

约翰今年四十岁,他三十九岁的时候才和妻子生下这个宝贵的孩子。

在看见这个孩子的第一眼开始,约翰就知道这个孩子将会是自己的唯一。

所以当得知孩子患上肿瘤的时候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治疗。

但是不管去哪个医院,医生都非常惋惜地告诉他,我们医院并没有把握去救下这个孩子。

因为这个孩子的肿瘤是长在脑袋上的。

这是一个长在脑袋上的血管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