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山的小镇上,阳光斑驳地洒在石板路上,周桐与徐巧手挽着手,悠然自得地在集市中闲逛,轻声讨论着晚上的吃食,时而因为一个想法而相视而笑,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甜蜜。
“桐哥哥,听闻今日集市上有新鲜的鲈鱼,要不晚上做一道清蒸鲈鱼?”
徐巧眨着灵动的眼睛,满怀期待地望向周桐。
周桐微笑着点头,正欲开口,小顺子却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神色焦急:“周哥,欧阳先生请您过去,说是朝廷的文书到了。”
周桐神色一凛,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情,嘴角却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终于是来了。”
说罢,他轻轻牵起徐巧的手,一同朝着欧阳羽的住所走去。
欧阳羽的住处,赵宇和老王也在。周桐一进门,便看到了老王,不由得打趣道:“老王,几日不见,你这身形愈发富态了啊,看来师兄这儿的伙食比我那儿好不少。”
老王挠挠头笑道:“少爷,您就别打趣我了,这不是跟着欧阳先生,日子安稳些,心宽体胖嘛。”
众人一阵哄笑,欧阳羽也笑着看向周桐和徐巧:“你们这一路过来,倒是让这屋子都亮堂了许多。”
笑闹过后,欧阳羽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将朝廷的文书递给周桐:“师弟,朝廷传旨,让我们前往长阳领赏。”
周桐接过文书,仔细端详,眉头微微皱起。这文书之上只提及了领赏之事,对于奖励的具体内容却只字未提,这让他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师兄,你看这…… 怎么只说去领赏,却不道明是何赏赐?” 周桐疑惑地看向欧阳羽。
欧阳羽微微摇头,目光沉稳:“眼下也猜不透朝廷的心思,不过既已传旨,我们去了便知。”
众人商议一番,决定明日便启程前往长阳。周桐拉着徐巧走到一旁,轻声问道:“巧儿,长阳是你家曾经所在之处,此次前去,难免会触景生情,你可要一同前往?若是不想去,你便留在玉泉山,我会尽快回来陪你。”
徐巧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踌躇与犹豫,她低下头,沉默了片刻。往昔的回忆涌上心头,那熟悉的街道、曾经的家园,都已物是人非,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周桐见她如此,轻轻拉住他的手,温柔地说道:“莫要为难自己,一切随你心意,只要你开心就好。”
徐巧感觉到手心一热,那一股力量让他感到安心,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那我想和你一起去。”
周桐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轻轻刮了刮徐巧的鼻子:“好,那我们领完赏就回来。到时候,我带你去江南游玩,看遍那江南的美景,吃遍江南的美食,让你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徐巧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轻轻点头。
晚上,月光如水般透过窗户洒在屋内,周桐与徐巧相依在床上。
徐巧静静地望着窗外,眼神中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惆怅,那淡淡的月光勾勒出她柔美的侧脸,却也映照出她内心的波澜起伏。
周桐侧身轻声问道:“心事?”
徐巧微微点头,并未言语。
其实周桐心里早已有数,那些曾经陪伴十几年的亲人和家,在一夜之间轰然崩塌,亲人离世、全家被发配,如此沉重的打击,又怎会轻易地从一个人的心中抹去呢?
徐巧的眼睛微微泛红,她强忍着泪水,努力不让它们夺眶而出。周桐见状,嘴角泛起一抹温柔的笑意,打趣道:“哟,我们的巧儿长大了,这般难过都没有哭出来。”
徐巧轻轻地靠在周桐的怀里,声音略带哽咽:“有你……”
过了一会儿,她缓缓开口,诉说着小时候在长阳的生活。她的话语中充满了眷恋与怀念,讲述着曾经走过的热闹街道,那些熟悉的店铺和摊贩,还有每年都会去参加的诗会,在诗会上结识的好友,以及与家人共度的欢乐时光。
少女沉浸在回忆之中,脸上时而浮现出淡淡的微笑,时而又流露出一丝忧伤。
然而,当她提及家族变故的那一刻,声音戛然而止,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挣扎。
周桐将她抱在怀里,轻声说道:“那些都已经过去了。虽然曾经的伤痛无法抹去,但你要相信,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我会一直陪着你。你的父母在天之灵,一定希望看到你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徐巧微微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可那笑容背后的复杂神情却被周桐敏锐地捕捉到。
周桐看着她,突然,他轻轻地捧起徐巧的脸,霸道地吻了上去。徐巧先是微微一怔,随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许久,周桐松开徐巧,额头抵着她的额头,轻声说道:“把过去的一切都交给我就行。从现在开始,你只需要想着我们的以后,那些美好的日子还在等着我们。”
徐巧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但这一次,泪水不再是因为悲伤,而是被周桐的深情所感动。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依偎在周桐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和有力的心跳。
晨曦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玉泉山的小镇上,为这片宁静之地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金纱。
周桐悠悠转醒,他轻轻起身,动作轻柔缓慢。
简单洗漱后,周桐来院子里,此时的空气清新而冷冽,带着山间特有的草木香气,他深吸一口气,开始活动身体,没什么娱乐的,只能好好锻炼了。
哎,强制戒网瘾。
不一会儿,屋内传来细微的声响,周桐知道徐巧醒了,便收了动作转身走进屋内。
徐巧已经坐起身来,眼神还有些惺忪,头发略显凌乱,却别有一番慵懒的妩媚之态。
“桐哥哥,早。” 徐巧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软糯,轻轻唤道。
周桐走到床边坐下,微笑着为她理了理鬓边的发丝,柔声道:“睡得可好?”
徐巧微微点头,脸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嗯,还是有点困。”
周桐笑说到:“那等上车在睡一会。”
两人相视一笑,起身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京城之行。周桐仔细检查着自己的佩剑,古代的治安让人担忧。
就怕半路跳出几个大汉说什么此路是我开是什么什么的。
徐巧则在一旁整理衣物,她的动作优雅而娴熟,将一件件衣物整齐地叠放在包袱里,偶尔拿起一件周桐的衣衫,眼神中流露出温柔的爱意。她精心挑选了几件自己平日里喜爱的衣裳,其中有一件淡蓝色的罗裙,那是周桐曾经夸赞过好看的,她想着到了京城,也要穿得漂漂亮亮的,不让他失了面子。
收拾完毕,众人来到院子里。欧阳羽坐在轮椅上,神色从容淡定,手中握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的墨竹栩栩如生,自有一番文人雅士的风范。
赵宇身姿挺拔,腰间佩着一把短刀,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守护着众人的安全。
老王则站在一旁,身旁是一辆宽敞的马车,车身虽然质朴无华,但却被老王擦拭得干干净净,显得十分结实。
“师兄,都准备好了。” 周桐走上前,拱手说道。
欧阳羽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此次进京,路途虽不算遥远,但毕竟是去往天子脚下,万事皆需小心谨慎。我们既要领取朝廷的赏赐,也要留意京城的局势,不可掉以轻心。”
众人齐声应是,周桐转头看向徐巧:“巧儿,若是途中有何不适,一定要告诉我。”
徐巧轻轻点答应。
说罢,周桐扶着徐巧上了老王的马车,自己也跟着坐了进去。
马车内部虽然不算豪华,但布置得十分温馨舒适,厚厚的垫子铺在座位上,四周还挂着一些徐巧喜欢的香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周桐让徐巧靠在自己的怀里,轻声说道:“累了就睡一会儿,到了地方我叫醒你。”
徐巧乖巧地应了一声,闭上眼睛,感受着周桐有力的臂膀环绕着自己,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马车缓缓启动,车身微微晃动,发出沉闷的声响。周桐轻轻撩起车帘一角,望向外面。
赵宇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身姿矫健,端坐于马上,目光如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情况。
紧跟其后的是欧阳羽的马车,车身装饰简洁而不失大气,拉车的马匹高大健壮,步伐稳健有力。
车内,欧阳羽正闭目养神,手中的折扇有节奏地开合着,扇面上的墨竹仿若随着他的思绪轻轻摇曳。他虽然看似在休息,但心中却在思索着此次进京可能会面临的种种情况,早已做好了应对各种局面的准备。
老王赶着装满行李和物资的马车,跟在队伍的中间。他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手中的马鞭轻轻挥舞,驱赶着马匹前行。
二十名玉门关守军分成两队,整齐地护卫在队伍的两侧和后方。
他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身姿挺拔,气势威武。每一个士兵都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和周围,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一路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一个个坚毅的身影。队伍在蜿蜒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扬起一片尘土。微风拂过路边的草丛和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他们送行。周桐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未知的警惕。
终于..........
要去见一见国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