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天才鉴宝师 > 第569章 番外(二十四)这个有光,这个没有

办公室内所有人都在一边看着大屏幕,一边听安定医院精神病专家李峰教授讲解,大屏幕里,林如海正手舞足蹈和一群人白话他与恭亲王奕䜣、慈禧、洪秀全等人的来往。

不知道是他讲的内容吸引人,还是精神病都容易被吸引,反正面前的十几个精神病人听的津津有味,一个男子一边吮吸自己手指一边听林如海讲,听的忘情,手指一直放在嘴里。

突然,一个漂亮长发女子对林如海道,“我在你身上闻到了时光的气息,你说的是真的!”

见这女子开口说话,办公室内几位专家都惊诧万分,李峰也住口,震惊地望着屏幕。

霍山、刘健、宋书昌、赵琳等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面面相觑,一会儿,李峰解释道,“这女子叫贺敏之,是水木大学一位研究量子物理学的博士后,她被学校和家人送来后,从未开口说话,但是刚刚她说话了!”

哦,原来如此,几个人不关心贺敏之的情况,只是担心林如海。听到林如海再度出现、而且是突然出现在精神病院,大家放下手头的事情,匆匆赶来,但林如海就像上次失忆一样,不认得他们了,不仅不认得他们,而且嘴里尽是胡话。

“李教授,小林的情况怎么样?”霍山关切问道。

李峰看看几个人,坦诚道,“实不相瞒,我们医院里的精神病人,真的有很多是天才,他们大都是思想意识太超前,而又解决不了意识与现实的冲突,所以才来到这里的,”

李峰顿了顿,看着大屏幕又道,“自从林先生出现,他好像就在讲述一个梦境,他的逻辑思维严密,讲述的也是一个延续性的梦境,也就是说,他梦里的生活基本上和现实一样,是随着时间流逝、因果关系而连贯的。

我们不知道他失踪后发生了什么,也许是某种巨大的冲突将他逼疯了,此时的他,依我看,已经把梦里的事情当做现实了。”

“那怎么办呢?”刘健问。

“我们逐渐让他意识到或者接受“两个世界”,也就是现实生活和梦境生活,然后再让他渐渐脱离梦境生活,回到现实中。”李峰答道。

他们说话间,大屏幕里,林如海已经与贺敏之开始讨论第一时空,第二时空,讨论精神穿越过去将来等等话题,两人聊的很热火。

两个人正热烈讨论间,刚才听林如海讲话吮吸自己手指的男子,突然拿出手指说道,“你说说你和慈禧的事情,我想听。”

又一个男子说道,“对,你不是说你和慈禧有个孩子嘛,说说你的孩子,我想听。”

林如海被两个人的突然插话弄的一愣,意识开始混乱起来,他走来走去,表情逐渐变的狂躁,突然,他扬起手向两人打去,随着他挥手发力,一道电弧发出,一下子将其中一个男子击倒,现场变的混乱起来。

赵琳等人离开的时候,林如海被注射了药物,睡着了。想制服林如海并不容易,十几个保安都被他电击昏迷,最后医院不得不动用绳网,才把他抓住。

霍山、刘健不断嘱咐医院好生为林如海治疗,之后的几天,林木杨桦、苏芷凝、周映卉、刘晨姚莉莉、辛达、刘三等人都来探望,但林如海谁也不认识了。

之后,安定医院按照自己的方法给林如海治疗,一天,主治医师李峰想起林如海熟悉古玩行,便联络苏芷凝和赵琳,让她们联系林如海的朋友,以图通过熟悉的事物让林如海远离梦境,回到现实中来。

辛老头、王文及、张永年、胡珀等人接到这个任务,十分愿意配合,大家准备了很多物件,十多个人在市收藏家协会恭候。这天下午,林如海在李峰、苏芷凝和赵琳陪同下,走出安定医院,来到市收藏家协会。

只要没有人刺激,林如海或者沉默,或者讲解他的梦境,并不发狂。

林如海四人进来的时候,十多个人正在争论着什么,会议室的长桌上摆着或真或假的瓷碗、陶罐、玉器、卷轴画,以及几件铜器。

“要我说这个香炉就是正德年间官造的阿文铜炉,你们看这三云板足,以及足上阴刻的如意纹,还有这蟹壳青皮色的炉身,无不符合正德官造铜器的特点。”王文及听到脚步声,便抄起面前的阿文铜炉说道。

按照李峰的吩咐,大家不用理会林如海,也不必打招呼,只是讨论古董就行。

辛老头接过阿文铜炉,掏出放大镜看了看内壁。

大明正德年间官造的阿拉伯文铜香炉是少见的筒式香炉,腹壁内部有阿拉伯文,炉身打磨光滑,以鱼籽纹作地,器底微微透出枣红色,炉底正中开方框署“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

辛老头看了看,说道,“这阿拉伯文的意思是普慈广施的主,特慈专赐的主,无所不能的主,是不是?这炉身、器底光泽内敛,稍盘即亮,见温更润,笔划刚劲有力,錾刻深峻,端正庄敬,为正德朝典型的官款形式之一,这香炉为真。”

然后十几个人边讨论着明炉的韵味、历经岁月拙朴的厚重感等等,边偷眼观瞧林如海。

林如海进来房间后,当即被桌上的一件件古董吸引住了,李峰、苏芷凝和赵琳立在旁边,沉默不语。

苏芷凝蹙眉看着林如海,她这个丈夫是不省心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经不省心到极点了,自从与他结婚后,苏芷凝感觉他们从未像普通夫妇那样过过一天日子。

上次林如海失忆过来,恢复记忆后两人复婚,可是仅仅一年多,他又再次失踪。林如海失踪的时候,苏芷凝已经有了五个月身孕,一年后,林如海再次归来,居然莫名其妙地出现在精神病院里。

这个精神病还不知道,他的儿子已经半岁了。

苏芷凝斜眼看看旁边的赵琳,见她正关切地看着林如海,忍不住心里叹息一声。在林如海再次失踪的一年时间里,赵琳来看过她几次,鼓励芷凝林如海定然会回来的。

芷凝能感觉到,赵琳是爱着林如海的,也许比她都爱的深,虽然她从未表露过。

林如海聚精会神地一件件看着古董,并不参与辛老头和王文及、张永年、胡珀等人的讨论话题,李峰注视着林如海的眼神,暗道这个方法很好,自己早怎么没想到。

张永年拿起面前两件青花芭蕉竹石玉壶春瓶,比较着看了看,对众人问道,“康熙二十六年和民国三十年的这种春瓶,是不是还不能辨别真假?”

辛老头接过一件,看着叹道,“是啊,据说康熙二十六年景德镇的名窑贵和祥,替朝廷烧制了一万件这种春瓶,民国三十年,有人从景德镇立明堂窑口地下,发现大量釉面剥蚀严重的清三代时期的古瓷,于是他们二次入窑烧制,当时烧制最多的,就是这种仿康熙二十六年的芭蕉竹石春瓶,所以近些年,春瓶里边以青花为底,绘制芭蕉竹石图案的春瓶极多,且真假难辨。”

李峰看了看那两件春瓶,瓶体修长,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内敛,瓶子以青花为底,绘制了芭蕉竹石等图案,造型俏丽美观。

他忍不住插嘴问道,“用高科技仪器呢?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还看不出瓷器真假?”

齐承解释道,“传统的鉴定方法俗称眼学,科技工作者运用机器进行瓷器元素分析的工作,称作科鉴。眼学有局限,但科鉴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英国牛津鉴定中心是世界上非常权威的古物鉴定检测机构,但是,他们的缺点是有损检测,也就是会毁坏瓷器,只能鉴定后再修复,这一点很多人不认同。窑口匹配虽然是无损检测,但缺点是瓷片数据有限。”

李峰点点头,真是隔行如隔山,想不到古董鉴定有这么多说头。

桌上有两件青花芭蕉竹石玉壶春瓶,大家比较着看,然后讨论着,这时已经不是演戏了,而是真的讨论这种春瓶的真假。

一个多小时,林如海不跟任何人交流,一件件看完了所有的古董,来到众人近前,他看了看两个瓶子,突然道,“这个有光,这个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