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陈平波借银行3万,借李达生4万,一下子全部还上,还有剩下四万八千块钱
陈平波为什么这么急于赚钱?因为以后公务员经商会勒的越来越紧,越来越严格
现在只对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是有规范,但是也算不上管的多严,所以陈平波想趁现在多赚的钱,省的自己以后犯错误
晚上陈平舒两口子也在商讨贷款扩张的事,上次掏钱把家里掏空也才弄出两万,还有四万是老爹老妈出的
一分钱就把钱还给老爹老娘,赚一万二,大嫂温玲对此非常满意,认为完全是小叔子在提携他们家
按陈平波的本来计划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大哥的钱加入,就装修档次差点,照样开业
“你说平波是怎么想的,先安安稳稳的赚两月钱不行吗,为什么非得贷款开店”
陈平舒现在也作为一家之主非常寻求安稳,尤其是他在国企里面呆习惯了,根本不喜欢冒险
“我看你是在里边安生惯了,看不懂外边做生意是怎么做的,就拿我们不远的早餐摊子来说
原先一个大姐卖他们家那边的早餐小吃,吃的人多了,不到一个月马上就有跟着卖同样的
跟我们卖蛋糕面包没多大区别,只是现在没多少人知道我们赚的多少钱,只要有心关注一下,立马就有人跟着开店”
温玲看店一个月,对陈平波说的话耳熟目染,已经改变了一些固有思维
“那不是更危险么,我们一开分店别人不就都知道这东西赚钱”
温玲白了丈夫一眼
“你是不是傻,装修不需要时间啊,等他们打出名号,我们早就把成本收回来了
而且我们店多原材料价格就能压价,到时候我们时不时就搞个活动,能把单打独斗的店挤垮”
陈平舒挠挠头看着侃侃而谈的妻子,怎么开店一个月人都变了
“那你是支持贷款开店?”
“那不然呢,你就感谢有这么一个带你发财的弟弟吧,不少家庭为一点钱搞的家里鸡飞狗跳的
等三、四个店一开业,不说达到现在这个店的水平,就算只收一半也只要两个月就能收回本”
最后一句两个月收回本,陈平舒总算下定决心干一票大的
“那就定下来吧,明天你去跟平波说”
“明天你也去,你那轧钢厂的工作直接停薪留职,借50万自己还去厂里上班,放下店不管,你睡的着吗?”
经温岭这么一说,也确实是。只不过自己下意识还是觉得安稳工作放不下,现在一想50万贷款,确实更焦心
“有什么睡不着的,儿子女儿都不在,老婆你看咱们好久都没…”
“死样…”
注册公司的事情倒是简单,陈平波自己就是工商局的,打声招呼的事
剩下就是选址的问题,然后就是再招聘员工
决定了扩张,作为老板的他们就不适合整天看店了,以后店多了也看管不过来,现在需要学习公司管理学,如何制定制度
陈平波现在也闲下来了,没事就出去给大哥大嫂还有徐慧怡教授选店地址的要素
无非就是人流、人员收入、周围配套等等方面,说白了就是要蹲守观察
大哥陈平舒周一开工就去轧钢厂停薪留职,为了这事厂里还专门去询问陈大江知不知情,陈大江又专门跑到陈平舒的部门去问
陈平舒前后一解释,陈大江也理解儿子的想法,确实50万贷款比现在的工作更重要,就算不行也还能回来上班,拍拍手不管了
选址前后花费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选了六个地方,就怕因为有些店怕别人不转让,多选几个备用
贷款倒是不怕,现在自己蛋糕店的流水太漂亮了,完全不怕不下款
92年的银行信贷是非常奇葩时代,怎么讲呢?银行是既怕款贷不出去,又怕钱贷出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不得不说现在的人实在太爱存钱了,绝大部分人都是爱存钱,又不愿意贷款
能去银行贷款的基本都是国企,国企的情况是什么样,他们太清楚了
好的国企吃的满嘴流油,根本不需要贷款,银行要想他们贷款得求他们
烂的国企年年亏损,天天找银行贷款,银行烦的没办法根本不敢放贷,有时候还会拿政府来压他们放贷,一旦放出去了基本没多大可能收回来
所以陈平波这个流水报表超级好看还愿意贷款的公司,在银行眼中就是香饽饽
因为现在一般像这种小民营企业,跟过得滋润的国企一个思维
都是能不贷款就不贷款,99%都是没有贷款扩张的思维,除非是冒充海外企业投资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