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 第124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

淮西勋贵的问题以朱重十的强势介入下,顺利瓦解。

一切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轨道之上。

今日正值秋收,城外试验田收割后要进行整理。

朱重十一身便装,带来三五名护卫,傅让在车驾外驾车。

车厢内是常森与李景隆二人陪着。

这几个二代,跟随他一年来,确实成熟了不少。

在这个时代,他们这个岁数都是应该娶妻生子的年纪。

李文忠也一直在给李景隆张罗着媳妇的事。

因为蓝玉已经伏诛,西南的监视已经没有了用处。

今日也是把三贱客聚过来重新布置一下任务。

“舅爷,这城外破地有什么可看的,听说啊,秦淮河来了一批西域来的胡姬。

都是金发碧眼,很是好看。

今晚舅爷要是有空,九江给您安排一下?”

朱重十睁开眼睛,笑道:“你小子不去伺候你大表叔真是屈才了!

改日本王和你大舅爷说说,你就任宫中大总管的活。”

噗嗤,常森没忍住,笑了起来。

李景隆瞪了一眼常森。

“舅爷,九江就在您身边,伺候您就行了,那个……

那个……宫里面住不惯。”

朱重十懒得搭看他,重新闭上了眼睛。

“听说你那个日本小妾给你生了姑娘?”

“哎呀,舅爷,您就别提了,生了个赔钱货。

不过还好,我爹知道了没说孩儿。

人也被接到府里去住了。”

这隔辈亲一点错没有,不管是姑娘还是儿子,李文忠都是当爷的人了。

李文忠对李景隆倾尽了所有,朱重十对待他们父子也是一样。

如果没有当年姐夫李贞的活命之恩,他早已经是一堆白骨了。

“给你们常森的后面的活换换,北上辽东和南下琉球,你们二人选,选好了告诉本王……”

朱重十没说完,马车忽然停下。

李景隆探出头对着傅让笑道:“三弟,咋停车了?”

傅让笑道:“大弟,没瞧见前面正在装卸吗?”

朱重十在里面听着他们俩的称呼心里暗笑。

拨开李景隆,走出马车。

远处,农民们正在抢收田地里的麦子。

强壮的农民们捋胳膊,挽袖子,干的热火朝天。

一些穿着官服的官吏,站在田埂上记录着一些信息。

后面也有一队队的农民,牵着牛车、驴车等运输的车辆等候。

朱重十见走不动,跳下了马车。

李景隆、常森、傅让都跟着下来。

后面还有几名护卫跟随。

几人向着里面边走边看。

今日视察的地方被农部选中,改为了试验田。

官员们正在记录今年每亩田地的产量。

还有一些官员指挥着农民正在按照他们的意思进行改正。

从外形来看都是规规矩矩。

远处,两名农部的官员正在争吵,几人身边围着十多名精壮的农汉。

一名三十多岁的官员指着一名二十多岁的官员怒道:“张大人,这农部有手册,按照每亩来记录产量。

每亩的粮食打上标签,单独存放,以后挑选合格的种子。

这些都在手册上有的。”

二十多岁的官员笑着道:“你懂个屁,不就是挑种子吗?

选大的挑不就行了吗?

再说了,这个大的还有错了?”

朱重十从远处就听到了他们的争吵,他在成立农部后简单弄了一个育种,施肥,选地的手册。

前世是中医,对选地施肥也有一些心得。

几人来到他们近前,一名看着四十多岁农民已经攥紧了双手。

“老汉种了那么多年的地了,这选种子都是留好的。

王大人说的没错,就得选个大,饱满的。

这些明年肯定会提高产量。”

朱重十点了点头,这老汉还算有些心得,可是太过迂腐,选种未必个大的也是好的。

优良的品种都是经过改良和试验,并不是什么粮食都适合种在某种土地上。

几名庄稼汉将那位三十多岁的官员围着,十几人各说各的理由。

年轻官员一脸的得意,看着吃瘪的同僚。

朱重十走过去道:“这选种应该首先从高产地里面选。

地产地里面的好种是另种,并不能混合在一起。

这也是试验阶段的第一步……”

朱重十没说完,十几道目光看向了他。

年轻官员见他衣着华丽,跟随着下人。

“这位先生还懂的一些农耕之术?”

“略懂一些。”

农汉们看他的穿着就知道他不是农民,这些侍候地的浑身黝黑。

眼前这些人明显就是富家公子哥。

三十多岁官员看了一眼朱重十,对着这些人道:“按照农部的手册进行分装,不得混在一起!”

官员说完,在场的农汉瞬间就不愿意。

“张大人,这些都是刚装好车,还有几袋已经装在了一起,你怎么分?”

张姓大人叹了气道:“那几袋装在一起的单独放,其他的分开车装。”

“要装你自己装,俺们不干了!”

农汉们坐在了地上。

这位张大人看向了年轻的王大人笑道:“王大人,您看,这?

这都是要上交的,您跟他们说说?”

“要说你自己说,本官管不了。”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这提高粮食产量会救活很多地方的百姓。

钱可以挣,粮食呢?

朱重十看这位王大人瞬间来了脾气,怒道:“你管不了,那就不要管了。

来人,脱去他的官衣,交给大理寺审一下!”

李景隆三人听到命令,化身正义使者,一脚将这位年轻的王大人踹倒。

常森和傅让二人三下五除二将其官衣官帽拔去。

小王大人站起来指着朱重十怒道:“你是什么人?

敢拔本官的官衣?”

李景隆上去就给他两巴掌。

“你眼前站着的是大明洪武爷亲兄弟,辽王殿下!”

小王大人听到后马上腿脚发软。

这特么得是农部的直属亲王。

张大人赶紧躬身行礼:“下官张之坤参见王爷。”

“你很好,本王记住你了!”

地上坐着的农汉们站了起来。

不知所措的看着他。

朱重十笑着对十几名农汉道:“不知道本王使得动你们吗?”

“使得动,使得动。”

朱重十一句话,农汉们马上开始行动。

小王大人跪在地上:“王爷,下官知错!

下官改!”

朱重十瞥了他一眼怒道:“来人,将这位小王大人送到大理寺!”

护卫们上前,拉着小王就走。

朱重十走到张之坤身前:“坚持底线,恪守本心,很好。

农业是大明的重中之重,不光要看手册,还要不断的听取好的意见。

不断在现实中去试验,本王期待你们让大明的粮食产量提高。”

“下官,领命。”

朱重十失了查看的兴趣,乘车返回去找农部的尚书和侍郎们麻烦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