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52章 诗会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第52章 诗会

作者:周末在家吃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3:17:36 来源:小说旗

众人说笑着离开了灯谜摊,随着人流来到了小镇中最为热闹的所在。只见此处搭着一座高台,台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高台之上,布置得典雅精致,四周悬挂着红色的帷幔,随风轻轻飘动。台上摆放着几张桌椅,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显然是一场诗会即将在此举行。

周桐察觉到身旁的徐巧眼中闪烁着兴致勃勃的光芒,再看欧阳羽,也是一脸饶有兴趣的神情。他心中不禁暗自感叹,这可真是一群文化人啊,不过这小镇竟能举办如此诗会,着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向旁人打听后才知晓,这场诗会乃是一位王爷举办的。这位王爷素来喜好诗文,如今正在附近隐居,恰逢元宵佳节,便想借此机会与民同乐,也为众多文人雅士提供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

因而这诗会吸引了附近众多才子佳人前来,一时间,台上才子们意气风发,台下小姐们笑语盈盈。

周桐表示,再来两光头主持。

倒真有几分古代版 “非诚勿扰” 的意思,只是这 “相亲” 的媒介换成了诗文。

诗会的规则是,众人需以元宵节为主题创作一首诗,写好后放入一旁的篮子里,由专人呈递给王爷和他的幕僚们品鉴。若有诗作得到他们的赏识,便会被挑选出来,在台上朗诵给台下众人欣赏。

周桐见徐巧跃跃欲试的模样,哎,文化人,真可怕。

便提出来大家一起比试比试。说罢,他向旁人要了四张纸,分发给欧阳羽、老王和徐巧。

徐巧接过纸后,微微仰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的神色,片刻后,她便提起笔,蘸了蘸墨,开始书写起来。只见她的笔触轻盈流畅,字迹娟秀工整,显然是胸有成竹。

欧阳羽则不紧不慢地转动着轮椅,来到桌前,他神色从容淡定,双手轻轻抚平纸张,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在脑海中构思着诗句的韵律与意境。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拿起笔,一笔一划地书写起来,笔下的字迹刚劲有力,透露出一种沉稳大气的风范。

老王挠了挠头,有些憨厚地笑了笑,看着手中的纸,似乎觉得有些为难。但在周桐鼓励的眼神下,他也拿起笔,皱着眉头苦思冥想,时不时在纸上比划着,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周桐站在一旁,眉头紧锁,心中暗自叫苦:这可如何是好?好像自己平日里积累的那些小词库里面,没有多少专门描写灯的诗句啊,这下可真是要命了。他着急地挠了挠头,眼神四处乱瞟,试图从周围的热闹场景中获取一些灵感,却发现大脑依旧一片空白。

就在他心急如焚之时,不经意间看到了带着面纱的徐巧。此时的徐巧,也恰好注意到了周桐的窘迫,她朝着周桐甜甜一笑。这一笑,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在周围五彩斑斓的花灯和熙熙攘攘的人流映衬下,显得出奇的美丽动人。周桐一下子就看呆了,脑海中瞬间闪过一首诗,犹如一道灵光乍现。他来不及多想。

他深吸一口气,急忙提起笔,尽管心急如焚,但手中的笔却并未慌乱。每一笔每一划,他都倾注了十二分的专注,力求工整清晰,毕竟这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他对眼前美好之人与景的深情描摹,他怎舍得因字迹潦草而辱没了这份心意。墨汁在纸上晕染开来,仿佛他心底那抑制不住的情愫在蔓延。他的眼神紧紧锁住纸面,时而微微皱眉思索着用词的精准,时而嘴角上扬,似是对脑海中浮现的诗句颇为满意。周围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没多久,周桐先完成,他工工整整地写上署名,带着一丝期待与紧张,将自己的诗句轻轻放入篮中。接着是老王,老王挠挠头,憨厚地笑着把自己的诗作也递了过去。随后是徐巧和欧阳羽,徐巧放下诗时,面纱后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自信的光芒,而欧阳羽则神色平静,似乎对自己的作品胸有成竹。

终于,时间到了,几篮子满满的诗句被侍从们小心翼翼地送了上去。

台子上,端坐着此次诗会的主办者王爷沈太白。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领口与袖口绣着精致的金色云纹,腰间束着一条深蓝色的玉带,玉佩垂下,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更添几分儒雅之气。他面容清俊,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有神,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此刻,他正微微皱着眉头,手中拿着一叠诗作,眼中流露出些许失望之色。周围的幕僚们也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显然对这些诗作不太满意,大多都是些平庸的打油诗,难以入得了他们这些文人雅士的法眼。

然而,沈太白的目光突然一亮,他从中挑出了一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赏的笑容。幕僚们见状,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这时,一位幕僚突然惊呼一声,快步走到沈太白身边,递上一首诗,脸上满是惊叹之色。沈太白接过诗,只看了一眼,眼中便闪过一抹惊艳。他仔细端详着诗作,越看越满意,目光移到署名处,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名字颇为赞赏。

接着,沈太白又看到了一首打油诗,那直白质朴的语句让他不由得笑得合不拢嘴。不过,也许是被诗中的那份纯真所打动,他竟也把这一首放入了要朗诵的盒子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王跑去买了些小吃回来,分给周桐、欧阳羽和徐巧。几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美食,一边开心地讨论着刚才的诗作。周桐时不时地看向徐巧,眼中满是温柔,还轻声地和她分享着自己对诗歌的见解,逗得徐巧不时掩嘴轻笑。欧阳羽则在一旁微笑着倾听,偶尔也插上几句精辟的评论,气氛轻松愉悦。

而在沈太白那边,他正暗自感叹这小镇果然是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突然,一位幕僚激动地大叫起来:“妙!妙不可言!” 声音中充满了兴奋与震撼。

其他幕僚纷纷投来嘲笑的目光,笑他没见过世面。然而,当他们看到那首诗时,有的瞬间沉默了,有的也忍不住跟着惊呼起来。

沈太白急忙拿过诗,仔细端详。只见诗的前几句文采斐然,用词精妙,将元宵佳节的热闹与祥和描绘得细腻入微,他不禁连连点头。当他的目光移到最后一句时,声音竟然微微颤抖起来,再次脱口而出:“妙!”

一番仔细的研读与热烈的讨论之后,沈太白和幕僚们终于确定了下来前五名的诗作。侍从们按照指示,将这五首诗依次排好,准备向台下的众人揭晓这元宵诗会的佼佼者。

此时,台下的众人也都翘首以盼,纷纷猜测着究竟是哪些佳作能够脱颖而出。周桐等人也停下了交谈,将目光投向高台之上,心中既期待又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的诗作是否能有幸上榜。

这时,一位身着蓝色长袍的侍从走上台来,向众人作揖行礼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今日这元宵诗会可谓是精彩纷呈,佳作频出。王爷与幕僚们经过审慎评定,选出了前五名的诗作,这前五名自当有丰厚奖励。不过嘛,今日还有一首别具一格的打油诗,王爷念其质朴有趣,特也给予一份特别的奖赏。” 说罢,他拿起那张写着打油诗的纸,脸上露出一丝忍俊不禁的神情,开始念道:

元宵花灯真热闹,红的绿的到处飘。

我来凑个小热闹,写首小诗把节闹。

灯儿亮,人儿笑,吃个元宵乐逍遥。

文采不好莫见笑,图个开心最重要!

侍从一念完,台下众人顿时哄堂大笑。周桐和徐巧笑得前仰后合,连欧阳羽也笑了起来。

这诗直白得可爱,把这元宵佳节的热闹和众人的心思都简单明了地写了出来,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辞藻和华丽的修饰,却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听着就觉得喜庆欢乐。

“下面,有请这位打油诗的创作者上台领取奖励!” 侍从高声喊道。

老王听到后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泛起红晕。

周桐忍不住笑了:“哎呦,原来是我的老王写的啊,哈哈哈哈,快快快,赶紧上台啊!”

在周桐等人的鼓励下,老王终于是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衫,在众人善意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中,略显局促地走上高台。

沈太白看着上台的老王,眼中满是笑意,他站起身来,亲自将一份精美的礼品递到老王手中,说道:“这位兄台,你的诗虽然不像其他诗作那般文采斐然,但贵在情真意切,直白质朴,倒也为这诗会增添了不少别样的乐趣。这是你应得的奖励。”

老王接过礼物,连连向沈太白道谢,又向台下众人拱手作揖,那憨厚老实的模样让众人笑声不断,台下气氛愈发欢快热烈。

接着,侍从拿起第四名的诗作,清了清嗓子开始念起来:

玉宇澄明夜色嘉,元宵灯火绽芳华。

星桥火树连霄汉,绣户珠帘映绮霞。

狮舞龙腾欢巷陌,弦歌管乐绕千家。

姮娥应妒人间景,遥洒清辉照瑞花。

这诗句用词柔和,意境优美,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元宵夜之境。台下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发出阵阵赞叹之声。只见一位身着淡粉色罗裙的清秀女子莲步轻移上台,她面容姣好,眉如远黛,目含秋水,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文雅之气。

沈太白笑着将一份装着文房四宝的礼盒递给她,说道:“姑娘才情出众,这文房四宝便赠予姑娘,望姑娘日后能写出更多佳作。” 女子微微欠身行礼,轻声说道:“多谢王爷赏赐。”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优雅地走下台去。

此时,周桐注意到徐巧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落,便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巧儿,别着急,说不定下一个就是你呢。” 徐巧微微摇头,笑着说:“没事,桐哥哥,能参与其中,我已经很开心了。”

侍从又展开第三名的作品,这次是一首词

瑞彩华灯明彻夜,元宵嘉景融融。龙狮腾跃巷衢中。弦歌传四野,笑语荡晴空。

月照琼花添韵致,香风轻拂衣红。阖家团聚意情浓。良辰同赏处,心醉此宵同。

这词一经念出,台下众人顿时爆发出一阵如雷的掌声,那热烈的声浪仿佛要将这元宵夜的喜庆氛围推向更**。徐巧原本正微微仰头,凝视着高台上悬挂的花灯。刹那间,那熟悉的词句悠悠飘入她的耳中,她的身体猛地一僵,像是被一道突如其来的电流击中。

紧接着,一抹惊喜之色从她的眼底迅速蔓延至整个脸庞,那双灵动的眼眸瞬间明亮得仿若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熠熠生辉。她下意识地抬起手,轻轻捂住了微微张开的嘴唇,似乎是想要掩住那即将脱口而出的惊叹。她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胸脯微微起伏,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目光急切地投向周桐,眼神中满是激动与难以置信,那目光像是在向他求证,又像是在与他分享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嘴唇微微颤动,欲言又止,仿佛有千言万语在舌尖打转,却又被这惊喜的情绪哽住了喉咙。她的脸颊迅速泛起两片红晕,恰似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娇艳欲滴,一直蔓延到耳根,那羞怯的模样在周围花灯的映照下,显得愈发楚楚动人。

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上,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只能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丝帕,指节都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过了片刻,她才像是回过神来,微微颤抖的双腿缓缓挪动,不自觉地向周桐的方向靠近了一步。

周桐立刻明白了,起身笑着牵起徐巧的手,一同向台上走去。

沈太白见两人上台,眼中含笑,问道:“不知这佳作是出自哪位之手?” 周桐上前一步,微微欠身行礼,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说道:“回王爷,此词乃拙荆所作,她才情颇高,只是生性羞怯怕生,在下便陪同她一同上来了。”

说着,他侧头看向徐巧,只见徐巧双颊泛红,微微低着头,面纱也难以完全遮住那娇羞之态,她的手不自觉地抓紧了周桐的衣袖,仿佛那是她此刻唯一的依靠。

台下众人看到这一幕,纷纷起哄,有人喊道:“这女子才情了得,旁边的夫君可有福气咯,娶了这么一位佳人,真是得了一份好彩礼!”

沈太白也笑着祝福道:“二位郎才女貌,实乃天作之合。”

说罢,他命人临时换了奖品,一份是寓意吉祥的红包,一份是精美的同心结,说道:“这红包祝二位生活富足,同心结愿二位百年好合。”

周桐和徐巧接过奖品,心中满是感激,向沈太白和台下众人行礼致谢,在众人的称赞声中走下台去。

接下来,是第二名了吧~~周桐笑嘻嘻的看着那人。

随后,侍从清了清嗓子,抑扬顿挫地念起了第二名的诗句:

“浩渺星河耀九天,

元宵灯火照山川。

男儿志在乾坤里,

仗剑长歌踏玉鞍。”

那诗句念出的瞬间,仿佛有一股雄浑之气在空气中震荡开来,辞藻华丽非凡,且字里行间洋溢着阳刚大气,豪迈的抱负之情扑面而来,让台下不少人都不禁为之动容,纷纷交头接耳地赞叹起来。尤其是男子,被这一首诗词震撼,。

“写成这样才第二名,那第一名的诗句到底是有多么惊世骇俗啊!”

欧阳羽静静地坐在轮椅上,听到这首诗,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转过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周桐,眼中带着几分调侃与默契,轻声说道:“师弟,看来这次又要辛苦你跑一趟了。”

周桐秒懂,好好好,工具人是吧~~

周桐连忙走上前,满脸堆笑地向欧阳羽拱手恭喜:“师兄,您这诗作当真是气势磅礴,实至名归!这一趟,我乐意至极。”

说罢,他转身招呼老王:“老王,来,咱一起把师兄抬上去,让大家都好好瞻仰瞻仰咱师兄的风采。”

老王应了一声,快步走到轮椅旁,和周桐一起小心翼翼地抬起欧阳羽和轮椅,一步一步稳稳地朝着高台走去。

沈太白在台上看着这两人的举动,忍不住笑出声来:“二位这是又来啦,这一次的阵仗可比刚刚要大多咯。”

待欧阳羽被抬到台上,沈太白收起笑容,神色变得庄重起来,他走上前,郑重地握住欧阳羽的手,说道:“先生此诗,笔力雄浑,豪情壮志跃然纸上,尽显文士风范,实乃佳作。”

欧阳羽欠身致谢:“王爷谬赞,雕虫小技,让王爷见笑了。”

沈太白微笑着摆了摆手,命人取来一份礼物。只见侍从呈上一个典雅的锦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套珍藏的古籍善本,纸张微微泛黄却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那是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结晶。

沈太白说道:“先生才高八斗,这套古籍望能入先生法眼,伴先生左右,于诗词雅韵、文韬武略间寻得更多诗意与哲思,日后若有佳作,本王定当再赏。”

欧阳羽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动,再次谢过王爷。台下众人看到这一幕,也都鼓掌叫好。

此时,全场气氛愈发紧张起来,因为马上就要揭晓第一名的诗作了。众人都安静了下来,眼睛紧紧地盯着高台,心中满是激动与期待,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只听那侍从高声说道:“第一名,也是一首词。” 接着,他便抑扬顿挫地念了出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话音刚落,全场瞬间陷入了一片震惊之中。男子们有的张大了嘴巴,满脸的难以置信,似乎被词中的豪放与绮丽所震撼;有的则微微皱眉,若有所思,仿佛在细细品味词中的深意。女子们更是面露惊叹之色,有的以手掩口,眼中满是倾慕与陶醉,似乎在想象着词中描绘的浪漫场景;有的则与身旁的女伴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欧阳羽静静地听着,待词念完,他微微仰头,脸上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容,轻声说道:“这般绝妙好词,我输得不亏。” 徐巧自幼饱读诗书,对诗词的喜爱早已深入骨髓。此刻,她完全陷入了对这首词的联想之中,眼神变得有些迷离,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灵魂都被那词句勾了去。周桐看着她这副模样,笑着轻轻戳了戳她,问道:“巧儿,这首词真的有那么妙吗?” 徐巧这才缓过神来,语气有些激动地跟周桐解释:“桐哥哥,你看这词的上阕,将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写得淋漓尽致,那些花灯、烟火、宝马雕车,仿佛就在眼前一般。下阕却笔锋一转,写尽了寻觅佳人的那份执着与深情,尤其是最后几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境深远,情思缱绻,实在是妙不可言!” 欧阳羽在旁边也微微点头,补充道:“此词用词精妙,情韵兼胜,看似写男女之情,实则蕴含着作者的人生境界与追求,可谓是词中上品。”

周桐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笑着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笑眯眯地把手伸向徐巧,说道:“巧儿,这次换你陪我了,毕竟诗词里的主人公也得上去啊。”

此言一出,徐巧和欧阳羽,包括老王都呆住了,周围的人也投来了震惊的目光,女子们眼中更是充满了羡慕之情。

周桐微微弯腰,轻轻地握住了徐巧的柔荑,那动作轻柔却又不容置疑。徐巧的手微微一颤,她抬眸看向周桐,脸颊瞬间泛起红晕,眼神中既有羞涩又有一丝嗔怪,但更多的是藏不住的惊讶和爱意。

沈太白更是深深地被震惊了,他看着周桐走上台来,眼中满是惊奇。

周桐牵着徐巧的手,走到沈太白面前,微微行礼后说道:“王爷,这第一名的词,真是不才的在下所作。”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沈太白更是瞪大了眼睛,仔细地打量着周桐,脸上满是惊讶与好奇,片刻后,他不禁赞叹道:“好一个深藏不露的年轻人!本王原以为这第一名的佳作定是出自哪位文坛巨匠之手,没想到竟是你。方才尊夫人的词已是绝妙,如今你这首更是惊艳全场,不愧是夫妻,文采一个比一个好,一个夺得第三,一个勇摘魁首,当真是珠联璧合,佳偶天成!”

接着,沈太白转向徐巧,笑着说道:“这次我可要夸你嫁了一个好夫君咯!”

徐巧听闻,脸颊微微泛红,眼中满是自豪与甜蜜,她微微欠身,轻声说道:“王爷谬赞,能与夫君相伴,是妾身之福。”

周桐则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王爷过奖了,我不过是平日里多读了些书,偶尔有感而发罢了。今日能得到王爷和大家的认可,实在是惶恐。”

欧阳羽坐在轮椅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满是对周桐的赞赏与钦佩,说道:“师弟,平日里真是小瞧你了,没想到你还有这等诗词才华,为兄佩服!” 老王也在一旁咧着嘴笑道:“少爷,你可真是厉害啊!这第一名的诗作,听得我都觉得厉害得紧!”

台下众人也纷纷发出惊叹之声,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有年轻的书生满脸羡慕地说道:“这周公子真是大才啊,如此好词,我等望尘莫及。”

几位小姐则用手帕掩着嘴,眼中闪烁着爱慕的光芒,轻声说道:“这位公子不仅人才出众,还如此有才情,哪家姑娘能嫁给他,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沈太白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周公子,你这词写得实在是妙,本王今日能听到这般佳作,也是深感荣幸。不知公子可否愿意为本王的诗会留下这墨宝,让本王日后也能时常欣赏?” 周桐连忙拱手说道:“王爷肯垂青在下的拙作,是在下的荣幸,自是愿意。”

随后,侍从取来笔墨纸砚,周桐挥毫泼墨,将那首词工工整整地写了下来,字迹刚劲有力又不失飘逸洒脱。沈太白接过墨宝,细细端详,不住地点头称赞。在众人的掌声和赞叹声中,这场元宵诗会也达到了最**,周桐和徐巧的才情也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久久地在这元宵之夜的空气中回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