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62章 长阳的离别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第62章 长阳的离别

作者:周末在家吃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3:17:36 来源:小说旗

长阳的繁华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座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的酒楼矗立其中,酒旗飘扬,上书“醉仙楼”三个大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这醉仙楼乃是长阳城内首屈一指的酒楼,三层高的建筑巍峨耸立,朱红的栏杆,青瓦的屋顶,尽显古朴典雅之韵。

周桐一行人来到醉仙楼前,店小二早已眼尖地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各位爷,里边请!咱这醉仙楼的美酒佳肴可是这长阳城里拔尖儿的,保准让各位满意!”说着,便在前头引路,将众人带上了三楼的一间宽敞包厢。

包厢内,布置得极为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为这房间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一张红木圆桌摆在中央,周围摆放着配套的椅子,桌上的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擦拭得光亮照人。众人纷纷入座,周桐拉着徐巧坐在一处,欧阳羽则被人小心地推到桌旁,赵宇坐在他的对面,其余人也依次就座。

不一会儿,店小二便手脚麻利地将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了上来,有香气扑鼻的烤鸡,皮脆肉嫩,油光发亮;有新鲜肥美的鲈鱼,清蒸之后,鲜嫩爽滑,入口即化;还有各种时蔬,色泽鲜艳,烹饪得恰到好处。酒也很快被端了上来,酒香瞬间弥漫在整个包厢内。

赵宇端起酒杯,“砰”地一声重重地放在桌上,站起身来,身形有些摇晃,脸上带着几分醉意的红晕,扯着嗓子喊道:“今日,咱在这儿给大伙庆祝封赏,也算是给往后的日子讨个彩头。

贤侄啊,这一路过来,那可真是风风雨雨都没少经历。你这小子机灵得很,又仗义,叔可稀罕你咧!”

说罢,一仰头,将杯中的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酒水顺着嘴角流下,他用袖子随意一抹,眼中泛起了些许泪花,那是真情流露,毫无掩饰。

周桐也连忙起身,举起酒杯

“赵叔,您这话说得。在钰门关的时候,要不是您罩着,我这条小命早就没了!您放心,兄弟们在我这里,我肯定会好好照应着。

特别是德柱那憨货,看着傻愣傻愣的,可心地不坏。我会时常敲打他,不让他瞎闹腾出啥乱子来。等您回来的时候,保准看到那小子出息了不少。”说罢,他也将酒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一时间,包厢内气氛热烈起来。大家开始大快朵颐,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从钰门关的战火纷飞,到桃城抗疫的艰难险阻,每一段回忆都让他们感慨万千。

酒过三巡,赵宇的脸色已经像熟透的红柿子,眼睛也有些发直,但那股子精气神还在。他再次端起酒杯,脚步踉跄地走到周桐身边,伸出蒲扇大的手,重重地拍在周桐的肩膀上:“贤侄啊,德柱那兔崽子,别看他平常大大咧咧,跟没心没肺似的,其实就是个头脑简单的愣头青。

他要是敢犯浑,你可千万别跟他客气,该揍就揍,只要别把他揍残了就行。他爹妈走得早,我一直把他当亲弟弟拉扯大,就盼着他能有点出息,别整天惹是生非。”

周桐笑着点头:“赵叔,您放心吧。我要打他我还打不过他呢,没事没事,我知道该咋管他。”

欧阳羽也在在一旁笑着插话:“赵将军,你就别操这份心了。有我这师弟在在,兄弟们肯定能越来越好。咱们今日就放开了喝,好好庆祝这难得的相聚时光。”

赵宇咧开大嘴哈哈一笑,回到座位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对,喝酒!今日不把这肚子里的酒虫喂饱了,谁也不许走!”

徐巧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她轻轻拉了拉周桐的衣袖,小声说道:“你少喝点,酒喝多了伤身子骨。”周桐转过头,看着徐巧那关切的眼神,他握住徐巧的手,轻声说道:“巧儿,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今日大家高兴,难免多喝几杯。”

老王坐在角落里,闷头喝着酒,偶尔抬起头看看热闹。他虽话不多。见周桐喝得不少,他暗自寻思,得帮着照应着,别让自家少爷不赖床。于是,他时不时地给周桐递个眼色,示意他悠着点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的兴致愈发高涨,包厢内的喧闹声也越来越大。周桐也渐渐放开了自己,与大家一同畅饮欢笑。

然而,徐巧的眉头却越皱越紧,担心周桐这样喝下去会吃不消。

“桐哥哥,你吃点东西吧,垫垫肚子,不然一会儿该难受了。”徐巧温柔地拿起一块糕点,递到周桐嘴边。周桐笑着张开嘴,吃下了糕点,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还是巧儿心疼我。”

这时,有人提议玩行酒令,众人纷纷响应。周桐也被拉着参与其中,一轮又一轮下来,他的眼神开始变得迷离,说话也变得更加随意起来。

徐巧见状,心中更加着急。她凑近周桐的耳边,轻声说:“桐哥哥,咱们要不先回去吧,你看你都喝醉了。”

周桐却摆了摆手,笑道:“巧儿,没事,我还没喝够呢。今日这一别,也不知啥时候才能再跟大伙凑一块儿,就让我痛痛快快地喝一场吧。”

尽管心中无奈,徐巧还是默默地陪在周桐身边,不时地为他倒上一杯茶,希望能能让他清醒一些。她看着周桐那红扑扑的脸颊,也没有说什么话。

不知不觉,夜色渐深,外面传来了打更的声音。周桐微微一惊,意识到快要宵禁了,便站起身来:“各位,时间不早了,咱们得回去了,不然赶不上宵禁了。”

众人这才纷纷起身,然而,此时大多数人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走路摇摇晃晃。赵宇更是脚步虚浮,像踩在棉花上,若不是有人搀扶着,恐怕早就摔得鼻青脸肿。

周桐虽然也有些醉意,但还算清醒,他和欧阳羽一起,安排着众人下楼。

下楼的时候,场面有些混乱。醉醺醺的士兵们相互搀扶着,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着话。有的脚步不稳,差点滚下楼梯,幸好旁边的人及时拉住。店小二在一旁看着,既担心又无奈,嘴里念叨着:“各位爷,小心脚下啊!”

好不容易到了楼下,周桐结了账,一行人便朝着客栈走去。徐巧紧紧地跟在周桐身边,她用一只手搀扶着周桐的胳膊,另一只手提着裙摆,小心翼翼地走着。

“桐哥哥,你慢点儿,小心脚下。”徐巧轻声说道。周桐脚步踉跄地走着,嘴里还嘟囔着:“巧儿,我没醉,我还能走直线呢。”说着,便试图甩开徐巧的手,想要证明自己,结果差点摔倒。

徐巧赶忙用力扶住他,嗔怪道:“醉了就醉了,你就别逞强了。”周桐嘿嘿一笑,靠在徐巧身上,说道:“巧儿,有你在真好。”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两个紧紧相依的身影。徐巧的脸颊微微泛红,不知是因为月光的映照,还是因为周桐的话。她感受着周桐的身体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回到客栈后,老王推着欧阳羽回了自己的房间。周桐已经有些神志不清。徐巧费力地将他扶到床上,帮他脱掉鞋子和外衣。周桐躺在床上,眼睛半睁半闭,嘴里还说着胡话。

徐巧打来一盆水,拧干毛巾,轻轻地为周桐擦拭着脸和手。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你看看你,喝这么多酒,难受的还不是自己。”徐巧轻声埋怨着。

周桐似乎听到了徐巧的话,他伸出手,握住徐巧的手,说道:“巧儿,这不有你嘛”徐巧的脸一下子红了,她坐到床边,将周桐的手贴在自己的脸面上,柔声说:“嗯,有我。”

过了一会儿,周桐渐渐睡熟,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徐巧却没有离开,她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周桐的睡脸。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

这一夜,长阳的街头恢复了平静,而周桐等人的命运,却在这一场盛宴之后,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带着各自的使命和期许,即将奔赴不同的地方,未来的路。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周桐的脸上,他缓缓醒来,只觉得头痛欲裂。他揉了揉太阳穴,努力回想着昨晚的事情。

看到坐在床边睡着了的徐巧,他的心中满是感动和愧疚。他轻轻地将徐巧抱到床上,为她盖好被子,然后起身走出房间。

客栈的院子里,欧阳羽已经早早地起来,正在看书。他看到周桐,微微一笑:“昨晚喝了不少吧,头疼吗?”周桐苦笑着点了点头:“师兄,这次确实是有些放纵了。”

周桐走上前去,恭敬行礼“师兄,今日一别,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这一路走来,多亏有您照应,若不是您不厌其烦、手把手地提点,我怕是要出尽洋相,犯下大错。这份恩情,我周桐铭记在心,没齿难忘。”说着,周桐微微低头,抱拳作揖,行了一礼。

欧阳羽赶忙放下书本,起身扶住周桐,眼眶微红,声音略带哽咽:“师弟,你这是做什么?你我师兄弟一场,本就该相互扶持。如今各自踏上新途,我心中满是不舍。”

他顿了顿,拍了拍周桐的肩膀,接着说道,“你回桃城,虽说是遂了你的心愿,但那也是一方天地,百姓民生全系于你手,责任重于泰山。琐事繁杂,难免会有棘手难题,你切莫独自扛着,回去之后和陶老一起商议,要是遇上难处,只管派人给我送信,我在京城,或多或少能帮衬一二。”

周桐抬起头,目光坚定:“师兄放心,我定当不负所托。桃城百姓待我不薄,我必以真心换真心,为他们谋福祉。只是这朝堂风云变幻,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您身处其中,如履薄冰。往后行事,还望您万事小心,步步为营。我知晓您才略过人,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欧阳羽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方:“我明白,师弟。这朝堂既是施展抱负之地,亦是暗流涌动的险滩。但为兄既已应下陛下旨意,便会倾尽所能,为这大顺江山、为百姓出一份力。只盼有朝一日,你我能再聚首,共话往昔,畅谈天下。”

两人正说着,赵宇也走了过来,他的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看起来还不错。“贤侄,昨晚睡得可好?”赵宇问道。

周桐笑着回答:“赵叔,睡了一觉,好多了。您呢?”

赵宇哈哈一笑:“我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今日一别,不知啥时候才能再见。你要记住我说的话,照顾好兄弟们。”

周桐心中一暖,说道:“赵叔,我一定不会忘记。您在京城也要保重身体,若是有啥难处,一定要告诉我。”

这时,徐巧也醒了过来,她走出房间,看到周桐等人在院子里说话,便走了过去。“桐哥哥,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徐巧关切地问道。

周桐走到徐巧身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巧儿,我没事了。今日我们就要出发了,你准备好了吗?”

徐巧微笑着点了点头:“嗯,我准备好了。”

周桐心中感动,他握住徐巧的手,转身对欧阳羽和赵宇说:“师兄,赵叔,那我们就先走了。你们多多保重!”

客栈的院子里,众人依依惜别。老王早已将马车备好,停在客栈门口,车辕擦得锃亮。

他看到众人出来,忙迎上前,先朝着欧阳羽拱手,脸上带着几分熟稔的笑意:“欧阳老弟,这往后啊,可不能好好再下一盘了。咱虽说身份有别,可打从心底里敬重你那份学识和智谋,跟你唠嗑,我这老头子也跟着长了不少见识。”

接着,老王转向赵宇,微微弯腰行礼:“赵将军,您这一走,京城可就多了一份守护之力。您放心去,兄弟们在玉泉山有少爷照料,指定差不了事儿。”

老王又搓了搓手,神色间有些落寞:“唉,这一路同行,有各位相伴,我这心里踏实得很。如今要分别了,往后在这客栈进进出出,再也看不到各位熟悉的面容,还真有点空落落的。”他微微仰头。”

欧阳羽和赵宇点了点,眼中满是不舍。“一路顺风!”他们说道。

老王连连摆手,脸上挤出笑容:“行嘞,咱们也快上路吧,趁着天色尚早,一路顺风呐!”

周桐点头致谢,扶着徐巧上了马车,又朝欧阳羽和赵宇拱手作别。

老王一挥马鞭,马车缓缓启动,车轮辘辘转动,载着周桐和徐巧,还有他们未卜的前程,渐渐远去。欧阳羽和赵宇站在原地,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动,直到那扬起的尘土落定,他们才转身,各自迈向新的使命。

皇宫内,御书房中静谧非常,唯有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沈渊身着龙袍,正坐在书桌后翻阅奏章。

沈太白身着一袭紫袍,稳步走入御书房,见礼过后,便开口问道:“陛下,臣弟有一事不明,为何您不让那周桐留在京城?

臣弟观此人,在钰门关之战中表现英勇,又诗文出众,才情斐然,实乃不可多得之才,留在京城,必能为朝堂所用,为陛下分忧。”沈太白微微抬头,目光中满是疑惑与不解。

沈渊搁下手中奏章,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抬眸看向沈太白,缓缓开口道:“四弟啊,你且看他,心心念念着家中女子,被儿女情长绊住了脚步。

一个男人,若连自己的心思都不能全然放在朝堂大事之上,即便有才,又能有何大作为?”。

沈太白微微皱眉,似欲争辩,却又听沈渊继续说道:“他一心想往外跑,回那桃城去过逍遥日子,强留他在京城,他的心不在这儿,做事也只会敷衍了事,反倒误了朕的大事。

倒不如让他从哪来回哪去,回他的桃城。朕且给他个一官半职,看看他到底有几分能耐。”沈渊站起身来,负手踱步至窗前,目光透过窗棂,望向远方。

沈太白若有所思,轻声道:“陛下圣明,臣弟明白了。只是如此一来,莫要错失了人才才好。”

沈渊微微摇头,轻笑一声:“朕自然知晓轻重。过个一年两年,朕自会派人去瞧瞧他把那桃城管理得如何。若他果真有治理之才,能让桃城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到那时,再将他召回京城,委以重任也不迟。

朕用人,向来是唯才是举,绝不埋没任何一个能为我大顺效力之人。”沈渊的眼神中透着几分笃定与期许,他深知,这江山社稷的稳固,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如何用人、驭人,更是身为帝王的必修之术。

沈太白拱手行礼,应道:“陛下高瞻远瞩,臣弟佩服。”

沈渊微微点头,挥了挥手:“你且退下吧,朕还有诸多奏章要批阅。”

沈太白告退之后,沈渊又重新坐回书桌后,目光再次落回奏章之上,只是这一轮,他的心中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思量。

那远在桃城的周桐,究竟能否在一方水土之上干出一番作为,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