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90后小道记事录 > 第3章 第二个师父

90后小道记事录 第3章 第二个师父

作者:招财的肥喵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9 13:03:06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一早,二毛简单收拾了下自己,提着礼物去了昨晚师父跟他说的地址。

师父家在远离城镇中心的一个村庄。

这个村子人口不多,在一个山脚下,比其他地方水平线出许多。

村子中间是弯弯绕绕的水泥路,一路向上。两边都是平房,一家一户。

整个村子的房子跟路都是新农村建设后翻盖的,样式大同小异,但是很漂亮。

青瓦白墙,有讲究的屋檐还做个造型。

二毛一路上坡,大概十来分钟路程后,路面平整起来。

他虽然在镇上上了那么久学,但是还从来没来过这里。

师父还真是个有品位的人,这里好漂亮,跟二毛家的平原村庄完全不同。

道路中间是非常宽的绿化带,还用水泥封了绿化带边缘,用于跟马路隔开。

两边的马路挺宽,虽然是单行线,但是单面道路的宽度大概并排两辆汽车那么宽。

绿化带里面各种五颜六色的花朵,一排排整齐高大的树木种在里面。。

现在是三伏天的温度,这里却很凉爽,因为水泥路几乎都被顶部的树叶挡住了,地面被没有晒的烫脚沾鞋。

但是由于树木都特别高,枝叶挡不住四周的光线,所以整条路面都很亮堂,不仅不会显得阴暗压抑,反而特别宽阔大气。

两边房屋垫的地基略高于马路,这样下雨不会积水。

基本每家门口都种了一两棵果树,石榴树,柿子树居多。

二毛师父的家在村尾最后一户,过了师父家就是一望无际的农田,田埂上密密麻麻种满了柳树。

风一吹,跟小姑娘秀发似的,来回摆动。

所以这个村,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五柳村。

至于为什么不叫四柳,七柳啥的,二毛就不知道了。

到了师父家,院门没有关,他直接就进去了。

师父家院子很大,地上平铺的水泥地,左边靠墙摆了一排花盆,种着各种绿植花草,拐角还垒了个鱼池,里面的金鱼跟胖头鱼似的那么肥。

另外一边院子放着个蛋壳形状的大摇篮,摇篮后面的院墙上面爬满了爬山虎一样的绿叶,把墙面盖的严严实实。

但是肯定不是爬山虎,因为上面还有零星的几朵花。

二毛站在院子里,不知道要不要进去。

昨晚花花提醒师父有起床气,也没提几点醒,万一没醒呢?

这时,一个斯文的男孩进来了。

他拿着一个小锄头,手里提着一个装满青菜的袋子,看样子刚从地里回来。

看到二毛,他问道:“你是昨天师父新收的徒弟吗?”

二毛点点头,男孩得到确认后,高兴的不得了:“太好了!终于不是我自己了!师父,师父,你的新徒弟来了!”

说罢,提着东西就往屋里跑。

二毛一头雾水,这怎么比师父收新弟子还高兴。

二毛紧跟其后,小心翼翼地走进屋内。

一进门,他的目光就被堂屋正中央放置的那个老式长条桌子吸引住了。

这张桌子看上去年代久远,木质表面已经略显斑驳,但却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墙上高高悬挂着一幅三清像,画像中的三清神态庄严,栩栩如生,仿佛正在俯瞰着整个房间。

在长条桌子之上,则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神位。

每个神位前都摆放着香炉、供果等祭品,香火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

这熟悉的味道让二毛刚才的陌生感消失了,反而特别亲切。

这些神像里有个特别的样子吸引了二毛的注意。

那个神像的样子竟然跟昨天的花花有七八分神似。

虽然昨天二毛就看出来花花不是人,但是也没往这方面想。

难道花花也跟夭夭一样,是个仙子?

“看啥呢,小嘎啦头子!”

二毛一缩脖子,这是花花的声音。

他转了一圈,没找到声音来源。

这时,那个男孩终于把师父喊起来了。

“师父,你看,我都有师弟了,以后做饭就不能我自己做了,要么一起,要么轮流做。”

“承善啊,你说的也很有道理,但是师父吃惯你做的味道了,换个人做,吃的不香了咋办?”师父打着哈欠,挺着微胖的肚子从侧面卧室出来了。

看到二毛,他笑了起来:“来的还挺早,快坐下歇歇。喝口水。”

“承善,今天的贡品都换了没?早上的香供上了吧?”

那个男孩回答:“都弄好了师父。”

师父点点头:“不愧是大徒弟,果然是师父的好帮手。承云,你过来,我给你介绍,这是你大师兄,叫承善。比你大四岁。”

二毛给大师兄行礼“大师兄好。以后承蒙厚爱,多多指教。”说着把手里的礼物交给他。

师父还是笑呵呵的,对二毛说道:“你现在还是学生,没什么钱,以后不用给师父买东西。哎呦,是榴莲!为师可好久没吃过了,承善,一会烧锅的时候留点热炭烤榴莲吃。那个香那,想想都要流口水。”

承善点点头,提着东西去了厨房。

师父招呼二毛:“承云,你过来,给祖师爷上香。先熟悉几天,吃了饭我先教你点口诀,等哪天挑个好日子,我给你传功。”

二毛点点头,给祖师爷上了香,行了叩拜礼。

随后对师父说道:“师父,那我先去跟大师兄帮忙做饭。”

师父点点头,看了看手表:“哟,都快十点了,难怪肚子饿了,去吧去吧。”

二毛进去帮忙时候,大师兄正在摘菜。

他看到二毛进来,把手里菜交给他:“你来了正好,你把菜摘摘,我去煮米饭。中午好好抄俩菜,再炖个鸡,对了,大蒜也剥两头,给师父就猪头肉。”

二毛点头答应,他一边扒蒜一边问大师兄:“师兄,平时都是你做饭吗?”

承善一边切菜一边回答:“从小都是师父做饭,因为我要上学,去年大学毕业了,就我做的比较多了。”

“那你从小就拜师了啊?”二毛问他。

“也不是,” 承善回答“我是孤儿,师父云游时候捡回来的,小时候他不教我这些,一直供我上学。平时我都住校,放假才回家。毕业后我跟师父在一起呆的时间久了发现自己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硬磨着师父收下我的。”

二毛听到师兄是孤儿,心里咯噔一下,怕自己触碰到他的伤心事。

不过看他状态,貌似没有多大影响,脸色很稀疏平常,像在聊别人的家常一样。

二毛轻舒一口气,问他:“那你现在做别的工作不,还是就跟师父一起给人看事?”

承善回答:“我在镇上幼儿园当幼师,现在不是放假了吗,正好我有时间多陪陪师父。”

“幼师?”二毛惊讶于师兄的工作,男幼师可不多呢。毕竟带孩子是个需要耐心跟爱心的工作。

一想到比自己还高的师兄在幼儿园里蹦蹦跳跳,二毛有点想笑又不好意思笑。

难怪师兄20来岁的大男人一个那么会做饭,看他土豆丝切的,比自己妈妈都好。

快十二点,饭做好了,师徒三人把桌子搬到院子里的树荫下,准备吃午饭。

一个小鸡贴饼,一个酸辣土豆丝,一盘子猪头肉,一盆紫菜蛋汤,还有个烤榴莲。

这把师父高兴的,口水都快下来了:“今天真是太丰盛了,我大徒儿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承善腼腆的笑了笑:“不全都是我做的,汤是承云烧的。”

“都是好孩子,快坐下吃饭吧!”

三人刚端起碗,敲门声响起。

“谁呀?”承善打开门,一个个头不高的男孩探头进来。

“大师兄,是我。”

承善连连摆手:“可别,高木,师父还没收你呢,先别叫我大师兄啊。”

“承善,是谁啊,先进来再说,在门口嘀咕什么呢?”

二毛也好奇是谁,他放下碗筷扭头看去。

“是我,高木。大师父您好。”高木跟在承善后面进来,恭恭敬敬的跟师父打招呼。

师父正拿着大馒头加猪头肉往嘴巴里塞,他含糊不清的说着:“哦,进来坐吧,还没吃呢吧?坐下一起吃。吃完饭再说。”

高木明显不是第一次来了,他从偏房拿个凳子出来,又去厨房拿了碗筷,坐下跟大家一起吃起来。

高木看到二毛这个新面孔,问道:“这是您新收的徒弟吗?”

“是的,承善把汤勺给我,我来点汤,噎着了。”师父吃太快,这会噎的直伸脖子。

二毛刚想给师父盛汤,高木把勺子抢过去:“师父,您喝汤。慢点,烫。”

师父一大碗汤下肚,才算缓过来。他对高木说道:“高木啊,我不是跟你说了好几次了吗,咱俩没有师徒缘分,如果你真的对道家文化感兴趣,可以去更好道观里看看,有合适的再拜个师傅。”

高木放下筷子,摇摇头:“师父,您对我有救命之恩,您就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不认别人。现在不收没事,等您啥时候想收了再收,平时我就当个善信,跑腿,跟班,都可以。”

师父摇摇头,叹口气,抿了一口白酒,不再说话。

二毛看着高木,心里对他的故事很好奇,师父曾经还救过他?他俩之间肯定也发生过一段精彩的故事。

等哪天有机会,问问大师兄。

四人的午饭接近尾声时候,敲门声又响起,这次特别敲门特别快,似乎有什么急事。

二毛让师兄吃饭,他去开门。

来访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跟一个五六十岁的大爷。

师父看到二人,站起来招呼:“村长,你怎么来?吃了没?来,坐下一起吃点?”

大爷坐在院子里,对师父说到:“我吃过了,今天是有点事来找你。朱老八,你说说吧,家里到底怎么了,让老张给你看看是不是进脏东西了。”

中年男人点点头,坐下对师父说道:“自从我娘走了以后,家里总是出怪事,刚开始还以为是巧合,但是巧合太多了就说不过去了,尤其是我老婆这次出事……”

中年男人叫朱老八,家里排行老八,上面六个姐姐,一个哥哥。

他哥哥一岁多刚会走路时候掉河里淹死了。

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都送人了,才有了他,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

所以父母都是疼爱有加,即使在小时候家里人口众多,吃不起饭时候,都舍不得让他少吃一口。

一家七口人四个闺女加父母都只用玉米面烧点稀饭喝喝,也得给他吃白面馒头。

后来姐姐陆续出嫁,他也已经娶妻生子,日子越来越好了起来。

但是节俭了一辈子的父母依然舍不得吃喝。

天天咸菜就馒头,偶尔哪天吃顿肉饺子跟过年差不多。

时间久了他的老婆孩子就受不了,大人无所谓,孩子需要吃肉蛋奶长身体的。

而且都什么年代了,手机电脑都普及了,家家户户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不说顿顿有肉,至少每天一顿有个肉丝,炒个鸡蛋,烧点鱼汤啥的吧。

没办法,朱老八就带着老婆孩子单独过,把父母留在老房子里住,偶尔买点东西去看看老两口。

只有朱老八去的时候,父母才会炒点菜,平时还是自己下点酱豆子,烧点稀饭凑合着。

等老八走了以后,吃不完的剩菜母亲舍不得的扔,就放冰箱里,下顿在吃。吃不完就继续热。

冰箱里放时间久的食物本来就会滋生细菌,又反复热来热去,时间久了,父亲的肠道就出了问题。

刚开始便秘,后来便血,他以为是痔疮,也没在意。

等发现时候,已经是直肠癌晚期了。

从发现到去世不到三个月。

父亲去世以后,母亲性格更孤僻了,也不爱出门。

几个姐姐要来接她去自己家里过,她也不愿意。

朱老八就经常带着老婆孩子回来陪陪她,放假时候住两天。

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把冰箱里塞得满满的发臭发酸的剩饭剩菜扔了。

但是只要她打开冰箱看到了,就会发脾气,一边骂浪费,一边去垃圾堆里把东西捡回来。

甚至有几次他儿子回去上课时候从书包里翻出来奶奶偷偷塞的,发霉了,长着绿毛的月饼。

受不了的老婆孩子,不愿意再去看望她,只能朱老八自己去。

时间久了老太太应该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就主动打电话给儿女,要吃肉,并且要求他们来给自己屋里垃圾都收拾扔了。

孩子们自然很高兴,提着各种软烂好消化的食物去看望母亲。

然而刚到家里,就发现老太太已经摔倒在被自己堆了一屋子的垃圾里,不知道躺了多久。

估计摔倒都可能是因为东西太多。绊倒了。

老年人身体可不禁摔,摔倒后,老太太就一病不起,每天只能喝点稀饭。

临走那天,儿孙都围在她床前,屋里也已经清理的干干净净。

光运垃圾,就让垃圾车来回跑了五趟,给一屋子的蟑螂老鼠急得到处乱窜,一觉睡醒,家被偷了。

这天中午,老太太突然精神头好了许多,她坐起来,说要吃自己儿媳妇包的猪肉包子。

之前住一起的时候,儿媳妇经常包包子,但是老太太生气她浪费钱,吃馒头不行,还得是吃包子,还得是纯肉的。

所以,她一口都不吃,说年龄大了,吃不了油腻。

其实私下里偷偷咽口水,被孙子看到了,把包子递到她手里,她也不吃:“我就一个糟老太婆,没什么用了,就不浪费那个肉钱了,奶奶不饿,都留给你们吃就行了。”

现在躺了好多天只喝点水没吃一口饭的老太太突然要吃大肉包子,一家人可高兴了,以为身体修养过来了。

由于老太太要吃儿媳妇包的,大家就都忙着去准备东西包包子。

和面,发面,买肉,剁馅儿,再包好蒸好,怎么也得好几个小时。

儿媳妇为了面快点发,把面盆包着厚棉被,放电热毯里。

到了下午,包子刚上锅蒸,老太太突然不行了。

她手在半空中挣扎着抓来抓去,哪个孩子的手放她手里都不要。

最后,眼睛都没闭紧,就走了。

办理丧事时候,还好好的。

事情发生在头七那天开始。

先是儿媳妇做饭时候,锅突然裂了,锅里的油掉在煤气灶上,火苗突然变大,把她烫伤了。

接着就是朱老八儿子,经常在睡觉时候感觉床边坐个人看着他。

他睁眼看,什么人都没有,但是床边的确有块凹陷的印记。

再后来,半夜经常屋里有碗筷碰撞的声音,朱老八以为是夜猫进来了,开灯却什么也没找到。

冰箱门也经常半夜被打开,他老婆以为孩子打开拿饮料喝忘了关,骂了孩子几次。

但是孩子委屈的模样也不像假的,她特意留心看着孩子,发现孩子的确没有到冰箱这里,但是夜里上厕所还能发现半开的冰箱门,黑暗的客厅中,从冰箱里露出一片幽黄的灯光,扭曲的光线照在地上,好像地府的大门打开了一样。

这时候,朱老八媳妇心里已经害怕了,她跟老八提出要搬回去住,不在这老宅子住了,而且离孩子上学地方也远,接送不方便。

朱老八心里也犯嘀咕,虽然母亲去世前,强烈要求他们一家必须搬回来住,怕到时候拆迁了,人口面积给算少了。

但是现在弄的一家人晚上睡不好,心里也不得劲,不搬走不行了。

本来以为搬走了就好,谁知道搬回自己家,当天晚上,他媳妇就出事了。

他接儿子放学回来看到楼下一群人围着,停着救护车,还上前去看热闹。

然而接下来,他就哭出来了。

他看到救护人员抬着的担架上,躺着自己老婆。

他老婆双手下垂,仰面躺在救护车上,两眼发直,嘴巴大张,一个不锈钢汤勺卡在嘴巴上,另外一大截手柄插在了他老婆的嘴巴里,直达胸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