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第23章 大蒜素的研究与应用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第23章 大蒜素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春风卷碧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14:32:21 来源:小说旗

洪武十一年四月初,大蒜素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各种所用的器皿、工具等都制作了出来,原料大蒜堆积如山。

滑寿来到东宫做太医之后,引来了戴思恭的关注,作为同样在这个时代留名的医生,两个人就算是没见过面,也应该相互之间听过名字!等到滑寿从应天城安顿下来后,戴思恭便携礼前来拜访!

两个人相互交流医术心得,都觉得大受裨益!

滑寿按照朱雄英的指示向戴思恭透露了大蒜素的事情!戴思恭听完大蒜素的原理之后,也大受震撼,对滑寿老师的奇思妙想深感佩服,直言这种淬药方法将为医道开辟新径。于是,滑寿邀请戴思恭在闲暇的时候,与他一起研究新药,戴思恭欣然同意。

于是二人便一同研究,滑寿的两个儿子和戴思恭的两个徒弟为他们二人打下手。

如此一月后!

洪武十一年五月初,第一批大蒜素产出成功,滑寿趁着给太子妃把脉的时候,报告给朱雄英,朱雄英让他们找一些各式各样的病人,进行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一般,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朱雄英对滑寿表示勉励,让其不要灰心,吸取经验,再接再厉!

滑寿也下定决心,暗暗发誓,一定要做出真正的大蒜素!

...

常逸云的月份现在渐渐大了,朱雄英更不敢离开她半步,这是自己亲娘的死劫,那个为人子的敢掉以轻心啊!于是朱雄英成天的在常逸云的眼前晃悠,吃什么喝什么也要亲自过问,动不动就让滑寿过来,弄得滑寿只能晚上研究大蒜素!

他一直待在常逸云的身边,搞得朱怡则也没心思出去玩儿,也天天围在常逸云的身边,一开始,常逸云看着还挺开心的,两个孩子终于不出去闹腾了!后来,越来越头大,朱雄英还好,朱怡则是一点也闲不住!

没办法,常逸云只能教她点女红什么的,没想到,朱怡则读书识字什么的反应比较慢,但是动手能力很强,女红的各项技能是一学就会,而且十分有耐心。

所以,母子三人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常逸云带着朱怡则在一旁做女红,做一些日常穿的衣物,也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小衣服。朱雄英则是在看书,一开始的时候还询问常逸云几个字,后来就都不用问了!

倒不是朱雄英不识字,而是他前世学习的是简化字,而这个时代全都是繁体字,有一些简化太厉害的字,一时之间想不出是什么!

朱雄英现在在看的书都是朱标书架上的,朱雄英也不管是什么,每次随便拿起来一本就看!

...

六月,改进过的第二批大蒜素已经出产,经过临床试验后,效果较第一批来说有所提升,但距离预期的效果依然有差距,朱雄英让滑寿进一步改进!

滑寿的两个儿子,已经与城中很多有病人的家庭有接触,甚至和应天城中的各大医馆达成协议,让他们推荐病人,试验研究的新药,当然,作为报酬,会给他们一定的推荐费!就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临床数据,以推进试验的进程!

虽然第二批依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但是在一次次的改进,一次次的临床试验中,滑寿坚信,一定可以成功!

八月,第三批改良后的大蒜素研究成功,初期的临床试验药效良好,朱雄英让其继续进行临床试验,开发其更多的用法,储存方法等!滑寿向常逸云请假,实验大蒜素的功效。太子妃直言,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于是欣然同意!

...

这天,滑寿父子来到京郊农田中,这里住的全都是京城达官贵人的佃户们,他们经常是缺医少药,有一些久病,却还硬挺着!在这里实验新药十分合适,而且,基本上没有人会拒绝,有免费的药吃,说不准还能治病,还有这好事儿?

滑寿和滑卓就行走在一个佃户的村子里,现在正值农忙时节,健康有力的庄稼人都在田间劳作,留在家里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当然还有病人!

突然有一阵剧烈的咳嗽,声音伴随着痛苦和煎熬,仿佛要把肺咳出来一般,咳了好大一会儿,那人长吸了一口气,才慢慢平复下来!

滑寿父子寻着声音一路找过去,来到了一户茅草屋前,干枯的树枝结成的栅栏围成了院墙,看样子连野狗、刺猬之类的也防不了!

门没关,父子二人敲了敲树枝门,没有人应,于是就迈步走了进去!

“有人吗?我们是大夫!想过来给你治病!”滑卓冲着屋里大喊,以免被人误会!

滑寿站在院中,打量着这座茅草屋,茅草屋虽然简陋,但是也有四五间房,估计这家得有五六人。

等待了片刻,只见一个身形瘦弱的年轻人拄着拐杖,慢吞吞的走出来,见到院子里的滑寿父子时,又咳嗽了几声,虚弱的说道:“你们是大夫?”

滑卓上前,展示了自己身上的药箱,说道:“没错,我们听见你咳嗽,特地来为你治病的!”

谁知那年轻人听到后,非但没有惊喜,而是一脸紧张的摆手,说:“没没,我没病,你们走吧!”

可滑卓才不信呢,上前就要为那年轻人把脉,好不容易遇见个肺痨的病人,怎么能错过!

那年轻人见状连忙躲避,可他已经久病多日,身体里半点力气也没有,怎么能阻拦健康的滑卓呢,在躲闪之间,一个不小心摔在了地上!

那年轻人摔了一下,十分恼怒,埋怨道:“你这人怎么这样,俺都说了没病,你不就是想赚俺家些银钱吗!来,你看吧,看了俺家也没钱给你!”

滑卓毕竟年轻,处事经历尚浅,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还是滑寿上前,蹲下身子,说道:“小哥,你不要担心,我父子二人是义诊,不收银钱,你不用担心,还是让我给你看病吧!”

“不,不收钱?真的?”那年轻人见状,惊喜万分,随后又警惕万分,嘀咕道:“那也不行,人都说俺这病治不好了,说不准你通过什么方法骗俺家!”

滑卓这时候来了脾气,他手一挥,看着这家徒四壁的样子,说道:“你莫不是个糊涂脑子?你家有什么值得我们骗,我们缺你那几个铜板?是我们医者仁心,不忍心看你病死,你还不知好歹呢!”

滑寿用眼神制止滑卓的话,语气温和的对那个年轻人说:“我家这个小子被我惯坏了,你不要见怪,我们真不要钱!”

那年轻人看滑寿的语气真诚,加上滑卓说的也没错,于是就伸出手腕,说道:“那好吧,那就麻烦你了!”

滑寿点头,开始为那个年轻人诊脉,不时询问他的病情。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了一声暴喝,随后就是一把推开门的声音。

“你们是谁?想干什么?”

滑寿父子随声望去,只见两个农夫,正举着镰刀,身后还背着些稻穗儿,正充满警惕的看着他们。

滑寿起身,解释道:“你们不要激动,我们是大夫!”

“大夫?”两个汉子将信将疑,其中一个上前扶起来那个得病的年轻人:“顺子,你没事儿吧!”

滑寿见状,这才觉得有些唐突,先前年轻人摔倒在地,就一直坐在地上,这诊治了半天,也没发现这一点,不怪别人误会!

顺子被扶着坐在一个木头凳子上,冲着那两个大汉说道:“大哥、二哥,这两个人说是大夫,还不要钱!”

“不要钱的大夫?还有这好事儿?”

“这两位,俺叫铁柱,这是俺二弟弟大壮,这是俺三弟弟顺子,你们是大夫,你看俺弟弟这个病能治好吗!”其中那个年岁大的汉子说道,看这两个哥哥对这个弟弟应该是很好,兄弟三人的感情不错。

滑寿说道:“你弟弟这个病是肺痨,现在已经非常严重,我刚刚看到都已经咯血了!”

兄弟三人听到这里,眸子里瞬间暗淡了下来,倒是顺子反应的比较快,安慰道:“没事儿,大哥二哥,治不了就不治了,以后有你们两个给咱爹养老,没了我这个累赘,咱家会更好!”

“臭小子,你说什么胡话呢!”大壮揉了揉顺子的头发,像是打气似的说道:“咱家今年收成不错,等交了租,留足口粮,还能剩下点,到时候咱去城里找好郎中看!你说是不是,大哥!”

铁柱也连忙附和道:“是啊是啊,顺子你放宽心,咱们说什么也得把你病治好了,咱爹老说你是家里最聪明的,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谁跟你说我们治不了的!”滑卓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三兄弟的,在他看来这几个人是真的怪啊!

“什么?你们能治?”铁柱非常惊讶,他们知道顺子的这个病难治,家里虽然穷,但是一有点钱就去请郎中看,都说这是肺痨,治不好,他们已经听过太多这种话了,所以刚刚滑寿说的话,他们下意识的就认为是治不了!

“需要什么药,要多少钱!”大壮直接说道,在他看来,所谓的不收钱只是个幌子,这年月就没有不收钱的买卖!

“我说你们三兄弟怎么回事儿,不是告诉你了不收钱了,怎么还一遍遍问!”滑卓直接无语了,要不是这几天就遇见这一个肺痨的病人,他都不想治了!

“卓儿,不得无礼!”滑寿喝止他,随后滑寿从药箱里拿出一个瓶子,瓶子是个瓷瓶,密封着,他拿着瓶子走到顺子身边,冲着顺子说道:“仰头,张嘴!”

顺子下意识的听话,张开了嘴巴,随即一股浓郁的大蒜味,顺着喉咙就流到了肚子里,然后又看见滑寿从另外一个瓶子里拿出了一颗药丸,也放在了嘴里!

“咳咳!”顺子被浓郁的大蒜味呛了一下,开始咳嗽!

铁柱和大壮连忙上前拍打他的后背,给他顺气。这时候,大壮问道:“这就行了?”

滑寿摇头,说道:“当然没有,我刚刚进门之前,在村东边看到了一片竹林,你去砍一棵竹子来,要粗的,我有用!”

大壮听完之后不敢怠慢,连忙去拿起柴刀,匆匆出门去了,刚出门,就遇见了他们的爹,他爹抬眼看到了自家二儿子,刚要说话,可是大壮连停也没停,径直出门去了,刚进屋问问怎么回事儿,就看见自家多了两个人!

老汉疑惑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儿,老二风风火火的去干啥了,这俩人是?”

铁柱给老汉解释道:“这两位是大夫,是来给顺子治病的!刚刚大壮就是去给大夫砍竹子去了!”

老汉一听,十分高兴,上前给滑寿父子鞠躬道:“小老儿姓张,也不知道我儿子从哪里把你们请来的,不过你们放心,我们家虽然穷,但是等交了粮食,诊金一个铜板也不会少!”

顺子见状连忙出声说道:“爹,这两位大夫是不收钱的!”

“不收钱?哦?”老汉疑惑了,活了大半辈子,也没见不收钱的大夫啊!

滑寿心里想着,看来不解释不行了,于是上前说道:“张老哥,我们确实不收钱,实不相瞒,我是东宫的太医,这是我的儿子,我与太医院的同僚研究出了一种新药物,太子妃命我们父子在民间找寻病痛,一来是检验这药的药效,二来可以造福百姓。”

“刚才,我们在外面听到了令郎的咳嗽,正好这药就可以治疗肺痨,所以不请自来,希望你们不要误会!”

张老汉一家人听完之后非常震惊,这竟然是给皇帝老儿治病的大夫,这可了不得,一家人连忙的下跪。

滑寿将他们扶起,让他们不要见外。这时,大壮也砍完竹子回来了,滑寿让他切出来一段完整的竹节,指导他做出了一个上下两根管的竹筒,两根管都是向上竖着,一根管在最下面,一根管在最上面,上面的那个管子开口很大。

这是滑寿根据朱雄英的笔记,做出来的简易的雾化器,滑寿又让他们烧开水,给竹筒消毒,随后就教给顺子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在竹筒中放水,水中放上一定比例的大蒜素,使用时,用嘴含住下面的管子,往里吹气,鼻子抵住上面那根管,往里吸气。气流穿过带有大蒜素的液体,被鼻子吸入肺中,起到给肺部杀菌消炎的作用。

就这样,滑寿从此地待了好几天,直到顺子的病好的七七八八。父子二人就又去寻找新的病人,如此,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病历,为大蒜素的应用积累了很多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