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原因之中,最为关键的或许就是第一条了。如今时过境迁,云南各处已经平定,南北勾连的隐患已然消除。
大明国力日益强盛,自洪武元年开始,就在沿海地区大力建立五大水寨(登州、太仓、定海、厦门、广州),全国上下大小战船共有一千余艘,具备了抵御倭寇的力量。由此看来,开海通商具有极大的可能性。况且,大明当下真的急需海外的白银,以充实国库,稳定经济。
光是开海与否这一问题,朱元璋便拉着朱标以及几位心腹官员,前前后后开了长达一个月的会议,进行深入探讨和权衡利弊。
最终,众人一致认为,开海所带来的利益更为巨大,而其中存在的风险不过是疥癣之疾,且有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规避。于是,开海之事正式提上了日程,只待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三月某天下午,春风和煦,阳光普照,百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甚是好看,朱雄英带着朱允炆出了大本堂往家里走,路上原本活泼的朱允炆只顾走路,朱雄英瞧了瞧弟弟,几次欲言又止,最终两人一路之上也没说上几句话,!
刚踏入家门,一个小太监便神色匆匆地跑了过来。朱雄英认得他,这是负责东宫门房的太监。那小太监跑到近前,先恭敬地行了个礼,才急忙说道:“吴王殿下,大门外有人前来拜见!”
朱雄英心中疑惑,转念一想问道:“来人是何模样!”
小太监回答:“很是高大,像个和尚!”
朱雄英了然,应该是姚广孝了,就是不知他怎么能寻到东宫来。他转头对着朱允炆说道:“允炆,你先去,大哥一会儿再回来!”
朱允炆乖巧地点点头,独自朝内院走去。
朱雄英随着那小太监来到大门处,果然瞧见姚广孝站在那里。姚广孝可是掐准了时间来找朱雄英的。虽说朱元璋给了他能出入宫禁的令牌,但东宫所在之地,向来都得通报太子。此刻太子并不在,姚广孝也只能在门口静静等候,而门房的太监职责所在,也不敢贸然放他进去。!
朱雄英大步迈出门,走到姚广孝身旁。只见姚广孝背着一个包裹,那包裹看着沉甸甸的,似有几分分量。在他身后十多步远的地方,还站着一个侍卫,静静地候着。
“先生前来寻我,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朱雄英问道,在他看来,姚广孝想进宫来到此处,必然花了很大功夫!
“殿下!”姚广孝脸上带着笑意,随即蹲下身子,双手麻利地解开身上背着的包裹,说道:“请看!”包裹被打开,露出来里面的东西,其中有黑炭几块,其余的东西像是,玻璃?
朱雄英先拿起那两块黑炭,只见这炭表面十分光滑,带着规则的裂纹,有金属光泽,丢在地上清脆悦耳,但没有碎裂!
“这是焦炭?”朱雄英十分欣喜,看来姚广孝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
“没错殿下,此物原是石煤,我用烧制木炭的方式多加改进,终于炼成了此物!”姚广孝说到兴奋处,直接席地而坐,兴致勃勃的说道:“以此物烧炉,炉火旺盛,温度提升两成有余!这就是炼制的玻璃了!”
“先生才智过人,有了此物,温度一定可以达到了!这就是你做出的玻璃吗?”朱雄英拿起来那像是玻璃的东西,只见现在的玻璃还是有些发黄,其中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气泡!透明度还是有待提高!
“不错,我多加实验,但还是难以达到冰晶的程度,这玻璃中会掺杂少量的颜色,并且还会有很多的气泡,影响其质量!”姚广孝无奈的说道,但还是寄希望于朱雄英,希望可以找出其中的原因!
朱雄英拿着这些玻璃器物,发现有一些已经很接近透明了,而且姚广孝带来的玻璃可不是玻璃板,而是一个个玻璃制成的器具,没想到短短的时间里,姚广孝不仅将玻璃的工艺前进了一大步,而且还具有了给玻璃塑性的能力,按捺不住好奇,朱雄英问道:
“我记得前段时间还不能做到这般,怎么现如今连器物都做出来了?”
姚广孝一听,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对着朱雄英说道:“我前段时间遇见一个叫孙烁的人,他是博山孙氏的旁支族人,因在家族之中多受排挤,因而来京城寻找出路!”
“正好我需要工匠,他来我处寻找活计!从他的口中博山孙氏烧制的琉璃与殿下所说的玻璃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被称为琉璃!”
朱雄英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站在原地走了两步,陷入思索!是了,玻璃和琉璃确实是异曲同工,二者原料均为二氧化硅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区别就在于制作的方向不同,琉璃类似于玉,制作成本高,多用于建筑装饰,要在其中加入多种稀有金属,以烧制成绚丽多彩的颜色!
朱雄英要求的玻璃却好似冰晶,毫无杂质,虽然制作的方向不一样,但是殊途同归,有懂的制作琉璃的匠人帮助,确实能够省下很多摸索的时间,以前竟然没想到这一点,这让朱雄英大为可惜!
“此人给我提出了很多建议,由此加快了进度,他想法丰富多样,常常能够想出事情的关键,他曾说,他家族中为防止琉璃中有气泡,会加入一个东西,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是何物,所以才来与殿下商议,看如何解决!”
加入一个东西?朱雄英细细思索,由于制作玻璃的配方不同,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辅料,是什么东西呢?
先前有制作肥皂的经验,姚广孝已经可以从多种方式获得碱,这个东西是制作肥皂和玻璃都会用到的东西,由于有制作肥皂的经验,这几个月以来不断改进,虽然已经可以从草木灰中获得近乎纯粹的碱,又根据商队,在河南(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地区发现了碱矿,加大了制作的效率。
所以应该不是碱,突然,朱雄英想到了一个东西!