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34章 金人大军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第34章 金人大军

作者:周末在家吃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3:17:36 来源:小说旗

与此同时,在距离钰门关外一百里的广袤荒原上,尘烟滚滚,仿若一条咆哮着的、携沙裹土的黄龙,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而来,这是一支行军的队伍 —— 那正是金人集结的 15 万大军,浩浩荡荡,所过之处,飞鸟惊散,大地都为之震颤。

先锋铁骑,无疑是这支大军最锋利的矛头。他们胯下的战马,皆是从茫茫草原上万马群中精挑细选而出的良驹,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儿郎,深谙驯马之道,这些战马野性未驯却又温顺听从指令,体魄雄浑,筋骨强健,奔跑起来四蹄生风,鬃毛飞扬似烈烈旌旗,踏过之处,沙土飞扬,仿若裹挟着滚滚雷霆。骑士们身着的玄铁精甲,契合游牧民族作战灵活、迅猛的特性,甲片轻薄却坚韧无比,经特殊工艺反复锤炼,防护力丝毫不减,且不会过分束缚肢体动作;头盔造型独特,两侧垂下的护耳铛上雕饰着部落图腾,增添几分神秘威慑,仅露的双眸犹如寒星,锐利逼人,手中丈许长枪更是夺命凶器,枪杆以韧性极佳的岑木制成,枪头寒光闪烁,采用陨铁淬炼,尖锐锋利,稍稍一抖,枪尖颤出层层幻影,恰似夺命银蛇,杀意铺天盖地。

紧接着,便是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射雕手部队。游牧民族自幼弯弓射雕,骑射本领堪称一绝,长弓手们背负的长弓,取材于北原上历经风雪、质地致密的古柏木,搭配强劲的牦牛角、牛筋,由部落里的老工匠依照祖传秘法,耗时数月精心打磨、调试,拉力超乎想象,射程远至百步开外,足以在敌军还未及反应之时,便先发制人。箭囊鼓鼓囊囊,塞满了羽箭,箭羽取自苍鹰或是大雁的翎毛,轻盈且坚固,刷上秘制防潮桐油,日光下泛出幽蓝冷光。弩机手手持的弩机,堪称游牧智慧与匠艺的结晶,机匣以精铁锻造,小巧轻便,机关设计巧妙,扳机灵敏,装填极为迅速,相较传统长弓射速虽稍慢,可精度奇高,特制的三棱箭头,穿透力极强,一击便能洞穿大顺朝厚重铠甲,让敌军防不胜防。他们面色冷峻坚毅,飞驰在马背上,手指时刻轻搭扳机,目光如炬,仿若随时准备将夺命利箭暴雨般倾泻向敌军。

钢铁洪流般的步兵方阵,同样不容小觑。士兵们身披多层鞣制牛皮拼接、内嵌铁片的复合铠甲,牛皮坚韧耐磨,铁片加固关键部位,防护周全又兼顾灵活;铠甲边缘装饰狼牙、兽骨,彰显游牧民族的剽悍勇猛。手中盾牌呈半月形,契合马背作战,外层裹着犀牛皮,质地柔韧,不惧刀砍箭射,盾面绘有部落战纹,威慑力十足。长刀刀刃宽阔厚重,采用草原上独有的乌金锻造,血槽深邃,挥舞时虎虎生风,利刃划过空气,发出令人胆寒的尖啸,近身搏斗时,恰似砍瓜切菜般收割性命。方阵之中,还有负责搬运攻城器械的小队,云梯打造别具匠心,以浸过桐油的麻绳紧密捆绑,木质坚实轻便,梯身设计挂钩,搭靠城墙便化身登城捷径;撞木周身裹铁,两端的撞锤钝重硕大,锤面刻满符文,专为冲破城门而生,辅以数十名壮汉齐声发力,冲击力足以震碎城门。

大军两侧,灵动如风的轻骑兵仿若狼群穿梭。他们身着轻便鹿皮甲,皮质柔软却坚韧,行动敏捷轻盈,毫无拖沓之感;弯刀弧度优美,刀刃采用寒铁锻造,锋利无比,刀身铭刻部落祝福语,挥舞间寒光闪烁,利于马背上闪电般劈砍,眨眼间便能斩落人头;短弩小巧便携,弩身以羊角装饰,别具一格,近身突袭时,扣动扳机,短箭便能如暴雨般射出,杀敌军一个措手不及。

另有一支神秘的投石器部队,堪称游牧大军攻城的 “重型火炮”。多年与大顺作战,让金人也深谙攻城之道,投石器便是他们的得意发明。这些投石器以粗壮硬木为架,以牛马筋腱编制绳索,利用杠杆原理,能将巨大石块、燃烧的火罐,甚至是装满毒药的皮囊投掷到极远之处。操作投石器的士兵们,各个身强体壮,深谙角度、力度的拿捏,一声令下,便能将致命弹药如流星般砸向敌军城头、城内,制造恐慌与混乱。

再就是工程兵队伍,虽说游牧民族惯于驰骋草原、逐水草而居,但连年征战,催生了这群技艺精湛的工兵。他们背着铲子、镐头,推着装满木材、石块的简易小车,战时负责挖掘地道、填埋壕沟,搭建简易桥梁跨越护城河,或是迅速修复攻城器械,保障大军攻势顺畅,行动高效,分工明确,丝毫不输大顺的工兵素养。

后军则是粮草辎重的坚实保障队伍,连绵不绝的马车满载各类物资,缓缓前行。驾车的车夫吆喝声此起彼伏,手中马鞭不时落下,催促牲口快走。车上堆积如山的粮袋,装满了风干牛羊肉、炒熟的粟米,营养丰富、易于保存,是大军行军打仗的能量源泉;箭矢成捆码放,箭头寒光闪烁,箭杆笔直坚韧;帐篷厚实耐用,以牦牛毛编织,防水防风,足以抵御草原上最严酷的风霜雨雪。为保物资安全,后军四周环绕着精锐护卫,他们皆是部落里的勇士,骑术精湛,箭法高超,目不斜视,警惕地扫视四方,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尤为独特的是,金人军中还有一支训鹰部队,堪称战场上的 “奇兵”。游牧民族与飞禽走兽打了一辈子交道,驯服老鹰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平日里,训鹰人悉心照料这些猛禽,喂以鲜肉,与之建立深厚羁绊,直至它们完全听从指令。作战之时,训鹰人会巧妙地在鹰爪上缚上特制的尖钩或是蘸了热油、桐油的布条,一声令下,成群的老鹰振翅高飞,直扑钰门关城头。这些老鹰身形矫健,飞行速度极快,瞬间便能冲入守军人群。守军们猝不及防,不少人被鹰爪上的尖钩抓伤脸颊、脖颈,鲜血直流;更有甚者,被带着热油、桐油的布条引燃头发、衣物,灼烫得惨叫连连,一时间城头上火光四起,混乱不堪,守军们吃尽了苦头,军心也随之动摇。而金人瞅准时机,趁势发起冲锋,攻势一波接着一波,妄图借此一举攻破钰门关。

在金人军队中,训练老鹰用于灼伤守军眼睛是一个复杂且残酷的过程,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

首先,训鹰人会挑选具有强大飞行能力和攻击性的鹰种。草原金鹰和苍鹰是他们的首选,因为这些鹰体型较大,翼展宽阔,力量强大。草原金鹰的视力极佳,能够在高空清晰地锁定目标,而且它们的爪子尖锐有力;苍鹰则以敏捷的身手和勇猛的性格着称,在俯冲攻击时速度极快,冲击力巨大。

他们会从鹰巢中挑选还未完全长大的幼鹰。驯鹰人会寻找那些眼神锐利、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且具有强烈捕食**的幼鹰。一般来说,在幼鹰羽毛刚刚长齐,开始尝试飞行的时候,是最佳的挑选时机。这个时期的幼鹰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更容易接受训练。

幼鹰被带回营地后,训鹰人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它们建立信任。最初,驯鹰人会亲自喂食幼鹰,用新鲜的兔肉、鼠肉等猎物切成小块,放在手上,让幼鹰逐渐熟悉人类的气味和接近人类的方式。这种喂食过程持续数周,直到幼鹰能够毫不犹豫地从训鹰人手中获取食物。

训鹰人会带着幼鹰在各种环境中活动,让它们适应嘈杂的军营环境、人群的呼喊声以及战马的嘶鸣声。同时,开始教幼鹰一些简单的指令,如 “起飞”“降落” 等。他们会通过特定的手势和声音来传达这些指令。例如,发出一种尖锐的口哨声表示 “起飞”,挥舞带有彩色布条的长杆来引导幼鹰降落。这些指令的训练是通过反复的强化来实现的,每次幼鹰正确执行指令后,都会得到食物奖励。

当幼鹰长大一些,具备了基本的服从性后,就开始进行目标锁定训练。训鹰人会在训练场地上设置一些模拟的人形靶子,这些靶子用干草和布料制成,外面裹上一层羊皮,使其更接近人体的质感。他们会在靶子的头部位置涂上一些鲜艳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吸引幼鹰的注意力。训鹰人会先让幼鹰在低空盘旋,然后通过手势和声音引导它们向靶子俯冲。每次幼鹰成功冲向靶子后,都会得到一块更大的猎物作为奖励。

为了让老鹰能够准确地攻击守军的眼睛,训鹰人会在鹰爪上安装特制的小型尖钩。这些尖钩由精铁打造,尖锐无比,但又不会过于沉重影响老鹰的飞行。在训练过程中,训鹰人会在靶子的眼部位置放置一些柔软的材料,如棉花球,里面包裹着一些带有腥味的物质,如鱼内脏。老鹰在俯冲攻击时,会被这些腥味吸引,自然地用爪子去抓这些棉花球,从而逐渐习惯攻击类似眼睛的目标。

对于灼伤守军眼睛的训练,还需要让老鹰适应携带易燃物质。训鹰人会先从较轻的、不易燃烧的物质开始,如浸过温水的布条,绑在鹰爪上,让老鹰适应这种负重飞行。随着训练的进展,逐渐增加布条的重量,并将温水换成热油或桐油。同时,为了让老鹰能够忍受热油的温度,训鹰人会在训练过程中,用微热的油轻轻涂抹在鹰爪上,让它们逐渐适应热度。每次训练结束后,会立刻用冷水清洗鹰爪,防止烫伤。

在接近实战的训练阶段,训鹰人会组织模拟攻城场景。他们会在一个类似城墙的建筑周围布置一些士兵,这些士兵会手持盾牌和武器,模拟守军的防御姿态。驯鹰人会将老鹰放飞,让它们在混乱的场景中寻找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训鹰人会通过远距离的指令来引导老鹰攻击士兵的面部。同时,会有其他士兵在旁边制造烟雾和噪音,模拟战场上的真实环境,让老鹰适应这种复杂的情况,提高它们在实战中的攻击效率。

训练的时候会死很多,可历经重重磨难、从残酷筛选中存活下来并成功训练的,就会成为战场上令人胆寒的夺命利器。

领军之人,正是金人大皇子金卫术。他端坐于通体乌黑、神骏非凡的战马之上,身姿挺拔,气宇轩昂。头戴镶嵌硕大红宝石的金盔,红宝石光芒璀璨,彰显尊贵;身上战甲金丝缠绕,纹路繁复华美,甲片打磨光滑,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威严与霸气。他面容冷峻,剑眉斜插入鬓,双眸深邃如渊,只需淡淡一眼,便能叫人胆战心惊。

金卫术身侧,随军幕僚阿里木一袭青灰长袍,身形消瘦却透着干练。面容清癯,山羊胡修剪得整整齐齐,手中折扇轻摇,看似随性,实则暗藏谋略。目光深邃,仿若能洞悉世间一切诡计,常于谈笑间出谋划策,是金卫术麾下不可或缺的智囊。

另一边,大将靖基汗武仿若战神降世。身材魁梧壮硕,铁塔般的身躯往那一站,便自带威压。满脸络腮胡根根如钢针,铜铃大眼燃烧着炽热的战意,身披布满战痕的厚重铠甲,手持巨型战斧,斧刃宽阔,好似门板,寒光闪烁间,仿佛能斩断山河,威风凛凛,令敌军望而生畏。

大军行至半途,金卫术勒马驻足,回首眺望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眉头微皱,转头向阿里木问道:“阿里木,探子来报钰门关鼠疫横行,大顺守军死伤惨重、自顾不暇,此事你看靠谱否?虽说情报如此,本皇子心头却总有些不安,那钰门关向来是军事要地,经营多年,城防定是固若金汤,就怕其中有诈。”

阿里木轻摇折扇,嘴角噙着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缓缓说道:“大皇子无需过虑。咱们的哨兵与城内探子这一月来反复试探,消息可信度极高。眼下正值春季,大顺忙于耕种畜牧,兵力本就分散,大将周于枫又带人退回内城疗伤,他们哪还有余力守这钰门关?再者,即便大顺朝从京城调兵,路途遥远,集结、行军耗时漫长,待援兵赶到,咱们早攻破城门了。”

靖基汗武忍不住地插话道:“大皇子,军师所言极是!咱们这 15 万大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管他什么城防坚固,直接强攻,也定能踏平钰门关,让大顺朝那帮家伙见识见识咱们大金的威风!”

金卫术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却仍叮嘱道:“虽说如此,全军还需打起十二分精神,传令下去,让先锋骑兵时刻紧盯前路,稍有异动,即刻来报。”

“遵命,大皇子!” 传令兵领命,打马如飞,向前方奔去。

阿里木眯起眼睛,又进言道:“大皇子,此次出征,咱们还联合了西面的姜人。虽说他们只出兵震慑,伺机而动,但好歹也算给大顺朝添了份压力。只要咱们这边战事顺遂,姜人必然有所行动,届时金姜联军 50 万大军一同发力,瓜分大顺,天下局势便要大变了。”

金卫术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笑容:“哼,那是自然。本皇子此战必要立下不世之功,待踏破钰门关,便一路南下,直捣黄龙,夺他大顺半壁江山,让父王和那帮老家伙瞧瞧我的本事。”

靖基汗武听闻,哈哈大笑,声震四野:“大皇子英明!到时候末将定冲在最前头,多砍几颗大顺将领的脑袋,让他们知道我靖基汗武的厉害!”

金卫术虽被靖基汗武的豪言壮语激起几分豪情,嘴角也微微上扬,可眉间那缕隐忧仍未彻底消散。他抬手轻抚马缰,目光再次遥遥望向钰门关的方向,沉声道:“虽说敌我兵力悬殊,可这钰门关多年来扼守咽喉要道,历经数番战火锤炼,城防布局诡谲多变,内里藏着的弯弯绕绕,绝不可等闲视之。”

阿里木轻摇折扇,适时附和:“大皇子心思缜密,所言极是。不过咱们也做足了准备,数月来派出的暗探一批接着一批,已然摸清不少虚实。如今等这最后一波暗探即将归来,待听过他们详尽汇报,拟定的攻城方略便能更契合实际,寻到守军的命门,一击即破。”

靖基汗武浓眉一拧,满脸不耐,大手一挥道:“大皇子、军师,恁俩也忒小心了!管他什么精妙布局,咱大金勇士可不怕这些。15 万铁骑,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那钰门关给淹喽!况且咱还有训鹰的奇招,城中守军被鹰扰得焦头烂额,军心不稳,拿下此关,不过是迟早的事儿。”

金卫术瞥他一眼,低声呵斥:“休得轻敌!战场上瞬息万变,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昔日多少战事,因骄纵轻敌而满盘皆输,你身为大将,怎可不长记性?”

靖基汗武被训得一缩脖子,瓮声应道:“大皇子教训得是,末将知错了。”

金卫术见士卒面露疲态,战马也喷着粗气、脚步虚浮,当下勒马传令:“全军就地扎营,养精蓄锐,等候暗探消息。”

一声令下,金兵们迅速忙碌起来。先锋骑兵们率先下马,牵着战马寻来避风的空地,解下马鞍,为马擦拭汗水,又从行囊里掏出干草、精料,悉心投喂;弓弩手们聚成几队,有条不紊地检查长弓的弓弦是否有磨损、弩机的机关是否灵便,将羽箭逐一抽出,查看箭杆有无折损,箭羽是否齐整,发现问题便立刻修补、更换;步兵们则两两一组,卸下厚重铠甲,用粗布蘸着清水擦拭上面的尘土与汗渍,再仔细查看铁片铆合处有无松动,盾牌的牛皮外层有无破损,长刀的刀刃是否依旧锋利,但凡有一丝隐患,都绝不放过,全力整备。

负责扎营的工兵更是手脚麻利,他们熟练地挥舞着铲子,掘地挖坑,立下一根根粗壮木桩,用以支撑营帐骨架;营帐布质地厚实,防水防风,被迅速展开、固定,一顶顶帐篷错落排开,仿若一片灰扑扑的蘑菇群。营帐内部,铺着厚实毛毯,供士卒休憩;营地周遭,挖起深深壕沟,引入附近溪水,化作天然护城河,阻挡外敌突袭;每隔一段距离,便矗立起了望高塔,哨兵攀至塔顶,手持利刃,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四方。

金卫术的主营帐居于营地核心,宽敞大气,装饰华美。帐内铺着华贵地毯,四角燃着牛油巨烛,光芒摇曳;中央摆着行军桌案,摊开着山川地图,标记着钰门关周边地势与己方进军路线;桌案旁,放置着兵器架,挂有他惯用的佩剑,剑身寒光凛冽,仿若择人而噬的猛兽。金卫术大步迈入帐内,阿里木与靖基汗武紧跟其后,三人围坐桌前,目光紧锁地图,时而低语商讨,时而陷入沉思,静静等候暗探归来,谋划那即将展开的破城之战。

营地外,炊烟袅袅升起,混杂着战马嘶鸣、士兵谈笑,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所有人都清楚,一旦暗探带回关键情报,这场关乎大金与大顺命运的激战,便会轰然打响。

接下来,就是等待那最后一批暗探的到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