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 第17章 海关总署的概念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第17章 海关总署的概念

作者:肆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3:03:20 来源:小说旗

见到朱重十郑重其事的说事,这爷俩也都竖起了耳朵,老朱看着他说道:“重十,咱打算先从开海开始,北元还在北方残存,等北伐结束了在做土地上的改革。

你也和咱说过,这海贸几个月就能见到回头钱,朝廷缺银子啊。”

他知道老朱做事虽然固执,可是向来求稳,现在北元的军队还在草原上,没被消灭,老朱心里就是担心内部的稳定。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都是内部整治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随着他岁数见长,也理解到了老朱的不易。

朱标看到要讨论国政,赶忙搬来了椅子,爷仨坐在一起。

“哥、标儿,这开海也是有利有弊,可是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存在。

这开海打开的是市场,打开的是对外贸易,可以把大明紧俏货卖到海外去赚钱,同时也可以运回来国内急需的物资。

你们爷俩可能不知道,咱大明的丝绸和瓷器、茶叶等都是国外的紧俏货,这些东西到了日本、琉球、朝鲜、南洋等地方都会翻上一两倍的价格。

在大明一些不值钱的玩意到了国外都是能赚钱。”

老朱父子俩听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满脑子都是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有了利润,就会有税收,在辽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方设立港口,这些港口统归海关管理。

对于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和巡视,对于出海的商船按照船上物品清单查验进行报税,出入都收税。

哥,标儿,我曾经粗略的估算一下,两三条船从浙江出发,跑日本、琉球等地,一船来回的利润就会有十几万两。

一条船从采买到出海一年最少可以跑六七趟,一年算下来就是几十万两的利润。

这还是一条船,要是大明有几百上千条跑海上运输的船,那个时候海关的交易额会有几千万两的银两出入,按照十税二的比例进行收税,一年朝廷最少有几百万两的银子收入。”

老朱父子听到这个税收的收入彻底惊呆的说不出来话。

洪武年间整个大明的税收折合成银子是两三千万两,而税银只有几百万两。

猛的听到光海关一年就能带给朝廷几百万两的现银,让财迷的老朱终于明白了能让他怀疑人生的价格。

不过父子两人也有担心,朱标问道:“皇叔,这十税二是不是重了一些?朝廷根本就没有那么重的税收。”

朱元璋也是同意朱标的话,毕竟轻赋薄徭一直是他的主张,主张让全国休养生息,这样的重税虽然会有现银的收入,官逼民反的事就在眼前啊。

老朱也是一脸的担忧:“重十,你侄儿问到点子上了,咱就是从北元的暴政里面抢过来的江山,现在这么重的税如果再次激起民愤?”

朱重十知道老朱父子的担心,不过海运这玩意高利润高风险,有些人必然会铤而走险,先让他们知道这是能赚多少,主动吊起他们父子的胃口,后面的一些话才是正事。

见他父子心中有疑虑,朱重十道:“这我还嫌收少了呢,而且这只是保守的估算,要是五到十年以后,加入的船只会更多,船会跑的更远。

不光跑的远,而且还会运回来大明急需的东西。

几十年以后,光海关一个衙门就可以养着大明的朝廷和军队,你们爷俩信吗?”

完了,老朱扶着胡须不说话,标子嘴巴里面能塞进去鸡蛋。

这个数字那可就是每年最少几千万两的白银,而且是银子,不是各种物品折换过来的税收。

大明朝老朱一直提倡的就是节俭,最憎恨贪官污吏,明朝的下层的官吏俸禄很少,有些人根本就不够养家糊口。

这也是一些人铤而走险走上贪污犯罪道路上。

“哥?”

“标儿?”

朱重十见爷俩满脸的呆滞,推了推老朱;“哥?”

老朱反应了过来,猛的跳起来,双手抓住了朱重十的肩膀,大笑道:“哈哈哈哈哈。”

他这笑声把一边的朱标吓一跳。

“爹?”

“哥?”

“啊,刚才咱失态了。”

朱元璋一个劲的傻笑,继续问道:“重十,要是海关一个衙门就可以养着朝廷所有军队和官吏,那咱可就不用发愁了,你不知道,这朝廷真是没钱,咱都穷怕了。

北方迟迟未派兵这也是因为朝廷拿不出钱来。”

朱重十最反感的就是老朱跟他哭穷的样子,

而且刚才他就在那想着喝水,一直他在说话,说了个口干舌燥。

见到朱重十四处踅摸,朱标对着外面喊道:“赶紧上茶。”

小太监们端着几片茶叶的茶水走了进来,他打开看了一眼,一脸的嫌弃,朱标笑了笑,老朱则是对着他说道:“解渴就行,平日里咱都是喝这个。”

眼前形势比人强,朱重十赶忙的喝了几口继续道:“这只是前景比较好的情况下,而且是估算比较低的,要是在高一点,海关甚至会超过全国的税收。

不过……”

听到这个不过,老朱知道重点来了,朱标是聚精会神等待着。

“不过,海贸有利就有弊,这也是我一直强调建立海关的必要性,海贸必定会影响到地方。

商人逐利,见到海贸赚钱,必定会加大投资,农桑上一些人大面积种植桑树,不再种植粮食。或者加入手工行业,这时,大明粮食都不够吃了?会不会和前朝一样?”

朱重十一举中第,让刚才处于兴奋中的父子二人瞬间心情低落。

看到二人的样子,朱重十知道自己的铺垫已经达成,对着二人道:“其实现在这些问题也不用担心的!”

听到有解决的方法,老朱父子提起了精气神。

“海关负责对一些东西进行汇总,各省负责限制,对一些良田、行业、手工上进行限制,前期不再限制,五年以后开始限制规模等。

后面就是进行大宗的出口贸易或者掠夺殖民,掠夺成本很低,对一些尚未开发完善的地方进行掠夺和殖民,让当地的百姓种植和生产,负责种植粮食,以供大明百姓,从而有更多的大明本土百姓能加入手当地的各行各业。

第二种就是贸易,就比如南洋地区生产粮食和香料,咱们就可以用国家生产的物品进行交易,大明换取所需的粮食等物品,以补充本国粮食的不足。”

老朱和标子都是政治上的高手,一些事一点就透。

“重十,继续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