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才鉴宝师 > 第471章 周王陵

天才鉴宝师 第471章 周王陵

作者:青云在眼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2: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片待拆迁区域很大,林如海破墙的动静根本没有引来关注,他将三个箱子搬出来,灰尘已经在箱盖积的厚厚一层,简单看了看,两箱青铜器、玉器,一箱子金银,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他依然禁不住兴奋地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他将箱子抱起,一个个送到刚才跃进来的位置,来回运送的时候,林如海忍不住地想,也许这不算掏老房子,而是偷老房子,只是不知那藏宝的主人是何原因,为何不让家人知晓?

不过,这两箱青铜器、玉器看样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恐怕自己不好留,那就算为国家偷吧。

听到外边动静,林如海问道,“是芷凝吗?”

芷凝道,“是我。”她没开车灯,声音也尽量放低了。

林如海伸手撕开面前的广告幕布,将三个箱子放到了车后座上,然后开车离去。芷凝看到三个箱子的时候,也一下子想起了伦敦城郊古堡的那次经历,现在她明白了,她这个老公有一种非常奇异特殊的超能力。

她又想到二哥,还傻乎乎要跟着林如海学古玩鉴定呢,傻不傻啊。

回到酒店,林如海搬了两趟,第三趟,芷凝跟他一起上楼。

进来房间,林如海将芷凝包里的那本书小心翼翼拿了出来,打开报纸观瞧,芷凝径去观看三个箱子。

书纸已经有些糟烂,他不敢轻易翻动,封面上四个篆字细细辨认,是《礼部韵略》四字,下边有仁宗六年的字样,哦,原来如此。

芷凝简单看了箱子里的宝贝,对林如海问道,“这是什么书?”

“这就是宋朝的新华字典,是宋仁宗命人编写的官方韵书,也是当时科举考试的参考书,呵呵,此前我只记得有一个日本人收藏了一本这样的书,国内方面……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孤本?”

林如海说着说着就笑了,这可真是难得的宝贝。

“那这三箱呢?”芷凝又问。

用术法感应,是浑厚的清凉气息,但术法辨不出年代,看过去,三箱宝贝的周围是黑色挂金边的光晕圆环,即使汉代青铜器也无这种表现,林如海道,“想来是东周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

说完,他一件件取出来观看,这些古董里有玉卮、玉带钩、镂空玉璧、玉樽、玉琥、玉杯、玉珩,玉器种类极其丰富,除了青铜尊、盏外,还有错金银鼎、敦、壶等礼器。

“这些青铜器……恐怕不能流通吧?”芷凝问道。

林如海看到一对带铭文的铜壶,拿起来观瞧,两件铜壶造型样式一模一样,虽然锈迹斑斑,但壶身造型及其优美,壶盖四周生出六瓣莲,侈口,紧束着壶颈,壶腹圆圆鼓鼓,上面还有五道蟠螭纹,显得古朴而凝重。

“像这种带铭文的青铜器,必须上交国家,让考古专家研究,也许能补上一段历史,这就是文物的研究价值,其他大部分青铜器,也要上交,看看一件两件不那么重要的,我们自己留下赏玩也不是不行。”

林如海看着三个大箱子宝物,又道,“玉器留一件两件,金器银器不带字的,我们可以留下。”说完捡起两个金饼把玩。

清点过后,一共有青铜器四十九件,玉器六十一件,金饼五十二个,错金银铜镜三个,银块三十六个,林如海仔细看完,叹道,“也许这是出自金村周天子墓的东西。”

平常人一生难得一见的宝贝,林如海又得了三箱,芷凝除了感慨还是感慨,听了问道,“周天子墓?”

林如海点点头,芷凝依偎在他怀里,娇声道,“好像有故事,你跟我说说。”

“洛城北邙虽然多古墓,但汉唐之后的最多,秦之前的古墓极少,而周天子墓因为不封不树,在1928年之前的几千年间,从未发现,”林如海搂着芷凝坐在地板上,追忆一般说道,讲述的时候,他想起大学课堂上,老师说起这段历史时候的痛心。

“金村,位于洛城平乐东白马寺一带,在邙山陵墓群的中东部、汉魏故城宫城的核心地段,是真正住在“金銮殿”上的村子,因1928年金村发现东周王陵8座而闻名全国。

1928年夏秋之际,大雨多日不停,村东的农田忽然塌陷,露出一个大洞。村民进洞探奇,发现了编钟,这才知道下面是古墓,而且是一座积石积炭的大墓!

而在那次发现古墓之前,金村一带就多有独特天象,比如每逢雷雨天气,天上地下一起响动,百姓不知其中缘由,传说这是龙脉在跳,其实是地底下陪葬的编钟等乐器在与雷声共鸣。

于是便有盗墓者偷偷去探掘,听到这消息的加拿大人怀履光与美国人华尔纳,更是组织无数人来明火执仗地抢劫,之后的几年间,他们在金村一带陆续发现了七座大墓,当时,中外盗墓者蜂拥而至,几近疯狂般的盗取墓中财物。

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时期,没有相关部门和法律法规制止这种大肆的盗墓行为,说是盗墓,由于无人出面制止,与明抢豪夺几乎没什么两样。“金村大墓”遭到了毁灭性的严重破坏!

从考古工作的角度来讲,考古工作者们在发掘墓葬的时候需要顾及到墓葬的规制,随葬品的摆放方式等因素,在考古发掘之后,会尽可能地记录出土的物品的详细资料信息、出土位置、经纬度甚至高度,这些对于了解古代礼制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对于怀履光和华尔纳们来说,显然不需要如此繁琐的手段,他们就是在进行残忍血腥的盗掘!

据说当时出土的数千件文物,件件都是精品,大都是精美的青铜器、玉器、漆器,然而,但这些奇珍异宝还没来得及让国人领略,大部分就流失海外,分散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多个国家。

其中,日本人梅原末治还分别将所盗文物编入《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书中,后来看到的图片,金村出土文物大多精美富丽,形制特殊,堪称绝无仅有,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一直到1933年,民国正负才出台法规,制止了大规模盗墓,后来,我国的考古学家唐兰先生对“金村大墓”进行了实地考察,确认金村墓群为东周墓。

再后来,经过我国众多考古学家以及史学家的共同努力,根据现场墓葬形制以及出土文物的样式,再次确定此墓为东周墓,并且根据墓群规模和文物价值,确定了此处为东周王陵!

仅日本人梅原末治编成的《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就收入文物238件,据统计,那238件文物件件是国宝,还有不少文物,日本人认为不值得入书,就没有记录在册。

那是多么惊人的掠夺啊!当时国人贫穷愚昧,这些外国人凭着几个破钱,就把我国一个璀璨时期的文化肢解了,弄走了!外国人眼中只有金银玉器,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并不在乎。

例如1934年出土的玻璃,将中国玻璃的制作史推前近两千年。西方1829年才制造出高铅钡玻璃,而3000年前的东周王陵就出土了这样的玻璃。

当时,金村被盗挖的八座古墓都是“甲”字形大墓,6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金村又探出一座墓室长19米、宽14米、深12米,墓道长60米的“甲”字形大墓,大墓周边另有20多座大小墓葬,还有陪葬的车马坑等,这更加确认金村被盗挖的八座大墓都是东周王陵。

后来的统计,被盗挖的周王陵主要年代为周武烈王二十二年至周赧王四十八年,也就是从公元前404年到公元前267年,我们这三箱物件,大概率就是出自周王陵,到时候让考古学家看看那些铭文就可以确定。”

芷凝听的惊心动魄,她对这些历史当然不知,但听那么多国宝被盗抢,也听的极为遗憾和痛惜,一会儿,她叹道,“如果真的都是周王陵的文物,我们干脆都捐出去!一件也不留。”

林如海说留下一两件青铜器和玉器,就是觉得芷凝可能不舍,没想到她如此表态,当即高兴道,“就听老婆大人的。”

“对了,老公,东周大概五六百年吧,有多少天子?”芷凝问。

林如海知道她想问什么,便道,“东周享国515年,历25王,除了金村8陵,其余的陵墓至今没有找到。”

两人又看了好一会儿这些文物,便洗漱上床,虽然想起往事非常不爽,但毕竟意外地收获了三箱文物珍宝,还得到一本宋版书,心情高兴,两人旖旎温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