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慕云坚定的点了点头。
“是啊阿爷!”
慕云坚定的点了点头。
慕云之前去县城时,是听到过食香斋的佟掌柜说讲过一些凤阳府的事的。
凤阳府算得上是天启国最北端的一座府城。
不仅如此,出了凤阳府,再往西北走个三百多里远的位置,就是以放牧为主的大铎国地界了。
大铎国的冬季比凤阳府还要漫长。
每年正常情况下,凤阳府这边到了每年三月,天气就已经完全回暖,可以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耕。
但是在大铎国,甚至有的年份还会在春天四月份还在下雪。
其实这次去凤阳府,慕云还打算带着村里人,将慕氏辣白菜的生意给做到凤阳府去。
大孙女有这种志向,慕山虽然担心,但是也不想阻拦大孙女干大事。
于是便点了点头:“走,这事咱们得先和村长以及族老们商量商量!”
结果还不等商量,慕云当着这几人的面将自己的计划才说出来,就得到了村长和族老们的支持。
“既然咱们小云有这个想法,那就大胆的去做,村里你放心,不管是人手还是其他方面,我们这几个老东西都全力支持你!”大族老拿起拐杖往地面一戳,咬了咬牙说道。
“是啊,让村里的后生们也跟着小云一起出去闯闯,一起去见见世面也好!”
年轻时也在外闯荡过的二族老似乎想起了以前的日子,一脸的向往。
“哼,以后还看哪个村里的人再瞧不起咱们慕山村!”。
三族老天生的乐观派,慕云只提出了个建议,他似乎就已经看到了慕山村的后生们在凤阳府混的风生水起的画面了一般,十分的激动。
慕大海作为慕山村年龄还算年轻的村长,若是慕山村的生意真的在凤阳府站住了角,他作为这任的村长,他的大名也定会被记录在祠堂的族谱上。
于是他也十分激动的站了起来,向慕云表了态。
既然决定要在元宵节前赶到凤阳府,在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要针对此次进府城的两件事提前做安排了。
一是对狼皮的鞣制,鞣制好的狼皮售卖的价格更高。
二是要提前结束今年的假期了,要开始加急购买原材料做辣白菜辣萝卜了。
不过做辣白菜辣萝卜的事已经有了流程,而且有村长和三位族老坐镇,就不用慕云再费心思。
慕云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前将狼皮鞣制好。
鞣制狼皮这事,恐怕没人比老猎物刘老爷子熟悉。
于是慕云直接带了些东西就去了刘虎伯的家。
五天后,也就是腊月十三这天,天还未亮,慕云和村长带着村里的八位好手以及五辆装的满满当当的牛车,在祠堂里给祖宗们磕了头上了香,吃了妇人们半夜就起来煮的杂粮饭和酸菜炖五花肉,就在全村人的相送下出发了。
为了这次出行,除了村里的两辆牛车,村长昨天就安排人去附近的村子里雇了三辆牛车。
而慕云家里,家里其他人都不放心让慕云一个小姑娘家去那么远的府城,上了年纪的慕山和自认为是家里的顶梁柱的慕正冬也坚决跟了上去。
伸手不见五指的早晨,寒风凛冽冽。
对于这次的目的地——凤阳府大家都是陌生的。
对于未知的未来,大家的内心都是半忐忑半充满期望的。
这一路上不用村长和慕云多说,所有的人是异常的团结与自觉。
碰到车轮陷在了官道边上的雪坑里,扛牛车和重物的事情大家抢着干。
牛走累了发倔脾气不肯迈步,村里的汉子们怕耽误时间,索性自己上前走到沉甸甸的牛车前面用自己的肩膀负重前进。
时间紧任务重,慕云他们硬是咬着牙从鸡还没打鸣走到第二天上午,大家终于看到了凤阳府的城门。
“那座城市就是凤阳府了!”
凤阳府这边的积雪比秦山县那边还要厚,但大家这一路热的脱得只剩下件薄夹袄
很早很早前来过一次凤阳府的村长慕长海伸手指了指不远处巍峨的城楼语气难掩激动。
慕云随着村长的手指指向的方向看去,府城城楼巍峨壮,城楼的墙壁由厚重的砖石砌成,坚固而威严。
视力绝佳的慕云甚至还看到了宽大的城门上方,红色的门窗和黑色的匾额上写着“凤阳府”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这三个含着金粉的大字虬劲有力,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这凤阳府就是不一样,城楼好气派、城门好宽阔,就连进城门的路也比咱们秦山县里的路面平整宽阔!”
“那可不,就连守在城门口的官爷,也比咱秦山县的气派呢!”
看到凤阳府城门楼后,本来打算坐下来歇口气的众人硬是兴奋的不行。
他们一扫前面的疲惫,个个突然满血复活,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拉着不断喘着粗气的水牛只往城楼门前奔。
此时应该差不多是上午巳时左右,进出府城排队的人并不多。
慕云和慕正冬扶着从牛车上下来的慕山跟在村长的身后接在了前面排队人的后面。
“出示户籍!”
终于排到了他们,村长慕长海听到守门将士的话,将自己的户籍从怀里掏了出来了恭敬的递到了他的手中。
排在村长身后的慕云听罢,我赶紧将自己一家三口的户籍拿了出来。
除了户籍,还有五辆牛车装的东西,他们也认真的一一进行了查看。
“咱们终于到了凤阳府啦!”
城门内,一条能容得下六七辆马车并行的石板街道蜿蜒展开,阳光从城楼的缝隙间洒落,与街道两旁店铺挂出的五彩斑斓的灯笼交相辉映,为这古老的街巷披上了一层温暖而绚烂的光辉。
街道两旁,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店铺,有售卖精致手工艺品的,有飘散着诱人香气的小吃摊,还有那些陈列着琳琅满目商品的杂货铺。
店主们热情地吆喝着,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而顾客们则或驻足细赏,或与店主讨价还价,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有穿着华丽的贵族,有匆匆赶路的商人,还有成群结队、笑声连连的孩童。
街角处,还有从茶馆飘出来老艺人或吹拉弹唱,以及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