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
李景隆被朱重十留在北平,协助夏元吉、苏宇行等人进行移民的任务。
北平城里面没了大小王,这李景隆也开始作妖。
平日里小公爷的模样表露无疑,常森也被留在了北平城里面。
现在每个月都会有船从倭国运适龄的女子到北平。
官府发媳妇的中转站就是北平,从内地迁徙来的老光棍子都在由各府县转运到北平。
路费由各府县担负,朝廷统计后上报到户部,由海关负责最后的支付。
转运的人比较多,也带动了北平的经济,李景隆看着人流川息的北平城,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带着常森前往城外的永定河,看着宽大的河面,李景隆笑道:“三子,你说要是在这永定河上弄些船,在弄点娘们。
这银子不得花花的流过来?”
常森一巴掌扇在了李景隆的后脑勺上怒道:“你特么叫谁三子呢?
告诉你,李景隆,你可别瞎整事,你要是人让王爷知道你祸害大明的百姓,真把你特么送到宫里当太监去。”
这李景隆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有了想法就得去落实。
他对着常森笑道:“要不说你们常家就是老杀才呢,一点文化都没有。
舅爷只让咱别祸害大明的百姓,可是没说不让祸害倭国和高丽的娘们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倭国和高丽的娘们一样水灵。
而且那个活特别好,这也是一条生财之路啊!”
常森听李景隆这么一说也是两眼放光,大喊道:“李景隆,你他娘的就是个人才。
老子怎么没想到呢?
对了,倭国的有渠道,高丽的呢?”
李景隆骄傲的看着常森笑道:“说你傻你还不信,谁在高丽呢?那不是咱家常大哥在高丽吗?
这有兵有钱的,弄点高丽人还搞不定?”
提到常茂,常森有点嘀咕,这他哥要知道他干这事不得削死他?
“九江,高丽人还是算了吧,不行就弄倭国人吧,这事要是让大哥知道,他得揍死老子!”
李景隆指着常森笑道:“瞧你那个德行,想赚钱还怕事?
这事老子和常大哥说,保准成!
你就说你能出多少银子购置花船吧?”
常森虽然是嫡子,可不是长子,在家里钱财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这也是仗着跟朱重十做事,常茂给他留了几百两银子傍身。
朱重十也没事给这个几个孩子点银子。
常森掰着手指头算了下,笑道:“爷这边银子不是很多,弄个千八百两最多了。”
李景隆指着常森大笑道:“就你这个穷酸样,千八百两够弄几条船的?
行了,钱的事老子来想招,这事你就坐等着收钱吧。”
李景隆这小子一肚子的坏水,而且人也比较精明。
有了想法,马上就有了主意,这钱的事还真好解决。
二人返回北平住处,李景隆马上就去张罗这个事情。
金陵城的官道上,几辆马车前行。
身后是数百便装的士兵跟随。
车驾里面,老朱斜靠在马车上对着旁边年轻人嚷嚷道:“重十,找个地方吃饭吧?这都快饿瘪了。”
朱重十此刻正在假寐,睁开眼怼道:“你说说你,不让你来你非要跟着来。
这一天三顿饭的吃,谁受得了?
这出门在外能凑合口就不错了,放着太上皇不当,非要出来受这份罪。”
“兄弟,这可不对啊,咱都退位了,这不当皇上还不能出来散散心?咱图什么呢。
你也是,这弟妹刚出月子你就往北平跑?
就你这男人,也忒不负责了。”
车驾内正是朱重十和老朱,二人一个心系辽东。
一个是退位后没事可做,跟着他一起出来散心。
朱重十从驾车内探出个头喊道:“蒋瓛!”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放慢速度,来到车驾前问道:“王爷,何事?”
“太上皇饿了,找个地方吃饭!”
朱标对锦衣卫比较有抵触,如果不是朱重十强硬的保留锦衣卫,朱标的意思那就是裁撤掉。
这蒋瓛也一个头,两个大。
宫里面的主子不待见,老主子又退位成为太上皇。
蒋瓛是满肚子的苦水,这听闻太上皇前往北平视察,他是请旨要求伺候太上皇。
朱重十也是乐意身边有几个狗腿子,就将他带在了身边。
“王爷,前面有个官家驿馆,咱今日就在那边歇息吧。”
朱重十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老朱,埋怨道:“你看看,就是因为你,这一天才赶多少路?
这得什么时候到北平啊?明天就是在车上简单吃点得了。”
老朱翘着二郎腿笑道:“咱是出来体察民情,当然得了解民间疾苦啊!
哪能出来受罪。”
一行人赶到馆驿,也不凑巧,馆驿内有几十名北上的队伍,正坐在院中大口吃着饭。
驿丞一见这么多人,头皮发麻。
“几位大人,您看……这些人都是北上的百姓,户部有行文,沿途的馆驿负责接待。
也不凑巧,不行您几位老爷就凑合凑合?”
朱重十和老朱倒是无所谓,只要有口热乎的吃食就行。
陪在一边的蒋瓛一把将驿丞拽过来怒道:“瞎了你的狗眼,锦衣卫亲军办差,你让爷在外面吃?”
驿丞急的满头大汗,这锦衣卫现在的名头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大,可是也不是他一个小驿丞能得罪的。
老朱怒道:“又特么的耍威风,里面什么样子看不见吗?
驿丞,马上准备些吃的,他们吃什么咱就吃什么。
士兵们都在外面吃。”
老朱和朱重十坐在了地上,周边都是蹲在地上端着碗吃饭的百姓。
这些人都是号召了朝廷的律令移民到辽东的。
一名一米八几的大汉满嘴流油的吃着饭,含糊不清的对旁边伙伴笑道:“你说咱洪武爷咋想的,这去辽东,不光给地,还给盖房子,最好的是给媳妇啊。
咱赵老三打了一辈子光棍了,这也是托了洪武爷的福能有媳妇了。”
旁边一名二十多岁出头的笑骂道:“你就知足吧,俺们村的周大力,父母双亡,没有田没有地,不符合官府的条件。
和官府闹了起来,被县太爷给打了板子,关了起来。
要我说啊,当初要是有钱给两个钱也就过去了。”
“是啊,这官府不要家中独子,只要老二,你说这事整的……”
老朱一边吃,一边听着百姓们的聊天,前面听到夸奖的话还对朱重十挤眉弄眼。
后面再听后,脸色不悦,朱重十知道这老东西又是因为贪官的事。
不过这种现象也不是他一个王爷或者皇帝管的过来的。
“蒋瓛,派人去查查他们口中的县太爷。
哥,臣弟觉得这个都已经绝户独子,想去也得把政策放宽了,一会让锦衣卫给标儿传个信。”
老朱吃的正香,听到朱重十的话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