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 第130章 袁绍矫诏聚诸侯,另立新君抗董卓(一)

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

——《后汉书?刘虞传》

—————————————————————————————————

权力,是什么?

在诸如董卓之类的武夫眼中,权力,就是兵权,是麾下有多少儿郎士卒,是库里有多少刀剑弓弩。

而在袁绍这样的世家子弟眼中,衡量权力大小的,是话语的份量,是士大夫的尊重,是一语,可以左右天下言论。

简单一点来说,是名望。

数年前,濮阳城外,一间寒酸破旧的木屋里,袁绍为了守孝,整整住了三年。

《孝经》有云: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按汉律,守孝,得三年。

可真真正正,能不折不扣的做到的,没几个。

袁绍,却是做到了。

不过说实话,袁绍对于名义上的这个父亲,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情。

他从小过继给叔父,与父亲的关系,顶多是逢年过节时,在家族祭祀时的一声问候。

很难想象,一个顶级门阀的公子哥,是怎么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捱过三年的。

小小的木屋内,吃穿用度,一切从简。

而刮风下雨时,破旧的木板,甚至不能阻挡侵袭的风雨。

可即便是如此,袁绍,还是撑下来了。

不为别的,只因他是袁家庶出的,大公子。

因为只是庶出,父亲的家财与班底,都将由弟弟袁术继承。

因为只是庶出,袁术可以在家族的支持下,及冠便可举孝廉,直入中枢,去洛阳,当一个前途无量的国之栋梁。

可他,只能委身郡县,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所谓的四世三公,于他袁绍这个庶子而言,不过是虚名而已。

他想要的,只能靠自己。

文帝以仁孝着于天下,董永以尽孝而名扬天下,蔡邕、卢植,这些当代名士,都以孝悌而闻名……

袁绍,太清楚这些士大夫的喜好了。

想要闻达于世人,只需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典范。

孝之典范!

生父的早逝,给了袁绍一个机会。

他极果断的,辞去了那个微不足道的县令,成了一个为尽孝道,甘愿自毁仕途的孝子典范。

与留在洛阳,继续当国之栋梁的袁术相比,袁绍这举动,更是显得难能可贵。

守孝的那三年里,看似破旧不堪的木屋里,进出的,皆是名流大儒,当世显贵。

袁绍很早就明白,与其苦苦追逐名望,倒不如,让名望自己找上门来。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那个,只在当地郡县,有些许好名声的小县令。

他,是为人忠孝的楷模。

他,是天下士人的典范。

可不为世人所知的是,在住进木屋的第一个月,自小锦衣玉食的袁绍,便感染了风寒,一病不起。

高烧昏迷了不知多少天后,醒来的袁绍,变了。

脑海里,多了一段记忆的他,从此走上了另一条路。

原本被送回祖宅将养的袁绍,稍事好转,便强撑着病体,不顾族人劝阻,在多地百姓崇敬的目光中,于风雪交加的那一天,一步一步的,走回了濮阳城外的那间小木屋。

一住,便是三年整!

期间,也不是没有族人来劝过。

袁绍只一句: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便让他名动四方。

人若不孝,不如禽!

从此,世人皆知袁绍,乃是至孝之人。

大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有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其中,孝,排头一位。

袁绍既然成功的,树下了至孝之人的印象,那么,他在世人的眼中,也顺理成章的,拥有了其余的七种美德。

在某些不为人知的势力,暗中推动下,袁绍的风头,远远盖过了汝南袁氏嫡子,下任家主袁术,成功的笼络了一大批文武之才。

武将有: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颌、高览),麹义,眭元进,赵睿,蒋奇,汪昭,岑璧,伊楷,彭安,高干,吕旷,吕祥,马延、张顗、焦触、张南……

谋臣有:沮授,田丰,许攸,逄纪,审配,郭图,辛毗,荀谌……

守孝三年期满,袁绍的麾下,称一句,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毫不为过!

可羽翼渐丰的袁绍,又行惊人之举。

一年前,他只身入京,一头扎进大将军何进帐下,当起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幕僚。

在他的鼓动下,本不过是屠户出身的何进,迷恋上了权势,甚至,还做起了伊尹、霍光的美梦。

挑动大将军何进,诛杀十常侍为首的宦官,只是第一步。

深知何进志大才疏,必定不是十常侍对手,于是建议何进暗中召西凉武夫董卓,入京勤王,是第二步。

深知董卓生性残暴,大权在握后,必定废立天子,**后宫,惹得天怒人怨,便可召集诸侯,群起而攻之。

这,是第三步。

也是上一世,袁绍名望达到最巅峰的时刻。

十八路诸侯,总盟主!

只可惜,上一世的袁绍,并没有抓住机会,更进一步。

但这一世,多了十八年记忆的袁绍,不仅凭一已之力,硬生生的,将天下大势提前推动了五年。

何进欲诛十常侍!

十常侍反杀何进!

董卓领兵入洛阳!

每一步,都如袁绍事先预设的那般,一一实现!

最关键的,他手上,还多了一件至宝!

传国玉玺!

上一世,这件自先秦时期,便代表着天命的至宝,阴差阳错的,落入过孙坚之手。

这个记忆,让袁绍看到了一种可能。

原来,承载着天命的传国玉玺,臣子,亦是可以抢的!

江东猛虎!

嘁!

孙坚,猛则猛矣。

可在他袁绍的眼里,也就那么回事。

孙坚可以,凭什么,他袁绍不可以?

果然,派出了麾下头号猛将颜良,于那宫变之日,在事先就投入帐下的左丰策应下,杀何后,抢玉玺,出入禁宫,简直如无人之境。

当他亲手接过,颜良双手奉上的,那数百年来,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唯有天子,方可动用的传国玉玺时。

袁绍,志得意满!

这一世,他能做的,更多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