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万界土地爷 > 第155章 樱花国的特务抢资料

万界土地爷 第155章 樱花国的特务抢资料

作者:特殊病原体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29 13:03:29 来源:小说旗

当得知冯君准备改良玉米的时候,教员直接批示,让当地全力配合他的科研工作。前进农场原来的三亩地,被扩充到三百亩。

还专门派遣人员给他种地,冯君只需要指导就行,不需要自己去做体力劳动。

三亩的玉米在蝗灾来临的时候刚好是抽穗的关键期,好在有土地庙在,能发挥实力,要不然这几亩的科研田早就被蝗虫给糟蹋了。

抽穗期比较关键,玉米的顶端花粉会接触到中间玉米的玉米苞,通过玉米苞的须,授粉成功,从而结出玉米粒。

正常的杂交,就是各种玉米相互交叉受精,从中挑出最优秀的作为种子。

要选择有杂交优势的才行,并不是所有的杂交产物都能遗传最优质的基因,甚至出现物种倒退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这个时候,冯君就要记录每个品种玉米跟玉米之间的受精,记录好之后,等待玉米成熟,看结果。到底有优势还是只有劣势。

农作物育种杂交是非常科学严谨,又枯燥乏味的工作。三亩地,接近二千平米,种植的玉米数量又多。

前进农场的人被冯君毫不客气的征用,每棵玉米都单独建档记录,做好科学统计。

紧赶慢赶的,加上晚上冯君用法术,才在玉米花期结束前全部搞定。这也是他没经验,不该一开始就弄这么大面积的。

教导员安排的人员这个时候也到了,帮助这些玉米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施肥,除草到捉虫,全都是人工操作。记录每棵玉米的生长情况数据,以便以后研究用。

等全球蝗灾疫情过去后,这三亩玉米也迎来了丰收。

三亩玉米,不是每一颗都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其中有一半的产量都是减少的。

所谓产量减少,是指单个玉米棒子重量,跟里面的玉米粒个数大小都比平常的要少。

还有一小半基本没什么变化,只有其中的一小半,玉米棒子大,颗粒饱满,重量足。

这些都是作为种子使用,得经过几次培育,去掉隐藏风险才能大面积种植。玉米种植都是在气候比较温暖的时候,北方每年正常一季玉米的。

有农业大学的教授也过来,他提议要去南方实验,南方那边气温比较合适,玉米可以种多季。

冯君对这个提议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只是他走不了。出了土地庙这十里地,就是个普通人。

杂交玉米有神力的支持下会更快成功,外加他非常没有安全感,就否掉了这个提议。反正自己不会去的,至少是杂交玉米成功之前是不会去的。

农大的陈教授提议被拒绝后,教授很生气。直言冯君一个中专生,专业才刚刚懂一点点,连入门都没,还大言不惭的搞杂交玉米。

冯君听了也不生气,对于别人的批评他就当没听见,不过之后陈教授的操作让他很生气。

陈教授直接带人来到资料室,要把冯君他们研究的资料全都拿走。当时冯君正在记录玉米生长数据,只有李正在看守。

李正言辞拒绝他们看资料,别说拿走了。被拒绝后,陈教授直接带人抢,抢的时候还把李正打伤了。

等在试验田里劳作的众人得知消息后,李正已经被送到医院,资料室里面的所有资料全都被抢走。

冯君听完大怒,刚想用仙法弄死他们,随后想到这个时候不适合用非自然的方式。

于是直接用法术把他们抢走的资料数据重新弄了回来,催眠他们自首。陈教授居然是樱花人的奸细。

得知冯君这边正在做物种改良,动了歪心思。想要通过他的身份把这些数字资料都拿到手,交给他的樱花主子。

本来他建议去南方,就因为那边是他的主战场。所有的科研数据他都能第一手拿到。

这个建议正常的人都会接受,无论是从气候,还是科研条件来说,南方都是比这里更加合适。

结果遇到冯君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计划就落空了。索性就直接抢,理由也简单,作为农学的教授,帮他把关各种数据,完全说得过去。

毕竟冯君就一个中专学历,这个学历太低了,物种入门都达不到。任何一个这个行业里的人大部分都比他学识高,资格老。

可惜的就是这个陈教授遇到的不是一般的人,要是没有土地庙存在,冯君最后也只能认栽。

这件事情发生后,叶天马上安排部队对这里进行保护。一切外来人员都不准进来,哪怕走亲戚也不行。

这里被严格保护起来后,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盖阳光大棚,以保证育种的温度。

大棚顶端都是采用玻璃,不是塑料薄膜。高度三米以上,本来想要建一百亩地的,最后还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物资情况,就搞了十亩。

为了加快杂交玉米的进度,晚上用灯光给玉米补充阳光。普通的灯光是满足不了玉米的生长需求,在这里,冯君只好用灯光作为幌子,实际是调用了土地庙里的金乌。

为了确保玉米生长的合适温度,这里直接采用煤炭加温,所有的煤炉子位置都设置好,就等有需求的时候使用。

第一批被挑出来的玉米已经开始种植,随着玉米的生根发芽,一直到天气逐渐转凉。阳光棚开始补温。

前进农场有从城里发电厂专门拉的一条电线,就是为了育种所需要的光线。

为了防止被特务破坏,电线经过的村庄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巡视,只要有发现靠近电线杆的,马上驱赶。

为了杂交玉米的事,调动了周边很多资源。

冬天,北方比较冷。在阳光棚里面的温度还维持在玉米生长温度,这里的玉米已经逐渐开始成熟,再有半个月就能收割。

等这批玉米收割的时候,又淘汰了不少的种子编号。只留下一半左右的种子,等待之后的种植。

这批玉米里,有几个杂交出来的品种数据很好看,无论是从个体大小还是玉米粒的数量跟饱满程度,都达到了冯君的预期。

用神识观察,也能发现这就是他在蓝星那边使用的杂交玉米类似的品种。类似是主要基因差不多,特别是高产基因差不多。

抗病,抗倒伏这块冯君还没考虑到。现在主要是要高产。

这里的数据显示目前的玉米亩产在500斤左右(纯玉米粒),冯君培育出来的这个玉米,通过时间流速去观看,亩产应该在800斤以上。

亩产多少影响因素很多,不敢说最高多少,只能说最低多少。

这些都是未来的数据,现在还没正式种植。哪怕最高亩产达到5000斤,也没有实际数字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