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才鉴宝师 > 第561章 番外(十六)圆明园

天才鉴宝师 第561章 番外(十六)圆明园

作者:青云在眼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9 12: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满清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渔猎和农耕生活,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京师干燥炎热的气候不适应,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宫墙。

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京师的西郊,有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北海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K明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这里开垦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风景区。

早在辽代时,帝王就在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宫,到了明代,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人,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就占据田园营建别墅,大片土地被一块块占去。

到了万历年间,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规模宏伟,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

空旷郊野,出现了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为京郊名噪一时的园林荟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绝好的造园之地,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园林。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后世京大的北边,水木大学以西。康熙时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

当时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来,在其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时被康熙看中,但在实际建造中大多还是皇帝的看法,不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亲自指导,并创造了“烫样”的模型方法。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到雍正十二年,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

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全盛时期的圆明三园,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 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修建二十多景。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

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亭、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将近上百处。

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藏有这个古老国家几千年的、多达几百万件的各式、各个朝代的名贵古董,如果园林被烧还可以重建的话,但那些象征这个国家古老文化的珍贵文物,则全被强盗掠走,再也难以讨回了。

林如海与胖大海、葛三、铁牛四人出城,向城西走了不久,来到一处高岗上,林如海向西望去,只见亭台楼阁金碧辉煌,连绵不绝,在薄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

圆明园啊!想不到我居然能看见她!看见她被摧毁、破坏之前的样子,世事也真是离奇!看见真真切切的圆明园就在眼前,林如海几乎有热泪盈眶的感觉。

这一大片皇家园林和里边的珍藏所代表的重大含义,是此时人们不能深刻理解的,只有当她被彻底摧毁、当这个古老的国家被列强肆意欺凌、侮辱之后,当时代向前,人们回首的时候,才意识到整个民族最璀璨的明珠被焚毁掠略,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圆明园技勇太监首领任亮步履匆匆,穿过几个正脊重檐歇山、以黄色琉璃瓦覆顶的院落,来到圆明园内一处朴素淡雅的院子,对一名官员禀告道,“文大人,东边高岗上有四人正在窥伺园林!”

文丰,初为内务府笔帖式,后任正蓝旗汉军、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曾先后出任杭.州织造、苏.州织造,粤海关监督。

道光二十三年(1843),偕两广总督耆英与英人议订《五口通商章程》十五条。曾充崇文门副监督,署理御药房、太医院事务。咸丰十年,任管园大臣,奉命料理圆明园一切事宜。

在曾经的历史上,法国侵略军侵入圆明园的时候,这座庞大的皇家园林的护卫都已经随皇帝北逃,只剩下一些太监宫女。

十月六日当天,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在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的带领下,同法国强盗接仗,虽然他们势单力孤,但奋力直前、人人英勇,最后因寡不敌众,任亮等人均以身殉职。

当晚,法国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后被赠谥太子少保,追谥忠毅。听任亮报告有人窥伺园林,文丰问道,“是我们的百姓还是洋人?”

任亮说是百姓。

要是以往,有人这么近距离窥伺圆明园,都会被抓捕起来,因为这是皇帝居所,但现在皇帝北狩,京师即将遭到入侵,圆明园的处境很是危险艰难,文丰只怕洋人强盗过来,哪里还会管什么百姓窥伺啊?

他便吩咐不予理会,同时让任亮准备园林防卫,任亮去了,文丰摇头叹息,同时苦笑,大清最精锐的官军都不是洋人对手,几十个会功夫的太监有什么用啊?但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